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弃台论”相关争论的观察及美国对台政策走向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走向论文,对台政策论文,弃台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14)02-0030-10 一、美国“弃台论”相关争论 2008年马英九上任后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两岸通过国共交流平台、两会协商,以及两岸经贸文化、产业合作、民间交流等多种渠道,加强了双方交流与合作。两岸对话和往来频繁,相互关系步入良性互动轨道。过去的五年,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60多年来最密切的水平,两岸关系总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① 在两岸局势缓和的情况下,“华盛顿应该扮演何种角色”②这个问题得到了美国学界广泛的关注。美国政府官员和政策专家对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弃台论”声音的出现,引起了美国官方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 (一)美国“弃台论”的兴起 两岸步入和平发展期之后,美国一些学者发出了“弃台论”声音。“弃台论”提出者普遍从当前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出发,认为美国对台政策应服从于对华政策。他们指出,美国若能放弃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可以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保证中美关系的稳定性。 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比尔·欧文斯(Bill Owens)从中国实力增长势不可挡、中美关系至关重要的角度率先发出了“弃台”的声音。他在2009年11月份的《金融时报》文章中指出:“台湾关系法……是我们继续向台湾售武的基础,这个法案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需要深刻地检视这项过时的立法,这将会被中国视为开始发展开放、信任甚至友好的新型关系的真正尝试。”③他进一步指出,停止对台军售、与中国发展合作开放信任的关系能够使中美打破大国敌对的历史循环。 有学者认为两岸融合不可避免,放弃台湾是美国应对这一未来形势的积极选择。在2010年一/二月号的《外交事务》期刊上,美国青年学者季礼(Bruce Gilley)发表了台湾正在“芬兰化”的言论,引起了美国和海峡两岸舆论界的广泛关注。季礼在其题为《不太危急的海峡:台湾“芬兰化”如何有益于美国国家安全》的论文中指出,马英九上台后对大陆采取的和解政策,已使台湾一步步走向“芬兰化”的道路。美国应重新遵守1982年对北京做出的承诺,大幅减少对台军售。若台湾实现“芬兰化”,美国逐渐从台海事务中脱身,就能打破中美关系的恶性循环,大大改善中美关系,从而有利于美国乃至全球的安全。④ 还有一些学者从消除台湾问题这一可能导致中美冲突的根源出发,提出放弃台湾以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查尔斯·格拉泽(Charles Glaser)在《外交事务》杂志2011年三/四月号上发表题为《中国崛起会导致战争吗?》的文章,指出由于中国非常重视台湾,而且中美在维持现状的合法性上立场不同,台湾问题给中美关系带来显著的危险和挑战。台湾问题的危机很容易扩大成核战争,因此,“考虑这些风险,美国应该考虑放弃对台湾的义务。这将会消除中美之间最明显、最有争议的冲突爆发点,并能为今后数十年两国的良好关系铺平道路”。⑤2011年5月,中国问题专家傅立民(Chsas W.Freeman Jr.)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演讲时提出,“继续支持台湾将使国库空虚的美国与空前强大的中国迎头相撞”。⑥2011年8月,卡图研究所防务专家泰德·卡朋特(Ted Galen Carpenter)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虽然他没有明确指出美国应该放弃对台义务,但是他的文章标题——“台湾和其他安全委托人不是有价值的盟友”已经说明了他的观点。他在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实力增强、在经济上和外交上对美国的重要性加大,激怒北京的潜在代价在增加。在不激怒北京的情况下要满足马英九军购的要求,简直是让奥巴马政府进行高空走钢丝表演。而这对最好的杂技演员来说都是挑战。⑦ 2011年11月10日,哈佛大学研究员保罗·凯恩(Paul V.Kane)同样指出台湾有可能引发中美冲突,但他更进一步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议。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题为《放弃台湾,拯救美国经济》的文章,建议奥巴马当局放弃对台军售与军事援助,并以此作为交换,说服中国取消美国1.14万亿美元的国债。⑧尽管该提议普遍被认为不现实,被称为“这根本是个笑话”,但是它引起了人们对“美国是否放弃台湾”这一议题更为激烈的讨论。 (二)美国国内对“弃台论”的批评 “弃台论”出现之后,激起美国传统亲台及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弹。他们纷纷发表论文对“弃台论”进行批驳,论文的题目或者质问“我们可以抛弃台湾吗?”或者要求“不要抛弃台湾”,直接表达了他们的观点。2011年6月16日,美国众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伊莱亚娜·罗斯—莱赫蒂宁(Ileana Ros-Lehtinen)还特地举行了一场关于“台湾为什么重要”的听证会,在其开场白中,莱赫蒂宁把“弃台论”直接批评为“新的绥靖主义(new appeasement)”。⑨“弃台论”批评者们强调新形势下台湾的重要性在增加,而不是相反。