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大气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昊[1](2021)在《不锈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认为不锈钢材料在一般大气环境中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但在海洋大气环境中却易发生腐蚀;如今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不锈钢材料,通过腐蚀调查可知沿海的海洋大气环境中不锈钢构建腐蚀现象严重,而在内陆城市大气环境中不锈钢未发现明显腐蚀。因此,为了更好的选用不锈钢材料,亟需开展不锈钢材料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本文选用6种不锈钢材料,包括不同的表面(2B和BA)状况,在文昌、青岛、武汉试验站进行大气腐蚀试验。通过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电化学测试,采用XPS、XRD检测分析表面钝化膜成分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研究了不锈钢材料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了多浓度腐蚀离子电解液对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不锈钢材料在不同地区的大气试验站中的腐蚀行为呈现显着的差异性。其中,文昌站试样腐蚀最为严重、青岛站次之,武汉站试样腐蚀最轻。且在相同试验站中,试样表现出的耐蚀性也有所差异。在文昌站中,316(2B)不锈钢呈现的腐蚀现象最轻,而430(2B)不锈钢表现出严重的腐蚀;在青岛站中,439(2B)不锈钢腐蚀状况最小,430(2B)不锈钢腐蚀最重;武汉站试样表面基本无腐蚀产物存在,材料均无明显腐蚀。同一试验站中,对比304(2B)、304(BA)两种表面不锈钢,304(BA)腐蚀程度明显小于304(2B),表明BA表面处理提升了不锈钢材料耐蚀性。(2)带锈试样电化学试验结果基本与形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文昌站中带锈的316(2B)不锈钢腐蚀速率最小;青岛站中,带锈的439(2B)不锈钢腐蚀速率最小;武汉站中,316(2B)不锈钢腐蚀速率最小。综合分析曝晒后试样的性能建议,文昌地区使用不锈钢材料应优先选择316(2B)不锈钢,并对其进行光亮表面处理获得BA面,提高耐蚀性;青岛地区可以使用439(2B)不锈钢材料替代316(2B)不锈钢,降低成本;武汉地区6种不锈钢材料表现良好。(3)不同浓度腐蚀离子溶液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Cl-和HSO3-浓度的变化严重影响不锈钢材料的腐蚀速率,其中Cl-影响程度更高;对比单一腐蚀溶液和混合腐蚀溶液可知,Cl-、HSO3-存在协同作用会加速不锈钢材料的腐蚀。(4)不锈钢钝化膜的XPS、XRD检测分析可知,其主要成分为Fe2O3、Cr2O3、Mn O2、MoO3、MoO2、Fe O等;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不锈钢材料表面钝化膜中Cr2O3抑制Cl-的扩散、MoO3和MoO2抑制HSO3-扩散,使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王一品[2](2021)在《大气腐蚀监测技术在武汉大气环境下腐蚀监测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的腐蚀监测腐蚀评估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实践中对数据量、数据可靠性以及数据连续性的需求。目前大气腐蚀在线监测技术飞速发展,但是使用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适用性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据此针对电偶型ACM仪与电阻型ACM仪在武汉大气环境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展开了研究。(1)在武汉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投试一年周期试样,并同时原址布置两种大气腐蚀在线监测仪,回收试样和数据分析发现,在武汉大气环境下,电阻型ACM仪的腐蚀速率是挂片法腐蚀速率的1.3倍,腐蚀挂片法腐蚀速率是电偶型ACM仪腐蚀速率的1.8倍;回收试样的锈层经EDS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发现锈层中没有S和Cl元素,锈层主要成分是α-Fe OOH,Q235碳钢发生均匀腐蚀。在武汉大气环境下,电阻型ACM仪比电偶型ACM仪的适用性更好。同时根据腐蚀监测数据建立了各自的响应面模型,室内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电阻型ACM的响应面模型和电偶型ACM的响应面模型都显着可行。(2)室内模拟海洋工业环境下,电偶型ACM仪得到的平均腐蚀速率与腐蚀挂片法测算的腐蚀速率几乎相等。而电阻型ACM仪监测得到的平均腐蚀速率是腐蚀挂片法的1.5倍。即在海洋工业环境下电偶型ACM腐蚀监测仪比电阻型ACM腐蚀监测仪适用性更好,Cl-使得锈层出现裂纹及分层现象,产生许多腐蚀坑,点蚀系数变大,导致了电阻型ACM仪腐蚀监测数据偏高。(3)通过探究不同比例SO2和Cl-对两种腐蚀监测技术相关性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随着SO2比例浓度的升高,会使得腐蚀朝着均匀腐蚀方向发展,同时电阻型ACM仪的相关性系数下降,在SO2污染严重的工业大气环境下电阻型ACM仪可以很好的适用。
杨颖[3](2021)在《锡和锑对污染海洋大气中420MPa低合金钢腐蚀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低合金钢微合金化提升其耐蚀性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需求,本文通过向低合金钢中添加微量Sn和Sb两种元素,研究Sn与Sb在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下对420MPa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机制。通过真空冶炼技术,制备了不同Sn和Sb元素含量的微合金化低合金钢,利用电化学技术及周浸加速实验,研究了自主冶炼的原型新钢种在模拟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以及Sn与Sb的协同作用;采用电化学技术和浸泡实验,研究了 Sb对低合金钢在酸性溶液中电化学过程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工业大气环境下的户外暴露试样分析,研究了 Sn与Sb对低合金钢锈层的影响及其腐蚀机理;最后通过新型的大数据腐蚀监测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手段,表征了 Sn与Sb合金成分的微量变化,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n对420MPa低合金钢的腐蚀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Sn含量为0.05%的低合金钢。添加Sn造成了低合金钢局部环境的酸化,并加速蚀坑的纵向发展,提升了早期腐蚀速度。随着腐蚀的进行,Sn同时消耗Cl-,提升锈层中[SO42-]/[Cl-]的比例,会促进低合金钢锈层中γ-FeOOH向α-FeOOH的转化,提升锈层的致密度与保护性。Sn还可以生成稳定的SnO2,与α-FeOOH共同作用,提升锈层的稳定性与致密度,减缓含Sn钢在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速率。Sb微合金化处理减缓了低合金钢在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速率。添加Sb可以抑制低合金钢的析氢反应,减缓低合金钢表面反应活性,降低低合金钢的阴极电流密度,抑制低合金钢的阳极溶解过程,减缓整个腐蚀过程的腐蚀速率,提升低合金钢的耐蚀性。另一方面,添加Sb可以消耗H+,减轻局部环境的酸度,促进低合金钢锈层中γ-FeOOH向Fe3O4的转化,阻挡Cl-。同时,Sb可以生成稳定的产物Sb2O3,二者共同沉淀在锈层中,作为阳极抑制剂帮助锈层抵抗腐蚀离子进入基体,降低含Sb钢的腐蚀速率,提升含Sb钢的耐蚀性。Sb与Cu微合金化协同提升了低合金钢在污染海洋大气中的耐蚀性,而Sn与Cu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Sb促进了 Cu在锈层中富集,增强锈层的致密性,降低腐蚀速率。Sb与Sn共同添加到低合金钢中,可以有效阻止低合金钢在腐蚀早期的蚀坑发展,提升含Sn钢的早期耐蚀性能。有Cu存在时,在含Sn钢中添加Sb,对低合金钢锈层的相组成影响不明显,且Sn会对Sb与Cu的协同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同时添加Sn与Sb低合金钢的耐蚀性能不如仅含Sb低合金钢的耐蚀性能。利用新建立的腐蚀大数据技术,获得了青岛地区实海环境实验中的实时在线数据,与机器学习手段相配合,研究了环境参数与Sn、Sb微合金化对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机器学习分析了训练值和预测值的线性关系,精确定量表征了 Sn与Sb的微量变化,对低合金钢在污染海洋大气中的腐蚀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在腐蚀最早的两个月内,以及腐蚀的第三个月到第五个月。五个月后,随着稳定锈层的产生,Sn与Sb对腐蚀的影响开始表现的不明显。另外,实验表明,添加Sn与Sb可以提高低合金钢在热带海洋气候中的耐蚀性,其中含0.10%Sb的低合金钢,其耐蚀性最好。
