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04)01-0007-0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席卷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是冷战结束后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和经济现象。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成了社会主义国家谋求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世界上关心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左翼力量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一切关注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人们,在反思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和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时,恐怕都不能不首先探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邓小平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重要性进行探索和概括,从而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的发展。历史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社会主义者是否能够根据发展了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研究。本文拟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就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意义,以及世界范围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讨论,特别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深化和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经济全球化需要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认识,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事实证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社会主义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邓小平曾经说过:“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但是“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137页。)“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137页。)邓小平甚至认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正因为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使社会主义发展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得出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包括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这些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归统一的全社会所有;第二,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对个人消费品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即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第三,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第四,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第五,在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之后国家逐步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类将获得彻底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过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但他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揭示就是从不同角度揭示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为后人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概括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价值取向看,就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他未发出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所说:共产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这样一个经济形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恩格斯在1894年给友人的复信中也认为,最能体现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94页。)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体现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必须高度发展生产力,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在现实中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能够在社会发展序列中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实践社会主义,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推导和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客观分析,它需要后人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正如恩格斯在1886年给爱德·华皮斯的一封信中所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9—420页。)然而,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者们却普遍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起点上的差距,教条主义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一方面忽视和离开生产力这一基本前提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去盲目追求更大更公更纯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把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提高公有化程度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质。另一方面忽视和放弃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去谈论和看待社会主义,或者偏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拼命强调平均主义,淡化和抹杀个人价值以及建立在个人价值基础上的集体主义。由此形成的所谓传统社会主义观在我国的文化大革命中更被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社会主义观念更加模糊不清。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短暂的经济发展后就普遍处于缓慢发展或停滞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根本的改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可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始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决定性和全局性意义的理论问题。只有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才能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胜利。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呢?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世界范围内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和趋势。这种全球化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它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出现而开始,并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全面快速地发展,出现了经济资源的全球流动与配置,生产经营、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趋势,强烈地震撼着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全球化趋势,并透过生产的社会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20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的展开,是全球化进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
界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设想,即资本主义全球化
的结果必将是社会主义的全球化。然而,苏东剧变对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力量来说
是一个沉重打击,致使一些西方学者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终结了”。当然,这种
认识是肤浅的,他们没有看到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
行改革开放,使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正在
开辟社会主义的新模式和新道路。
但是,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确实值得我们反思。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同时社会主义如何融入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等问题也就提到了社会主义者面前。当时,列宁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趋势,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以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为基础、以广大被压迫民族纷纷反对帝国主义为特征的,所以对如何学习、引进资本主义的成果等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曾一度采取在国内消灭资本主义、在对外关系中排斥和反对资本主义的政策。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后,列宁开始意识到应当科学地对待资本主义。于是,从1921年起,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包括在国内利用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在对外关系中利用国外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所有这些,实质上都是参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措施,这对迅速发展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缩短苏联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距离,起了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列宁去世后不久,新经济政策便停止实行。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走上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道路,当然也就割断了与世界汪洋大海般资本主义的联系,将自己置于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之外,走上了孤立发展的道路。这种离开世界全球化轨道孤立发展的模式是导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落后甚至政局动荡、制度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反映了20世纪人们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片面性。