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美国不能放弃台湾的理由: 第一,放弃台湾将会损害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 鉴于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美国保守势力看来,放弃台湾将严重损害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他们认为放弃台湾这个前沿阵地和缓冲区,美国的亚太战略将失去支撑。美国国防大学教授柯尔(Bernard Cole)指出,美国对两岸关系的政策是更大范围内亚洲战略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必须在地区背景下进行分析。⑩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助理研究员麦克·马扎(Michael Mazza)罗列了台湾的军事战略重要性:1.被吞并的台湾能给中国提供更长的战略纵深,使它更容易把武力直接投放到太平洋。中国额外的战略纵深将在美国自身的损失中获得。2.通过吞并台湾,中国将使日本自卫队和美国军力维护南部日本岛屿更为困难。3.吞并台湾将使得中国更容易控制连接南海和菲律宾海的吕宋岛。有这一战略位置,人民解放军能够威胁日本、韩国,甚至美国的资源流动。(11) 美台商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题为《是时候理清美国台湾政策》的文章。他除了强调中国快速增长的军费意味着美国绝不能忽视台湾之外,还明确指出台湾的战略重要性。他指出:“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是第一岛链的关键一环,给日本或者韩国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台湾的丢失将带来日本和韩国安全态势的改变,包括日本有可能发展核武器。它也将给中国日益增长的蓝水海军打开西太平洋的大门,而中国仍需解释蓝水海军的用途。”(12)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卜大年(Daniel Blumenthal)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如果台湾落入中国之手,中国将扩张军事以扫除日本方向的任何战略纵深,以控制南海并深入太平洋。自从太平洋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我们面临着失去控制太平洋的威胁。”(13) 第二,放弃台湾将损害美国对亚太盟友的诚信。 戴维森学院政治学教授任雪丽(Shelly Rigger)在文章《为什么放弃台湾帮不了美国与中国?》中指出,美国对台湾的行为显示了它对对外援助的态度,包括它的同盟承诺、遵守其义务的意愿。美国如何对待其包括台湾在内的长期朋友是衡量美国履行其领导角色承诺的重要尺度。她援引海军分析中心退休准将麦克维登(Eric Mc Vadon)的话说:“一旦美国放弃台湾,美国作为同盟伙伴的信誉以及它在这一地区和全世界作为和平与稳定的堡垒的声誉将会荡然无存。”(14)美国前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同样认为,“弃台”将会在美国亚洲盟友中产生消极效应,“不但不会使美国把精力集中于其他条约伙伴,反而会造成美国逐步从该地区撤出、绥靖中国以及甘愿背弃朋友的印象”。(15) 第三,放弃台湾可能会增加中国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在一些学者看来,放弃台湾可能会被中国视为美国衰落的证据,对中国的妥协将增加中国对外政策的扩张性。卜大年在转述格拉泽的观点后,抱怨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就是沿用“弃台论”去处理台湾问题。他批评说:“中国是怎样回报包括事实上的抛弃台湾在内的这些让步的呢?是通过进行其他的领土要求、到处威胁盟友,并拒绝与美国进行军事交流的要求。简而言之,华盛顿采取了格拉泽提议的所有措施,而中美关系却变得更糟。”(16)北美台湾人教授协会会长李学图(Shyu-Tu Lee)和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中心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在其反驳格拉泽的文章中指出,格拉泽的建议值得怀疑,很可能导致中美之间更多的紧张而非缓和。美国对台军售是维持西太平洋地区和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打破恶性循环,就必须从中国大陆降低军事部署开始,而不是从美国减少对台军售开始。(17)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和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资深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认为,“放弃台湾的决定,甚至大幅度减少美国对台湾的支持,都会被越来越自信的中国当做是美国衰落、动摇和不可靠的证据”,“2009年美中联合声明中提到了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就反映了北京的一种评估:中国可以对美国施压和进行误导;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让步不一定会使中国在其他对美国重要的问题上,如朝鲜和伊朗问题,对美国采取更顺从的态度”。(18)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 Holmes)和吉原俊井(Toshi Yoshihara)在《外交家》网站上撰文称,“拿台湾换取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个错误,野心勃勃的大国将此视为饭前开胃菜而不是饭后甜点”。(19) 第四,放弃台湾意味着背弃美国的价值准则。 自上世纪90年代台湾完成民主化进程以来,促进台湾发挥其在地区的民主榜样作用是美国对台政策主要利益之一。当前,这一因素仍为一些学者所强调,“尽管存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但台湾作为一个民主转型的成功典范具有重要的价值,美国不应牺牲台湾取悦中国”。(20)格拉泽等学者从现实主义立场出发,坚持认为安全利益是最重要的对外政策目标。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美国才会考虑民主等利益目标。