路肖[4](2021)在《铜在南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我国需加快南沙岛礁建设和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而南沙的气候环境对该海域的基础设施材料及设备等造成的腐蚀破坏要远高于其他海洋地区,严重影响了海洋工程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铜及其合金是电子电气、国防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功能材料,其在南沙大气环境下的腐蚀数据还尚未见报道。为了能够针对南沙地区采取有效的腐蚀措施或开发新型的防腐技术,有必要对铜在南沙大气环境下的腐蚀机理进行研究。南沙是一个高温、高湿、高盐、高辐照的严酷海洋大气环境,气候特点极具有代表性。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还未有与之相关的室内模拟加速腐蚀实验,对铜在南沙大气环境中的长期安全应用缺乏参考依据。有研究表明,紫外辐照可以加速铜的腐蚀,然而针对紫外对铜表面生成的大气腐蚀产物的影响研究还较少。此外,对金属大气腐蚀的研究通常集中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参数,很少有关于材料初始腐蚀行为的报道,尤其是铜在气溶胶下的腐蚀。最常见的海洋气溶胶粒径范围为1μm~100 μm,而一些实验中关注的大液滴直径为数百微米到毫米,比普通海洋气溶胶大一到三个数量级,因此金属在海洋气溶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腐蚀机理。本论文利用失重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体视显微镜和电化学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纯铜T2和黄铜H62在南沙海洋大气环境和模拟环境中的腐蚀规律,以及紫外辐照和海洋气溶胶液滴对纯铜T2大气腐蚀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现场暴露过程中,纯铜T2的腐蚀深度在暴露21个月内呈线性增加,而黄铜H62遵循幂函数规律,腐蚀为减速模式。纯铜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Cu2O和Cu2Cl(OH)3。黄铜H62的腐蚀过程涉及Zn优先溶解的脱锌机制,腐蚀产物主要为含锌化合物Zn5(OH)8Cl2.H2O和NaZn4(SO4)Cl(OH)6·6H2O,正面还检测到了含铜化合物。纯铜和黄铜表面的腐蚀产物层都具有双层结构,正面的腐蚀产物层外层非常薄,而反面的外腐蚀产物层较厚。纯铜正面腐蚀产物层的保护性逐渐增强,而反面逐渐减弱。黄铜两面的腐蚀产物层的保护性都逐渐增强,但在相同暴露时间下,反面的保护性更强。根据ISO9223可判定,南沙大气环境属于最高的CX腐蚀性等级,是一个极其恶劣的海洋大气环境。在干湿循环模拟南沙海洋大气环境中暴露32 d内,纯铜T2的腐蚀速率先减小,然后增大,最后再减小;而黄铜H62的腐蚀速率先急剧减小后趋于稳定。纯铜的腐蚀产物主要为Cu2O和Cu2Cl(OH)3。黄铜具有明显的脱锌腐蚀现象,腐蚀产物主要为含锌化合物。暴露32 d后,纯铜表面的腐蚀产物层与基体的附着力较差,未观察到明显的Cu2O层,去除腐蚀产物后的表面形貌呈凹凸不平的丘陵状。黄铜由于脱锌过程,在腐蚀产物层下留有大量的富Cu孔洞,脱锌深度可达20 μm~50 μm。在35℃和80%RH的恒温恒湿条件下,纯铜T2表面可观察到明显的Cu2O层。与干湿循环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的Cu2O层相比,说明了纯铜表面长时间的润湿更有利于Cu2O的形成。紫外辐照会加速纯铜的腐蚀,尤其是促进Cu2O的形成。紫外辐照对纯铜暴露初期的大气腐蚀过程影响最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紫外辐照对纯铜大气腐蚀的影响作用减弱。综合结果,紫外辐照结合NaCl沉积的恒温恒湿大气腐蚀实验可以很好地模拟纯铜T2在南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纯铜表面在户外海洋气溶胶和NaCl气溶胶液滴下的腐蚀行为相似,都发生了二次扩展现象。气溶胶液滴腐蚀形貌可分为原始液滴覆盖区(区域Ⅰ)、发生腐蚀的扩展区(区域Ⅱ)和无明显腐蚀现象的扩展区(区域Ⅲ)三个区域。区域Ⅰ的腐蚀产物沉积量最多,主要由Cu2O和Cu2Cl(OH)3组成;区域Ⅱ的腐蚀产物主要为Cu2O。环境相对湿度越高,纯铜在NaCl气溶胶液滴下的腐蚀就越严重,薄液膜向外扩展的距离也越大。NaCl液滴浓度越大,扩散到二次扩展区的NaCl越多,腐蚀也越严重。
裴梓博[5](2021)在《碳钢大气环境腐蚀大数据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作用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大气环境的多样性,影响大气腐蚀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辐照度、氯离子浓度、盐度、污染物等在宏微观环境下的分布与作用显着不同,在不同腐蚀时段的影响强弱也不尽相同。认识碳钢大气腐蚀的规律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多样性,以及腐蚀行为随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对大气腐蚀行为的动态认识,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实现了碳钢腐蚀电流、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连续监测,数据采集频率为1分钟/次,对任意监测点的收集数据总量达50万条/年;并利用该系统开展了碳钢大气腐蚀大数据研究。根据实时采集到的碳钢腐蚀数据,探究了影响大气腐蚀的主要环境因素,揭示了锈层在户外环境下对腐蚀临界湿度的作用规律;同时,针对具有动态特性的大气腐蚀数据集,采用不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碳钢大气腐蚀的预测,筛选出了最佳腐蚀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表面腐蚀产物与电偶加速效应不会对传感器的性能产生实质影响,同时段下传感器表面碳钢的腐蚀状态与腐蚀挂片结果一致。腐蚀传感器的实时输出电流、累计输出电量和腐蚀挂片质量损失存在一个经验公式转换关系,该公式不仅适用于碳钢,还适用于快速评估耐候钢在C2级别及以上大气环境的耐蚀性,说明本研究提出的腐蚀连续监测技术有潜力替代腐蚀挂片方法,进行低合金钢的大气腐蚀研究。户外的环境腐蚀性具有高度动态变化的特点,在1年的监测周期内,环境腐蚀性遍布C1级至CX级。碳钢处于大气腐蚀初期时,除了干旱地区,降雨是促进腐蚀最明显的环境因素;相对湿度的影响小于降雨,且作用时段主要集中在夜间;温度的加速反应效应和大气环境污染物在城市环境的作用影响不大,是影响大气腐蚀的次要因素。大气腐蚀过程中锈层的生长对腐蚀影响极大,其吸湿效应进一步加速腐蚀反应。经过1年的长期大气腐蚀后,城市海洋环境下对影响大气腐蚀的前5位腐蚀因子排序分别是锈层、风速、降雨率、相对湿度和氯离子,其中风速的重要性逐渐减弱,锈层和氯化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分析多维碳钢腐蚀大数据时,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正确解析出各种腐蚀因子对碳钢的量化影响,并建立碳钢大气腐蚀的高精度预测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在随机森林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到锈蚀不断增长的动态影响,建立了囊括锈层生长过程的随机森林迭代模型,提高了碳钢大气腐蚀的预测精度。碳钢大气腐蚀临界湿度是指发生大气腐蚀时的相对湿度,锈层的厚度和物相结构对其影响十分明显。锈层结构不变时,腐蚀临界湿度在统计的范围内均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对非降雨状态下的大气腐蚀均起到了的促进作用。统计的四种锈层结构中,外层、中层、内层均以γ-FeOOH为主相的结构对非降雨状态下的大气腐蚀促进作用最强,外层以γ-FeOOH为主相,同时中层、内层以α-FeOOH为主相的锈层结构促进作用最弱。最后,分析了锈层物相结构的转变对提升耐候钢耐蚀性能的关键作用,锈层内α-FeOOH含量上升可以有效地将氯离子屏蔽在外锈层,防止腐蚀临界湿度的下降。通过与腐蚀挂片方法进行比较,证明了该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可以有效缩短耐蚀材料的评估周期。
刘迎春[6](2021)在《化工大气酸性腐蚀环境下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和设备通常需要大跨度钢框架结构支承。随着生产装置和设备日益大型化和复杂化,钢框架梁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传力途径越来越复杂,如果设计和安装过程不合理,极易造成钢框架梁失稳破坏。同时,支承生产装置和设备的钢框架梁长期暴露于含腐蚀性介质的酸性大气环境中,其表面防腐涂层易脱落或破损,使钢梁易发生腐蚀,导致其稳定承载力降低,影响其安全使用。因此,开展化工大气酸性腐蚀环境下钢框架梁稳定性能研究对于保障化工设备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管翼缘组合钢梁来支承大型化、复杂化的化工装置和设备,以提高钢梁的稳定承载力,并采用理论、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酸性腐蚀环境下管翼缘组合钢梁的稳定承载力预测模型,研究了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的稳定承载力退化规律,分析了多种参数对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基于酸性大气环境中钢材腐蚀机理和金属电化学腐蚀理论,研究了钢材在酸性大气环境下腐蚀控制过程,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腐蚀极化曲线和菲克第一扩散定律,确定腐蚀电流密度、阴阳极电位差、极限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基于经典大气腐蚀幂函数模型,建立了酸性大气环境下低碳钢腐蚀深度的理论预测模型。基于“板-梁理论”,建立了管翼缘组合钢梁应变能方程和初应力势能方程,得到了管翼缘组合钢梁自由扭转刚度、约束扭转刚度和截面不对称系数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考虑腐蚀环境下钢梁截面厚度的损失,建立了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截面参数与原截面参数的关系,通过引入腐蚀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得到了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自由扭转刚度、约束扭转刚度和截面不对称系数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基于能量变分法,建立了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性弯扭屈曲总势能方程,得到了管翼缘组合钢梁弹性弯扭屈曲临界弯矩的理论解析解。基于1st Opt软件结合理论解析解,非线性回归得到了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性弯扭屈曲临界弯矩计算公式。基于工字形钢梁的稳定理论,采用1st Opt软件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了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塑性弯扭屈曲临界弯矩计算公式,经验证表明其精度较好。在此基础上,考虑腐蚀环境下钢梁截面厚度损失和钢材力学性能指标衰减,建立了腐蚀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塑性弯扭屈曲临界弯矩的预测模型,为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安全性评估与防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试验,获得了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的稳定承载力、截面应变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扭转支撑能够提高管翼缘组合钢梁的稳定承载力。