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临床效果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属于常见的牙科疾病,其根折的位置在牙龈下的2-5mm,通常需要实施手术介入治疗,并切除多余的牙龈组织【1】。如果牙龈组织不能够和修复体进行有效地结合,牙周则容易产生炎症,修复效果不佳。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矫正形式,进一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行方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其中,男性31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在22-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3.5)岁。从排除标准上看,对存在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牙周组织严重干扰、先天性牙根畸形等特殊情况患者进行了剔除,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护措施,主要是对压断根周围的牙周组织进行清除,做好消毒准备,并使得牙槽骨暴漏,以便开展根管治疗;观察组则为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即对患者进行修复前的牵引整正畸治疗,采用不锈钢丝进行变制性牵引钩,以健康牙根邻压或者患牙的两侧的牙周作为支牙,并用钢丝制作唇弓,采用20g的牵引力【2】,完成操作治疗。患者也要进行两周一次的复诊,对加力装置进行观察,保障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在治疗后,也需要实施牙龈外形的整修,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其主要考核的方面在于是否出现牙根尖炎症,以及有牙齿松动、叩痛等情况。随后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在数据上也采用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对两组患者的情况做以对比,并能认识到不同方案之前存在的差异性,这对指导日后康复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实验在病情改善有效率、并发症以及满意度均使用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质量上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为93.1%(27/29),优于对照组的86.2%(25/29),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17.2%,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最后,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1%(27/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24/29),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3 讨论
恒前牙具有较为复杂的解剖结构,也是口腔中常见的外伤疾病,在牙龈下2mm处出现了冠折,则可以判断患有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该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导致外在形象受损,因此,及早的进行修复治疗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常规的口腔疾病治疗是对牙周组织取出,并修复断端,但是这一方式的用时长,患者满意度低,对牙周组织的损害高,甚至会出现牙周炎、牙龈炎等并发症。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在联合治疗中能够更好地清楚残留的牙体,在多次复诊过程中能够结合患者的康复实情,进行牵引桩位置的矫正【3】。与此同时,能够保证修复体与牙周组织具有良好的接触。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具有高的接受度,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其耐受性较好,可以成为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案。从本次实验中看,观察组患者的反馈也给予了治疗方式上的肯定。
综上所述,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方案能够控制并发症,具有治疗的安全性,并能够达成一定的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根军,罗庆华.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4):30+32.
[2]马建薇,沈绍莹,何红.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5-17.
[3]米广平,雷小朋,范晶.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应用于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疗效分析[J]. 贵州医药,2017,41(07):744-745.
论文作者:居丽都孜·哈列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患者论文; 牙龈论文; 牙髓论文; 并发症论文; 正畸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