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所涵盖及范围较为广泛,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免受种种因素影响,为建筑工程带来过多的质量问题,如果不能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善,不仅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留下一定安全隐患。而基坑施工地下水的处理技术与建筑工程质量紧密相连,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部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地下水处理方法,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并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
1导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尤其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产业之一,对其建筑质量也有了新的标准。现代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其高度越来越高,基地深度也越来越深,因此,对地下水的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如果地下水位超过地基的深度,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基坑塌陷或基坑沉降现象,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作为施工方,一定要重视基坑地下水的处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
据调查研究表明,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渗透,设计人员会根据当地的地质进行勘察,并根据地基的承载力预量基坑的深度,促使基坑的深度与地下水的水量渗透速度比例协调,但在具体落实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降水不及时,间接造成基坑渗透现象,严重时会引发基坑塌陷;二是水量积累过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措施不妥当,那么地表的水会逐渐渗透到基坑中,在积少成多的状况下,不能及时排除积水,就会慢慢浸泡基坑,导致土质越来越软,造成基坑塌陷。
3基坑工程中地下水处理的重要性
地下水指的是储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水源稳定且水质好等优点。广义上,农业灌溉等其他活动的重要水源便是地下水,与此同时,地下水在一定变化的条件下,导致滑坡、沉降等自然现象出现。(一)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其危害是导致建筑物下沉、开裂,破坏地下管,损失地面高程,雨季内涝积水,并且防洪能力下降。(二)地下水渗透导致出现变形情况。地下水渗透指的是地下水在多种类型介质的空隙之间进行的运动。其中渗透力指的是地下水在正常情况下一旦发生流动便会产生对颗粒的作用力。渗透变形指的是地下水由于其渗透作用引起土地表面进一步出现变形。地下水的渗透作用不断增强,导致地面下的细小颗粒在空隙之间不断循环移动流失,进一步扩大了土体空隙,进一步加快其渗透速度,等到最后粗颗粒也会流动被冲走,渗透通道形成导致土表面塌陷以及变形的情况出现。(三)地下水造成基坑突涌。基坑突涌作为一种地下水不良作用,其特点是危害较大,容易引起破坏土地内部稳定,即当基坑下部存在承压作用,便会进行一系列基坑活动。这时,其作用力便会减小基坑底部隔水层的厚度大小,最终由于隔水层没有办法承受向上的承压作用,因为其隔水层太薄,冲破基坑地板造成突涌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假如引起边坡失去稳定性,便难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四)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作用。目前来说,地下水对混凝土建筑物的腐蚀作用日益增强,导致严重影响建筑材料的使用耐久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引起混凝土腐蚀过早的情况出现,其危害作用是比较严重的。由于混凝土被破坏后,钢筋便露在外面,无法实施其真正防护作用,进而腐蚀整个结构,但是同时也存在混凝土没有被腐蚀的情况,一般来源于外部介质,引起化学反应,造成混凝土腐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4.1截水法
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其中通过采用截水帷幕来进行地下水流的切断,从而保证对地下水的处理。首先将混凝土通过注浆、旋喷法等在基坑周围进行截水帷幕的构建,并且根据实际施工建设中的基坑大小与基坑土质、渗水量等各项因素进行确定,以保证截水帷幕的质量能够支撑住地下水的压力。通常截水帷幕分为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与悬挂式竖向截水帷幕两种,其中落底式施工方法施工时需要插入不透水层。而地下水渗透性较强时,可以通过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方法与坑内井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2降水法
(1)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基坑的四周或一边埋设井点管深入到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安装输送弯管和集水管,最后水管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连接,启动抽水设备后,地下水通过一系列环节最后从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下。这种方法特点是:机具简单、使用灵活、拆装方便、降水效果好、可防止流沙现象发生、提高基坑边坡稳定、费用较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土以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沙、坍方等情况使用。(2)喷射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井点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地下水并排走。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可达6—20米,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20.0m/d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3)管井井点降水法。此法的降水设备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用吸水机通过吸水管将水吸出排走。此法使用设备较为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水泵设在地面,易于维护。此法适用于渗透水量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用明沟排水法易导致土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塌方及真空井点降水法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但管井属于重力排水范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渗透系数较大(1.0—200.0m/d)。
4.3明沟排水法
在处理基坑中地下水的方法中,明沟排水法最为简单。其适用于浅基坑施工时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这种方法是解决较小渗水与雨水的最好排水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在基坑外围沿着四周进行水沟挖掘,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设置排水沟的宽度与深度。而一些施工人员往往因为粗心大意没有进行及时的排水,或者发生没有及时排出而产生的回灌现象,造成基坑的浸泡,严重的还会导致一定的土体塌方现象。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必须要注意地下水的处理工作,及时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解决。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所涵盖及范围较为广泛,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免受种种因素影响,为建筑工程带来过多的质量问题,如果不能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善,不仅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留下一定安全隐患。而基坑施工地下水的处理技术与建筑工程质量紧密相连,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部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地下水处理方法,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并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杭州承压水地基深基坑降压关键技术及环境效应研究[J].杭州:浙江大学,2012.
[2]唐照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7.
[3]黄胜荣.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技术分析[J].福建成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7.
[4]董仲阳.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30).
论文作者:朱忠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基坑论文; 地下水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地下论文; 明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处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