通过理论研究和有限元数值分析并结合1st Opt软件,得到了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性和弹塑性弯扭屈曲临界弯矩计算公式,试验验证了公式的精度。在此基础上,考虑腐蚀环境下钢梁截面厚度损失和钢材力学性能指标衰减,建立了腐蚀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塑性弯扭屈曲临界弯矩的预测模型,研究了扭转支撑对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扭转支撑能够提高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引入临界弯矩退化率概念,研究了腐蚀有/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退化规律。结果表明,腐蚀有/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临界弯矩退化率与腐蚀时间成幂函数关系,临界弯矩退化率曲线呈现腐蚀初期退化快,而后逐渐变缓的特点;有/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临界弯矩退化率与腐蚀率成线性关系,其增加幅度大于腐蚀率增加幅度,且随着高跨比的减小,临界弯矩退化率增大。研究了SO2浓度、有无涂层保护、局部腐蚀位置等参数对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腐蚀时间内,有/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随着SO2浓度增加而降低;采用涂层防护可延长管翼缘组合钢梁临界弯矩的退化时间,管翼缘组合钢梁临界弯矩退化率随涂层使用寿命增加而减小;局部腐蚀发生在梁跨中部位时,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退化率较大。
李妮[7](2021)在《铝合金中化合物微电偶效应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腐蚀行为预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铝合金大气腐蚀初期化合物/基体界面微电偶效应及其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机制开展研究,选择14种典型金属间化合物(IMCs)为计算和实验对象,探索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辅助下腐蚀数据的机器学习建模和预测方法。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构建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原子模型,计算表面功函数、Volta电势,以及环境介质(O2、H2O)的表面吸附行为和氯离子(Cl-)在氧化膜中的渗透路径。通过扫描开尔文原子力显微镜(SKPFM)、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等微区测试技术研究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微电偶腐蚀效应,以及金属间化合物表面氧化成膜过程及其电化学特征。选择随机森林算法(RF)建立铝合金大气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结合计算获得的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Volta电势差(VPDs)数据,开展腐蚀速率预测研究,并采用东南亚大气环境下室外暴露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精度。结果表明:(1)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金属间化合物相对铝基体的理论Volta电势与实验Volta电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第一性原理计算可用于预测金属间化合物在铝合金中的电偶腐蚀倾向性。铝合金中14种典型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微电偶效应由弱到强依次为,阳极相:Mg2Si<Al2CuMg<Al3Zr<Al3Mg2<Al3Sc<MgZn2。阴极相:Al3Ti、Al6Mn<Al7Cu2Fe<Al2Cu<Al3Fe<Al23F e4Cu<Al13Cr4Si4、Al12Fe3Si。(2)弹/塑性变形阶段,AA7075-T6铝合金的应变主要集中在Mg2Si内部和Al23Fe4Cu周围的铝基体上。局部应变影响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Volta电势差。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铝合金在弹性变形阶段,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Volta电势差减小,微电偶效应减弱,耐点蚀性能提高;在塑性变形阶段,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Volta电势差增大,微电偶效应增强,耐点蚀性能降低。(3)Al2CuMg表面氧化膜相比铝基体表面氧化膜疏松、薄且存在的缺陷较多。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O2和H2O分子更容易解离吸附在铝基体表面,而非Al2CuMg表面,因此铝基体表面氧化膜较Al2CuMg表面氧化膜厚。铝基体/氧化膜界面处的富Cu层能够促进氧化膜中缺陷的形成和Cl-向氧化膜内部的渗透,从而导致氧化膜破裂。由此可知,Al2CuMg表面氧化膜的保护性能比铝基体表面氧化膜的保护性能弱,腐蚀优先从Al2CuMg内萌生。(4)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了铝合金室外大气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获得了不同种类铝合金中金属化合物与铝基体的Volta电势差数据,扩展了机器学习特征维度。通过重要性分析发现,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Votla电势差是随机森林的关键特征变量。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辅助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R2和预测精度。(5)研究表明5083、7N01和6N01铝合金在新加坡、雅加达和曼谷地区的真实腐蚀速率与预测腐蚀速率的误差小于15%,验证了铝合金大气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0.85,实现了对东南亚地区铝合金大气腐蚀速率的预测与验证。
范玥铭[8](2021)在《Ni-Mo低合金钢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行为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在低合金钢中添加合金元素Ni、Mo能够明显增强产物膜的致密性,从而提高其在腐蚀环境中的耐蚀性。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氯离子的渗透使腐蚀产物膜疏松多孔,促进电解液与钢基体的接触,进一步加速钢基体腐蚀。不同氯离子沉积率腐蚀环境中,合金元素Ni、Mo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机理,合金元素Ni、Mo和氯离子的作用关系,以及Ni-Mo低合金钢腐蚀产物的组成和分布还尚未清楚,极大限制了低合金钢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开发和应用。本文通过改变Ni,Mo成分设计得到一系列含Ni和含Mo低合金钢,采用电化学测试结合微观形貌分析、物相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和手段研究了 Ni-Mo低合金钢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耐蚀机理,得到合金元素成分和氯离子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机理,获得经济型Ni-Mo低合金钢在热带海洋大气现场腐蚀性能,为开发适用于严酷热带海洋大气环境的新型耐蚀低合金钢提供重要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在模拟高氯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1wt.%NaCl),Ni含量在1.72wt.%~2.87wt.%,Mo含量在0.34wt.%~1.23wt.%的低合金钢均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腐蚀产物内层膜中NiFe2O4,Mo6+和α-FeOOH对耐蚀性具有显着影响。随着Ni含量和Mo含量增加,低合金钢腐蚀速率逐渐下降。腐蚀产物内层膜组成相均由γ-FeOOH逐渐转变为α-FeOOH。对于含Ni钢,腐蚀产物膜中NiFe2O4含量逐渐增加,产物膜逐渐从外疏内密的双层结构转变为致密单层结构。对于含Mo钢,腐蚀产物膜中Mo6+含量逐渐增加,Mo6+对腐蚀产物膜保护性的作用与腐蚀电位Ecorr,电荷转移电阻Rct和保护能力α/γ密切相关。(2)钢基体中Ni,Mo含量越高,Ni,Mo协同作用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越明显。Ni或Mo含量增加,一方面能够相互促进腐蚀产物膜中Mo和Ni的富集;另一方面能够明显促进保护性较强的腐蚀产物生成,如α-FeOOH,Mo6+和NiFe2O4。腐蚀产物膜中Mo6+在NiFe2O4电负性内层吸附使膜层更加致密,电化学稳定性增强,腐蚀产物膜具有阳离子选择渗透性,有效阻止Cl-向膜层中的渗透,从而提高Ni-Mo低合金钢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耐蚀性。(3)腐蚀环境中Cl-浓度变化对低合金钢腐蚀产物膜保护性和稳定性具有显着影响。随着Cl-浓度的增加,Cl-对高Ni钢产物膜中NiFe2O4以及高Mo钢产物膜中Mo6+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腐蚀产物内层膜组成相由α-FeOOH转变为γ-FeOOH,外层膜组成相由γ-FeOOH转变为β-FeOOH。Ni和Mo在腐蚀产物膜中逐渐从内外层均匀分布转变为富集在内层膜中。低浓度Cl-环境下,内层膜中NiFe2O4和Mo6+的大量生成使腐蚀产物膜致密且稳定,钢的耐蚀性较高。高浓度Cl-环境下,高Ni钢产物膜中NiFe2O4以及高Mo钢产物膜中Mo6+的含量迅速降低。当腐蚀环境中NaCl含量超过2wt.%,两种低合金钢腐蚀产物膜失去稳定性和保护性,耐蚀性均较低。(4)优选的经济型0.73wt.%Ni-0.34wt.%Mo低合金钢在热带海洋大气现场暴晒期间具有良好耐蚀性。随暴露时间延长,碳钢和低合金钢腐蚀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碳钢腐蚀产物的物质组成变化不明显。温度湿度乃至氯离子沉积率主要影响暴露初期碳钢物质组成,对暴露后期物质组成影响不大。低合金钢腐蚀产物膜中NiFe2O4和Mo6+的大量生成,提高产物膜致密性和保护性。腐蚀速率发生转变的原因是由于腐蚀产物膜中纳米级α-FeOOH的大量生成。腐蚀产物内层膜的组成相由γ-FeOOH变为α-FeOOH。外层膜组成相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为γ-FeOOH。
