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荣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南墅镇中心中学 266613
摘 要:如同其它学科一样,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也十分重视导语的设计与运用。 一个好的导语设计,不仅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还能有效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旨在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导语设计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情境导入 音像导入 音乐导入 辩论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也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仅会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会导课。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与教师的导语设计密切相关。成功的导语,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学生在看到精美置景的同时,还想探究更深的景致。
以下导入法实用又实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帮助非常大,现结合自己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略加浅析。
一、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许多历史教师的导课首选,因为它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种导入法的特点是:其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出发点,这也正是新课标的要求;其二,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感受与审美体验;其三,有利于揭示内涵,理解知识。如在学习“百家争鸣”时,教师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有人张口骂人,请你从诸子百家的角度来处理,会采用什么方法?教师可组织学生现场演绎(提前编排好的脚本)多种处理方法,学习课文内容后再与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一一对应,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音像导入法
新课改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多媒体的高效利用,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这个时候的历史课似乎成了一门容纳百科的综合性学科,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充分利用各种音像资料,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激发学习兴趣,进入学习情境。如在讲“南昌起义”时,我播放了电影《南昌起义》片断,用真实的历史情景导入新课,在起义的背景、经过、重点人物的介绍方面加以提示,这样再学习课文内容,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去找与影片相印证的课文内容,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三、音乐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也是与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它的特点是用时较短,可以节约时间,同时因为音乐能激发学生的通感,达到“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境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非常有利。如在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选用了一首反战歌曲《zombie》,学生伏案静听,感受演唱者悲愤的思想感情,我适时切入课题:“从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歌是在控诉战争的罪恶,呼吁人们维护世界和平。今天,我们就一起回看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看看它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被歌曲点燃了反战情绪,带着这种情绪进入课堂学习,自然学习效果非常好,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歌曲音乐具有的艺术感染力,在导入环节适度使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其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辩论导入法
俗话说:“道理越辩越明。”如果开课伊始即让学生处在一个首先要明确个人立场的角度上看问题,那么他一定乐于去明确自己的观点。如在学习《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课前把南北矛盾中的工业原料、劳动力、关税、奴隶制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现在我们进入辩论激烈的美国国会,请同学们表明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辩论,明确了自己的观点,既锻炼了表达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关键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温习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导入法是一种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知识学习的导课方法。如在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时,因为先学习的是秦文化,所以在学习汉文化时,我引导学生复习了秦文化,然后直接导入新课:“那么,在朝代紧密衔接的汉代,它的文化特色与秦文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虽说这种导语设计在历史课上运用不多,但是用得得当,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希望在比较学习中有所发现,自己就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
六、时事导入法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它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教材不可避免地带有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导课时把时事政治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在考试时,很多试题通常也是以时事政治作为切入点创设情境,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1]《加涅的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鉴》.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5月版。
[2]杨志才 《给历史教师的101条建议》.2005年10月版。
论文作者:张爱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学生论文; 导语论文; 历史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如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