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细节的注意与优化_合作学习论文

合作学习细节的关注与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作学习论文,细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我说你听”的单向信息交流形式,给学生创造了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学生可以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互助中沟通交流,学会合作。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对合作学习的真正要义缺乏深刻的理解,认为合作学习等同于“分组讨论”,不管是什么教学内容,也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对象,更不管是否需要,每堂课都安排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忽视实质,低效无效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现象一:在高中地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时,教师将学生按现有座次分四大组,每组12~14人,各组分配一个专题(即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要求:小组讨论15分钟,由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由于教室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学生坐在原位,只有少数学生前后左右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大多数埋头书本。个别学生表现出漫不经心、随意地阅读、泛泛地议论。教师在室内走动,做一些提示和指点。15分钟后,各组汇报,学生基本照书本宣读。

现象二:初中地理“日本”的讲述过程中,老师要求前后桌4名同学讨论完成“日本的领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现象三:在讲授“人口的合理容量”的课堂上,教师安排了5次前后桌4人小组的讨论活动,喜欢地理的几名学生数次发言,代表本小组汇报成果,其中一名A同学发言了7次,而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一次发言……

现象四:在一节合作探究学习课上,教师上课伊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全班学生被老师分成了8个小组,在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时,教师有时站在讲台上注视观望,有时退至教室一侧耐心等待,有时则无意识地在学习小组间走动。到了规定时间,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

[观察分析]

上述现象反映了合作学习中一些假合作问题。“现象一”中,教师仅仅根据固定的座位来分组,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讨论题目的需要,导致分组“随意化”,这很难保证小组内部的优势互补与思维的碰撞。教师对小组成员的分工没有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缺乏任务驱动、缺少责任意识。在小组讨论有了结论后,缺少组内补充和组间质疑、答疑、交流、互动等环节。这样的合作学习,教学目标达成度堪忧。

“现象二”中,“关于日本领土组成”的学习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直接从书本和地图上得到答案,这样的问题没有必要“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有形式、无内容,反而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现象三”中,“几名学生数次发言”垄断课堂,某种程度“剥夺”了其他学生表达、发言的机会和时间,多数同学作陪衬,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被忽视。失当的合作学习会加重“两极分化”的现象,使优秀生越来越好,学困生越来越差。

“现象四”中教师的“不作为”现象在一些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屡见不鲜。这样的课堂教师可有可无,教师由主宰者变成旁观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没有目标要求、没有任务分工、没有组织、没有指导、没有调控、没有引领,总之没有发挥出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而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组织松散、深度不够、目标偏差、放任自流等问题。

[行动策略]

怎样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小组如何组建?什么样的问题适宜分组合作学习?怎样设计有效的问题?如何进行成果呈现?如何定位教师角色和指导作用?如何进行评价?合作学习需要我们关注与优化的细节问题很多很多。

细节一:分组,应该合理

分组科学与否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我国“班额大、教室小”的现有条件下,建议学科教师在学期伊始,依据学生课堂表现和本学科学习基础,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性别组成等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和“座次就近”的原则进行分组,能动态分组最好,每小组成员以4~6人为宜,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点,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分组时避免将几个能力强、爱表现的“领导型”学生分在一组,也避免一个小组中不愿抛头露面的“内向型”学生过于集中。

细节二:分工,为了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分工十分必要,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大家相辅相成,各司其职,有序才能有效。例如:“认识沙尘暴”某小组的学习汇报:生1和生2举着中国政区图,生3用直尺指图说出境内和境外两大源区,生4、生5、生6三名学生分别指图说出沙尘暴的三条活动路径。六名学生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了这个课题的学习汇报,形式比较,恰当。