我国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对待世界资本主义的问题上,比苏联更“左”。但幸运的是,我们没有垮,而且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这要归功于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从全球化视角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开放,促使我们积极参与世界全球化进程,积极发展同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从而使社会主义实践第一次冲破了地域性局限,向着马克思所预言的“世界历史”迈进。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全球化既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生产力和社会劳动分工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力图向全球扩张的产物。这样一来,现实中的“全球化”就有了这样两重规定性: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推波助澜下,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扩张的势头。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化”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同时,带有浓重的资本主义色彩,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占优势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力图控制全球化的进程,总想通过培植亲西方的政治势力、蓄意转嫁金融风险、实行不等价交换、利用传媒进行文化渗透等卑鄙手段强行控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意欲将其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幻想着恢复昔日独行天下的“辉煌”。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全球化”进程中冷酷的一面,当然也是从根本上有悖于这一进程的反动的一面。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认清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正确制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和政策,以确保社会主义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趋利弊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知彼知己,坚定信念,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高潮。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范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思
正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冷战结束后世界面临的种种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左翼力量和学者重新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本质?它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还是一种社会制度,抑或二者融为一体的社会运动?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社会主义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给社会主义下定义,如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而不是按社会主义所提出的问题和它的基本价值关怀来对它加以界定。一旦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失败了,就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许多人就是用这种眼光看待苏东剧变的,这显然是不足取的。制度从来都是一定思想观念的产物,因此,探讨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弄清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寻找那些不受具体社会制度限制,不以具体情况下的具体政策作为准绳的本质内涵。这是后冷战时期多数西方学者探索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从需求出发探讨社会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主义学者探索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源于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他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并没有政治含义,仅仅指人的本性是社会的和合群的,只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才具有改善和改造社会的涵义。因此在霍氏看来,社会主义既不与特定的经济制度相连,也不隶属于特定的政治制度,它只涉及人类形成社会后所产生的社会需求以及面临的社会问题。(注: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83,86,99,110—111页。)霍氏的社会主义概念造成的歧义很多,并没有获得多数人的认同。比如,什么是社会最基本的需求,是平等、自由还是福利?什么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最有效方式,是市场、国家还是合作互助?显然,即便人们认同霍氏所说的社会主义最初始的本意,他们也无法解决上述这些分歧。但不管怎么说,对社会需求的探索和承认,始终是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也是包括福利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目标。社会需求的概念之所以具有社会主义性,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深刻的反资本主义性。因为资本主义满足的只是个人利益,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平等,导致社会出现分化甚至是分裂。
对人类需求的不同认识,导致西方社会主义学者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认识。一些人基于人类的物质需求,主张从经济角度看待社会主义。他们强调社会主义就是要从物质利益上确保社会成员的需求,使他们过上人道而体面的生活。他们认为,经济平等是社会主义理想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等的制度。总之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宗旨是满足人民的社会福利。因此,他们要求国家介入分配领域,增强国家的福利职能,以消除市场带来的不平等后果,从而避免社会出现分裂;(注: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83,86,99,110—111页。)另一些人则更关注人类的心理需求,要求把社会主义界定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内,认为它的根本目标是消除各种形式的控制,促进人类自由自主地生活,实现人类的价值理想。自由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既包含经济上的自由,也包含政治上的自由。经济自由强调的是人们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政治自由强调的是人们的政治权利,诸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选举权等等。政治社会主义者比较关注后者,关注人们免于受压迫的自由权利。他们认为,经济自由在福利国家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事实,但政治自由却还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在当代权威主义和专制主义国家已经把个人的自由限制在一个狭小范围的情况下,提醒人们注意来自国家的外在强制,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注: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83,86,99,110—111页。)除了上述两种不同取向的社会主义观外,在当代社会主义探讨中,还存在着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社会主义观念。它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既要避免福利国家和计划经济可能带来的各种控制以保持自由,又要抵制市场可能造成的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以保持平等。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从整体上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它的目标是自由和平等,它的实质手段可以是计划,可以是市场,也可以是合作。法国巴黎大学第十大学哲学教授雅克?比岱通过探讨现代社会的元结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全面的社会主义概念。什么是社会主义?比岱认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化基础上的,这种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是,澄清计划、市场以及直接合作者之间的合理关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从而规定它的使用和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产生的应该是自由平等的社会,它不是去取消市场和计划,而是去取消它们所产生的阶级关系。这种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自由和平等,并通过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建立联系而实现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有效的、和谐的发展。(注: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83,86,99,110—111页。)但无论是经济的社会主义还是政治的社会主义,或者是整体的社会主义,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尽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侧重点不同,但对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却形成了某种共识。在他们看来,在当今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下,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价值样式,这种价值范式提倡平等和民主,反对等级制与压迫。他们认为,平等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但是,鉴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重视效率甚于平等的现实体制,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主义者把强调的重点放在平等而不是效率上。牛津大学政治家卫·米勒认为,没有谁比安东尼·克罗斯兰特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所说的以下这段话,能更好地说明了平等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以及平等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社会主义者寻求报酬、地位、特权的平等分配,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社
会的不满,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公正,使机会均等;他也致力于减少现存的社会分化。对
社会平等的信仰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注: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
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时,也看到了人类需要的作用,认为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31页。)为了维持人的生物机体的生存,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31页。)当然,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当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的产生又促使人们进行新的生产,并由此形成新的社会关系或社会交往的形式,从而推动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并推动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然,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需要,与西方社会主义学者不同,一方面它既不把人的需要完全归结于个人的感性需要,而是把需要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是受社会关系制约和影响的;另一方面也不把需要看成一种理念,亦非上帝的创造物,或者是权利观念、正义观念或理性发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从物质生产生产什么来揭示人对自然的需要;从物质生产如何生产(主要指人们通过什么样的关系来生产)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从物质生产对政治及精神生产活动的决定作用来揭示人们在政治和精神领域中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历史的、具体的、阶级的,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并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满足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和需要。