陈昊男[9](2021)在《含Sn、Sb耐候钢的应用可行性及耐蚀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耐候钢由于暴露在大气中而产生的表面锈层因为与基体结合性好具有良好的保护性。传统耐候钢因合金元素单一而不能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服役条件,而有些则是由于合金元素价格高昂而是耐候钢成本大大提高。迄今为止能够同时满足海岸大气、工业大气以及海岸工业复合大气的耐候钢的成熟品种却少有报道。因此,开发能同时满足多种复杂大气环境且合金元素廉价的耐候钢就被提上日程。此工作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工程价值。本文采用大气曝晒腐蚀实验、在传统耐候钢Q420q NH基础上,通过添加Sn-Sb元素开发出含Sn-Sb的耐候钢,探究了其在海岸大气、工业大气和海岸工业大气中的耐蚀性能及锈蚀演化规律,并利用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XRD、EDS等材料分析技术对带锈电极的腐蚀行为、锈层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能够提升耐蚀性的Sn-Sb元素含量在基体以及锈层中的的分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海岸大气中氯离子对含Sn-Sb的耐候钢腐蚀性为的影响。在大气腐蚀前6个月,合金元素Sn的添加对钢的耐蚀性能提高存在一定的作用,但与Sn的含量成反比,即Sn含量为0.079%时,耐蚀性最好;合金元素Sb的添加对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提高有害,且随着Sb含量的增多,大气腐蚀速度加快。当大气腐蚀进行到12个月时,随着锈层的增厚,Sn和Sb的耐蚀作用明显,且随着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多,耐蚀性加强。同时,Sn和Sb也存在一定的协同耐蚀作用。(2)研究了工业大大气中以SO2为代表的腐蚀性气体对含Sn-Sb的耐候钢耐候性的影响。发现了工业大气环境下,Sn和Sb的添加对Q420q NH耐候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在大气腐蚀前6个月,合金元素Sn的添加对钢的耐蚀性能提高存在一定的作用,但与Sn的含量成反比,即Sn含量为0.079%时,耐蚀性最好,合金元素Sb的添加对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提高有害。随着Sb含量的增多,大气腐蚀速度略减慢。当大气腐蚀进行到12个月时,随着锈层的增厚,Sn不能对耐蚀性的提高起作用。Sb只在含量为0.11%时,才可以略提高钢的耐蚀性。同时,Sn和Sb未见明显的协同耐蚀作用。(3)研究了海岸工业大气环境中含Sn-Sb的耐候钢的耐蚀性。发现了在大气腐蚀前6个月,合金元素Sn和Sb对钢的耐蚀性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中单独加Sn或Sb含量超过0.1%时的提升作用最明显,且Sn的耐蚀性略优于Sb,同时Sn和Sb之间存在一定协同耐蚀作用。当大气腐蚀进行到12个月时,随着锈层的增厚,0.19%Sn的耐蚀性依然最好,但Sb的耐蚀作用减弱。Sn和Sb之间的协同耐蚀作用增强。(4)Sn和Sb提高耐蚀性的原因是,在腐蚀初期促进铁的阳极溶解,加速稳定性锈的生成,在腐蚀后期抑制铁的阳极溶解和锈的阴极还原反应。Sn对氯离子的抑制作用明显,Sb对硫元素的抑制作用明显。当二者复合在一起时,存在一定的协同耐蚀作用。
陈尧[10](2021)在《腐蚀环境下基于全寿命设计需求与时变可靠度的钢结构性能退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结构在服役环境、材料内部因素和外荷载等共同作用下,其抗力会随时间的发展出现衰退,缩短结构服役期内的使用寿命。钢结构因腐蚀所导致的结构全寿命耐久性问题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制约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难点问题之一。传统钢结构设计通常不考虑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可靠性随时间的退化,由此引发了很多因结构耐久性不足导致的工程安全事故和经济浪费。因此,亟需从结构全寿命角度出发,将耐久性设计贯穿于结构整个全寿命周期,注重结构可靠性在全寿命周期的动态变化,把握结构在不同使用阶段的可靠指标和性能水准。按照以上需求和目标,本文主要围绕“腐蚀环境下钢结构全寿命周期性能”这一关键性课题,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材料、构件到体系层面研究了钢结构在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旨在为建立考虑腐蚀环境的钢结构全寿命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无防护碳钢(碳钢)、镀锌防护碳钢(镀锌钢)同时在4200h模拟海洋大气环境和960h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试验研究。对腐蚀后的试样依次进行了SEM扫描电子显微镜锈层微观形貌分析、三维非接触点蚀深度测量和腐蚀失重计算。分析了碳钢、镀锌钢在模拟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形貌差异,得到了碳钢点蚀深度分布模型、点蚀深度变异系数和蚀坑发展规律。进一步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室内模拟加速腐蚀与室外大气暴露腐蚀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室内外腐蚀相关性预测模型。(2)采用万能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外加应力与腐蚀环境耦合作用对碳钢和镀锌钢腐蚀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失重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力的存在能够显着地减小碳钢和镀锌钢表面电阻,提高电解质在钢材表面的溶解速率,从而加快钢材腐蚀速率。根据电化学测试法和失重法的结果,分别建立了碳钢和镀锌钢应力腐蚀加速因子与弹性应力的关系模型。(3)开展了腐蚀后钢材拉伸试验,研究了腐蚀对钢材拉伸断裂形态、应力—应变曲线及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应变和断后伸长率)的影响。得到了腐蚀后钢材各力学性能指标与平均腐蚀率的关系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腐蚀环境、外加应力作用和腐蚀时间的钢材应力—应变曲线。(4)采用室内加速腐蚀和机械钻铣方法分别获得了不同腐蚀程度的“均匀腐蚀”构件和局部随机点蚀构件。共开展了34根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ANSYS有限元参数化分析,研究了影响腐蚀构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针对在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环境中常见的“均匀腐蚀”构件,建立了以平均腐蚀率和点蚀深度变异系数为影响指标的承载力随时间的退化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对于海洋环境下常发生的局部腐蚀构件,建立并验证了以平均腐蚀率、腐蚀延伸和构件正则化长细比为影响指标的承载力随时间的退化模型。(5)基于概率统计理论,将腐蚀钢构件承载力退化模型引入到构件时变功能函数中,并运用Monte Carlo随机抽样方法研究了钢构件在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环境下可靠性随外加应力作用和时间发展的退化规律,提出了钢构件同时考虑腐蚀环境和外加应力作用的时变可靠度退化模型,用于预测腐蚀钢构件的剩余寿命。(6)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PDS模块对工业大气环境下某一6层76m高的窑尾预热器塔架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塔架结构构件可靠性随腐蚀时间发展的退化规律,并通过对结构响应指标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结构时变可靠度的关键敏感性抗力因素,可为钢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7)根据钢结构所处环境腐蚀性等级的不同,提出了钢结构多层次耐久性设计目标,并给出相应的耐久性量化指标;针对不同大气腐蚀环境和钢材类型,给出结构腐蚀裕量设计建议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腐蚀环境影响的“三水准”钢结构全寿命性能化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并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具体设计流程进行阐述,给出考虑腐蚀影响的钢结构全寿命优化设计建议。论文所提基于全寿命的钢结构设计方法可为腐蚀环境下新建钢结构的设计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可为既有钢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寿命预测及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我国大气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大气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锈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不锈钢的大气腐蚀研究 |
1.2.1 不锈钢材料的分类 |
1.2.2 不锈钢材料的大气腐蚀过程 |
1.2.3 影响不锈钢大气腐蚀的环境因素 |
1.2.4 表面处理对不锈钢大气腐蚀的影响 |
1.3 大气腐蚀的研究方法 |
1.3.1 室外曝晒试验 |
1.3.2 室内加速模拟试验 |
1.3.3 电化学研究方法 |
1.3.4 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 |
1.3.5 大气腐蚀的其他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1 大气腐蚀试验 |
