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分析张炜帆论文_张炜帆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分析张炜帆论文_张炜帆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电网中仍然有一些传统配电网未得到优化,其中很多设备设施已经严重老化,且线路复杂,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引发短路、断路等事故。由于配电网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工作人员工作失误,加上不法分子存在窃电行为等使农村配电网运行中存在严重的线损问题,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极大的损失。为此,供电企业必须提高认识,做好农村配电网降损工作,实施有效的降损节能技术,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

1农村配电网降损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配电网无功功率缺额过大

农村配电网中极易存在无功功率缺额过大的情况,影响正常传输与供电稳定性,这一问题原因在于农村配电网的补偿容量不足。通常情况下,供电企业在对用户无功考核时,依据有关规定,重点针对大功率的电力设备进行补偿电容器的安装以及运行功率考核,往往忽略对较小功率负载的功率因数考核。久而久之,会使农村电网设备运行中的无功功率额度问题愈加严重。另外,在农村配电网中,针对小功率电力设备也安装了补偿电容器,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小功率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很难适应电网自动化,而统计数据也无法确保准确性。

1.2 农村配电网布局规划不符合标准

农村配电网布局规划不符合标准也是影响配电网线损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是配电网管理机制中的漏洞体现。因为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并不好,配电设备缺少、在建设之前缺少科学的规划、电力需求预测不准,成为供电企业配电网工程中的薄弱环节。由于配电网布局规划不科学、不符合标准,导致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配电网降损严重的问题,相应的管理机制、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2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

2.1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电网

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科学合理的规划电网,如果是在较大范围和规模的供电背景下,电力系统的配电线路也就会相对复杂,只有积极的采用具有信息化、集约化的控制手段,才能够显著的提升电网调试的整体效果,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工作目标,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对其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第一,要科学合理的调整配电电压。也就是说,在高电压形成的电力浪费和低电压形成的用户用电体验降低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促使其不仅能够满足广大用户朋友的体验,还能进一步减少高电压的电力浪费,最终实现电力的节能降耗。第二,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和完善配电线路的无偿补偿技术。形成电配电线路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无功电流所形成的电力损耗,所以我国电力企业要想实现配电线路节能降耗的目的,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无偿无功补偿技术,并且科学合理地设置补偿点、容量参数。从而全面的优化和完善无功偿补。

2.2做好线损管理,完善软件功能

在农村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工作流程复杂且有一定难度,首先建立规范且具有技术含量的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与集图形、数据为一体的线损管理平台。基于此平台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多种操作功能,而且可以实现电网结构分析的高效化,并以自动作图、可视化图形交互方式进行数据录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另外,农村配电网线损大小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运行方式、供电方式以及分布等,这就要求线损管理工作需要提前深入分析,再借助线损管理系统的功能,准确计算线损,为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准确数据参考。

2.3提高功率因数

提高功率因素是一种减少供电线路电能损耗的有效方式,也可以控制输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既保证了电能利用率的最大化,也可以达到节能减少损失以及提高供电质量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上,在电力系统运行时,设备容量与功率因素有很大关系,是保证设备容量最佳利用率的关键因素。首先,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规范使用异步电动机型号和容量,并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避免出现变压器的空载和轻载的情况,使变压器负荷率控制在50%以上。其次,在进行无功补偿操作时,将补偿电容器安装到电动机和电焊机部位,在补偿电容器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在配电变压器低压的一侧进行并联电容器的补偿,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自动补偿或分组补偿,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4妥善处理设备线路防雷接地

一是针对多雷区问题,不仅规范加装了线路避雷器,采用了保护间隙,还增设了过电压保护器,该装置为三相供电,即使其中的一相断电也不会对其保护功能造成干扰,依旧正常进行故障指示,而且其交流采样技术,可对三相电压变化加以实时检测,测量结果更和故障判定更精确、更可靠,此外压线式接线端子还实现了方便牢固的连接。通过过压和欠压、三相电压不平衡、动态和静态断相、相序错误等多种保护,增强农村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要注意合理选型和规范安装。二是在处理设备接地时,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严格控制技术参数,如变压器至少要有两根接地线路,水平接地埋深应为0.8m左右,接地电阻测量值不得大于4Ω,接地网最好形成环状,以有效预防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点焊焊接接地,焊缝厚度需大于0.8mm,且在结束焊接后及时清洁和防锈保护,以免焊点氧化影响接地效果。

2.5导线节能降耗技术

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导线界面的基本选择原则,来科学合理的进行截面导线尺寸的确定。并且还要将自身的眼光放长远,以发展性的眼光来展开分析,如果一味的在电力配电线路当中采用截面积较小的导线是不科学的,因为截面积较小的导线并不具备经济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积极的将导线的截面面积加大,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从而达到节约费用的目的,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投资的成本收回。在电力配电线路中应用截面积较大的导线时,线路的无功损耗也会大幅度的降低,换一句话说,就是导线的截面面积和线路损耗两者之间两者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所以说,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合理的增大电力配电线路中导线的截面面积,最终实现减少线路损耗的目的。

3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管理措施

针对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问题,除了以上节能技术与方法以外,还应该从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等入手,实现全方位管理,提高降损节能的效果。1) 积极组织反窃电活动,可以利用电量监视器、防窃电电能表等对违法偷电行为进行监控并依法对其进行严惩,并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定期抽检,减少窃电现象发生。2) 从优化管理制度入手,落实降损节能工作。在了解各个供电所情况以后,制定合适的线损考核指标,积极健全线损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为配电网降损节能工作提供指导与保障。3) 增加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与规范性。做好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工作还需要供电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尤其近年来,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深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难免有一些员工的技术和素质欠缺。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考核力度的方式来督促员工。4) 全面分析线损情况,制定应对方案。供电所应该定期开会,针对农村配电网降损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客观全面分析线损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提出应对措施。

结束语

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在具体实施中面临着诸多障碍,特别是偏远地区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因地制宜,从农村用电情况与电网状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不断提升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促进农村配电网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农村配电网规划管理思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4):20.

[2]胡志燊.农村配电网的节能降耗改造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4(18):259.

[3]徐强,曹俊华.提高农村配电网节能经济运行措施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146-147.

论文作者:张炜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分析张炜帆论文_张炜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