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西部占领区“再教育”初探_再教育论文

德国西部占领区“再教育”初探_再教育论文

德国西占区“再教育”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教育论文,德国论文,西占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战后,西方盟国为永久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对德国实行了一场强制性的民 主化改造,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遭非议的就是非纳粹化(Denazification)和“再教育 ”(Re-e-ducation)。非纳粹化和“再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政策的两个方面,只是侧重 点有所不同,它并不是相互割裂的两种不同的政策。非纳粹化着重于破,“再教育”更 强调立;非纳粹化注重于铲除纳粹主义的影响,而“再教育”则立足于树立民主原则。 与非纳粹化相比,“再教育”是更具建设性的做法,它是要用西方的民主传统去影响 、改变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培植民主观念,从而为在民主的基础上重新塑造 德国奠定思想基础。

西方盟国对德国的“再教育”是战后德国史及国际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现代史 上唯一的一次试图对一个民族的所谓“特性”进行全面改造的政治尝试,它对战后德国 的政治趋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内史学界尚无专文对此 加以论述。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再教育”政策的提出、实施及其实际效果作一初步探 讨。

“再教育”政策的提出,深深地植根于盟国对德国人的不信任。在西方盟国看来,德 国人天生就缺乏西方的民主传统,他们自己是不会幡然悔悟、改造好自己的,必须对其 实施强制性的“再教育”,把西方民主制度和民主观念移植到德国,促使德国人反省, 从而真正地消除德国的隐患。

最早提出“再教育”政策的是英国。

当二战爆发时,在英国普遍存在着一种情感,这就是张伯伦在宣战时所说的:“在这 场战争中我们不是同你们,同德国人民作战”。①英国所为之战斗的是希特勒的邪恶精 神及纳粹政府,是要推翻独裁者和纳粹体制,而不是德国人民。但是随着战争的遥遥无 期,特别是纳粹德国在波兰的大规模暴行的逐渐暴露,区分纳粹和德国人民的界线变得 模糊了,他们开始强调“重新界定”德国民族。

1941年,罗伯特·范西塔特爵士在其著名的《黑色的记录:德国的过去与未来》一文 中,试图解释德国的过去与现在,认为德国民族是邪恶的和有罪的,所有德国人都应当 为纳粹暴政负责。这就是著名的“范西塔特主义”。在该文中,他第一次提到了对德国 人的“再教育”,认为“没有精神上的根本变化,其他的治疗方法或仅仅行政和技术上 的考虑都不可能是永久的”。②

范西塔特的主张在知识界和官方,也在广大民众中引起了极大的重视,人们对于“再 教育”的方针和方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E.H.卡尔就主张“再 教育”是运用现代心理科学的成果,以及最强有力的教育工具来进行示范和说服教育, 而不是惩治和教训。③1942年11月,“再教育”一词正式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然而 ,在当时并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其真正的含义及如何去贯彻。④

1943年3月,议员塞西尔子爵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认为在战后德国应该被给予“自我 再教育”的机会,⑤由此又引发了一场关于“再教育”的方式的新的讨论。时任教育委 员会主席的R.A.巴特勒也认为:“我们应该明智地意识到,对一个民族的再教育最好源 自于这个民族内部,……我们希望在一个国家内起到一个酵母的作用,使之出现真正的 自我教育和再教育”。⑥他们认为强迫一个民族接受英国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是不现实的 ,也是傲慢的,“再教育”应以德国的民主传统去对德国进行自我教育,使其回到民主 传统中去。

然而,许多人则对此表示怀疑,他们也许并不否认德国曾经有过民主的传统,但是, 一战后德国的冥顽不化和魏玛共和国厄运的梦靥在困扰着他们。在他们看来,纳粹主义 的根就在于德国的文化。1943年11月,外交部德国问题顾问约翰·特劳特贝克拟定的题 为“德国的重生”的备忘录就提出:“必须根除德国民族建立于其上的全部传统”。而 战时内阁康·奥尼尔的一份名为“德国的再教育”的秘密报告,则再次重申了这样一种 观念,“德国人自己可以教育他们的同胞”。这两个重要的文件实际上突出了1943至19 44年在讨论再教育方式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⑦

