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四川省邻水县实验学校
【摘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和写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在此当中,阅读是帮助学生进行提高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所以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致力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改革,运用比较教学法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训练;阅读教学;比较教学法;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08-01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忽视,即是教导学生阅读方法,也为集体朗读和死读书的方式,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理解和表达方式的锻炼,但是传统阅读方法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提高。因此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创新了阅读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教方法的使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帮助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整体成绩。
1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初中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为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对学生实施了比较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立的特点,是帮助学生提高的重要方法。首先比较教学法有着一定的开放性,在比较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其会对读教学组织方式、阅读教学的指导、阅读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使其具有开放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教学法在阅读思维训练上还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和发散性。与正常教学模式相比较,比较教学法的发散空间更为广阔,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可以启发思维,并与多篇文章进行衔接,将课内、课外的学习相结合,并形成由点到面的学习模式,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2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对该教学法的原理和具体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灵活应用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指导。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这些价值体现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分析当中存在的一些浅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规避学生在阅读期间所存在的弊端,如阅读拖拉、视野受限等,也可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阅读水平的不同,将比较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渗透,以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有的学者侧重于探究语文教学的微观比较,然而基本上每一篇文章的侧重点以及具体方法都是大相径庭的。比如,在陈良言的《几种微观比较教学法》中,也提到了语文教学当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且操作简单的微观比较教学法,增减法、对照法、改词法以及换写法等。而有的学者比较着重强调宏观层面上的比较教学法,比如在邱万紫的《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中,则认为可以分成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而纵向比较又可以划分成: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家或是不同作品等;横向比较主要包含课内和课外的比较、课文篇目的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要求
比较教学法的教学要求具有特殊性,并非是单一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第二,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第三,对课外教学的要求。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根据其自身属性而决定的,但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体系等。例如赵文娟在《短文两篇》的对比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比较《爱莲说》与《陋室铭》两篇古文的构造和句意,然后应用比较教学法向学生讲解具体的授课过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1对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要求
教学方式的要求是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比较教学有很多的具体方式方法,根据其效率的高低,来对具体的方式方法进行选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在选择方面非常无序且无系统性,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对教学方法进行自主的选择,但是教学成果却不尽人意。如果配合使用比较教学法,教学效果将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可以对不同的文章体裁的教学以及类似的特点文章教学选择最为有效的比较方法。比较教学法包含了比较阅读能力训练、比较阅读内容的选择、比较态度、比较思维的锻炼和培养等阅读内容。如在具体的比较阅读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根据这些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及可比性等方面对其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具体的比较阅读能力的训练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寻找及分析整理、评价总结等相关方面对其提出相应的要求。
3.2对课外比较阅读的要求
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当前的阅读中,教师需要针对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帮助,让学生找到阅读乐趣,同时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掌握更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现代阅读要求和谐一致,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平等的关系,不论是在交流讨论上,还是在教师讲解过程中,都要求氛围融洽,学生敢说、教师敢讲。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做到相互关爱,彼此信任。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严谨的教学态度,创设轻松、舒适的教学环境。此外,学生也应安于本分,尊重教师,而不可疏于纪律。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建立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要求师生之间对于阅读的学习目标要一致。最后是比较结果反馈的及时性。通过及时反馈,使教师在课外指导中更为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课外比较阅读情况。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中,教师使用比较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良好的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同时通过比较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可以对语文教学进行整体的提高,将阅读、写作等教学按照相应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以保证学生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的理解比较法的意义,通过比较法的使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可以顺利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J].曹培凤.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年02期
[2]方寸之间读精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智慧摭谈[J].黄燕娜.中华少年2018年26期
[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思想的渗透[J].秦本强.课外语文2018年25期
论文作者:刘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教学法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