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实事求是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事求是论文,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邓小平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党制定和执行一切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历史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人,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且,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赋予“实事求是”新的内涵,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
一、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思想
毛泽东一贯倡导实事求是,他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就一直倡导和实行实事求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
早在我们党建党之前,毛泽东就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并且初步形成了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思想。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他明确主张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要“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1]毛泽东把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作为认识社会、揭示真理、寻找中国出路的重要方法,并且帮助他加深了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识。
1916年夏和1917年夏,毛泽东与同学蔡和森、肖子升等人,两次以“游学”方式走了湖南近10个县,作社会调查,了解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和民间疾苦的真实情况。1917年12月,毛泽东到同学陈绍休在湖南浏阳文家市铁炉冲的家中小住,在那里有机会进一步调查了湖南农村情况。1918年毛泽东到北京,还开始了与工人群众的接触。1918年冬,毛泽东与蔡和森到长辛店,找在长辛店铁路工厂半工半读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一些人商谈去法国的路费问题。长辛店铁路工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机车车辆修理厂,有好几千工人,毛泽东第一次接触这样众多的产业工人群众。经过调查,工人们紧张而繁重的劳动和贫困的生活,使毛泽东印象十分深刻。这些实地调查活动,初步培养了毛泽东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作风,使他对中国社会及各阶层的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没有这些调查研究活动,在他早期的著名文章《民众大联合》中,就不可能有对工人、农民及社会其他下层人物悲惨生活的出色描绘;也不可能提出那么多针对他们切身利益的中肯的问题。
1920年,建党的任务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毛泽东和远在法国的蔡和森等,频繁地交换着对建党的看法。他们感到,建党需要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宣传马克思主义则需要了解中国的情况和各国的革命经验。为了给建党做准备工作,毛泽东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已经大力开展了对社会情况的调查研究。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彭璜等人在长沙成立“俄罗斯研究会”,他们一面“从事关于俄国一切事情之研究”,一面以俄国革命经验为借鉴,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现状和革命道路问题,毛泽东还打算“每两个月要出游一次”,[2]进行社会调查。1920年11月,他就到了萍乡安源煤矿初步了解煤矿工人的生活情况。可以看出,调查研究被毛泽东看作了解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重要手段。毛泽东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总结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宣传了建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唤起了无产阶级的觉悟,打下了建党的牢固基础,为建党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理论是完整的、系统的。他在1930年5月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3]的著名论断。这是毛泽东对自己多年来进行调查研究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党内那些漠视调查研究的“本本主义”者的批判和忠告。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关于“本本”与“实际情况”的关系的科学论述,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思想的雏形。他说:“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并且还指出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唯一途径是“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并要全党树立“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思想原则。”[4]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末,即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农村调查》,以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军事、哲学著作和党的整风文献中,对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进行了反复强调和系统的阐述。从多方面系统地论证了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建国以后,毛泽东一再教育全党,要保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是由于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一系列胜利。1961年,为纠正1958年以来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在八届九中全会上提出“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和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最科学、最生动的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二、邓小平解放思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实事求是思想
在“文革”的十年动乱中,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遭到践踏,使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遭到极大破坏。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动乱后,邓小平率先举起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旗帜,提出解放思想,反对两个“凡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实事求是思想。
1976年10月,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以“高举毛主席的旗帜”为由,提出和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最早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两个凡是’不行”。[5]邓小平一再重申对毛泽东思想要有一个完整、准确地认识,并告诫全党要打破禁区,解放思想,回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1978年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多次讲话中,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并一再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系列讲话,全面地论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邓小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不但领导全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赋予了实事求是思想以新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邓小平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6]这是对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思想所作的完整的科学的新概括。
邓小平深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他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7]这就阐明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这就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说明了解放思想的本质含义。邓小平还把解放思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他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8]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邓小平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他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9]邓小平还强调,“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所以,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0]可见,邓小平十分关注并极大地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把它提到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度。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为突破口,强调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而且是唯一标准,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两个凡是”的理论根基,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组成分。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从而为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建树了不朽的功勋。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坚持实践标准,反对“两个凡是”的实事求是思想,成为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政治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三、江泽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实事求是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江泽民要求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时代的特点,提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实事求是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1]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实践中,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江泽民还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12]创新是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改革创新,但在理论上着力阐述这一问题则是江泽民的一个重要思想特点。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3]新首先是理论创新,理论上不能停顿,要不断根据实践的新发展,适应新的需要,提出新思想,形成新理论,再用以指导新的实践。通过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不断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中,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的突破大大推动了改革的实践,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实践中的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又大大促进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任务,强调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4]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道作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实践上的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主观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二者又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与时俱进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断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江泽民对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和邓小平解放思想的实事求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这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升华和创新,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