关于“再教育”的内容在战时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学术界对德国的教育体制,尤其 是德国的大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它未能贯彻民主路线,保留了强烈的阶级界线, 而“传统大学的腐败则是纳粹主义产生的一个原因”。因此,必须对德国的教育体制和 大学进行彻底的改革,使之对所有的阶层敞开大门,从而为年轻的德国人创造生长的政 治和社会环境。⑧通过讨论,到1944年7月份,英国逐渐形成了占领时期德国教育的基 本蓝图:在结束敌对状态的初期,首要的目标是清除纳粹和军国主义价值观,长期目标 则是“重建尊重客观事实的标准……并在德国的教育中,培植大众的民主兴趣,如言论 自由、新闻和宗教自由”。⑨

关于大众媒体的潜在作用在1943年夏季也进行了严肃的讨论,由奥尼尔拟订了一份题 为“紧急计划纲领:对战败后德国的宣传”的秘密报告,其要点是要在宣传中保持对德 国强硬和敌对的腔调。次年8月,艾德礼领导的内阁停战和战后委员会通过了两个备忘 录,一个是关于控制和审查公众新闻和内部交流的手段;另一个是塔里斯曼计划,即心 理战需求与计划。这两个备忘录形成了英国战后对德国的大众媒体计划。

与其他盟国注重摧毁德国发动战争的物质能力、肢解德国等方法相比,英国则强调更 具建设性的政治“再教育”。从1944年起英国开始同盟国就此进行协商,在相互妥协的 基础上,盟国逐渐接受了这一政策并使之成为占领时期西占区的一项指导性原则。

1945年5月8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封来自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的罗伯特·伯利的来信, 题为“再教育德国”。伯利指出:盟国对德国的“再教育”已成为无可避免的责任。他 提出了三个建议,首先是要教育德国人接受政治责任,其次是要使德国人回到他们的传 统中去,其三是教育德国人要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特别是斯拉夫人,尊重拥有自己文化 和传统的捷克人和波兰人。⑩

在盟国对德国实施的“再教育”过程中,无疑,教育是最重要的“再教育”的手段, 但是,“再教育”绝非仅局限于教育领域。教育下一代固然对德国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但对那些经过和成长在纳粹时代的受害者来说,则更需“再教育”和重新塑造。因此 ,“再教育”实际上涵盖了整个文教体系。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改革纳粹德国的教育体 制、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校访问、开设图书馆和新闻中心、控制出版业和新闻媒体的宣传 以及电影的发行放映等措施,大力宣传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培植民主的观念。 从占领之初到1955年德国完全恢复主权为止,盟国对德国的“再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 阶段。

1.从占领之初到1947年6月管委会54号指令的颁布,这是盟国对德国的文教体制全面控 制的时期。

盟国对教育领域的目标体现在波茨坦决议中,签约国保证:“对德国的教育必须实行 监督,以彻底消除纳粹和军国主义的理论,并使民主思想的发展成为可能”。鉴于教育 体制受纳粹主义的毒害最深,盟国首先对教育领域进行了非纳粹化,暂时关闭了所有教 育机构和学校,对教育领域实行彻底的管理和控制,对原有教师进行清洗。英占区有11 567名教师被逮捕、解雇或不予聘用。在审查期间有14530人失业,法国清洗了75%的教 师,(11)美占区则解雇了2/3的教师(12)。

