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外伤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_付勤文,闻晓霞

(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 湖北黄冈 438700)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颅外伤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ICU病房接收的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37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并将其看作研究组,同期在ICU病房另接收重症颅脑外伤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被选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在本研究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37例患者中,共分离出致病菌71株,革兰氏阳性菌23.94%,革兰氏阴性菌71.83%,真菌4.2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脑功能评分、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是引发肺部感染形成的主要致病菌,容易使治疗时间延长,患者脑部功能恢复能力下降,临床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预防措施。

【关键词】肺部感染;ICU;重症颅脑外伤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072-02

重症颅脑外伤是指因头部受间接或者直接暴力而导致的颅脑组织严重受损情况,其临床表现多以头部软组织受损、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等为主。由于该疾病病情较为危重,纠正休克、紧急抢救是其主要治疗原则,临床可切开气管对患者救治,这样不仅能使通气障碍情况得到改善,而且还能使呼吸系统的通畅性得以恢复[1]。肺部感染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时常发生的一种的并发症,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预防意识的加强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37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发生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ICU病房接收的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3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区间39~78岁,平均年龄(59.5±3.4)岁;发病时间1~5小时,平均发病时间(2.2±0.3)小时。同期在ICU病房另接收重症颅脑外伤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区间40-79岁,平均年龄(60.3±3.6)岁;发病时间1~5小时,平均发病时间(2.3±0.2)小时。把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情况相比(P>0.05),数据间存在比较性。

1.2 诊断肺炎的标准

①实施呼吸机治疗后,患者于2天内发生病变情况;②经对肺内行胸片检查发现,伴有病变或者阴影;③患者呼吸道伴有分泌物,体温不低于37.5℃,且出现肺实体征;④经给予血常规检测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不低于10*109/L,中性粒细胞达到65%;⑤行抗生素药物治疗前,患者鳞状上皮细胞个数在痰液涂片低倍视野显示下未超过10个,白细胞不低于25个,白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比例未超过3:1。被选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只要有1项和上述诊断标准相符,那么可诊断为肺部感染。

1.3 方法

1.3.1治疗方法 持续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其中包括:呼吸、脉搏及血压等,避免发生躁动情况。实施心电监测,持续观察患者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对其心电起搏轻与心脏搏动情况予以掌握。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与血污及时清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抗感染加强治疗,对伴脑水肿者,医疗人员需给予250ml甘露醇20%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2至4次/日,依照患者感染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

1.3.2检查方法 采取致病菌的实验室检查于研究组患者,用纤维镜经人工气道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痰液取出,并将其置于细菌培养皿中培养致病菌;实施KB法和微生物鉴定系统对患者的分泌物和痰液情况进行分析,对其致病菌类型给予鉴定。

1.4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肺部感染致病菌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情况;比较观察患者入院时脑功能评分、治疗后脑功能评分及死亡率等临床指标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统计工具,对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形式表示,对比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对比行χ2检验。数据间存在差异性则说明P<0.05。

2.结果

在本研究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37例患者中,共分离出致病菌71株,其中有23.94%革兰氏阳性菌,有71.83%革兰氏阴性菌,有4.23%真菌。从其结果中可知,肺部感染发生率会因延长患者肺部通气治疗时间而提升。数据详情如表1见。

2.1 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在对照组37例患者中,其入院时脑功能评分为(34.93±4.64)分;其治疗后脑功能评分为(25.84±3.60)分。在研究组37例患者中,其入院时脑功能评分为(34.93±4.71)分;其治疗后脑功能频分为(34.20±3.48)分。入院时两组相比,组间数据不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脑功能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t=10.156)(P<0.05)。在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死亡情况,占其比例5.41%;在研究组中,有9例发生情况,占其比例24.32%,经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32)(P<0.05)。

3.讨论

肺部感染临床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疾病时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表现,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有报道显示,肺部感染的出现容易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的治疗时间延长,而且还易使临床治疗风险发生率提升[2]。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的因素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3]:①将气道切开后,容易提高患者呕吐病症发生率,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则易将胃内容物误吸,使得无法及时排出病原菌;②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容易提高ICU肺部感染发生率;③因受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易使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基于此,为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有效合理的肺部感染预防措施是现下临床的首要任务。具体可体现在以下点[4]:①密切监测患者痰液的粘稠度和色、状和味及量,对患者是否伴有哦口腔内菌斑情况进行了解;②对气道加湿设备予以正确应用;③指导患者对一次性吸痰管正确应用,从而能使分泌物的吸引效率有效提升。本研究以我院ICU病房接收的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37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同期另选取重症颅脑外伤37例患者,从其结果中可知,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脑功能评分、死亡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说明,肺部感染情况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能严重影响其脑部功能情况。

总之,真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是引发肺部感染形成的主要致病菌,容易使治疗时间延长,患者脑部功能恢复能力下降,临床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邹颋,李峰,汪卫东,等.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0):88-89.

[2]陈涛.重症颅脑外伤ICU肺部感染病例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75-77.

[3]孙建兰,周洪兰.循证护理干预对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0-13.

[4]吴晓丽,梁艺帝,吴梦阳,等.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129-131.

论文作者:付勤文,闻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重症颅脑外伤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_付勤文,闻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