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忠于美国的价值观同样对台湾政策重要,因为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代表美国对它的外交政策的核心价值观:民主、自由和市场经济的决定性考验”,(21)而放弃台湾“不仅将削弱民主世界的力量,也将意味着,美国不再对推动世界其他地区的民主化持认真的态度”。(22) 二、对“弃台论”相关争论的观察 (一)“弃台论”相关争论兴起的背景 “弃台论”相关争论在近年的兴起,有着深刻的背景,凸显美国对台政策面临的战略环境已发生改变。 第一,中美关系重要性的增强制约着美台关系的发展。 伴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大,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在增加。近十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的差距显著缩小。2000年中国GDP约占美国的12%,2010年则上升为40%。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实力对比的微妙变化是美国对台政策战略环境变化的重要部分。葛来仪表示,《与台湾关系法》制定30年后的今天,“美中台关系”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她指出:“不可讳言,在某些层面上,这已造成美国在国际间领导地位的改变,也对美国形成压力,尤其是美国爆发经济与金融危机之后。”(23) 与此同时,中美在经济、文化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扩大深入,并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中美两国GDP总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约占世界总额的40%。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之间合作的潜力也非常巨大。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中美两国政府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24)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着战略互疑,(25)但与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一直是美国的利益所在。美国对台政策势必受到中美关系的制约,美国在对一些议题的处理上会尽量避免伤害中美关系。随着中美战略合作的扩大,美国更有可能充当台湾易变的和不稳定的伙伴(fickle and un-certain partner)。(26) 第二,两岸和解使美国对台政策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两岸步入和平发展期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发挥的影响力呈现明显变弱趋势。60年来,美国作为一种外部力量介入台湾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台海两岸越是对抗与相互隔绝,美国在维持和发展这种对抗局面中的能力与作用就越大;相反,两岸之间的交流越是密切,美国影响两岸交流的能力和空间就越小。随着两岸关系的重心从对峙、对抗转移到和平交流、相互依存,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发挥影响力的空间就越来越有限。当前两岸的经济整合与多层次交流,大大减小了美国在台湾问题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大陆采取“和平发展”的新对台战略,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两岸安全困境,制约了美国介入台湾问题的空间。从台湾问题诞生开始,美国对台湾问题主导权的掌控,主要是由于两岸安全困境的存在。(27)大陆对台和平与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两岸之间结束战争状态、进入和平共处与交流合作的良性互动状态提供了政治前提。台湾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回应,如马英九提出“绝不开第一枪”、台军演习不再模拟解放军攻台等。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两岸之间的对抗明显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保护、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的美台关系基础,已难以为继,甚至美国对台湾的保护的意义也必将受到质疑”。(28)在两岸关系缓和的情况下,面对中国的持续反对,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越来越难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 (二)“弃台论”的现实效力 毋庸置疑,“弃台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开辟了美国国内反对售台武器的舆论阵线,“拥台派”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国会内部赞成和反对对台军售的两种声音同时放大等等。(29)但这些影响,当前还主要存在于战略思考和舆论层面。从现实来看,“弃台论”尚未进入政策决策层面。尽管美国对台政策的战略环境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但从美国政府当前推行的对台政策来看,当前美国对台政策并未发生结构性变化。 第一,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框架并未改变。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对台政策,延续了美国历届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为基础。 