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的提炼、深度与简约--读张玉芝先生的“中国人文精神”_孔子论文

世博的提炼、深度与简约--读张玉芝先生的“中国人文精神”_孔子论文

博览萃取,深入浅出——读张岂之先生的《中华人文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入浅出论文,中华论文,人文精神论文,读张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在理工科大学校园中,悄然兴起了一股学习人文科学的热潮。一个学理工的学生如果不满足于只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要成为一名厂长或经理、成为一名管理人员,那么他就应当对人文社会科学有所了解,最好还有比较深入的钻研。爱因斯坦拒绝担任以色列国总统,他的理由就是不懂有关人的问题,他只研究物质世界。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占据着科学领域的半壁江山。除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还有政、经、法等应用学科,还有统计学、图书、情报、档案学等技术性学科,艺术学、体育学、军事学等也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域。理工科学生主修的是理工科,不可能拿出很多时间来学习人文知识,因此,一本高度浓缩的、浅显易懂的人文学科基础读本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格外受到学生的欢迎。

最近,我看到清华大学张岂之先生的《中华人文精神》一书,全书仅10万字,正是这样一本满足学生当前需要的读物。张先生是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学者,著有77万字的《中国思想史》,功力深厚。这本书篇幅不长,文字又浅显易懂,很快就可以读完。读后有两点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首先,该书以高度萃取的方式把中国古代思想精华介绍给读者。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又是精华的观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是博览群书,对各种思想观点了然于胸,而且对各种思想观点的价值有很高的鉴别力的话,是很难胜任这项工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小书不一定好写。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的国家。所谓封建社会,在今天看来也就是农业社会。在工业社会尚未到来之前,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发达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力之高、社会制度之完备、思想文化之繁盛,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当然,农业社会的思想已不再适用于工业社会。国学不可能取代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取代邓小平理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回顾中国思想史的目的,在于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创造了多么伟大的思想成就,为人类思想宝库贡献了一笔多么丰厚的思想财富。否定历史就是否定自己。我们的先人有能力创造一个发达的农业社会,我们就有信心建设一个发达的工业社会、一个先进的信息社会。完全否定过去,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做法。另外,在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中,还闪烁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时至今日,也还有现实意义。

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贡献,张先生在这本书中多有精彩的叙述。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因为他的思想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大,他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也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了中国的老百姓。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唱的《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一个人不爱他的家人,家庭就不会稳定;不爱他的同事,单位就会起内讧;不爱他的国家,中国就会多一个汉奸。孔子提倡爱别人,是站在维持社会稳定的立场上而提出来的。他生于乱世,渴望看到一个和平祥和的世界。爱别人,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人经过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思想境界。孔子对“仁”还有具体的要求:即“恭、宽、信、敏、惠”。“恭”,就是对上要恭敬,“宽”,就是对人要宽厚,“信”,就是对朋友要讲信用,“敏”,就是办事要勤快,“惠”就是要帮助别人。能做到这五点,就可以算是达到“仁”的要求了。“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古代中国不是一个法制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要靠伦理来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以孔子对人的道德问题极其关注,并把它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孔子小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过着贫贱的生活,给人管过帐,看管牛羊,后来做过官。当权者不用他了,他就去办教育。办教育就要有教材,所以孔子花费了很大的心血用于编写教材。他编的教材之一就是《诗》,它原是西周至春秋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3000首之多,经孔子删削以后,只保留300篇。 《诗》这本教材好在哪里呢?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就是说,《诗》这本书,它所表达的思想是正确的,没有邪的歪的。这对于我们今天编教材的人仍有指导意义。编教材可以参照别人的,但选取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如果观点歪了,就会误导学生,误人子弟。孔子还有一项思想创造,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说话办事要恰到好处,话不要说满了,事不要做绝了。一大二公、纯而又纯,最后就走不通。对下属要求严格是对的,但也应允许他们犯点小错。出点错就一棍子打死,下属就会跑光的。