与此同时,盟国也开始重建德国的教育。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从事该项工作十分困 难。首先是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校舍不是在战争中被摧毁,就是在战后被征用了,教 学仪器和设备奇缺;其次是人力资源匮乏,在经过了最初的非纳粹化后,幸存下来可以 留任的教师,不是在纳粹强迫加入教师联盟之前就已退休的遗老,就是未经多少专门训 练的年轻教辅人员。当美占区1945年10月1日小学复学时,110万小学生仅有12849名教 师,大约一个教师要教导87个学生。1946年5月1日中学复学,402所中学169143名学生 仅有5349名教师,短缺2584名教师。(13)在英占区,每班学生的平均人数也达到70个。 (14)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教材,纳粹时期的教科书无不充斥着种族主义 、生存空间论和军国主义的论调,(15)而魏玛时期的教科书也多不适用。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盟国为恢复学校的正常运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按照管委 会的指示,1945年10月1日西占区的小学开始复课,到1946年夏季中学也如期开课,部 分高等学校也于1945/1946年冬季恢复了教学。到1945年底,英占区已有11250所小学开 学,学生人数达250万,到1946年9月,达到310万。美占区1945年有5821所小学,后增 加到9756所。到1947年,法占区入学儿童也已达90万。(16)在培养教师方面,英、美仿 照魏玛时期普鲁士邦教育学院的形式,而法国则依照法国的师范学院模式建立起了16所 学校,训练了一批既有学术能力、同时又对民主持积极态度的教师。在编写教材方面, 英占区设立了负责编印教材的德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并于1945年12月开始工作,法占区 则引进瑞士、卢森堡以及法国的教材,美占区设立“教科书和课程中心”来研究和编辑 出版教材。到1947年,法国为本占区的90万儿童印发了630万册课本,英国则为350万儿 童印制了1250万份教材,而美占区为300万儿童印发了300万份教材。(17)

在这一阶段里,美、英在教育事业中只注重了教学内容和教育目的,并未提到要进行 结构改革;只是集中力量为恢复学校的教育创造外部条件,而不是试图实行新型学校。 1946年,它们先后将教育权移交给了州政府,而各州的教育事业也基本上是按照魏玛共 和国的教育制度和改革倾向来重建的。相对而言,法国更注重教育的作用,强调灌输法 国文化的影响。它们最先在德国的教育中采用了全新的教材。继巴登的弗赖堡大学和符 腾堡的蒂宾根大学后,法国人又在美因茨重新开办了一所长期关闭的全新的大学,该学 校集中了一流的教学人员。在开学仪式上,法占区教育局领导人雷蒙·施密特兰提醒全 体教职员和学生;自由是大学生活的基础,自由不仅要植根于人的意识当中,而且还要 在人们的观点中起到效果,并自由地表达出来。(18)美因茨大学成为德国大学的一个样 板。法国军政府也对这一切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鼓励建立一些青年组织以取代纳粹青 年组织。

文化宣传领域也是受纳粹毒害最深的一个领域。希特勒早就意识到了传播媒介对灌输 纳粹主义的重要性,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宣传体系,并充分利用了现代传播工具来控制和 支配人民。为清除纳粹的影响,盟国军政府宣布封闭德国所有新闻和文化媒体,如新闻 、出版、广播、电影院、图书馆甚至音乐电台,禁止出售、转让或以其他方式传播纳粹 书刊。在此基础上,允许德国人申请开业执照,盟国则对其实行严格的审查。