一方面,奥巴马政府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奥巴马访华,在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声称:“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欢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30)自奥巴马还是总统候选人开始,到2009年4月与胡锦涛的会谈,都声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2010年3月12日,前副国务卿史坦伯格(James B.Steinberg)指出,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方面仅保持非官方性质的关系。这是自尼克松、卡特和里根总统以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历届政府奉行的长期、坚定的政策,其核心是一个中国政策,这一政策没有变化。(31) 而另一方面,美国也并没有放弃《与台湾关系法》。奥巴马在访华过程中,在与胡锦涛会谈后的记者会上说,美国对“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缓和紧张局势和建立台海两岸联系所采取的行动表示赞赏,“根据美中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的基础,美国的政策支持这些联系的进一步发展,因为这些联系符合双方的利益和其他更广大地区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32) 在有的学者提议检讨甚至抛弃《与台湾关系法》的同时,也有不少美国学者和官员公开表达了对《与台湾关系法》的肯定与支持。葛来仪强调《与台湾关系法》的延续性,不需要调整,“因为《与台湾关系法》满足了而不是挑战了美国政策利益,它的有效性在转变中的美国、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动态中没有受到实质的影响”。(33)美国前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罗德(Winston Lord)指出:“一九七九年四月十日所制订的《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有效以及最持久的法律,因为此法律维护西太平洋地区的稳定,同时对台湾的安全、繁荣与民主发展亦相当重要。”(34) 第二,美国并未放弃对台湾的影响力。在两岸步入和平发展期,奥巴马政府通过与台湾的多方位合作继续提升美台关系,加强对台湾的影响力。奥巴马政府三次宣布对台军售,总额超过183亿美元,同时频频派出高层官员访问台湾,加强双方关系。2011年9月14日,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库马尔(Suresh Kumar)访问台北。2011年12月上旬,奥巴马政府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派出国际开发署署长沙赫(Rajiv Shah)和能源部副部长伯纳曼(Daniel Poneman)两位部长级官员访台,打破11年多来无美国部长级官员访台的历史。2012年10月2日,美国还宣布将台湾地区纳入赴美免签证(VWP)的对象。 美国持续介入台湾问题的原因是美国仍重视台湾在其对华战略及地区战略中可发挥的战略作用。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以及它在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加大使得它被视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中国作为竞争者的出现和美国为在后西方世界维持自由秩序而保持对盟友的义务使得台湾对美国来说更为重要,而不是次要”。(35)伴随着美国近年来的重返亚太战略,台湾作为美国亚太战略的一环,其战略重要性再次被强调。时任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M.Campell)在2011年10月的众议院对外事务委员会听证会上指出:“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部分是与台湾保持坚实的、全方位的非官方关系,以及与这一利益一致的美国对保障海峡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坚定持久的承诺。”(36) 从“弃台论”的现实效力来看,当前美国对台政策并未发生结构性变化。但另一方面,从“弃台论”兴起的背景来看,美国对台政策面临着困境,需要进行局部调整。美国对台政策的走向即表现为基本框架不变、局部修正的特征。 三、美国对台政策走向 (一)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立场 在美国对台政策的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前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立场表现为: 第一,宣称支持两岸和解。 美国官员和学者多次声称维系台海和平稳定符合美国策略性利益。2012年6月,在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暨亚洲安全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Leon Panetta)谈论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再平衡时表示美国肯定近年台湾和中国大陆努力改善关系,并将持续支持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及稳定。(37)美国台海关系专家们都强调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8年之间曾发生的台海紧张局势,是违背美国利益的。因此,对于2008年之后的两岸和解,他们声称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 第二,认为两岸“健康平衡”符合美国的利益。 近年来,美国学者一直在渲染中国军事实力扩大以及中国军力增长的不透明。在大陆对台部分,美国大量报告声称中国大陆尚未解除对台湾的威胁,沿海导弹部署是针对台湾的。因此,美国要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以维持两岸的“健康平衡(healthy balance)”,正如奥巴马在2008年总统竞选期间曾公开表示“乐见布什政府通知国会对台军售的决定”。