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_王佳麟

改革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_王佳麟

甘肃省临夏中学 731100

摘 要:体育运动的开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活动普及率,不仅要看其当前的体育人口,而且还要看其是否建立了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观念。本文在终身体育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临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临夏 教学组织形式 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们按照所获得的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目的地指导自己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当前,随着体育运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终身体育作为现代体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潮流。

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地处西北兼民族地区的临夏,由于地域、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限制,在体育教育的发展上也处于相对落后和不平衡状态,因此造成了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较差的现状。所以,改革体育教育组织形式,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就尤为重要和迫切。

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是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平台。接下来,我就近几年体育教学的感受及如何改革临夏地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以精心的设计吸引学生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是快乐参与。而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先行设计。

1.充分利用早操区位环境优势。临夏地区地处西北边陲,空气质量好,氧气充足。每天7:00-7:10为学生早操时间,学校采取配乐晨跑的形式,为学生每天制定小目标,培养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晨练中加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体会“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美妙。

2.精心组织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变原有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并举,改变以往课间操单一化、枯燥性和质效差的局面,注重活动形式的灵活化、活动内容的趣味性。

3.对现有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加以灵活的改变,冲破单一竞技运动项目的局限。除每年传统的大型田径运动会、冬季运动会外,几乎每月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以集体项目为主,逐一安排开展一些小型、多样、趣味和健身性的体育比赛活动,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促进锻炼自觉性的充分发挥。当学生养成了习惯之后,对终身体育意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老师给学生简单讲解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锻炼之余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

5.在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上,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有游戏做、有项目锻炼;或培养兴趣,使将要淡化的或未能引起的运动兴趣通过各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起来,得以继续延续和保持;或拓展拔高,使已形成动力定型的技术技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提高运动成绩。

总之,学校体育要转为快乐体育、健康体育、成功体育相结合的机制,成为迈向终身体育的桥梁与基础,积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积极、主动、持久地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与体育为伴,终身享受体育。

二、以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零距离的。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至师德与师能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优美的形体、乐观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教学状态、优秀的运动能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教师这种无形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启迪智慧并理性思维、开发潜能并激励创新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运动习惯。

四、用激烈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

学校体育中的活动项目多数具有竞赛特点,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可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如中学生喜欢篮球、接力、田径等比赛,就可以变换形式,多多举行。这样一来,学生的胜利欲望高涨,使比赛竞争十分激烈,培养了学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和听从指挥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坚强的心理品质,提高了锻炼的效果。我校体育工作中竞赛活动的安排充分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制定,切实把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体会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与习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作为我们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了实践的环境,人的一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就是学校体育。因此学校体育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论文作者:王佳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改革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_王佳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