在所有媒体中,报刊和广播在“再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经过严格的审查, 到1945年底,美占区已批准出版23种报纸,总发行量达到317万份。英国稍缓慢一些, 但到1946年仲夏,也已批准了35种报纸(19)。为提供官方新闻,美、英还建立了通讯社 以及广播电台。这一阶段由盟军控制的大众媒体主要目的是揭露纳粹的暴行,竭力劝说 德国人应当为此承担共同责任。心理战争部的罗伯特·麦克拉尔就指示,美国的新闻政 策就是要使德国人对集中营感到有罪。(20)而英国负责媒体宣传的新闻服务控制部(ISC )最初的政策也指出,其宣传的主题同样也是“所有德国人对纳粹罪行的共同责任”, 集中展示贝尔森和达豪集中营的恐怖,强调德国民族全体是唯一应为这些罪行负道义责 任的。(21)与此同时,美英还大力宣传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新报》被称为 “德国的美国报纸”,而《世界报》则完全是“英国的《泰晤士报》”。尽管如此,纽 伦堡审判期间,各种媒体对战争罪行及其审判进行了广为传播,还是极大地震撼教育了 德国人民。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美英法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德国与外 界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得以打破。1946年3月,英国在柏林举办了一个名为“今日英国 ”的展览会,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这一年仅英国教育部门就组织了150名德国人去英 国参观学习和参加各种讲习班,如威尔顿公园的讲习班,(22)而英国去德国访问的也有 100多人。在德国,英国军政府还建立了许多新闻中心,放有报刊书籍以供阅读。这种 办法后为美国所仿效。而法国也展开了文化攻势,通过组织法兰西话剧团、芭蕾舞剧团 和交响乐团的巡回演出来宣传法国文化。

这时期的文化交流活动尽管规模还不大,且有盟国敌对和不友善政策不和谐音调的干 扰。但它毕竟打破了坚冰,为德国人与盟国的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奠定了基础。

2.从1947年6月盟国管制委员会发出的第54号指令到1949年9月联邦共和国的成立。这 一阶段盟国试图对德国的教育进行民主化改革,对宣传领域实行监督,继续实行申领执 照制度,占领国与占领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展。

在教育领域,第一阶段各占领国因忙于非纳粹化运动,对教育的重建重点在于为使学 校恢复正常运转提供外部条件,并未涉及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到1947年6月,盟国管 制委员会发布了第54号指令——《德国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原则》,提出了10项要求:人 人都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基本上免收学费和教材费;实行6至15岁全日制义务教育 ;实行综合教育制度;通过学习现代外语增进对别国人民的了解等等。(23)

在对德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最积极也最为热心的是美国。早在1946年9月,以美国教 育委员会主席乔治·佐克率领的教育代表团在访问德国后,提出了三条建议,要求:建 立一个综合制的学校体系,而不是按智力水平划分;建立一个6年制的小学教育,而不 是4年制:在学校中逐渐增加社会研究。(24)该建议被美军政府所采纳,致力于按美国 样板推行多年制不加区别的小学和综合学校。然而,美国僵硬地试图把美国的教育制度 搬到德国来的做法遭到了众多人的批评。

与美国热心改革教育体制相比,英国却并不打算改变德国现存的教育体制,也并不想 要干预德国的教育立法,对于德国的教育改革,它主要强调(1)提高教师培训大学的地 位;(2)对中学教育实行免费;(3)6年制小学的可能性;(4)保留私立学校。与美国热心 改革教育体制相比,它更注重的是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正如英军政府教育负责 人伯利所说的,他们“所关心的是在学校中教什么和如何教”。(25)法占区也没有进行 普遍的学制结构改革,只是对教学计划进行了部分改革,如推进从普通中学到高级中学 的转变,实行近似法国考试制度的“中央高考制”,发展教派混合学校,减少中学的拉 丁文课程等等。

在报刊和广播方面,这一时期,西占区相继将审批权赋予了州政府,给予德国人越来 越多的自由去办报纸和电台,盟国则起监督作用。这些报刊和电台可以与盟国直接控制 的报纸和电台竞争,可以自由讨论德国的政治问题,评论占领国的政策,对外交事务进 行如实报道。1948年9月,美国提出了取消审查制度的《新闻法》,经各州讨论于次年 被各州相继批准,从而结束了盟军对报刊的控制。

1947年后,随着国际局势的紧张,作为“再教育”最重要载体的报刊、广播成为西方 攻击苏联、反对共产主义、宣传西方民主的喉舌。这年6、7月,英美相继开始压制共产 党人的报纸,1948年随着柏林危机的爆发和联邦共和国建立的加速,一些报纸的执照被 收回。在英国管委会的指示中,“再教育”一词也几乎消失了,毕竟“一个适用于武装 以作为反对共产主义堡垒的西德,几乎不再需要再教育了”。(26)

