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与发展方向_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与发展方向_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意识形态论文,发展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特区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在当前全面增创新优势的时候,如何加强自身意识形态建设,是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曾经有人认为,特区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则是次要的事。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妥当的,它忽视了经济建设必须有思想建设的配合和保证,才能顺利发展;意识形态建设不仅影响到特区经济建设的方向和机制,而且关系到它的水平和轨迹。事实上,特区意识形态的发展客观上总是在进行的,问题在于是否自觉地予以指导;有了自觉性就能调控其方向,规划其发展,提高其水平,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不然,任凭其自发发展,就可能出现腐朽意识,并阻碍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进步。

为了能动地指导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首先必须了解它的特点。特区既然在经济生活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也必定会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形成自己的特色。特区最大的特点是市场经济和大开放。当前,市场经济和开放政策已在全国普遍实行,但特区仍以其起步早、起点高、规模大、方式新以及其它特点而与众不同。这就使其意识形态建设不仅在客观条件、可能、使命上,而且在主观指导的要求、重点、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并为全国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自己的经验和借鉴。

首先,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的特点。这是在内容上、本质上的特色。它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的根源。先进的机器工业的发展,高技术的引用和开发,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经营体制,国际通行的经济机制,先进的信息交往形式等等,都为建设先进的社会思想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提供了现实可能。开放、活跃的经济社会生活,蓬勃兴旺的城市文化教育,更为先进思想的形成、引入、发展、扎根准备了通顺的渠道和良好的基地。特区要充分自觉到建设先进意识形态的社会重任。

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先进性首先要求树立科学意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特区已不仅是理论观点,而且是活生生的现实。崇尚和尊重科技,运用和发展科技,一切按科学办事,正是特区意识的重要特征。科学意识指的是大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而且包括管理科学、经营科学、决策科学和操作科学,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科学意识不仅要统辖经济生产,还要贯彻于各项管理,渗入整个社会生活。深化科学意识是特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取向,它成为特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巨大动力,成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可靠保证。特区将在科学意识指导下,不断创新、开拓,防止保守、停滞,坚持求实,高效,反对弄虚、作假,提倡求真,进取,克服愚昧、迷信,阔步前进。

先进的意识形态包括大生产意识,即提倡协作,讲究信用,保证重量,重视声誉,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同长期利益、全局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等。这是一种社会整体意识,同生产不断扩大的社会化、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要求树立社会作为整体的必要感,每个成员对整体社会的义务感,相互合作的责任感等。大生产意识是同小生产意识相对立的。小生产在经济上以邻为壑,追逐私利,在意识上表现为狭隘、自私、投机,甚至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随着各地群众涌入特区,大量个体户的发展,小生产意识、小私有意识也会渗入特区,大肆流行,这是需要认真注意和防止的。

意识形态建设的先进性提倡健康的行政意识、经济意识和社会生活意识,而反对社会腐败意识。反对腐败,当前已成为世界的潮流,对于背负长期封建腐败传统包袱的我国来说,尤其是重要的任务。特区大量事业从头做起,受旧传统影响较小,有更大的可能树立健全的社会行为意识,并建立相应的防范、监督和惩办机制。可是,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大开放的条件下,腐败意识仍可能迅速蔓延,而且挂起特区的牌号,对此必须有高度警惕。多年来,特区在公开党政干部工资收入、严格控制宴请和送受礼、清肃领导干部腐败行为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需要深入、巩固和发展。

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它的社会主义性、无产阶级性是高度统一的。社会越进步,意识形态越先进,就越代表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二,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突出的经济性的特点。这是在结构、成分上的特色,它是同特区的主要性质——经济性质相适应的。

意识形态不仅包含着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哲学等根本性的意识,而且包含经济意识,甚至首先包含经济意识。这是理论研究中往往注意不够的地方。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相应的经济意识,并为经济基础和经济生活服务,这是必定的。经济意识也和其它意识形态成分相互适合,并构成它们的重要基础和实质内容。

特区负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要形成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特区走向全国,各地迫切希望特区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的指导,特区是不能有辱此命的。

实践说明,不能简单地把任何市场经济都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简单地把任何市场经济意识都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意识。在历史上、现实中,除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外,至少还有资本主义早期的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买办、官僚资本主义垄断的市场经济,一些国家转轨过程中投机倒把横行的市场经济等。从市场经济观念来说,除了公认的市场经济有助于树立诸如效益、竞争、人才、时间、机遇、信息、管理、信誉等观念外,它也会产生投机取巧、金钱至上以及权钱交换、权贵资本等观念。对此必须有所分析。有人曾认为,市场经济要捕捉和利用机遇,就是要投机,因此应发展投机的意识,并为投机正名。这是一种错误并有害的认识,捕捉机遇和投机不论在理论或实践中,从来都不是一回事。机遇是指一定时期客观有利条件的特殊组合,可以用以促进发展的机会。捕捉和利用机遇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活动,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投机则指通过不正当的甚至不合法的手段利用经济运转中出现的非常规特异状态,危害社会利益机制,牟取暴利。它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利用机遇需要信息迅达,灵活反应,风险决策,提高效率等,而投机则是狡诈欺骗,弄虚作假,行贿收买等。两者决不相同。事实上,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在舆论和法制上都是反对投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竟要为投机正名,实在是贻笑大方了。但这里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究竟是什么?

