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 2018SJSZ029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日益普遍,中外合作实现了优势资源互补,实现了教育规模的拓展,同时也带来了办学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未能及时更新,管理机制缺失、对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缺乏重视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成效,旨在为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可行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自我教育;管理方法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融合化特点,面对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学校要在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中不断加大力度,积极应对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机遇和挑战,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和实践模式,以此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不断升级。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中外合作办学带来了教育管理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中西思想的认知差异、教育管理的出发点、管理方式方法等都有很大差异,五千年的古国文明与西方现代教育文化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比如中国教育管理倡导“严师、严规、严教”,而西方教育管理则倡导“个性自由、多元发展”,两者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都是各有所长、各有不足,而中外合作办学中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冲突,如何实现两者的交汇融合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
(二)教育管理机制不够统一
中外合作办需要统一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构建上下联动、反应灵敏的教育管理体系,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管理有其是学生的自主教育管理尚缺乏规范统一的运行机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基础水平差异,这些都是学生自主管理造成了一定障碍。
(三)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当前,00后已经升入大学,这些学生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个性强、环境适应能力差、心理较为脆弱敏感,缺乏集体意识和他人意识,自我中心,难以融入到校园环境下。在校园生活中稍微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悲观、自我怀疑、沮丧、退却的消极情绪,甚至怀疑人生、怀疑未来。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和教学内容社会与其他学校不同,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实施难度。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一)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中外合作办学为中外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基础,教师要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环境,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在教学方式、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结合学校教育精神、班级建设实际情况等,制定科学的自主管理制度规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班级建设
学生自我教育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班级建设为支撑,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教师要组织落实班委会建设工作,班风建设的成效与班委工作能力有直接关系,同时,班委也是辅助教师开展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在班委建设中要突出民主性特点,采取学生投票、自荐等形式选出班干部,这样的班委团队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班委设置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尤其是班长,要有责任心和奉献意识,能够带头团结同学,为班级服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了提高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意识,教师采取采取班级轮值制,在固定班委团队基础上设置轮值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营造和谐、团结、自律、向上的班风学风。
(三)创建自我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
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利用自我管理机制能够启发学生自我审视、自我领悟、自觉自律的积极性,并且群体中形成互动交流,产生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作用。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涉及群体规范和学生自律两个层面,群体规范侧重于引导学生的意识行为,譬如通过团队组织活动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对自我行为进行对照反思,从而主动遵守学校的制度章程,通过外力的灌输、影响、内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鼓励学生知行合一,从而实现群体规范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个体自觉体系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核心一环,重点在于发掘学生在道德品质、心理觉悟中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建立自觉自律的自我管理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尊重学生的教育管理主体地位,逐渐从外部约束转向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
(四)辅导员管理体系的创建
中外合作办学突出国际化特色的同时,也要将本土化特色融合其中,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辅导员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中,辅导员要起到传帮带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注重日常管理和引导,做好班级、宿管、学生思想教育等综合性工作。由此可见,辅导员是助力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辅导员在自身能力发展、工作素质提升中也要有更高要求。
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突出系统化特点,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以此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实战能力。沟通专项培训、在职进修等方式,建立起辅导员成长发展的规范体系,以此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辅导员考核中要将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这样能够提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依托辅导员工作优势建立起学生与学校沟通交流的桥梁。
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校要重视中细文化、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差异带来的管理变化,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充分体现出自主化、自觉化、自律化特点,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能够辩证、客观的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渗透,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立君.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思考[J].职业,2017(32):54-56.
[2]韩蓓丽,黄涛.中外合作办学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调研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435.
[3]刘超,许卉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教育管理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3):129-130.
作者简介:纪春(1980.02-),女,天津人,讲师,研究生,学生教育管理,南京林业大学。
论文作者:纪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教育管理论文; 学生论文; 自我论文; 中外合作论文; 辅导员论文; 班委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