这一时期,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得到了扩展,交流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为了向德国人 展现活生生的民主传统,英国组织了广泛的交流计划,作为“再教育”营地的威尔顿公 园,也开始向德国公众开放。美国JCS1799指令明确要求重建国际文化联系,其目标就 是强化美、德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贬低德国文化的价值。德国不再是潜在的敌手,而是 合作的伙伴,这使得美德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大大扩展了。军政府组织政治领导人、培 训者、学生和青年人访问美国,通过讲座、电影、书籍等手段来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开 办新闻中心和流动图书馆来传播西方文化。这一时期美占区共开办了26个新闻中心和13 7个小阅览室,平均每个中心有16000册书,其中1/4是用德语写的。阅读者从1948年的3 70万上升到1951年的1300万。(27)这些新闻中心和阅览室真正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特别重要的是,从1946年春天开始,“美国援助欧洲汇款合作组织”和“战后对德实施 救济经理委员会”开始把重要的食品和衣服运往德国。至1949年春夏,后者运往德国的 食品价值达17500万马克,到1952年,前者对联邦共和国穷困的德国人捐赠总值差不多 达到29500万马克。(28)此外,还有大批无组织的私人寄赠。1946年至1948年间,来自 于私人的救济就达2900万美元。(29)法占区也通过组织访问旅行、家庭住宿和青年营等 活动,特别为青年一代建立了同新德国的接触。“法国青年通讯”则在法占区进行巡回 展出。军政府还举行免费音乐会,上演免费戏剧,开办讲座,建立图书馆。从1948年起 ,法国大学开始接纳德国学生。

3.从1949年9月联邦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5月德国恢复全部主权。这一时期盟国在联邦 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淡化,而文化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频繁,联邦德国逐渐成为了一个西 方式的民主国家。

联邦德国成立以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从官方到民间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如果说 在前两个阶段中这些交流活动还带有西方盟国强制性输出“民主”观念色彩的话,现在 则是平等的交流,联邦德国也成为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国度。德国人民渴望了解西方,而 西方同样希望重新审视德国。美国高级专员麦克洛伊认为:“在历史上,这个时期是一 个世纪以来影响德国人思想的更好时机。”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广泛的“教育规划来协 助、劝告和说服德国政府和人民踏上民主之路。”(30)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交流计划, 拟在三年里邀请6000德国人访美,以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增进德、美之间的关系。这一 时期,交流成为经常性的工作,平均一个月有500名年轻人访问美国。交流的高峰期是1 950—1952年,访美的德国人每年都超过2000。到1956年底有12000多名德国人访问了美 国,同时有1800名美国人访问了德国。(31)遍布德国各地的美国新闻中心也得到了发展 ,在这里人们可以阅读杂志和书籍,使用参考书和其他图书馆设备,参加讲座,观看电 影,参观艺术展览和参与其他各类活动。其影响之大,当1955年联邦德国获得全部主权 后,在主要的城市和西柏林还留下了22个这样的中心。(32)

随着阿登纳相继出访法、英、美,联邦德国与西方的国际关系逐渐正常化,特别是法 德之间的和解,逐渐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从而为这种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 障碍的消除,使国与国之间以及民间的交往更加平等,更加宽容,也更加自由,更加广 泛。