2.3.2 腐蚀形貌表征 |
2.3.3 电化学测试 |
2.3.4 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 |
2.4 试验路线图 |
第三章 海南文昌海洋大气环境中的不锈钢腐蚀行为 |
3.1 大气曝晒试验分析 |
3.1.1 文昌不锈钢试样宏观腐蚀形貌 |
3.1.2 文昌不锈钢试样微观腐蚀形貌 |
3.1.3 文昌不锈钢试样表面腐蚀产物分析 |
3.2 带锈试样的电化学试验分析 |
3.2.1 文昌带锈试样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
3.2.2 文昌带锈试样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岛地区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研究 |
4.1 大气曝晒试验分析 |
4.1.1 青岛不锈钢试样宏观腐蚀形貌 |
4.1.2 青岛不锈钢试样微观腐蚀形貌 |
4.1.3 青岛不锈钢试样表面腐蚀产物分析 |
4.2 带锈试样的电化学试验分析 |
4.2.1 青岛带锈试样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
4.2.2 青岛带锈试样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汉地区城市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研究 |
5.1 大气曝晒试验分析 |
5.1.1 武汉不锈钢试样宏观腐蚀形貌 |
5.1.2 武汉不锈钢试样微观腐蚀形貌 |
5.1.3 武汉不锈钢试样表面腐蚀产物分析 |
5.2 带锈试样的电化学试验分析 |
5.2.1 武汉带锈试样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
5.2.2 武汉带锈试样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腐蚀粒子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氯离子浓度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6.2.1 不同Cl~-浓度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 |
6.2.2 不同Cl~-浓度下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
6.3 SO_2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6.3.1 电化学交流阻抗 |
6.3.2 循环动电位极化曲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7.1 前言 |
7.2 不锈钢表面钝化膜成分 |
7.3 腐蚀体系构建 |
7.4 分子试验平衡判据 |
7.5 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结果与分析 |
7.5.1 腐蚀离子与金属氧化物表面相互作用能 |
7.5.2 腐蚀离子在金属氧化物中的扩散系数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会议情况 |
(2)大气腐蚀监测技术在武汉大气环境下腐蚀监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气腐蚀 |
1.2.1 大气腐蚀概述 |
1.2.2 大气腐蚀影响因素 |
1.2.3 大气腐蚀监测方法 |
1.3 大气腐蚀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响应面方法及原理 |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试验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和仪器 |
2.2 试验材料制备 |
2.3 试验方案 |
2.3.1 户外试验 |
2.3.2 温湿度耦合试验 |
2.3.3 干湿交替室内模拟试验 |
第三章 室外监测数据分析及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电阻型ACM仪室外腐蚀监测数据分析 |
3.3 电偶型ACM仪室外腐蚀监测数据分析 |
3.4 室外腐蚀挂片处理 |
3.4.1 室外腐蚀挂片形貌图及腐蚀数据 |
3.4.2 电化学试验 |
3.5 响应面模拟 |
3.5.1 电阻型ACM仪监测数据响应面模拟 |
3.5.2 电偶型ACM仪监测数据响应面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室外响应面模型检验 |
4.1 引言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温湿度耦合试验验证 |
4.2.2 室内试验试样分析 |
4.2.3 Cl~-及SO_2对武汉大气环境下相关性系数影响分析 |
4.2.4 不同比例的SO_2和Cl~-腐蚀介质对相关性系数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l~-与 SO_2共同参与腐蚀情况下表面锈层分析 |
5.1 引言 |
5.2 锈层的宏微观腐蚀形貌 |
5.3 Q235 碳钢在有Cl~-和SO_2参与腐蚀情况下表面锈层分析 |
5.3.1 Q235在Cl~-和SO_2环境下初期腐蚀规律 |
5.3.2 电化学分析 |
5.4 不同比例SO_2和Cl~-对初期腐蚀的影响 |
5.4.1 腐蚀产物形貌分析 |
5.4.2 电化学分析 |
5.4.3 SO_2和Cl~-参与反应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3)锡和锑对污染海洋大气中420MPa低合金钢腐蚀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低合金钢微合金化发展现状 |
2.2 低合金耐蚀钢的典型服役环境研究 |
2.2.1 海洋大气环境因素对低合金钢腐蚀的影响 |
2.2.2 海洋大气环境因素对低合金钢锈层形成的影响 |
2.3 耐蚀低合金钢性能的优化设计 |
2.3.1 耐蚀低合金钢的成分调控 |
2.3.2 低合金钢的组织调控 |
2.4 低合金钢性能的微观研究方法 |
3 Sb与Sn微合金化低合金钢的组织结构与腐蚀行为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冶炼 |
3.2.2 微观组织表征 |
3.2.3 电化学测试 |
3.2.4 周浸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材料成分及力学性能 |
3.3.2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 |
3.3.3 电化学行为 |
3.3.4 模拟污染海洋大气腐蚀行为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低合金钢在模拟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电化学过程 |
3.4.2 Sb对低合金钢在模拟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影响 |
3.4.3 Sn对低合金钢在模拟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Cu-Sn-Sb系低合金钢在模拟污染海洋大气中腐蚀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冶炼 |
4.2.2 微观组织表征 |
4.2.3 电化学测试 |
4.2.4 周浸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材料成分及微观组织结构 |
4.3.2 Sn和Sb对低合金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4.3.3 Cu-Sn-Sb系低合金钢在模拟污染海洋大气下的腐蚀行为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Cu与Sb在模拟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协同作用 |
4.4.2 Sn与Sb在模拟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协同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Sb对低合金钢在酸性溶液中电化学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溶液 |
5.2.2 浸泡实验 |
5.2.3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5.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CM)测试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不同溶解氧浓度的酸性溶液中的腐蚀速率 |
5.3.2 Sb对低合金钢腐蚀产物的影响 |
5.3.3 Sb对低合金钢腐蚀形貌的影响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含Sb低合金钢的阴极过程分析 |
5.4.2 低合金钢表面的氧还原反应 |
5.4.3 Sb对低合金钢电化学过程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Sb与Sn对低合金钢在青岛污染海洋大气中锈层演变的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失重分析 |
6.3.2 Sn与Sb低合金钢的腐蚀形貌观察 |
6.3.3 Sn与Sb对低合金钢锈层演变的影响 |
6.4 分析与讨论 |
6.4.1 局部微环境酸化分析 |
6.4.2 Sb对低合金钢锈层的影响 |
6.4.3 Sn对低合金钢锈层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Sn和Sb低合金钢腐蚀行为演变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材料冶炼 |
7.2.2 实验环境与分析方法 |
7.3 实验结果 |
7.3.1 青岛腐蚀数据分析 |
7.3.2 室内实验可行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铜在南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铜的大气腐蚀影响因素 |
1.2.1 相对湿度 |
1.2.2 温度 |
1.2.3 光照 |
1.2.4 降雨量 |
1.2.5 污染物因子 |
1.2.6 海盐气溶胶 |
1.3 铜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机理 |
1.3.1 乡村大气环境 |
1.3.2 城市大气环境 |
1.3.3 工业大气环境 |
1.3.4 海洋大气环境 |
1.4 大气腐蚀研究方法 |
1.4.1 户外自然环境暴露实验 |
1.4.2 室内模拟加速实验 |
1.5 铜腐蚀产物的表征与鉴定 |
1.5.1 物理表征方法 |
