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刘洋,刘晨阳,赵新宇

刘洋 刘晨阳 赵新宇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切除病灶,研究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神经外科锁孔术;颅内肿瘤;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

Clinical effect of neurosurgical keyhole surgery on intracranial tumor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eurosurgical keyhole surgery on intracranial tumor.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was 42.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raniotomy was performed by conventional bone flap microscopy,and neurosurgical keyhole surgery was used in the study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operative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2.8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78.57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perative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Neuro-surgical keyhole surgery can achieve the ideal clinical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which has the value of populariz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neurosurgical keyhole;Intracranial tumor;Clinical efficacy;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灶可压迫损害正常脑组织及导致颅内高压,造成逐渐加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等。临床上治疗颅内肿瘤的方法很多,手术切除是最基本、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开颅手术虽然可以有效的清除病灶,但是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的预后不十分理想。随着显微镜技术及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应运而生,该手术以显微技术为前提,利用颅内自然解剖缝隙,经较小切口或骨孔开颅实施颅内肿瘤切除,具有创伤小、开颅范围小、不过多暴露周围正常脑组织及血管神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1]。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科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了42例颅内肿瘤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2.4±8.6)岁;肿瘤直径2.1-6.8cm,平均直径(4.2±1.2)cm;肿瘤类型:动脉瘤18例,胶质瘤14例,脑膜瘤6例,垂体瘤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2.7±8.9)岁;肿瘤直径2.0-6.5cm,平均直径(4.0±1.1)cm;肿瘤类型:动脉瘤17例,胶质瘤13例,脑膜瘤7例,垂体瘤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以及肿瘤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完善各项检查,并给予脱水、利尿等措施降低颅内压;术中行气管插管全麻。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切除病灶,缝合硬膜、头皮;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研究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影像学及病情特征选择锁孔类型,锁孔一般分为定型与非定型两种,定型指固定部位的经典锁孔入路,此入路完全依靠颅内存在的自然间隙,牵开间隙

进入手术区域后,再将深部空间扩大,以利手术操作,包括眶上锁孔入路、翼点锁孔入路、颞下锁孔入路、星点锁孔入路;非定型入路依据肿瘤部位,选择最接近肿瘤在颅骨表面的投影位置,做直切口或弧形切口并取骨瓣,以最短的距离到达手术区域。术中根据不同的锁孔类型,采用仰卧位、侧位、俯位或侧俯位,使切口处于最高位,骨窗直径一般<3cm,术中应用锁孔在显微镜及内窥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术毕严密缝合硬膜,分层缝合头皮,不置引流管;术后严格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颅内压。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治疗。治愈为患者的颅内肿瘤完全切除,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有患者的颅内肿瘤大部分切除,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为患者的各项指标未改善或病情加重;死亡。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内肿瘤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种类繁多,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除。颅内肿瘤因发病部位特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需制造一定面积的骨窗,通过分离或破坏正常组织暴露病灶,此过程虽可迅速解除颅内占位,但会对正常脑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还会因病灶清除不彻底而增加复发的风险[2]。神经外科锁孔手术不仅可以提高病灶切除后神经组织正常功能的恢复程度,还可以增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的愈合效率,并能够防止患者在恢复期间伤口受到外部的影响出现创伤面积扩大等情况,降低颅内高压对人体功能的影响[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帮儒.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104-105.

[2]翟延青.神经外科锁孔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2):4528-4529.

[3]甘智龙.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比较[J].江西医药,2016,51(9):889-891.

论文作者:刘洋,刘晨阳,赵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刘洋,刘晨阳,赵新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