西方盟国对德国的“再教育”引起了许多争议,许多人认为它并未取得成功。1947年9 月,在实施“再教育”两年后,英国公众意见研究室搞了一个随机选取的对德国人的调 查,被问及的的问题是“民族社会主义是:a.邪恶的观念,还是:b.好的主张只是被邪 恶地贯彻了”。调查结果显示约50%的人选择了后者,表明那些30岁以下在纳粹时期受 过教育的人,仍然不相信“纳粹主义是根本错误的”,而在同年7月,美国也曾作过一 个调查,两者仅相差5%。(33)此外,对占领区的教育改革也差强人意,(34)而取消了新 闻审查之后右翼守旧报纸的大量出现,残存的反犹太人的思想,阿登纳时期纳粹主义的 一些回潮等等,也都成为指责“再教育”的证据,并对之进行了消极的评价。诚然,盟 国在实施“再教育”的过程中,将大量的观念和制度推行到了德国,而没有适当地考虑 到它们在本国度取得成功所适用的不同环境,或过于理想化,或失之于天真,从而造成 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但绝不能据此否定其积极的作用。

首先,“再教育”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对纳粹暴行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教育了德国人民 ,迫使德国人民进行深刻的反思。

盟国对德国“再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向德国人民揭露纳粹的恐怖统治和残暴罪行。 贝尔森和达豪集中营被发现后,盟军对集中营的惨状进行了展览,强迫德国人参观集中 营,帮助掩埋遇难者的尸体,并拍成电影资料在全国放映,以达到教育德国人民的目的 。纽伦堡审判期间,报刊、广播都详细报道了审判的情况,披露了许多纳粹罪行的细节 ,同时还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版发行了盟国首席起诉人的开幕词,随后还出版了欧根·科 贡的《党卫队国家》,彼得·德·门德尔松的《纽伦堡文件》等书籍。这些小册子和书 籍均不受发行量的限制。大量罪行的披露,极大地震撼了德国人民,它使德国人民看到 了纳粹以“德国人民的名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整个民族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省。希 特勒为什么会在德国上台?是特殊的国际环境造成的一种特殊现象,还是德国历史文化 中蕴涵着产生这一浩劫的根本因素?是仅仅停留在对这12年的反思,还是对德国的历史 文化传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换句话说,它是历史的必然抑或是偶然?作为个人在纳粹 暴政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应当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重新建造德国?对德国历史的反 思,使得战前德国人所崇拜的民族历史人物马丁·路德、腓德烈大王、俾斯麦、尼采等 人受到了批判性的重新评价,军国主义传统和普鲁士精神遭到了鞭挞。正如卡尔·巴特 所说,“只要人们还在同德国人谈论着希特勒,那真正的讨论就还没有开始。只有你在 讨论中回溯到俾斯麦,才算触到了痛处”。(35)在这方面,最著名的就是当代西方最负 盛名的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于1946年写出的压卷之作《德国的浩劫》,对纳粹 主义的出现作了深刻的剖析。(36)对受纳粹毒害的国民进行民主思想的“再教育”,宣 传政治民主思想,清算纳粹主义,反思德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帮助德国人民从道德和精 神的废墟中解脱出来,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其二、“再教育”培植了民主观念,对未来德国的发展趋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把德国建成西方式的民主社会,盟国对西方占领区强制性地推行了一种政治道德的 隔离,利用教育宣传机构对占领区人民灌输西方的政治民主和文化价值观,同时,通过 文化交流等活动重建德国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在这一方面,盟国采取了许多有益的 措施,如开办新闻中心,举办文化展览,鼓励本国青年广交德国“笔友”,引进大批西 方书籍、电影等等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德国人。此外,允许和鼓励市民参与市政讨论,培 养他们的参政意识。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活动,开拓了德国人的眼界,增进了人民之 间的相互了解。盟国的“再教育”还为联邦政府培养了未来的民主领导人,著名的历史 学家阿尔弗雷德·格鲁塞认为:“国际交流计划……是具有极大价值的,因为它影响到 了各种不同的人,使这些战后初期的年轻人从中受到了教益,并在后来的公众生活中逐 渐占据了领导地位。”(37)这其中著名的有瓦尔特·谢尔、格哈德·施托尔滕贝格、库 特·比登科普夫、希尔特加德·布吕歇尔和克劳斯·许茨等,他们后来都成为60、70年 代德国杰出的领导人。(38)