有些学生对合作的理解是浅层次的,在他们的印象中,“一起干”就是“合作”,其实不然,“怎么干”、“谁来干”、“干什么”更为重要,没有规则、没有分工的合作学习很容易放任自流。足球赛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天衣无缝的合作,前锋、前卫、中锋、后卫、守门员、教练,角色分工明确,不可或缺,不能替代,但又相互依赖。如果某队员太过于表现自己,往往会影响整体,阻碍进攻。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一般的角色分工有小组长、记录员、观察员、汇报员、纪律管理员、联络员、安全员等,每个角色各有其责任,每一成员可充当数个角色,各种分工应该相互轮换,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队意识。

细节三:内容,需要选择

合作学习的成效由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来决定,选准、选精学习内容是确保合作学习有效的重要因素。实际教学中,由于有些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不合拍,要么缺乏深度,要么过于复杂,要么文不对题,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通常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设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处、疑点处、难点处、争议处等,其内容要有探究价值和思考意义,要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如:

◆需要综合分析与探究讨论的内容。如非洲和南美洲纬度位置相近,轮廓相似,但两大洲气候特征迥然不同,非洲“热、干”,而南美洲却是“暖、湿”,综合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某些方法、结果或原理容易存在意见分歧的内容。如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

◆方法不确定或答案不唯一的内容。如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和地球各方面自然特征最接近,火星上有生命的可能性最大,你推断一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说出你的理由。

◆个人独立完成困难的复杂内容。如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是什么?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细节四:时机,需要把握

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背景下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应根据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一般地说,在类比学习时,在整理、构建知识体系时,在解答开放型问题时,需要实践操作时……选择合作学习比较恰当,这种时机使合作学习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增强了学生合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里还要强调小组讨论的时间要适时适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讨论内容的难度,学生讨论的兴趣,实际讨论的效果等。教师应深入小组去巡视,及时掌握情况,有时“见好就收”,有时学生讨论兴致正浓,有必要把原定的时间延长。既不要刚布置完讨论就“草草收兵”,也不要不到讨论时间“决不收兵”。

细节五:评价,指向过程

良好的评价应贯穿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应遵循等级评分与反性评语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在学习初始,教师应告诉学生将从哪些方面评价学生的行为成绩,并说明具体的评价方法。也可以采用预先设计的评价表,对小组协作的质量、个体对小组的贡献、最终的学习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估(见下页表1、表2)。

需要强调的是,对合作学习评价时,教师应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这样大多数学生都会受到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增强团队意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

细节六:教师,明确职责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调控者、评价者、合作者……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该“袖手旁观”,而应该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全程监控、及时指导、适时干预,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主要职责有:科学分组并协助小组成员做好角色分工,帮助协调组间关系;小组活动前,布置学习任务,说明操作程序,提出学习要求;小组活动开展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学习遇到障碍时,要及时点拨和指导;当合作中出现冲突时,要讲清道理,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当学生不愿意表达或逃避责任时,要培养其自信心,给他们适当的机会,或采取轮流说、轮流写的办法,鼓励其参与活动,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当小组讨论声音过大时,教师要及时提醒,督促纪律管理员发挥作用,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并利用评价杠杆进行协调,及时表扬守纪高效的小组,对纪律较乱的小组提出中肯的提示;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其任务完成的质量,给真正完成任务的小组一些备用活动,如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教师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既不要吝啬表扬,也不要无原则地一律赞赏,评价要指向过程,指向小组整体,在激励的原则下科学客观、公平公正,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的真谛。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和交锋,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一位出色的主持人。

最后,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尊重。可以借鉴约翰逊兄弟的小组合作规则培养学生:

A.我是批判观点,并非针对个人;

B.鼓励每个人都参与;

C.如果我没理解,我要求重复;

D.我在改变立场时,必须有充分的理由;

E.我们都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F.我倾听……即使我不同意;

G.我试图全面地理解观点;

H.先把所有的观点提出来,然后再分析综合。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而且是一种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学生成长历程中,合作学习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用合作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最终应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合作学习需要关注和优化的细节还有很多,还有漫长的道路等待我们去求索。

标签:;  ;  ;  

合作学习细节的注意与优化_合作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