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分析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部分,是一门涉及基本理论、仪器构造、谱图解析特别多的课程。为了加快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学科和专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保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对这些措施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为将来成品分析方法的改善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关键词:分析化学;预处理;成品分析;试样品;数据信息;应用
引言
分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具有突出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领域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实验教学在分析化学这门课中具有重要地位。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理论性较强,学习内容相对枯燥,而在实验课上,学生有了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机会,能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实验教学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各专业学科的交叉渗透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课堂上教师讲解理论、方法、步骤,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实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性不高,对实验过程缺乏自己的理解,教学效果较差,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我们尝试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1成品分析方法的程序
1.1样品处理
成品分析根据试样采用不同分解试剂方法,将试样分解后制备成溶液,然后进行测定。分解试样方法很多,如酸溶法、碱溶法和熔融法等。分解试样时要求试样分解完全,待测组分不损失,不引入干扰物质。对于含有多种组分的复杂试样,在测定某一组分时,共存的其他组分有干扰时,应采取措施消除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主要有掩蔽和分离。
1.2样品分离
样品分离方法中蒸馏和挥发法应用得比较早,之后出现了沉淀分离、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最后发展起来的是色谱分离。沉淀分离法是根据溶度积原理,利用某种沉淀剂有选择的沉淀一些离子,达到分离的目的。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相不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所发生的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色谱分离是一种以分配平衡为基础的分离,是根据不同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比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中的两相,一个是固定相,一个是流动相,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反复多次地利用混合物所含组分分配平衡性质产生差异使彼此得到分离。
1.3样品分析
产品分析的早期方法是利用官能团的有机反应和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由于样品消耗量大,实验程序复杂,所提供的信息不正确,换用仪器分析等形式代替。目前,有机结构分析方法仍然最常用紫外光谱、红外和拉曼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法。国内外有许多书籍详细讨论各种光谱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但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光谱信息结构,不仅要掌握各种光谱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充足的实践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完善分析化学考评制度促进分析化学教学公平性
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活动来说,专业考评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对其实验成果进行评定,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在考评阶段,建议教师增加创新性实验论文考评项目,以保证实验考评成绩更加客观和公平。此外,通过对课前预习效果、实验操作能力、数据精准性以及实验态度等内容进行考评,从而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从而提升考评活动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3优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以往对预习的内容并没有做具体要求,而由于军校课程和训练任务安排较多,占用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学生在课前一般只是粗略地看下实验内容,有些学生甚至干脆不作预习,当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相关问题时,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粗略的了解实验,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每一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意义缺乏足够理解,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教师在课前针对即将开展的实验提出系列具体问题,由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回答,如“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实验,教师会在课前提出“碘量法的定义和分类”“淀粉指示剂何时加入”“实验对溶液体系的要求”等具体问题,促进学生主动预习思考,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热身活动”,上课的时候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自身操作观察,使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实验课开始后,教师一般会先讲解实验目的、相关原理和实验步骤]。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是教师结合板书讲解知识点,学生对难点理解的途径有限,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将知识点通过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配位滴定中铬黑T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可以制作成动画,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理解滴定前后指示剂的配位情况。到目前为止,本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已经完全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力求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课后总结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方法是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习主动性不高。我们尝试采用让学生根据分组分别来总结,对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并将总结情况列入实验评分体系,促进学生对实验过程认真对待,而不能应付了事。对于实验结果不理想的组,我们会在课后开放实验室,使这些学生可以重复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研究成品分析发展时,我们发现传统的分析方法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还存在一些弊端,有其局限性和缺点,如费时、程序繁琐、结果不理想、试样处理困难;对气体样品的分析方法有限,很多时候令人束手无策,等等。所以,只有成品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努力探索出更多的分析方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曹文轩,张梦军,张惠静.《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浅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6):948⁃949.
[2]张博,曹励民,景晓红,等.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91⁃2592.
[3]管潇,张惠静,张梦军,等.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8):597⁃599.
[4]朱清,张明珏,李成胜,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时刊,2016,30(4):56⁃58.
[5]蔡昌群,龚行,费俊杰,等.改革和整合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州化工,2013,41(17):239⁃241.
[6]陈文瑞.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7(9):121⁃122.
论文作者:韩林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分析化学论文; 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试样论文; 教师论文; 目的论文; 组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