其三,对教育实行改革,在民主的基础上重建德国的教育体制。

盟国在教育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使学校教育重新正常运转起 来,培训了大批的新教师,编写了新教材,并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某些改革,使之实现了 民主化。按照盟国的指令,德国各州宪法中教育条款都明确规定:教育权利人人平等, 小学和职业学校免收学费和教材费,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民主精神 。大学体制也有所改革,扩大了招生来源,实行奖学金制度(有的甚至免收学费),破除 了大学的教授学阀制度,使大学成为自由的、民主的大学。在改变德国的教育体制中有 两种倾向,一种是倾向于改变德国的教育体制结构,另一种则主张在现存的体制结构中 灌输西方价值观。总的来看,美国注重于前者,英国更强调后者,法国则介于两者之间 。(39)

其四,为在德国建立西方式民主自由的宣传媒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盟国在宣传媒体中实行执照审领制度,尽管起初控制是严密的,发行前后都要进行仔 细的审查,但实际上,除了严厉禁止宣传纳粹主张和军国主义之外,并不反对其发表与 官方不一致的论调,对盟国的批评文章也开始见诸报端、广播,盟国也极少因此而吊销 其执照,从而使“评论自由、事实神圣”的信条逐步得以实现。因此,相对来说,新闻 系统保持了同西方盟国一样的较大自由度,宽容地对待并鼓励对问题进行争论。正如鲍 尔弗在回顾时所讲的:“我们在媒体方面所造成的变化当然是要保障自由地讨论和新闻 的自由流动。而相对来说几乎不掺杂党派政治的影响”。(40)即使在冷战时期,西方占 领区充斥着反苏反共宣传的时候,盟国也十分警惕极右势力的出现。这一民主的独立新 闻模式后被联邦政府所接受,从而保障了舆论的监督。广播的发展也是如此,军政府时 期建立起来的广播体制也得以保留下来,其特点就是对公众服务,全面、独立和客观地 反映思想的、科学的、艺术的观点,形式是非集中化的。联邦德国后来的电视台也依同 样原则建立,它们已成为“公众权益的代言人”。曾任美占区地方军事长官的罗伯特· 沃尔夫回忆说:“总之,我们的新闻政策是要使西德的媒体发展成为如同其他地区、包 括美国在内的那种有责任感的和自由的媒体。”(41)有些评论家指出:“盟国控制新闻 时期,对于形成迄今为止的新闻的长期模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2)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再教育”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最突出的就是隐含在“再教 育”背后的对德国人严重的不信任感。所谓“再教育”、“复兴”、“重新塑造”等等 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含义,即认为德国人自己是不会实行民主的,必须由战胜国强制输入 。这种偏见导致了占领者在具体做法上的某些傲慢、无理和偏狭。

此外,占领者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德国的,并且无一例外地在占领之初实施了不 友好的政策。他们人为地建立起占领军与当地居民的隔离区,随意征募住房,任意逮捕 和搜查德国人,使德国人享受不到任何的基本民权。当德国人饥寒交迫,为基本的生存 权利奔波时,占领军却生活优裕,寻欢作乐。这与他们所宣传的“民主”是背道而驰的 。正如《英占区评论》中所评述的那样,“无论如何,政治教育在今天的德国是很难进 行的,向人们讲授民主不是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而是在破烂不堪的阴暗房间里……” 。(43)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豪斯也曾指出:“占领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进行的教导民 主的方式”。(44)

尽管存在着这些不足,但是,盟国对德国的“再教育”为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 有利的环境,使民主政治观念在德国深深地扎下了根,这是德国真正的新开端。

1949年8月,当伯利离开德国时,他认为教育的努力就如同播撒下的种子,需要时间成 长。他引用其法国同僚的话说:“你必须等待一代人来看其效果”。(45)1949年9月, 麦克洛伊也曾指出:“将德国与民主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验可能不会在今年或明年 到来,但终究会到来……民主的信念必须拥有强大的根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强化这一 根基”。(46)