1.5.2 电化学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制备 |
2.2 腐蚀试验方法 |
2.2.1 纯铜T2和黄铜H62的户外暴露实验 |
2.2.2 纯铜T2和黄铜H62的室内干/湿循环加速腐蚀实验 |
2.2.3 紫外辐照对纯铜大气腐蚀行为影响实验 |
2.2.4 纯铜表面海洋气溶胶腐蚀实验 |
2.3 腐蚀试样分析 |
2.3.1 腐蚀失重 |
2.3.2 腐蚀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 |
2.3.3 电化学测试 |
第3章 纯铜T2和黄铜H62在南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
3.1 前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腐蚀动力学分析 |
3.2.2 腐蚀产物宏观形貌 |
3.2.3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
3.2.4 腐蚀产物微观形貌 |
3.2.5 电化学分析 |
3.2.6 腐蚀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纯铜T2和黄铜H62在模拟南沙海洋大气中的腐蚀行为 |
4.1 前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腐蚀失重分析 |
4.2.2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
4.2.3 腐蚀产物形貌分析 |
4.2.4 电化学分析 |
4.2.5 腐蚀机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外辐照对纯铜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腐蚀失重分析 |
5.2.2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
5.2.3 腐蚀产物形貌分析 |
5.2.4 库仑还原测试分析 |
5.2.5 分析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纯铜在海洋气溶胶液滴下的腐蚀行为 |
6.1 前言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户外海洋气溶胶腐蚀 |
6.2.2 室内模拟海洋气溶胶腐蚀 |
6.2.3 环境相对湿度对气溶胶腐蚀的影响 |
6.2.4 初始NaCl浓度对气溶胶腐蚀的影响 |
6.2.5 不同溶液对气溶胶腐蚀的影响 |
6.2.6 分析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碳钢大气环境腐蚀大数据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作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大气腐蚀概述 |
2.2 碳钢的大气腐蚀研究方法 |
2.2.1 碳钢的大气腐蚀试验方法 |
2.2.2 碳钢的腐蚀试验分析方法 |
2.2.3 大气腐蚀监测的研究进展 |
2.3 腐蚀研究中当前应用的数据挖掘方法 |
2.3.1 多元线性回归 |
2.3.2 人工神经网络 |
2.3.3 支持向量机和支持向量回归 |
2.3.4 马尔科夫链 |
2.3.5 宏观尺度的蒙特卡洛模拟 |
2.3.6 灰色关联性分析与灰色预测 |
2.3.7 贝叶斯信念网络 |
2.3.8 随机森林 |
2.4 碳钢锈层在大气环境中的演化 |
2.4.1 锈层形成的电化学机理 |
2.4.2 锈层的保护性能 |
2.5 研究路线 |
3 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
3.1 引言 |
3.2 新型腐蚀连续监测传感器 |
3.2.1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2.2 电偶面积比对传感器电流的影响 |
3.2.3 电偶间距对传感器电流的影响 |
3.2.4 实验室环境下的性能测试 |
3.2.5 户外环境下的性能测试 |
3.3 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硬件技术 |
3.3.1 腐蚀微电流监测仪器的研制 |
3.3.2 腐蚀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集成 |
3.4 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软件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 室内模拟环境因素对传感器的腐蚀行为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腐蚀连续监测技术 |
4.2.3 喷雾试验 |
4.2.4 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温度的影响 |
4.3.2 氯离子的影响 |
4.3.3 亚硫酸氢根离子的影响 |
4.3.4 复合离子污染物的影响 |
4.3.5 表面腐蚀产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户外监测腐蚀因子对碳钢大气腐蚀的初期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腐蚀连续监测技术 |
5.2.3 暴露测试 |
5.2.4 机器学习模型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各地点的腐蚀初期连续监测结果 |
5.3.2 统计分析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
5.3.3 统计分析降雨的影响 |
5.3.4 机器学习分析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
5.3.5 机器学习分析锈层生长的影响 |
5.3.6 室内外腐蚀因子作用规律的相关性讨论 |
5.3.7 碳钢户外腐蚀初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6 户外监测腐蚀因子对碳钢大气腐蚀的长期影响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腐蚀连续监测技术 |
6.2.3 暴露测试 |
6.2.4 电化学试验 |
6.2.5 随机森林模型 |
6.3 试验结果和讨论 |
6.3.1 各地点的腐蚀长期连续监测结果 |
6.3.2 腐蚀连续监测数据的解析 |
6.3.3 机器学习分析不同腐蚀因子的静态影响 |
6.3.4 机器学习分析不同腐蚀因子的动态影响 |
6.3.5 碳钢户外腐蚀长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碳钢与耐候钢锈层对户外腐蚀临界湿度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试验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腐蚀连续监测技术 |
7.2.3 暴露测试 |
7.2.4 分析方法 |
7.3 试验结果和讨论 |
7.3.1 各地点大气腐蚀临界湿度的变化 |
7.3.2 锈层厚度与物相结构对腐蚀临界湿度的影响 |
7.3.3 基于大气腐蚀大数据系统的耐候钢耐蚀性能快速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化工大气酸性腐蚀环境下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梁的稳定问题 |
1.3 腐蚀环境下钢梁整体稳定性能研究现状 |
1.3.1 钢梁整体稳定性能研究现状 |
1.3.2 钢材大气腐蚀速率研究现状 |
1.3.3 腐蚀钢梁受弯性能和稳定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截面特性及腐蚀深度预测 |
2.1 引言 |
2.2 钢材腐蚀深度的理论预测模型 |
2.2.1 钢材在含SO_2的酸性大气环境下的腐蚀机理 |
2.2.2 腐蚀深度的理论预测模型 |
2.2.3 理论预测模型验证 |
2.3 化工大气酸性腐蚀环境下低碳钢腐蚀深度预测 |
2.4 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截面特性 |
2.4.1 管翼缘组合钢梁截面参数 |
2.4.2 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截面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腐蚀环境下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预测模型 |
3.1 引言 |
3.2 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 |
3.2.1 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性稳定承载力 |
3.2.2 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塑性稳定承载力 |
3.3 腐蚀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 |
3.3.1 腐蚀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预测模型 |
3.3.2 预测模型的有限元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腐蚀环境下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性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梁设计与制作 |
4.2.2 材料性能试验 |
4.2.3 试验方法 |
4.2.4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4.2.5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
4.3 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 |
4.3.1 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性稳定承载力 |
4.3.2 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弹塑性稳定承载力 |
4.4 腐蚀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 |
4.4.1 腐蚀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预测模型 |
4.4.2 预测模型的有限元验证 |
4.5 腐蚀有/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退化规律及影响参数研究 |
5.1 引言 |
5.2 腐蚀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退化规律 |
5.3 腐蚀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退化规律 |