(38) 第三,继续提升美台关系。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2011年11月10日在夏威夷“东西中心”(East-West Center)以“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为题发表演讲时,特别指出“美国与台湾拥有坚强关系,台湾系美国重要之安全及经济伙伴”。(39) 为加大在台湾事务中的影响力,美国将继续加强与台湾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提升美台关系。特别是美国将继续支持台湾拓展国际活动的空间。2013年7月12日,奥巴马签署了国会关于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第38届国际民航组织大会(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的法案。曾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的包道格(Douglas H.Paal)还建议台湾应参加东亚峰会(East Asian Summit)和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活动。 2013年9月1日,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由共和党籍议员伊莲娜-罗斯雷婷恩提案、22位议员联名签署支持的所谓“2013台湾政策法案”,法案规定美方应鼓励美台“内阁官员”互访,允许双方官员在所有美国政府部门办公室会面。法案规定,授权美国总统同意转移佩里级战舰泰勒号(USS Taylor)、卡尔号(USS Carr)和艾尔罗德号(USS Elrod)至台湾,增强台湾防务实力。还说明美国总统应接受台湾对F-16C/D战机的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国会做简报,提交各项攸关台湾防务安全事务的报告。(40) (二)美国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主张与策略 尽管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立场没有发生变化,但对一些具体议题的主张和策略进行了调整。 第一,支持两岸进行和平对话,但同时期望掌控两岸谈判的细节。 美国官方一直以来都声称鼓励台海两岸和平对话、和平解决歧见。与此同时,美国对两岸的对话和协商始终予以密切关注,期望掌控两岸谈判的细节。2010年8月,美国“两岸信心建立措施计划访问团”赴台访问,拜访马英九、王金平、蔡英文、台相关“部会”首长以及岛内学者,了解刚刚签署的ECFA内容及影响,探讨两岸进行政治议题谈判、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 美国学者在其研究报告和会议发言中表达了对不能获得两岸对话协商信息的担忧。葛来仪在其研究两岸军事互信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美国官员期待台湾在进行两岸互信谈判之前事先与华盛顿协商。如果台北认为和大陆正式谈军事互信是它的利益所在,那么它应该和华盛顿讨论可能的互信路线图。”(41)2010年12月,她又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一场有关美台关系的研讨会上说明,美国希望能更仔细了解两岸协商及谈判经过。她举例说,台湾成为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及与中国大陆签订“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的过程细节就并未与美国分享。她再三表示,美国对台湾政府并非不信任,但希望能对台湾与大陆的交往有更深的了解。(42) 第二,持续对台军售,但会对未来军售的原则和方式进行调整。 美对台军售仍将延续。美国政府高官在不同的场合都明确指出了这一点。2009年6月10日,坎贝尔在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提名听证会上表示,美国“有义务向台湾提供必要防卫所需的武器与服务”。(43)在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举行的研讨会上,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Keating)表示,美国的对台(军售)政策是“基于1979年的《与台湾关系法》,这根本就不是一项新政策,无论美国政府是否会宣布另一次军售,这一政策都不会改变”。(44) 在军售原则上,将长期以来的保持两岸军力平衡原则修正为非对称原则。美国国防部亚太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华莱士·格雷格森(Wallace Gregson)号召台湾追求“非对称作战能力”,即为“非对称不是打败中国军队,而是能阻止他们充分利用他们正在发展的先进武器并损害他们的有效性”。(45)美国学者进一步解释说:“获得非对称能力不只是简单地购买新武器。它涉及发展新的方案和战略,以针对摧毁进攻者的战略、发掘它的脆弱性。”(46)兰德公司在《平衡问题:两岸争端的政治环境和军事问题》的报告中建议,美国今后对台军售的重点应该是增加中国进攻的可感知成本,而不是具有决定性地击败大陆的进攻,尤其要增强台湾的战时生存能力和反登陆联合作战能力。(47)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预测到未来美对台军售在方式上会更谨慎一些,以尽量不刺激中国的严重反应为考虑。在军售项目的选择上会渐进式升级,时机的选择上也会见缝插针。2010年初美对台军售之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琼斯宣称,美国未来对台军售时将先与中国“磋商”(consult)。(48)美国国会议员们质疑,奥巴马政府在宣布军售项目前,是否曾事先向中国政府告知内容,甚或讨论军售内容。坎贝尔曾对此进行了否认,但帕内塔在2011年10月的亚洲之行中证实了美国曾向中方提前知会军售事宜(given the Chinese a heads up)。美国没有出售F-16C/D给台湾,也反映了这一点。包道格指出,如果奥巴马在台湾的要求下,选择出售F-16C/D型战机给台湾,就得准备为已经有麻烦的美中关系付出新的代价。