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表现分析论文_郑勇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表现分析论文_郑勇

郑勇

(河南省平舆县中心医院 463400)

【摘要】 目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表现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MRI诊断,并对其表现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盘状半月板行分型对照处理。结果:本组60例盘状半月板分型情况:板型34例,楔形20例,肥角型6例。且本组60例患者中48例患者合并有半月板变性或撕裂现象,占80.0%。冠状位MRI上半月板横径最小值和胫骨平台横颈最大值的比值大于20%,矢状位连续3层或3层以上盘状半月板前后角连接可见蝴蝶结样改变。结论:盘状半月板通常以外侧半月板为主,且多伴有半月板变性或撕裂现象。采用MRI冠状位、矢状位诊断可提高盘状半月板及变性、撕裂等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膝关节;盘状半月板;MRI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090-02

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形态异常的半月板,其发病率较高,极易引起损伤。常规CT及X线检查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低,难以准确对半月板内部情况进行显示[1]。而MRI分辨率则相对较高,可准确观察半月板损伤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治。本研究为了解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表现情况,对收治的60例患者的MRI表现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2.3±4.6)岁;本组60例患者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其中右膝34例,左膝26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15个月,平均(9.6±2.3)个月;6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弹响等症状。

1.2 方法

本组60例患者均进行MRI检查,选用型号为GE-OVATION0.35永磁开放式磁共振进行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扫描参数:FSETlWITR45Oms,TE15ms,FRFSEWlTR3000ms,TE90m,FDWITR3000ms,TE15ms,扫描层厚均为4mm,层间距均为0.5mm。

1.3 半月板分型

以王淑丽等提出的盘状半月板分型标准为依据对本组患者的分型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根据相关标准,盘状半月板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板型,该类型主要包含厚板样、薄板样、凹面样改变等;而是楔形,该类型的盘状半月板形态和正常半月板较为相似;三是肥角型,该类型的半月板前角及后角均较为肥大[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患者半月板分型及损伤情况

本组60例盘状半月板分型情况:板型34例,占56.7%,楔形20例,占33.3%,肥角型6例,占10.0%。半月板损伤情况:本组60例患者中48例患者伴有半月板损伤现象,其中22例为单纯前角损伤,14例患者为单纯后角损伤,12例患者前角及后角均伴有损伤症状。

2.2 MRI表现分析

本组患者均伴有盘状半月板增大、增厚、增宽现象,且矢状面可见三个或三个以上层面前角与后角相连接,并出现蝴蝶结样改变;冠状位则可见半月板体部中间层面宽度超过1.5cm;且冠状位MRI上半月板横径最小值和胫骨平台横颈最大值的比值大于20%。本组48例伴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中12例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变形,另36例患者则在变性的同时可见撕裂现象。

3.讨论

膝关节半月板属于纤维软骨板的一种,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半月板内层为“C”型,外侧则呈现“O”型,并且和关节囊连接。盘状半月板也被称之为盘状软骨,是一种异常的半月板形态,属于解剖上的异常现象,相对于正常半月板而言,盘状半月板厚度显著增加,呈盘状,且其在胫骨平台上的覆盖面积也明显增多,故而被称为盘状半月板[3]。该病发病率较高,据统计,我国膝关节半月板的发病率可达3%~5%左右,发病初期患者多伴有关节弹响症状,儿童患者则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屈伸时关节绞锁、弹响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临床症状也会逐渐加重,且若患者合并有撕裂症状时则可引发疼痛、关节绞锁、腿无力等症状,对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的威胁性极大。故而,及时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研究显示,利用常规CT检查及X线检查对膝关节半月板患者进行诊断通常难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其主要是由于CT及X线对膝关节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通常难以清洗、准确的对患者半月板内的结构情况等进行显示[4]。故而,临床上仍需继续探讨更有效的诊断方式。近些年来,临床上逐渐将MRI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的诊断中,相对于CT及X线而言,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更高,且该诊断方式的分辨率较高,可在多方面、多角度成像,有利于更准确的对半月板的损伤情况进行显示,并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析,并可以损伤标准为依据明确患者损伤程度,有利于明确诊断结果,从而可为医生开展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且MRI诊断无创伤,因而可显著提高典型盘状半月板的诊断率,逐渐成为临床上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常用方式[5]。然而现阶段,我国尚未明确MRI统一的诊断标准,故而极易导致部分不典型盘状半月板漏诊现象发生。

总而言之,盘状半月板通常以外侧半月板为主,且多伴有半月板变性或撕裂现象。采用MRI冠状位、矢状位诊断可提高潘庄半月板及变性、撕裂等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蒋涛,许建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11):1278.

[2]刘俊阳,关节镜术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伴骨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327.

[3]蒋涛,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78.

[4]昌宏,关节镜下采用等离子刀与常规器械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36):3696.

[5]孙小琼.关节半月板损伤中西医治疗及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759.

论文作者:郑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的MRI诊断表现分析论文_郑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