另一位思想家叫墨子。如果春秋末期时的统治者采纳他的思想的话,中国的科技水平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可惜当时的统治者只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统治权,忽略了提高生产技术这个问题。墨子是一个技术工人,具有精湛的手工技艺。他非常重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同时他又关注哲学问题,是一个文理兼通的人。比如对于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这一问题,他回答十分具体。他说:检验真理的标准有三条:一是“有本之者”,即根据历史经验来判断是否正确;二是“有原之者”,即根据当今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三是“有用之者”,即根据事后的客观效果来定。并提出治国之道不能照搬照抄古人的文献,古书上写的不见得符合今天的实际情况,因此,治国要重视历史经验,特别是今天的经验。更为令人钦佩的是,墨子还是一位“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人。

除了孔子、墨子,中国还有一些特别富有智慧的人,如孙子。孙子是一个军事理论家,他有一段名言:“夫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就是用兵如神的来历。这里讲的主要是变化。了解变化、掌握变化、利用变化,自身也随之变化,在变化中达到自己的目的,谓之神。比如说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正经历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空前剧烈的变化,世界由战争转为和平、时代由工业社会转为信息社会,我们的社会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如果我们不能预见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超前采取行动,我们就将成为失败者。

老子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原来是一个为周王室管理图书的官吏,有条件博览群书。《老子》一书反映了他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在于一分为二、在于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如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说福包含着祸,祸包含着福。又如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及“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讲的都是由小到大、发展变化的道理。

荀子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曾在齐国主持过稷下学宫,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与各种流派的学者进行对话,这使他有充分的资料,站在很高的位置上对各家学说加以评述。他提出了“天人相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自然是人的生存环境、社会也是人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社会环境是人为构建的。自然环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为害人类。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对人类不利。“天人相分”就是把人从自然和社会中分离出来,强调人的独立性,强调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社会的奴隶。同时又要把握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要在不违背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不要头脑发热、自我膨胀,高呼什么“人定胜天”,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发生规律。所以荀子说:“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古人除了在思想方面有发明创造之外,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有让今人刮目相看的地方。统治思想一旦形成,就会据此形成社会制度,用以规范人的行动。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如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规定贵族子弟必须学习“六艺”。所谓“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说,学习内容包括礼、仪、音乐、诗歌、舞蹈、射箭、驾车、写作和计算。这样培养出来的年青人,既能出入外交场合,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又能在战争时期冲锋陷阵,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而不仅仅是数学好、语文好,能谋个白领职位混碗饭吃。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则有分科太细的弊病,搞文的不懂理工,搞理工的不懂文,更不要说懂军事战争,懂艺术了。这种教育制度是有缺点的。

该书的另一特色是深入浅出。能够称得上思想家的人必定是有思想深度的人,但绝大多数读者是非专业人士。思想家不仅要创造思想,而且还要传播他的思想,让更多的人接受他的思想。思想家的任务不仅仅是提出某种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这种思想。因此他就必须考虑在表述上如何做到易学好记、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能用口语,就不要用专业术语;能用几句话讲清楚的,就不要用一整页篇幅;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同时,又不能把深入浅出推向极端,即庸俗和浅薄。能字斟句酌就不要粗制滥造;能文采飞扬就不要呆板枯燥。能把平凡的道理讲得引人入胜,也是一种本事。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这个意思。

写书评如同评论美食、评论时装、评论足球,最重要的是要有眼光、有品味,另外就是要公正。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遍尝川鲁粤,才能知道“食无定味,适口为珍”。写书评的人与作者的关系,也最好是既非朋友,也非对手。朋友有溢美之嫌,对手有攻击之意。第一条我不够格,第二条绝无问题。值此张先生《中华人文精神》出版一周年之际,是为评。

标签:;  ;  ;  ;  ;  ;  ;  

世博的提炼、深度与简约--读张玉芝先生的“中国人文精神”_孔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