(49)美对台军售的方式是在既不影响同中国合作的大前提下,避免中美关系因为军售而严重倒退影响美国的利益,与此同时迎合亲台势力和利益集团的诉求。 第三,肯定两岸在经济合作上取得的成果,但同时加深与扩大美台经济联系。 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2010年6月签署了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制度化、机制化阶段。奥巴马政府对此进行了肯定。2011年1月,希拉里在美国国务院发表的有关中美关系的演讲中称,“大陆与台湾之间有了更广泛的对话和经济合作,完成了历史性的ECFA协商,令我们感到鼓舞”。(50) 但两岸密切的经贸合作同时激起了美国对美台经济合作的危机感。在以依靠对台军售来达到两岸平衡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时,美国学者普遍强调政治与经济因素在介入两岸关系中的作用。他们提议美国与台湾加强经贸合作,维持对台影响力,同时作为台湾抵抗大陆经济影响的有效防御手段。有学者担忧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将对台湾自主性产生损害,建议“美国应该鼓励台湾成为一个重要的地区和国际贸易伙伴。这样华盛顿将帮助减少北京利用它的对台压倒性的经济影响力作为外交政策工具的可能性”。(51)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已向台发出信号,将在“适当的时间”鼓励台湾加入TPP。(52)台湾方面,也已设定目标,计划8年内加入TPP。2013年3月,美台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已恢复协商。卜大年指出美台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的签署,有助于美国以台湾为跳板(launching pad)进入大陆市场,亚太其他国家也会更愿意与台湾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台湾可望成为地区经济中心,展现政治活力,增强自身的安全感,从而有利于台海稳定。(53)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来美国对台政策呈现出总体框架维持不变、局部修正的态势。这给两岸关系及大陆台湾问题战略带来的影响在于:一方面,美国继续保持甚至扩大对两岸关系的介入,两岸关系的发展仍将受到美国的影响甚至干扰。美国在重返亚太进程中强调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可能会使得台湾政府在台美关系与两岸关系之间寻求平衡。马英九委派核心幕僚为台当局“驻美代表”,表明马英九对台美关系重要性的提升。特别是当前在两岸关系步入“深水区”后,台湾更希望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和扶持以增强谈判的信心,这将给美国介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在美国对台政策进行局部调整的时候,中国政府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同美国加强沟通与互动,扩大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利益共同点,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注释: ①杨洁篪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国台办网站,http://www.gwytb.gov.cn/wyly/201311/t20131115_5213685.htm ②Kerry Dumbaugh,"Taiwan-U.S.Relations:Recent Developments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CRS Report for Congress,Order Code RL 34683,September 25,p.5. ③Bill Owens,"America Must Start Treating China as a Friend",Financial Times,November 17,2009,http://www.ft.com/intl/ems/s/0/69241506-d362-11de-8caf-00144feabdc0.html#axzz1RXebUtOH ④Bruce Gilley,"Not So Desire Straits:How the Finlandization of Taiwan Benefits U.S.Security",Foreign Affairs,Jan/Feb 2010,Vol.89,pp.44-60. ⑤Charles Glaser,"Will China's Rise Lead to War—Why Realism Does Not Mean Pessimism",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1,Vol.90. ⑥Chsas W.Freeman Jr.,"Beijing,Washington and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Prestige",http://www.mepc.org/articles-commentary/speeches/beijing-washington-and-shifting-balance-prestige. ⑦Ted Galen Carpenter,"Taiwan and Other Security Clients Are Not Valuable Allies",August 3,2011,http://nationalinterest.org/blog/the-skeptics/taiwan-other-security-clients-are-not-valuable-allies-5700 ⑧Paul V.Kane,"To Save Our Economy,Ditch Taiwan",New York Times,November 10,2011,http://www.nytimes.com/2011/11/11/opinion/to-save-our-economy-ditch-taiwan.html? _r=1 ⑨(15)"Why Taiwan Matters",Hearing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One