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优秀学生固然重要,但转化后进生也是刻不容缓。同时,在转化工作中更应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根据各类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设置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使各类学生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发挥其最大潜能,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全面提高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后进生;转化;教学策略
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再加上教师们的辛勤耕耘,的确教学成果显著辉煌。相信每一所学校都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后进生不断涌现,这也是日趋严重的诤诤事实。而我们也知道,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优秀学生固然重要,但转化后进生也是刻不容缓。同时在转化工作中更应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笔者在三年的九年级物理教学中把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思维技能较好;B类:能力一般;C类:学生智能不理想。根据各类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设置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使各类学生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发挥其最大潜能,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全面提高质量。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建立良好情感关系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没有学生的信任和支持,离开学生的努力,学生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学,哪怕你的课上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一般来说,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就越想努力学好这门课来报答这位老师。因而,笔者常订阅《少男少女》等有关青少年杂志、和学生加为QQ好友,了解现代少年心理,课间、课余多进教室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参与学生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第一时间解决他们的困难,同时也了解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物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志向等,也有利于为下一步的分层教学积累资料。笔者今年班中就有一位同学王某某,他在八年级时由于违反课堂纪律,受到物理教师的批评,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学生,自然对他冷淡,直至厌恶他,因而他对物理课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物理。笔者接手后,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对他极重视,每课必提问,一有一丁点进步就大力表扬,慢慢他与笔者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上物理课时全神贯注,分班进来时物理成绩是最后一名,期中考试成绩就上升班级中游,进步非常之大。他觉得不学好物理对不起教师对他的关爱。情感爱心育人对A类学生的作用特别大,对C类学生也要多关心,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建立信心。学生想听你的课了,那么下面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教学了。
二、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就知识的难度与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教学内容应该并不构成所谓的根本学不会。对实际教学中事实存在的没学会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由较低层次跨入较高层次的跨越中,教师所铺设的台阶不够多,给学生的思维时间不够,特别是对于智能较差的学生,需要的阶梯更多,思维时间要更长,因而有必要进行分层教学。
1.在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例如:笔者在进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有几种接法?笔者充分发挥A类学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有六种接法,并继续提问:这六种接法,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器各是哪些部分?先让AB两类的学生自己分析,滑片移动如何改变电阻。C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滑动变阻器使用的是哪一些部分,然后通过实验证明了AB两类同学结论并结合实例再分析一遍,这样C类思维较慢的同学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而A类同学通过再分析及表述,从而对知识掌握的比较透彻。分层教学在运用物理知识讲题时效果尤为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A类学生拿到的是这样一道题:一只灯正常发光时电压6V,电流0.3A,将它接在9V的电源上,手边有5Ω、10Ω、30Ω的电阻几只,怎样连入电路才能让灯正常工作?
B类学生拿到的题是这样的:一只灯正常发光时电压6V,电流0.3A,将它接入9V的电源上,应( )联一只( )Ω的电阻?C类学生拿到的题是这样的:一只灯正常发光时电压6V,电流0.3A,将它接在9V的电源上,为使灯正常发光问:(1)应串联还是并联一只电阻?(2)该电阻中的电流多少?(3)该电阻分到的电压多大?(4)该电阻的阻值为多大?一般情况A类学生先得到答案,可以先让这类学生寻求多种解法,再与B类学生交流,再展示给C类学生,C类学生领会,消化时,让AB类学生比较方法的优劣。
2.在作业中分层。(1)是放缓坡度题,C类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2)是巩固练习题。(3)是拓展提高题,B类学生完成一、二大题,A类学生完成三类题,这样缓和了差生学物理难的情况,切实减轻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使各类学生充分发挥最大才能。
3.在作业批改的评语中分层。对A类学生可适当要求:有更简洁的做法吗?对B类同学以表扬鼓励为主,C类学生的作业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试卷中给予完整的解答过程,这样做教师是辛苦了一些,但效果非常好,既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重视,从而更认真地做作业,又避免了成绩优秀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掌握课堂提问技巧,是实现转化后进生教学的有效途径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到好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1.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来说,设计一系列有趣的问题,从而吸引他们的眼球。如我在滑轮的教学中首先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有一个小个子,如果给他两根木棒和一条绳子,他能拉动两个大力士吗?让学生来参与回答,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对于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索探究。如在讲奥斯特实验时,先将条形磁体靠近小磁针,提出了:(1)看到什么现象?(2)条形磁体周围存在什么?再移开条形磁体闭合开关,问:(1)看到什么现象?(2)这现象说明了什么?(3)小磁针向什么方向偏转?然后将开关断开,问:(1)看到什么现象?(2)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的?改变电流方向,问:(1)小磁针向什么方向偏转?(2)这现象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什么有关?这样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从而引导学生一级一级地上阶梯,最后到达目的地。又如:在分析测定额定电压3.8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可设计一系列的提问,从(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设计实验电路图;(4)实验注意事项;(5)实验结论等都可设计成问题让学生逐一解决,根据问题的难易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做到每课有80%以上的同学回答问题。同时在下课前再来一问:如果电压表0-15V的量程坏了,且知电源电压6V,要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怎么办?让学生课后思考。
3.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错误答案不马上否定,而是顺着这个答案继续提问,让其自己发现错误。比如:当电压为3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0.5A,当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多少?有同学不加思索就回答为0,这时就再问他:导体的电阻由什么因素决定?从而让他发现矛盾,得到正确答案。
四、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物理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提倡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物理规律。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笔者将2个A类,2个B类,2个C类学生6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学习中互相探讨交流、表述、改进和纠正错误。当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一些找不到突破口的问题。如:要探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大家合作讨论,大家猜测与电流、电压、电阻与通电时间有关,再启发大家合作讨论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我们只要研究电流、电压就行了。设计实验时,让每大组同学合作设计电路,再每组进行交流比较优缺点得到最佳实验方案。该实验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台上演示,学生在座位上观察并总结,但是学生很难看清实验中的电流及电压值,只是听教师一个人在说,其次灯的亮度差别也不明显,特别是后排的同学。笔者把该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AB、BC、AC分成每一实验小组,每组先让低一层次的学生连接电路,由高一层次学生发现并纠正低层次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学生观察效果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并得出结论就变得顺理成章。此外,由于学生直接参与了实验,增加了创造体验,印象一定比只看到教师演示深刻得多,而且每组在合作实验中从别人的错误中加深认识,及时纠正,互相提高,从而各有所得。
三年实践下来,笔者所教学生在常规测试下的成绩比分班时的成绩有较大提高,学习兴趣浓了,精神面貌也为之改变,更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肤浅认识和体会,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作深入探讨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邮政编码:215200
论文作者:徐密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1
标签:学生论文; 电压论文; 电阻论文; 电流论文; 教师论文; 笔者论文; 物理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