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解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标准论文,思想品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归生活理念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本次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特征。此次新课际修订,继续推动德育课程生活化,联系社会变迁、科技发展、青少年成长需求,综合相关知识领域,选择并形成教学内容。强调教和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综合应用知识处理生活经验与生命成长中问题的过程。[1]如何看待思想品德新课标中的回归生活理念,该理念在新课标中是怎样体现的,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贯彻该理念,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每位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2003年5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原课标”)这一学科纲领性文件,这对于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贯彻回归生活理念,意义非常重大。但毋庸讳言,当下思想品德教学依然存在脱离生活、偏离现实的现象,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回归生活理念的进一步实施与落实。主要表现为:
其一,课程内容依然存在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生活经验相脱节的现象。有些教材内容空洞,缺乏贴近生活、切合学生实际的案例,使教学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也使课程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脱离生活的课程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验生活的动机,进而也难以使学生形成道德情感体验与道德价值认同。其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师授课较多地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上,而不是通过营造生活情境或创设饱含生活气息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因而教学显得苍白无力,使思想品德教学丧失了其应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三,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上存在窄化倾向,不能很好地使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更不用说将三者有机地融于一体;没有充分发掘学生这一课程资源,没有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很难引起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触动和情感上的共鸣,也难以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2]新课标强调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回归生活的理念,抓住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质,这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积弊的矫正。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维方式、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3]从本质上说,思想品德不是抽象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而是基于鲜活的生活实践的道德建构。初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首先从每天直面的现实生活开始的,生活中的许多情境和事件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友谊、关爱、团结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等。因此,道德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而是蕴涵于生活之中的规则和感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事件将使学生开启思考之门,进而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等观念。[4]思想品德教育应该面向并且存在于初中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并通过与生活的关联,让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真正面对他们的真实生活,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正如“生活教育”思想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5]
综观新课标的几个组成部分,除了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三部分教育内容;加强法律模块的教学要求,充实了法律模块教学的内容等变化外,更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加教学的生活含量,彰显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
1.在课程性质上,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2](1)
新课标修改和完善了原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即“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一修改与完善,一方面更加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色,在表述上更趋科学和严谨;另一方面也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2.在课程特性上,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2](2)
新课标延续了原课标中有关思想品德课程的四大特性,即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但对这四大特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修订完善,特别是在实践性和综合性两大特性上更突出生活教学导向。在“实践性”特性的表述中,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综合性”特性的表述中,强调“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融为一体。”
3.在课程内容上,新课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需求,更能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与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继续沿用了原课标的四大模块,即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模块,但具体课程内容有增加也有删减,有丰富也有精简。对于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新课标从标题和内容均作了相应的调整修改,使其逻辑关系更加明晰。在“成长中的我”主题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之处等内容。与原课标相比,对于青春期现象,新课标采用了更加积极的视角,引导学生从积极角度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意义。在“我与他人和社会”主题中,侧重于修订“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等。这些内容重心在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对于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处理与父母等家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等关系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我与国家和集体”主题则增加“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等要求。[1]这些内容的修订,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规范与要求,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新课标对活动建议部分也作了相应的修改,增加了许多内容。
4.在实施建议上,新课标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组织教学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
新课标的“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部分内容。修改后的实施建议,在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两部分内容更加突出德育生活化要求。
(1)在“教材编写建议”上,倡导“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2](22)
(2)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上,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特点出发,“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2](23)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进一步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这是新课标的重要变化。那么如何适应这一重要变化,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立足于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发展呢?笔者认为,我们应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生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其先决条件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学回归生活,则必须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生活就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愁眉苦脸?课堂参与是大胆积极还是胆怯消极?学习信心是持续高涨还是低迷不振?诸如此类,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情绪表现和情绪体验,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
关注学生生活,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而课堂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也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营造生活情境,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核心内容和考量指标。如何创新体现新理念的教学方法,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生活的乐趣,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新课标强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2](2)是“帮助”选择而不是教育指令,是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力求创设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道德激励情境,把具有导向作用的道德要求化为道德主体发自内心的自发生长机制,引导道德主体向道德修养的更高层次攀升。[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设计富含生活元素的教学活动,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品德教育渗透于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一则故事、一首歌曲、一段视频和一次活动之中,融合在师生彼此都能投入的一种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再次,改革评价机制,联系学生生活,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评价机制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课程落实回归生活理念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2](20)为此,思想品德课程评价要立足学生学习过程,重视联系学生生活,通过改革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等途径,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实现应有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一要改革评价方法,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生活的乐趣。
二要改革评价内容,引导学生拓展与提升生活能力。我们要改变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绍兴县以主题探究活动等为载体,采用“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测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素质。
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关注学生及其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倡导回归生活理念,既是对当下思想品德教学脱离生活的理性反思与矫正,摒弃以社会需要作为逻辑起点、德育教条空洞的做法,将教育教学回归到具体的活生生的学生道德生活之中;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剧烈变化的一种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