在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有识之士已明确提出:经营要有利可图,但不能唯利是图,要把私利和公利、利和义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抵制拜金主义,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意识,此类问题正是特区应率先研究解决的。

特区经济意识中还有实业意识、金融意识和证券意识相互关系的问题。孰为先,孰为后;孰为重,孰为轻?近年来,炒股风从特区吹到全国,炒房地产风一再兴起,炒期货也逐渐形成热潮,似乎市场经济主要就是一个炒字。事实上,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实业,只有实业的发展才能在根本上增加财富;金融和证券都是为实业的发展服务的;离开实业的金融、证券有陷入歧途的危险;生产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实业意识。我国个别特区在发展趋势上逐渐形成为金融中心,相应要努力发展科学合理的金融意识和证券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三者的关系在整体上发生了变化。就是在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北欧,证券交易和证券意识都并不发达。特区应该在实业意识的基础上发展金融意识和证券意识,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使金融和证券意识的发展获得明确的方向。否则,金融和证券意识的自发发展,很容易引起投机意识的膨胀,造成经济和社会动荡。

经济意识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相应的政治社会意识的发展。在合理的市场经济意识基础上,民主、平等、法制等意识将迅速确立,参与、监督、责任等观念也将普及推广。这一切都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第三,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复杂的多向性的特点。这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质上的特色。特区的大开放度,特殊政策,多种经济关系和形式,多种经营管理机制,会形成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复杂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这里有多样性,多层性,也有多向性,需要正确控制和引导。

社会意识形式的具体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文艺方面的,在特区会比其它地区更明显,这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精神文明是很有利的。同时,特区在价值伦理意识上也表现出更明显的多层次性,即公民层次、爱国主义层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层次等。既要承认这些不同层次的客观性,又要不断努力提高层次的水平。人们记得,深圳曾发生过一场争论,即抱着淘金思想到特区工作是否得当,又应该如何对待。这场争论当时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留下了思索的余地。应该说,只要他们奋力参加建设,那就不仅允许,而且受到欢迎,因为他们在赚钱的同时为特区做出了贡献。显然,简单地谴责这种思想是不妥当的,甚至会造成抵触情绪。可以公开宣传,通过诚实劳动合理赚钱,是正当的。同时,要广泛进行合法经营、缴纳税款的守法教育和合理赢利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遵守特区公共生活准则的纪律教育。在这基础上,要以他们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培养建设特区的光荣感、特区成就的自豪感、维护特区的责任感、特区生活的幸福感,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在特区建设中,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是多层观念不断提高的良好现实基础。

在特区,在价值伦理意识、生活方式观念,甚至在宗教、哲学和政治法律等意识中,还存在着多向性,即不同的倾向、方向和性质。它们既是客观存在中的多向,也是在不断发展中的多向。这些倾向之多、程度之深,可能是非特区不能相比的。它们之间,既有共存的地方,也有相互磨擦、冲突、矛盾的地方,有健康和腐朽、先进和没落的区别。因此,在特区意识形态建设中,既要承认多向性的客观性,又要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引导,促进健康、先进的意识发展、抵制、批判腐朽、没落的意识。在价值伦理意识中,批判和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会不断滋生、蔓延;另一方面,必须进行不断地抵制和批判。就是在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它们也是受到科学思想、人道主义学说和宗教观念所抵制的。特区的同志说得好,精神文明一天不抓都不行。新加坡近年来大力提倡国家先于社会和社会先于个人、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尊重个人和社会支持个人等价值观念,就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在特区,腐朽的意识行为,包括生活方式,如果触犯法律,理当受到应有的惩罚;就是未触犯法律,也应在理论和舆论上给以抵制,当然这是讨论、说理式的,疏导性的。意识形态的理论分析更为根本和深刻,要持之以恒,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一个时期不少新闻媒介中报道诸如黄金宴、点歌赌之类穷奢极侈的生活方式,却缺乏分析和批判,这就有默赏之赚了。

在特区要提高广大群众和干部,特别是青年的正确鉴别和选择的能力,使大家理解社会上不可能只有一种观念,尤其是价值和生活方式观念,而应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不是一切存在的观念都是合理的,即合乎客观规律、伦理原理和科学理性的;要善于在不同、冲突和矛盾中坚持正确的取向。特区在意识形态建设中要在理论上说明多向性,并在各种观念的撞击中发展科学的、先进的、又多样丰富的意识,为此给以正确的导向和必要的限制。在学校教育中,要告诫青年学生不涉足不宜青年健康成长的场所。政府机关更要规定公务员的具体行为准则,为全社会作出榜样。

