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中心卫生院 063504
【摘 要】目的:步长脑心通联合降脂药物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防治作用。方法:笔者对国内的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进行资料收集,筛选所有使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Jadad7分评分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符合标准的RCT文献共91篇,筛选出7项研究(治疗组302例,对照组298例)进行Meta分析。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与西药比较,其汇总OR2.02(95%CI1.41-2.88);在提高MMSE、HDS评分方面,汇总WMD分别为1.85(95%CI1.12-2.58)、4.86(95%CI3.99-5.73);步长脑心通胶囊的效果较西药好。结论:现有的临床资料显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比西药单纯治疗效果要好,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步长脑心通;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10-01
步长脑心通已用于临床多年,其成分含有地龙、全蝎、水蛭、川芎嗪、丹参等药物,存在大量的血栓溶解因子,能够溶解血栓,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临床及实验证明步长脑心通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疗效显著,并得到医患的认可。同时,步长脑心通在痴呆领域的应用也受到瞩目,慢性脑缺血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室和临床以及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证实了慢性脑缺血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那么步长脑心通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上是否能够治疗血管性痴呆。本文综述了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初步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痴呆的相关机理及临床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人群寿命的延长,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社会问题。其中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是目前老年人常患的疾病。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障碍伴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且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两种疾病的防治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此两种疾病的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选择资料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来院就诊的87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44人,第二组43人;年龄65~82岁,其中男性68人,女性19人,原患有糖尿病17人,原患有高血压18人,原患有脑梗死21人。两组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方法
在原常规治疗用药基础上第一组加用步长脑心通和辛伐他丁,脑心通为每次4粒,3次/d口服;辛伐他丁每次20 mg,1次/d口服;第二组加用辛伐他丁,每次20 mg,1次/d口服;均服用6个月,评价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及随访两年,上述老年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血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并同时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三、结果
从观察的病例中可以看出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患者用药后1、2、6个月分别进行评价,一个月无明显改善,两个月积分有所提高,六个月积分明显提高。用药时间越长,积分提高越多,智能改善越明显。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1其他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四、讨论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各种脑血管疾病损伤脑组织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情绪失控等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特征。1896年,Emil Kraepelin首先提出动脉硬化性痴呆(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的概念,之后许多学者又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如腔隙状态、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多发梗死性痴呆(MID)、腔隙性痴呆(lacunar dementia)、遗传性多发梗塞性痴呆(HMID)等。为避免误解,有专家建议凡与血管性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脑内血管即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可以是这些血管本身的病变,也可以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间接影响脑内血管供血不足而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最终使大脑功能全面衰退。
VD的病因主要包括脑血管病和血管性危险因素两个方面,另外还与遗传因素及自身的特点(如高龄、受教育程度低、种族等)因素有关。血管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等。
总之显示第一组即治疗组用药6个月后在认知功能、记忆功能、生活及社会行为能力方面改善明显优于第二组及对照组;血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均显著改善,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提示步长脑心通治疗VD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随访两年,第一组死亡2例,第二组死亡5例,患者存活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纪淑娟,陈红. 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01,9
[2]王展.步长脑心通治疗112例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0,27
[3]闵春波.步长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08,6
[4]赵步长,赵涛.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区别[J].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
[5]王妍.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
论文作者:安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步长论文; 血管性论文; 痴呆论文; 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血管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