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成因与开发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现状论文,人力资源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好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能否顺利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同时也是充分、有效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及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从人口城乡分布和劳动力人口就业情况来看,1996年我国农村人口8643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63%,市镇人口35950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已由1978年改革开放时的17.92%提升到29.37%;1996年全国从业人口总量68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6.26%,比1978年(42.26 %)增加了1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从业人口49035万人(含乡镇企业), 占从业人口总量的71.22%,城镇19815万人,占28.78%。可见, 人口和劳动就业的重点仍在农村,而从中国现实人力资源总的情况分析,数量大而质量低是其显著特征,这一点由表1和表2可见一斑。
表1 中国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 单位:%
受教育程度1964 1982 1990 1995
大学(含大专) 0.52 0.68 1.59 2.24
高中(含中专) 1.64 7.48 9.04 9.13
初中5.82 20.0326.50 30.17
小学35.2639.9442.27 42.45
不识字或识字 56.7631.8820.61 16.01
很少者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5全国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表2 2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文化构成比较 单位:%
国家或地区
时间高等教育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文盲半文盲
中国 1995 2.8 38.1 38.9
20.2
美国 1994 46.5 44.6
8.20.6
日本 1990 20.7 43.7 33.60.3
韩国 1990 13.4 53.9 21.7
11.0
加拿大 1991 21.4 62.0 15.71.0
挪威 1990 17.9 79.3
0.10.1
注:表中“文盲半文盲”一栏,除中国外的其它国家均为文盲和文化程度不明者占25岁及以上人口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国际统计年鉴1997》。
表1、表2说明,尽管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在提高,受过较高教育者比重在不断上升,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者比重在下降,但与一些教育较发达、人口质量较高国家比较,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仍很低下,而且其分布结构也不尽合理。1995年6 岁及其以上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比重仍高达58.46%, 而社会亟需的受过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者仅占9.13%,即使将受过高等教育者考虑在内,其比重也不过11.37%,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现实中表现为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短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影响会愈加明显。
人力资源量大质低,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原因是,劳动力人口量大意味着劳动力供给充足有余,而质低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者一时不能适应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的现代职业的需要,造成“有人无业”与“有业无人”并存现象。
二、对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成因的分析
中国人力资源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对此,我们可从如下几方面来分析:
1、中国庞大的劳动力人口总量导源于长期的政策性失误
在传统社会中,劳动力是财富的象征,“人多力量大”、“人多财富多”等思想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尽管有人在建国之初即认识到了中国存在的人地矛盾,看到了人口众多的潜在“危害”,但在无节制生育“政策”(尽管鼓励人口增长的思想在我国并未上升为实实在在的人口政策,但放任生育同样可认为是一种“政策”性误导)导向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生育运动”还是在华夏大地上展开了。1949年至1972年的23年间,中国人口由5.42亿增至8.72亿,净增加3.3亿, 年均净增率为2.65%,除个别年份外,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维持在20‰的高水平,最高时(1963年)竟达33.33‰。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增长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认识到了人口过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延缓作用,于是1973年初中央向全国发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并自70年代后期逐渐加大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方法和手段,使中国人口强劲的增长势头自70年代中期以来大大减缓,1972年至1996年人口出生率从29.77‰降至16.98‰,自然增长率从22.16‰降至10.42‰。然而,由于人口长期累积产生的庞大基数效应,加之计划外生育屡禁难止,因此即使在非生育高峰期间(包括生育低谷时期),人口净增量仍维持在1100万人以上的水平(净增量最少的1984年也在1112万人),人口增长的强大惯性不仅增加了人口控制的难度,而且也给教育和就业等带来了巨大压力。按1995年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估算,1995年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总量(男15-64岁,女15-59岁)为80224.5万人,占总人口的65.87%,各行业在业人口69816.39万人,占总人口的56.45%。庞大的人口规模必然伴随着众多劳动力人口,如表3。
表3 中国历年人口及经济活动人口 单位:万人、%
年份 总人口
经济活
经济活动 年份 总人口 经济活 经济活
动人口
人口占比动人口 动人口
重所占比
重
1952 57482
21106 36.721987
109300
53060 48.55
1957 64653
23971 37.081988
111026
54630 49.20
1962 67295
25910 38.501989
112704
55707 49.43
1965 72538
28670 39.521990
114333
64483 56.40
1970 82992
34432 41.491991
115823
65399 56.46
1975 92420
38168 41.301992
117171
66184 56.48
1978 96259
40682 42.261993
118517
67033 56.56
1980 98705
42903 43.471994
119850
67879 56.64
1985 105851 50112 47.341995
121121
68737 56.75
1986 107507 51546 47.951996
122389
69665 56.92
注:表中1962年、1965年、1970年和1975年“经济活动人口”栏中数据为当年从业人员数。
资料来源:上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整理而得。
上表显示,从1952年到1996年44年间,中国总人口由57482万人增至122389万人,增加了1.13倍,平均增速1.73%,同期,经济活动人口总量由21106万人增加到69665万人,净增2.3倍,年均增速2.75%, 明显快于人口增长速度。笔者认为,这一结果与我国长期保持的年轻型年龄结构不无关系,即从长期来看,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具有累积劳动人口的效果,而且在生产力比较落后情况下,人们更有可能较早参与经济活动。
2、 目前中国劳动力人口的高劳动参与率及其低质量与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有关
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劳动力人口的高劳动参与率导源于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是因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通常意味着相对简单的劳动工具、劳动中较低的知识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不高的劳动。劳动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等要求一般不高,从业者毋须接受太多的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接受较多教育和培训往往不重视。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中劳动对知识和技能的低要求及岗位的易进入性,使个人和家庭无志于人力资本投资。在很多家庭看来,在高层次教育,如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等严重供不应求情况下,子女如无过“独木桥”的本事,倒不如早点就业,“早工作,可以早挣钱”,免得“花了钱财,费了时间”还得“回家种地”。在我国农村地区,很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从10岁左右即开始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开始获取劳动报酬,虽说上述情况近年来有所改变,但低生产力水平下人们低龄就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长期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人们低龄就业的概率。而且,如前所述,我国目前的高劳动参与率也与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发生转变有关,因为它可能使经长期累积的年轻人口“偶然”间变成了劳动年龄人口,致使劳动参与率公式的分子(可表现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的同时增加)增大,产生所谓“分子效应”。
