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俗文化和建筑设计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民俗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关于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是时代的标志,特别是现代建筑更是见证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迪拜“帆船”造型的七星级大酒店象征着石油国经济的富有,而我国的金茂大厦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从世界排名前十名的高层建筑来看,建筑风格毫无疑问是现代的,但其建筑文化却是多元性的。无论建筑造型多么新奇,但都会深深烙上各国民族文化的印记。建筑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它一方面具有功能上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还通过特定的造型与装饰的手段获得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氛围。这种极具综合性,独特性的建筑艺术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它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反映出综合国力,揭示出民族的精神面貌。
1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象征,传统民俗文化的显示也正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一种另类艺术体现,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如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在这些精美的民俗文化背后,都拥有着一段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历经沧桑的传统民俗文化,它与生俱来的气息,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束盛开的艺术之花。人类不断发展的社会进程中,艺术创造了美,展现了美的发展过程,传统的艺术文化也同样如此。随着社会各阶层的不断发展,传统民俗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发展方向。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哲学观念,也同样具有一定的艺术观念,它有着属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它所绘制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创作灵感之源,其情感更加丰富,风俗、民俗体验更加强烈,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仔细的研究,才能真正将其继承与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中国民族的民俗文化设计元素,在深受世人青睐的同时,其民族风格也自成体系。尤其是在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的构成方面,其表达更立体化,以象传情,立象更能达到其深意。这种中华民族文化的展现表达了一定的民族思想,以及艺术经典价值,将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其历史和实用价值相结合,使之更好地应用在建筑设计当中,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创新,将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相结合,更加透彻地了解美妙民俗文化的构成形式,从而达到一定的艺术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建筑造型中,由于地理跨度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因而建筑的形态各具特色。因为建筑特征往往要体现建筑文化,因而建筑及其文化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内蒙古的蒙古包建筑,江南水乡的建筑,羌族的碉楼,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建筑,湖南恩施土家族的吊脚楼建筑,贵州千户苗寨的建筑等等。可见,地域、地理、民族的不同,建筑的造型、结构、材质、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实际上,对这些建筑造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隐藏在其中的民族民俗文化。每个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生活情趣也不同,其生活方式和质量自然是不一样的。从民俗文化中得到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的建筑都按传承下来的民俗格式去营造,因而在不同民族的建筑中都能感受到民俗的艺术魅力。
在各地的古民居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元素与建筑结构的配合不仅非常巧妙,且运用得非常成功。即使以现代建筑学的理论去分析也会感到无懈可击,确实是精妙之极。
将民俗文化运用于建筑之中,与中国的传统哲学观有极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轴线的,它贯穿阴阳、八卦、五行系统。所谓阴阳就是指自然界的对立和统一,八卦则是指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知和概括。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是以河图、洛书、八卦、五行等易学文化为基础,通过建筑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图案选择等隐喻和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身心之和的环境追求。皖南古民居的村落布局暗合此理。北方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和布局,极具人性化,既考虑到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而且满足了个人私密性的需求,其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特点。在建筑的屋脊上绘制阴阳鱼状的太极图,体现了古人的宇宙哲学观。在民间老百姓将八卦图用在建筑上则是为了镇宅,驱邪和免灾,这在湖南湘西苗族民居建筑中是一种普通现象。
建筑中体现民俗文化的更多的是在建筑装饰上。在建筑装饰中可以通过象征手法去表达意境,体现一种传统的生存观。例如在民俗观念中成双成对寓意幸福美满,好事成双。因而在建筑装饰中的造型格局往往巧妙地将二个形象对置在空间中,使其舒展自如,相互衬托且相映成趣,在视觉上极其协调又充满运动感,体现“喜相逢”的寓意。当然,还有采用隐喻的手法去表现吉祥观和人生观的。如在安徽黟县的古民民中,院墙的石雕图案由扇形,叶子造型构成,这是隐喻手法,即借谐音表达“出门见善”“落叶归根”的象征喻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对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枫.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04: 232-233.
[2]张晨曦.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 2015.
[3]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4]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5]王瑜.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张述超.山西地方民俗产品设计中符号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7]周淑贞.鄂西民俗建筑装饰元素的现代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4.
[8]冯瀚飞.建筑动画在民俗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9]魏子恒.广西民俗建筑符号在旅游建筑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
[10]叶飞.基于彝族文化的文化建筑外部形态创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6.
论文作者:江捷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建筑论文; 民俗文化论文; 传统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中华论文; 民族论文; 艺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