虽然,西方社会主义在许多方面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甚至是根本的区别,但与历史上所有的社会主义者一样,他们反对资本主义,追求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福利、效率、自由、民主、平等,把马克思所设想的个性充分发展、人类完全解放、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劳动者的自由联合体”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特别是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崩溃后,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的情况下,他们能比较客观地分析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崩溃原因,认为苏东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宣布社会主义终结的结论还为时太早,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说明,历史远没有终结,人类对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的探求也没有终结。这些认识无疑是在更广泛的领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从客观上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发和教益。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经济全球化视角
邓小平一贯以广阔的视野对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自然被他睿智的眼光所捕捉。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与人类发展的全球性趋势,邓小平概括了当今世界特点和时代特征。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他认为,和平问题实质是全球政治问题,发展问题实质是全球经济问题。邓小平以他特有的简洁明快、平中求异的思维方式形象地把世界主题概括为“东西南北”四个字,有预见性地指明了世界局势的全球化发展方向。
当然,世界局势即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根本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但却在这一历史规律的表现形式上引起了某些变化,由过去的战争引起革命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优越性吸引群众,展现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没有泯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在性质上的根本对立,但是在共处和斗争形式上发生了改变,由过去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与军备竞赛,转变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综合国力和经济、科技优势的竞争。全球化趋势,使经济发展成为核心问题。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要求调整不合乎时代要求的思维模式,调整视角,也就是说,要用全球化的视角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意识到,当今世界,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国家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然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步伐。邓小平紧紧抓住“发展”这一全球化的核心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而经济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水平,因此,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迫切发展生产力,即便是到了社会主义发达形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也必须迅速发展生产力。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然,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因为“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7页。)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由此,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在全球化影响还十分有限的环境下形成的,反映的是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时的理论概括。在邓小平看来这是需要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不断探索的问题。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在面临着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危机四伏。不同国家之间以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主义国家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因此,如何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准确地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是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谋求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这一理论成果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的表现形式,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深化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内涵。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哪个国家、哪个社会掌握了先进生产力,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就能够在世界上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而且结合当代形势,进一步突出先进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现代生产力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和运行,从来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程度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程度;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能动的巨大的反作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或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是又必须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还要通过改革不断加以完善,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其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唯物史观是一种坚持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它既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又高度重视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制度,又是一种思想体系。作为思想体系的社会主义,是从批判资本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形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6页。)因此,邓小平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其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绝对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这一要求体现在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就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显示了我们党重视社会全面发展,重视先进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功效的一贯思想。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文明最优秀的成果,科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当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旗帜。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所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代表。这一代表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江泽民强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民族的重要力量和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党只有坚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再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本质最终目标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认为共同富裕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其他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的重要标志。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要通过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来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江泽民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的集中体现和进一步深化。“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要求党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切切实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还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政治利益,真正体现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是人民的公仆的党建思想。这就指明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作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执政党,应该为谁服务?代表谁的利益?才能使自己保持先进性,使自己始终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
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统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局的内在要求,使党始终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列,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全面阐发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标准和途径,而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为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提供了理论指导。
认识问题,包含着价值问题。价值既是人的认识所必须把握的一种特定关系,也是指引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社会主义本质既是一个认识命题,也是一个价值命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既是对社会主义规律的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揭示。规律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揭示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基本出发点。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之所以遭受挫折,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忽视或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纠正了以往社会主义认识的错误,坚持社会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正是从价值取向方面深化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主义价值问题更是西方社会主义学者重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维度。因此,从价值取向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本质,对开拓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新视野,无疑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收稿日期:2003-06-15
标签:全球化论文; 恩格斯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