意识形态的冲突和撞击并不是坏事。回避不同意识形态倾向的存在,无助于先进意识的发展,相反使它缺乏必要的生命力和免疫力,也不可能活跃精神生活,启典先进思想的深化和升华,造就新人和新思想。

第四,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内在的融合性的特点。这是在古今、东西、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内容相互关系发展中的特色。

人类文化的发展既有时代性、区域性、民族性,又有现代性、全球性、融合性。各种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意识形态也是这样。它一方面具有阶级性和变革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融合性和继承性,是两者的统一。随着世界的不断进步,意识形态的融合性和继承性越益明显。

对于东方的我国来说,东西文化的交流是长期影响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的问题。“全盘西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遭到了失败。在东方的一些国家,如日本和新兴的工业国新加坡、韩国,东西文化的融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形成了不同模式,它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现代的融合的新文化和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提出的迫切要求。特区作为窗口不仅吸收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机制,而且也接触到国外的各种观念、学说和思潮,这就为融合东西方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特区的沸腾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则是一个大熔炉,足以对投入的原料进行熔化和融合,去渣存精,形成新的文化。显然,融合性是特区文化和意识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在特性,特区可以而且应该形成自己的融合模式、格局,提供自己的对接口、融化度,提供特区中优化融合的经验。

特区融合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各种意识及其形式都要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发展新的、具体的内容,形成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观念。

特区融合的意识形态建设以社会主义为基本方向。种种关于“特区是变相的资本主义”、“是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的观点都是经不起特区事实的驳斥的,也需要在理论上深加驳斥。特区率先引进大量国外的,尤其西方的现代化意识,决不是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而是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原则从来是劳动人民和进步人类争取的共同目标,现正在特区逐步实现。特区以自己的进步证明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为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提供新的材料。

特区融合的意识形态建设以爱国主义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特区地处沿海,都有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历史,同帝国主义斗争的传统,现在又有和外国的多种形式和性质的联系,这就为爱国主义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深化爱国主义的研究提出了要求。要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统一起来,同面向世界的全球意识统一起来,从而使爱国主义赋有现代化的时代内容。

特区融合的意识形态建设要努力吸收国外一切有价值的理论观念,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移植和改造。较之全国而言,特区接触国外思想时间早、程度深、内容丰富、理解具体,因而可以更多地吸取,并在实践中作出检验。在这个意义上,“洋”一点并无不可。

第五,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活跃的创造性的特点。这是在发展进步中的特色。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培育,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和体制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越益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一场革命的含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也将经历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也将经历一场革命,这一点人们还意识不足。原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在革命时期形成的,带有强烈的社会革命和国际对抗的性质。当前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时期,国际也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事实上,正如原有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一样,原来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许多观念、形式、模式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了。它们既不能对现实作出科学的说明,更不能提供合理的指导,甚至在不少地方碍手碍脚,影响改革和建设的发展。建设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当务之急。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在经济、政治等意识上,而且在哲学世界观上大大发展了原有的意识形态。然而,自觉地建设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体系,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意识形态的创造工作重在建设。特区已有比较丰富的实践,既有经济生活的,也有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可以认真总结、研究、概括,形成新的观念。特区在建设中遇到许多问题,应该作出新的合理的回答。特区在多年精神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着创造性的品格,并在实际中取得良好进展,要进一步巩固、发扬。特区的新的实践可以对全国在创造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提出的观点作出检验、补充并取得新的发展。

创造性的意识建设需要科学讨论的环境,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探索的指导原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它的检验标准,而充分的争论、研讨则是必要的途径。事实上,讨论的途径既是新意识形成的过程,也是大量参与者树立新意识的过程。吸取更多的人们参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具有十分积极意义的事。

意识形态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中最深层的部分,具有深刻性、稳固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要求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进行深一层的反思,进行再加工和再认识,制定系统的理论观念。因而为此需要更自觉的指导,更坚定的方向,更系统的安排,同时需要更敏锐的洞察,更深邃的判断,更准确的概括。特区目前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尚在开创阶段,但其潜力很大,前景很宽阔。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一定阶级对社会及其发展主要问题的观点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对社会的主要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意识形态的无产阶级性和深刻的人民性统一在一起。特区将在活跃的社会生活中建立起自己的意识形态,包括主要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文艺、宗教、哲学等意识,将为全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起表率、借鉴、启迪的作用。

总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特区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置于自觉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之下。意识形态建设中客观要求的本质上的先进性、内容构成上突出的经济性、现实存在的多向性、内在趋向的融合性和开拓发展的创造性,正是它的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了特区意识形态建设的优势。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特点是自觉能动性。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的建设更是这样。显然,特区只有在充分把握自己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具体地说,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向,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大前提下,突出先进性和科学性;相对地侧重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的培养;在承认现实存在的意识多向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先进健康意识的发展,提高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和免疫力;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锻造融合的现代意识;发扬开拓创造精神,在新的形势下为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到新的水平作出贡献。这样,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就得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标签:;  ;  ;  ;  ;  ;  ;  ;  ;  

经济特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与发展方向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