5.4 SO_2浓度对腐蚀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5.4.1 腐蚀无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 |
5.4.2 腐蚀扭转支撑管翼缘组合钢梁 |
5.5 涂层使用寿命对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5.6 局部腐蚀对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铝合金中化合物微电偶效应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腐蚀行为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铝合金大气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
2.1.1 点蚀 |
2.1.2 晶间腐蚀 |
2.1.3 剥落腐蚀 |
2.1.4 应力腐蚀 |
2.2 铝合金点蚀行为研究进展 |
2.2.1 金属间化合物概述 |
2.2.2 点蚀机理 |
2.2.3 金属间化合物与铝基体的微电偶效应 |
2.2.4 金属间化合物对氧化膜的影响 |
2.2.5 应力作用下铝合金的初期腐蚀行为 |
2.3 原子力显微镜在点蚀研究中的应用 |
2.3.1 扫描开尔文原子力显微镜(SKPFM) |
2.3.2 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 |
2.4 DFT计算在点蚀研究中的应用 |
2.4.1 第一性原理方法概述 |
2.4.2 DFT计算研究微电偶效应 |
2.4.3 DFT计算研究氧化膜的生长和破裂 |
2.5 机器学习方法在材料领域的应用 |
2.6 本文研究思路 |
3 铝合金微电偶腐蚀倾向性的热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计算方法 |
3.2.1 计算方法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观组织形貌 |
3.3.2 SKPFM实验结果 |
3.3.3 DFT计算结果 |
3.3.4 实验值与理论值对比 |
3.3.5 常见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偶腐蚀倾向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应力作用下铝合金微电偶腐蚀影响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计算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应力加载方法 |
4.2.3 浸泡实验 |
4.2.4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4.2.5 微观组织结构表征 |
4.2.6 氧化膜组成成分表征 |
4.2.7 Volta电势表征 |
4.2.8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观组织结构 |
4.3.2 SKPFM实验结果 |
4.3.3 DFT和MD计算结果 |
4.3.4 腐蚀行为 |
4.3.5 局部应变对电偶腐蚀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金属间化合物影响铝合金氧化膜生长与破裂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计算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和溶液 |
5.2.2 电化学测试 |
5.2.3 成分与形貌表征 |
5.2.4 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观组织结构 |
5.3.2 腐蚀行为 |
5.3.3 氧化膜性质 |
5.3.4 Al_2CuMg和Al的模型结构 |
5.3.5 H_2O和O_2在Al_2CuMg和铝基体表面的解离吸附 |
5.3.6 缺陷对Cl~-渗透过程的影响 |
5.3.7 富Cu层对Cl~-渗透过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金属间化合物计算辅助铝合金大气腐蚀速率预测研究 |
6.1 引言 |
6.2 机器学习方法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6.2.1 数据收集 |
6.2.2 数据预处理 |
6.2.3 算法设计与优化 |
6.2.4 DFT计算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DFT计算结果 |
6.3.2 特征变量相关性和重要性分析 |
6.3.3 交叉验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铝合金大气腐蚀行为研究与模型验证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3 环境因素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微观组织结构 |
7.4.2 宏观腐蚀形貌 |
7.4.3 微观腐蚀形貌 |
7.4.4 成分分析 |
7.4.5 腐蚀速率 |
7.4.6 电化学测试 |
7.4.7 Volta电势差分析 |
7.4.8 模型泛化能力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Ni-Mo低合金钢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行为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特征综述 |
2.1.1 热带海洋大气环境特征 |
2.1.2 热带海洋大气腐蚀影响因素 |
2.1.3 热带海洋大气腐蚀机理 |
2.2 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产物膜演变研究综述 |
2.2.1 腐蚀产物膜物相组成 |
2.2.2 腐蚀产物膜演变机制 |
2.3 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钢耐蚀性影响综述 |
2.3.1 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 |
2.3.2 合金元素协同作用对耐蚀性影响 |
2.3.3 低合金钢合金成分设计原则 |
2.4 低合金钢的热带海洋大气腐蚀研究方法综述 |
2.4.1 现场暴露实验 |
2.4.2 室内模拟加速实验 |
2.5 研究内容和意义 |
3 含Ni低合金钢热带海洋大气腐蚀行为及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干湿循环实验 |
3.2.2 腐蚀产物分析 |
3.2.3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腐蚀速率 |
3.3.2 Ni含量对腐蚀产物膜的影响 |
3.3.3 Ni含量对物相组成的影响 |
3.3.4 Ni含量对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3.5 Ni含量对腐蚀产物膜成分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Ni含量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 |
3.4.2 Ni对腐蚀产物膜中Mo~(6+)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含Mo低合金钢热带海洋大气腐蚀行为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干湿循环实验 |
4.2.2 腐蚀产物分析 |
4.2.3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腐蚀速率 |
4.3.2 Mo含量对腐蚀产物膜的影响 |
4.3.3 Mo含量对物相组成的影响 |
4.3.4 Mo含量对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4.3.5 Mo含量对腐蚀产物膜成分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Mo含量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 |
4.4.2 Mo对腐蚀产物膜中NiFe_2O_4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氯离子对高Ni钢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影响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干湿循环实验 |
5.2.2 腐蚀产物分析 |
5.2.3 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腐蚀产物膜特征及元素分布 |
5.3.2 物相组成 |
5.3.3 电化学规律分析 |
5.3.4 表面腐蚀产物膜成分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氯离子对高Mo钢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影响机理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干湿循环实验 |
6.2.2 腐蚀产物分析 |
6.2.3 电化学测试 |
6.3 结果和分析 |
6.3.1 腐蚀产物膜特征及元素分布 |
6.3.2 物相组成 |
6.3.3 电化学规律分析 |
6.3.4 表面腐蚀产物膜成分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经济型Ni-Mo钢在热带海洋大气现场腐蚀行为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热带海洋大气环境暴露实验 |
7.2.3 腐蚀产物分析 |
7.2.4 电化学测试 |
7.3 结果和分析 |
7.3.1 腐蚀速率 |
7.3.2 腐蚀表面形貌分析 |
7.3.3 腐蚀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 |
7.3.4 物相组成 |
7.3.5 电化学规律分析 |
7.3.6 表面腐蚀产物膜成分分析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含Sn、Sb耐候钢的应用可行性及耐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铁的大气腐蚀 |
1.2.1 大气腐蚀环境分类 |
1.2.2 大气腐蚀的环境因素影响 |
1.3 大气腐蚀的原理 |
1.4 耐候钢的发展及应用 |
1.5 耐候钢的锈层研究进展 |
1.5.1 耐候钢表面保护性锈层 |
1.5.2 锈层的形成与组分 |
1.6 合金元素在桥梁耐候钢中的作用 |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课题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准备 |