Hundred Twelfth Congress,First Session,June 16,2011. ⑩Speech on the conference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a New Era of Negotiation",hosted by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From the web site of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 (11)Michael Mazza,"Don't Ditch Taiwan",http://www.american.com/archive/2011/november/dont-ditch-taiwan/ (12)Rupert Hammond-Chambers,"Time to Straighten Out America's Taiwan Policy",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504404576183831310151722.html (13)(16)Daniel Blumenthal,"Rethinking U.S.Foreign Policy towards Taiwan",March 2,2011,http://shadow.foreignpolicy.com/posts/2011/03/02/rethinking_us_foreign_policy_towards_taiwan (14)(21)Shelley Rigger,"Why Giving Up Taiwan Will Not Help Us with China",Asian Outlook(AEI),No.3 November 2011,p.3,p.4. (17)Shyu-Tu Lee,Douglas Paal,"Response:Disengaging from Taiwan :Should Washington Continue Its Alliance with Taipei?",Foreign Affairs,Jul/Aug 2011,Vol.90,No.4,pp.180-181. (18)Nancy Bernkopf Tucker and Bonnie Glaser,"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Abandon Taiwan?",The Washington Quarterly,34:4,pp.24-25. (19)Jame Holmes & Toshi Yoshihara,"Getting Real About Taiwan",The Diplomat,March 7,2011.http://thediplomat.com/2011/03/07/getting-real-about-taiwan/ (20)David Pilling,"US Cannot Sacrifice Taiwan for Court the Chinese",Financial Times,March 30,2011. (22)Denny Roy,"Why the US shouldn't Abandon Taiwan",Special to CNN,December 6th,2012. (23)(34)《台湾关系法三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台湾《中央日报》,2009年4月19日。 (24)Tom Evens,"China-US Relations Called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World",November 16,2009. (25)“中美战略互疑”的概念定义和来源分析详见王缉思、李侃如:《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http://www.brookings.edu/~/media/research/files/papers/2012/3/30%20us%20china%20lieberthal/0330_china_lieberthal_chinese.pdf (26)这里借用了卜大年的概念。参见Dan Blumenthal,"The United States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A New Era of Negotiation",hosted by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Washington DC,July2,2010. (27)柯庆生指出:“考虑台湾问题和中国、美国,再加上日本之间的关系,安全困境的确存在于东亚,并且以一种极为棘手的方式存在着”,见Thomas J.Christensen,"The Contemporary Security Dilemma:Deterring a Taiwan Confli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Autumn 2002,p.11. (28)郭震远:《奥巴马对台政策和未来美台关系走向评析》,香港《中国评论》,2009年1月,第29页。 (29)刘飞涛:《美国涉台政策辩论及对台军售政策走势》,《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第59-61页。 (30)“中美联合声明”,新华网,http://news.xiahuanet.com/world/2009-11/17/content_12475620_2.htm,2009年11月17日。 (31)U.S.reaffirms commitment to one-China Policy,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90001/90776/90883/6934046.html (32)《奥巴马重提〈台湾关系法〉美促两岸积极对话》,联合早报网,2009年11月18日。 (33)Bonnie S.Glaser,"The Relevance of the TRA at a Time of Changing US-China-Taiwan Relations",http://csis.org/files/media/csis/pubs/090430_tra_anniversary.pdf (35)Daniel Twining,"Taiwan's Elec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U.S.