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例发生化疗药外渗的预防产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经临床治疗均获得早期治愈,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化疗中注意预防,减少化疗药外渗的发生,当发生药物外渗时针对药物的性质进行及时的处理,减少组织死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关键词】化疗药外渗;预防;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218-02
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渗漏的发生率为0.1%~6%,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因药物种类及渗出量的多少而异。化疗病人抵抗力低下,如并发感染可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严格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并且在外渗后采取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临床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对在肿瘤患者在输化疗药物时20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6±3.5岁。治疗中输注5-FU后10例,应用长春新碱+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化疗后发生7例,应用诺维本+奈达铂化疗后发生3例。
2.预防
2.1 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以适当种类以及适当剂量的稀释液溶解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2.2 输液部位的选择:避开手腕和肘窝及施行过广泛切除性外科手术的肢体末端,输液的适当部位为前臂近端(未手术)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乳腺癌根治术后避免患肢注射,避免下肢静脉。合适的部位为前臂,应该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有计划地调换静脉,选择静脉需从小到大,由下到上,由远端到近端。若上述部位血管条件不佳,选择手背上直的、弹性好的易于穿刺的血管亦可行,外周静脉留置针优于标准静脉注射针。
2.3 预期可能有联合输液时,应考虑使用中心静脉留置针,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或皮下埋藏式导管输注系统。如果患者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应在护理记录中说明,加强输液观察。
2.4 化疗给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行或指导。注射化疗药物前,必须先用0.9%的生理盐水冲管,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注入化疗药。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静脉情况,并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是否有疼痛和烧灼感,对于语言沟通障碍、老年或意识欠清的患者要给予重点关注,任何阻塞的迹象均需立即停止输液并检查,如疑似肿胀或患者主诉疼痛需回抽局部残留药液后拔出针头,给予冲洗注射,必要时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1]。应尽快给予稀释溶液,避免局部组织与药物长时间接触,以及药物浓缩造成损伤。化疗时可以使用化疗观察表,严密观察输液情况。
2.5 注射化疗药物前,应检查是否有回血,如果发现外渗明显,应及时另选注射部位,避免使用同一静脉远端。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如果两种均为发疱性,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一种,两次给药之间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冲洗管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 输入化疗药物后,应该用0.9%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管道后再拔针(除奥沙利铂外,奥沙利铂输入前后必须要用5%葡萄糖冲洗静脉管道),使化疗药物完全进入体内,并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有报道,在输入去甲长春碱前后用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静脉滴注,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7 通过茂菲滴壶给药时不要施加压力,液面较低时用一手捏住茂菲滴壶下方,一手推注给药,自然输入后重复以上操作[2]。
2.8 在用药前,详细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局部隆起、疼痛或输液不通畅,教会患者关闭输液器的调节阀,及时呼叫护士,尽量减少化疗药物渗出量。
3.外渗的护理
3.1 基本处理原则
如果药物漏出血管外,或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或烧灼感等可疑渗漏症状时,护士应该能够识别和评估外渗,并提供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使外渗的影响降到最低。应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立即停止药物注射,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的药物。更换输液器,输入生理盐水。可选择性注入25mg氢化可的松,然后拔掉针头。避免局部按压,在渗漏部位皮下多点注射相应的解毒剂[3]。局部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直至症状缓解为止。抬高患肢,局部冷敷或冰敷6~12小时,一般禁忌热敷,注意预防冻伤。疼痛剧烈者可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密切观察及随访。氟轻松软膏或如意金黄散外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有局部皮肤破溃时不要涂抹任何膏剂,应采用无菌换药的方法处理,清理创面后也可用高渗生理盐水纱布湿敷,上面覆盖透气的溃疡贴。如果有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可请外科会诊,做清创处理。所有与外渗有关的情况都应该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3.2 常用化疗药物渗漏后的处理
3.2.1蒽环类抗生素 最佳方法是冰敷或冷敷。冰敷时间通常在最初72小时之内,每天冰敷4次,每次30分钟。解毒剂可考虑选用二甲亚砜(DMSO)局部外用,每6小时1次,共2周或依情况而定,可避免发生皮肤溃疡。但应注意有无毒性加重情况。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加重皮肤的毒性,不宜使用。
3.2.2丝裂霉素 与阿霉素(ADM)一样,也与细胞的DNA结合,常常产生持续的进展性局部毒性,易形成经久难愈性溃疡。无论冷敷还是热敷,效果均不好。可在局部皮下注射维生素B6,机制是在组织中维生素B6转化为吡哆醛及磷酸吡哆醛,与丝裂霉素(MMC)形成复合物,减少对皮肤的损害。局部外用DMSO,可减低MMC的局部毒性。也可用(1/6)mol/L的硫代硫酸钠10ml注射于外渗处(由10%硫代硫酸钠4ml加注射用水6ml配置而成)或50mg/ml的维生素C局部静注都可以起到直接灭活的作用。
3.2.3柔红霉素 若漏出血管外,可以在局部注射50~100mg氢化可的松或局部静注8.4%碳酸氢钠5ml,减少药物与DNA结合,同时给予冷敷,减轻炎症反应。
3.2.4氮芥 首选硫代硫酸钠,可与氮芥发生化学性中和反应。一般用法为10%的硫代硫酸钠4ml与6ml的蒸馏水混合,局部注射及静脉滴注,同时局部冰敷6~12小时。
3.讨论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执行静脉化疗。选择给药途径时,必须了解各类药物的局部刺激性,对于强刺激性药物切忌漏于皮下。在应用具有发疱性质的抗癌药物之前,用药护士应仔细观察要注射部位的组织完整性及其状态,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考虑最佳稀释浓度和应用方法,可先向血管内注入10~20ml生理盐水,以确保静脉血管通畅及完整。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期间,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斑、水肿、不适或疼痛,必要时每注入2ml,观察血回流情况,以确保针头在血管内。一旦发生外渗或可疑渗漏,则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刘霞.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241-241.
[2]崔秋景,徐京燕.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3):248-249.
[3]孟爽.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与处理[J].山东医药, 2010, 50(1):101-101.
论文作者:刘莹,陈桂英,赵丽丽,李东秀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药物论文; 局部论文; 静脉论文; 外渗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发生论文; 部位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