2.2 曝晒位置和气候条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失重分析 |
2.3.2 锈层表面与截面形貌及主要合金元素成分分布 |
2.3.3 铁锈相组成鉴定 |
2.3.4 带锈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3章 Sn-Sb耐候钢在海岸大气环境中的耐蚀性 |
3.1 引言 |
3.2 失重和腐蚀速率 |
3.3 腐蚀形貌分析 |
3.3.1 表面宏观形貌 |
3.3.2 表面微观形貌 |
3.4 锈层截面形貌 |
3.5 锈层截面元素分布 |
3.6 锈层相组成 |
3.7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Sn-Sb耐候钢在工业大气环境中的耐蚀性 |
4.1 引言 |
4.2 失重和腐蚀速率 |
4.3 腐蚀形貌分析 |
4.3.1 表面宏观形貌 |
4.3.2 表面微观形貌 |
4.4 锈层截面形貌 |
4.5 锈层截面元素分布 |
4.6 锈层相组成 |
4.7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Sn-Sb耐候钢在海岸工业大气环境中的耐蚀性 |
5.1 引言 |
5.2 失重和腐蚀速率 |
5.3 腐蚀形貌分析 |
5.3.1 表面宏观形貌 |
5.3.2 表面微观形貌 |
5.4 锈层截面形貌 |
5.5 锈层界面元素分布 |
5.6 锈层相组成 |
5.7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腐蚀环境下基于全寿命设计需求与时变可靠度的钢结构性能退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碳钢与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研究现状 |
1.2.1 碳钢与低合金钢大气暴露腐蚀试验 |
1.2.2 室内模拟加速腐蚀与大气暴露腐蚀相关性研究 |
1.2.3 应力对钢材腐蚀速率的影响 |
1.2.4 钢材的腐蚀模型 |
1.3 腐蚀钢材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腐蚀钢板承载力研究现状 |
1.5 腐蚀钢构件承载力研究现状 |
1.6 钢结构可靠度和全寿命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6.1 钢结构可靠度研究现状 |
1.6.2 钢结构全寿命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7 目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碳钢、镀锌钢在模拟海洋大气与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 |
2.1 概述 |
2.2 室内模拟加速腐蚀试验 |
2.2.1 试验前准备 |
2.2.2 盐雾试验 |
2.2.3 周浸试验 |
2.2.4 锈层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2.2.5 点蚀深度测量及统计分析 |
2.2.6 平均腐蚀深度计算 |
2.3 碳钢室内模拟加速腐蚀与大气暴露腐蚀的相关性 |
2.3.1 大气腐蚀环境分类 |
2.3.2 钢材大气暴露腐蚀试验数据 |
2.3.3 碳钢室内加速腐蚀灰色预测模型建立 |
2.3.4 碳钢室内外腐蚀相关性预测模型 |
2.4 镀锌钢室内模拟加速腐蚀与大气暴露腐蚀的相关性 |
2.4.1 锌防护层的大气暴露腐蚀试验数据 |
2.4.2 镀锌钢室内加速腐蚀灰色预测模型建立 |
2.4.3 镀锌钢室内外腐蚀相关性预测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弹性应力对钢材腐蚀速率的影响及腐蚀模型的建立 |
3.1 概述 |
3.2 弹性应力对钢材腐蚀速率的影响 |
3.2.1 试样设计 |
3.2.2 电化学试验过程 |
3.2.3 电化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4 失重法测量弹性应力对钢材腐蚀速率的影响 |
3.2.5 应力腐蚀加速因子与弹性应力关系模型 |
3.3 Richards腐蚀模型的建立 |
3.3.1 现有腐蚀模型的比较分析 |
3.3.2 Richards腐蚀模型 |
3.3.3 Richards腐蚀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腐蚀钢材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材性试件设计与拉伸试验 |
4.2.1 材性试件设计 |
4.2.2 拉伸试验过程 |
4.3 材性试件拉伸试验结果 |
4.3.1 破坏现象 |
4.3.2 应力—应变曲线 |
4.4 腐蚀钢材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
4.4.1 腐蚀钢材抗拉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 |
4.4.2 腐蚀钢材屈服强度与极限强度预测模型 |
4.4.3 腐蚀钢材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
4.4.4 腐蚀钢材极限应变预测模型 |
4.4.5 腐蚀钢材断后伸长率预测模型 |
4.4.6 腐蚀钢材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 |
4.5 腐蚀钢材时变应力—应变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腐蚀钢构件承载力退化规律及设计方法 |
5.1 概述 |
5.2 腐蚀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
5.2.1 短柱构件设计 |
5.2.2 点蚀深度和初始几何缺陷测量 |
5.2.3 短柱轴心受压试验 |
5.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腐蚀长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
5.3.1 长柱构件设计 |
5.3.2 点蚀深度和初始几何缺陷测量 |
5.3.3 长柱轴心受压试验 |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
5.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4.2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5 腐蚀钢构件承载力退化规律与设计方法 |
5.5.1 腐蚀轴压板承载力退化规律 |
5.5.2 腐蚀轴压构件有限元参数化设计 |
5.5.3 均匀腐蚀轴压构件承载力退化规律 |
5.5.4 局部腐蚀轴压构件承载力退化规律 |
5.5.5 腐蚀轴压构件设计方法比较 |
5.6 腐蚀环境与应力耦合作用下钢构件承载力时变退化模型 |
5.6.1 均匀腐蚀轴压构件承载力时变退化模型 |
5.6.2 局部腐蚀轴压构件承载力时变退化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腐蚀环境下钢结构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分析 |
6.1 概述 |
6.2 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 |
6.2.1 Monte Carlo方法 |
6.2.2 ANSYS/PDS随机有限元法 |
6.3 腐蚀钢构件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分析 |
6.3.1 腐蚀钢构件概况 |
6.3.2 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分析 |
6.4 窑尾预热器塔架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分析 |
6.4.1 窑尾预热器塔架工程概况 |
6.4.2 窑尾预热器塔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6.4.3 窑尾预热器塔架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和灵敏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考虑腐蚀环境的钢结构全寿命性能化设计方法 |
7.1 概述 |
7.2 腐蚀钢结构全寿命性能化设计 |
7.2.1 全寿命设计指标 |
7.2.2 钢结构耐久性设计指标 |
7.2.3 钢结构腐蚀裕量设计建议值 |
7.2.4 “三水准”全寿命性能化设计方法 |
7.3 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
7.3.1 优化设计目标 |
7.3.2 优化方案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大气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锈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D]. 陈昊.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大气腐蚀监测技术在武汉大气环境下腐蚀监测分析研究[D]. 王一品.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3]锡和锑对污染海洋大气中420MPa低合金钢腐蚀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杨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铜在南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D]. 路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碳钢大气环境腐蚀大数据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作用规律[D]. 裴梓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化工大气酸性腐蚀环境下管翼缘组合钢梁稳定性能研究[D]. 刘迎春.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7]铝合金中化合物微电偶效应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腐蚀行为预测研究[D]. 李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1)
- [8]Ni-Mo低合金钢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行为和机理研究[D]. 范玥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9]含Sn、Sb耐候钢的应用可行性及耐蚀机理研究[D]. 陈昊男. 沈阳大学, 2021(06)
- [10]腐蚀环境下基于全寿命设计需求与时变可靠度的钢结构性能退化规律研究[D]. 陈尧. 东南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