-Taiwan Relationship:No End to the Affair",January 23,2012,http://www.nbr.org/research/activity.aspx? id=197 (36)Kurt M.Campell,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October 4,2011. (37)Secretary of Defense Leon Panetta,Remarks at the Shangri-La Dialougue,Singapore,June 2,2012. (38)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声称对台军售“有助于台湾的防卫和海峡两岸的健康平衡”,见"Obama Welcomes Arms Package",Taipei Times,Oct 10,2008. (39)Hillary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October 11,2011.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 (40)《美众院通过2013台湾政策法案 拟扩大美对台军售》,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08/4200686.html,2013年8月2日。 (41)Bonnie S.Glaser,"Building Trus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A Role for Military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A Report of the CSIS Rreeman Chair in China Studies,January 2010. (42)http://www.gwu.edu/~sigur/news/events10.cfm (43)Kurt M.Campbell,President Obama's Nominee to B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Statement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June 10,2009,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09/06/124554.htm (44)Robert Sutter,"Cross-Strait Moderat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Policy Adjustments Needed",Pacific Forum CSIS,March 5,2009. (45)Wallace Gregson,"Remarks to the 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 Defense Industry Conference",September 28,2009. (46)Abraham M.Denmark and Richard Fontaine,"Taiwan's Gamble:The Cross-Strait Rapproche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U.S.Policy",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December 2009. (47)Rand Corporation,A Question of Balance:Political Context and Military Aspects of the China-Taiwan Dispute,p.141.http://www.rand.org/pubs/monographs/2009/RAND_MG888.pdf (48)“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称美将与中国磋商对台军售”,http://taiwan.huanqiu.com/news/2010-01/704827.html (49)Douglas Paal,"Taiwan:Doubled-Edged Victory",Carnegie Commentary,http://carnegieendowment.org/2010/11/30/taiwan-double-edged-victory/3mn6 (50)Hillary Rodham Clinton,Inaugural Richard C.Holbrooke Lecture on a Broad Vis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1/01/154653.htm (51)Abraham M.Denmark and Richard Fontaine,"Taiwan's Gamble:The Cross-Strait Rapproche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U.S.Policy",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December 2009. (52)"Taiwan's TPP Bid Linked to U.S.Beef issue:Business Council",Central News Agency,June 9,2012,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 id=1942760 (53)Dan Blumenthal,"The United States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a New Era of Negotiation",hosted by Carnegis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Washington,DC,July 7,2010.标签:中美关系论文; 与台湾关系法论文; 台湾问题论文; 台湾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奥巴马访华论文; 两岸经济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