3、中国现实人力资源的高量低质导源于教育投入的相对不足
从中国教育投资情况看,尽管1952-1995年国家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总额增加了91.36倍,年均增长速度达11.10%,但教育经费人均占有量却仅增加50.34倍,年均增速9.59%, 人均增量低于绝对增量(说明人口增长快于教育投入增长)。从绝对量指标来看,1978年-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净增14.86倍,年均增速17.66%,而教育经费支出仅增加11.54倍,年均增速16.04%;从人均指标来看,同期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净增11.81倍,年均增速为16.18%,人均教育经费占有量增加了10.68倍,增速为15.55%,教育投资滞后于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维持在2-2.7%的水平,1995年则降至2%以下,不仅低于多数发达国家水平, 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埃及、印度等部分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相对不足,给我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表现之一即是各级教育经费相对缺乏,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或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经常因经费不足而搁浅,校际教研交流活动难以开展。尽管90年代以来广泛推行的“希望工程”和“扶困助学”活动解决了一些地方和部分贫困学生面临的困难,但应看到,教育投资不足及其分布不合理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经济基础仍显薄弱,教育规模仍难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目前仍未能与普通中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在于使人们认清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保证理论教育发展的同时突出应用性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
另外,我国教育经费不足还表现在资源利用效率太低、教育部门冗员太多等方面。仅以高等教育部门为例,据国家教委资料,我国部分高校教室和实验室的使用率仅60%,仪器设备闲置率约在20%左右;另据有关资料,1990—1995年我国普通高校中非教学人员占教职工比重达60%以上,师生比为1∶5—7(国外一般为1∶18),学生教职工比为2—3∶1(国家规定为3.3∶1),人员配置比例很不合理。 这种比例不合理必将导致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进而造成物力和人力资源双重损失,影响教育投资效益。
三、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既然量大质差是我国现实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那么结合我国的国情,今后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应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抑制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使中国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进一步向低增长时期迈进。目前我国人口正处于第三次生育高峰后的低增长阶段,1991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一直呈现降势,如199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21.06‰, 自然增长率14.39‰,到1996年时分别降至16.98‰和10.42‰, 与第二次生育高峰后的情况相比(1979年人口出生率为17.82‰,自增率为11.61‰),增势趋缓。但应看到,尽管如此,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中国人口年净增量仍在1200万人以上,随着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量均会有一定程度抬升,由此所带来的压力仍将是巨大的。鉴于此,中国人口控制的力度不仅不能减弱,而且应适当增大,这既是实现我国人口控制目标,减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压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2、延迟劳动就业年龄,大力开发青少年人口人力资源, 同时延后退休年龄,尤其是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退休年龄,努力提高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率。目前我国法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关于这一年龄规定,我国学术界早有人提出过不同看法,认为它不适合我国人口寿命延长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对此,笔者也持同样观点。对劳动年龄下限,我们可通过适当推迟就业年龄、加强职业教育的办法,以解决我国劳动者职业技能不够问题,即对已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根据个人情况和社会需要,或者升入普通高中继续深造,或者进入职业中学(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就业前职业教育,受教育年限应以2—3年为宜,这样,原有就业年龄将延至18—19周岁。对退休年龄,亦可适当将其延至男65岁,女60岁,以与国际并轨。这样做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目前的劳动就业矛盾,但总的看来影响并不大。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5 年我国共有61—65岁男性和56—60岁女性4021.68万人,而同期16—18 岁青少年人口为5469.8万人,剔除1665.3万人的中等学校(不包括初中,假如其余均为16—18岁者)学生,就业人口约为3804.5万人(假如未从学者全部就业),与61—65岁(女56—60岁)老年人口的差额仅为217.18万人。如果剔除上述年龄老年人中因伤、残、病等失去劳动能力者、退休后再就业者和仍在业者,其差额将会更小,甚至很可能为负。这说明同时延迟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并不会对目前的劳动就业形成太大影响,但却非常有利于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利用。
3、增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 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同时,着重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亟需的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投资利用效率。如前文所述,我国公共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长期保持在2—3%的水平,而到1995年时却降至1.89%,1996年更降至1.60%,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投资比重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教育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教育投资不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地方的教育资源却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同时鼓励个人和社团组织投资于教育,实行多方面、多形式办学,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监督,积极挖掘教育资源潜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适当精简教育机构内部非教学人员,提高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充分利用教育机构的人力资源。另外,针对目前存在的各层次学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现象,应在保证大学生均教育经费不减或有所增长前提下,增加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对与经济发展联系极其密切的职业技术教育,则应大力扶持,积极发展,力争使全体劳动者在走上工作岗位之时,均能够受到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缩短从业者与其从事工作的磨合期。
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绝非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而应是所有家庭、企业及全社会的事情,应涉及人的一生,是一个终生学习、不断开发、不断利用的过程,即“活到老,学到老,开发利用到老”。
标签:中国的人口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人力资源配置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人力资源计划论文;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