时间是检验“再教育”效果的试金石。从联邦共和国的建立到占领体制的结束以至两 德统一的历程来看,它已真正融入到了西方民主国家之中。无疑,盟国“再教育”政策 的推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这种改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土壤,产生了强大的 外部推动力。它促使德国人民对德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使民主观念开 始深入人心,从而使德国人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树立起正确的二战史观,为德 国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蜕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注释:

①(11)(14)(19)[英]迈克尔·鲍尔弗、约翰·梅尔著:《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 945—194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43页,第369页,第369页,第338—339 页 。

②③④⑥⑧⑩(25)(40)(45)Lothar Kettenacker:The Planning of ‘Re-educatio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p.61-62.英国一位杰出的“再教育”家亨利·福柯则认 为“再教育”的真正发明者是英国人民,参见Micheal Balfour:In Retrospect:Britai n’s Policy of“Re-education”,in Nicholas Pronay & Keith Wilson(ed.):The P olitical Re-education of Germany & Her Allies New Jersey,1985,p.140.p.63.p.1 40.p.141.p.64.p.83.p.90.p.146.p.94.

⑤⑦⑨(21)(26)(33)David Welch:Priming the Pump of German Democracy.British ‘Re-education’Policy in German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in Ian D.Turner (ed.):Reconstruction in Post-war Germany,Oxford,1989.p.216-217.p.217.p.218.p .220.p.234.p.236.

(12)(13)(32)Richard L.Merritt:Democracy Inposed,U.S.Occupation Policy and t he German Public 1945-1949,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p.273.p.273.p.284.

(15)即使在枯燥的数学教材中也充斥着纳粹的论调,两个典型的例题是:“如果5万名 国防军占领荷兰需要3天的话,那么8万名国防军占领英格兰需要多少天?”“高利贷者 以每年12%的利息贷给农场主的遗孀600马克,期限为4年,犹太诈骗者从这个遗孀身上 总共榨取了多少钱”。甚至连幼儿在餐前也须祈祷说:“握着你的小手,低着你的小头 ,想一想,谁使我们每天可以糊口?他就是希特勒,我们的救世元首”。纳粹的毒害之 深由此可见一斑。

⑩(17)(18)F.Roy Willis:France,Germany and the New Europe 1945-1967,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p.44.p.44.p.45.

(20)(24)(27)(31)Edward N.Peterson:The American Occupation of Germany,Detroi t 1977.p.163.p.159.p.162.p.161.

(22)威尔顿公园建立于1945年11月—12月,最初是作为战俘人员的“再教育”训练中 心,后成为著名的文化交流场所。

(23)[联邦德国]卡尔·迪特里希·埃尔德曼著:《德意志史》,卷四,下册,商务印 书馆,1986年,第269页。

(28)《阿登纳回忆录》,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69页。

(29)Micheal Balfour:West Germany:A Contemporary History,New York 1982,p.135 .

(30)(38)(41)(44)(46)Thomas A.Schwartz:Reeducation and Democracy:The Policie s of the United States High Commission in Germany,in Micheal Ermarth:America n and the Shaping of Germany Society,1945-1955,Oxford 1993,p.38.p.43.p.202.p .35.p.49.

(34)S.B.Robinson & J.C.Kulhmann:Two Decades of Non-Reform in West German Ed ucation,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 11,No.3,1967,p.311-30.

(35)[美]科佩尔·S·平森著:《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下册,商务印 书馆,1987年,第733页。

(36)参见梅尼克著:《德国的浩劫》,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37)Alfred Grosser:Germany in Our Time: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Postwar Y ears,New York,1971,p.211.

(39)A.J.Nicholls:The Bonn Republic,West German Democracy 1945-1990,London.1 997.p.29.

(42)Erica Carter:Culture,History and National ldentity,in Mary Fulbrook(ed.):German History Since 1800,London,1997,p.437.

(43)[美]埃德温·哈特里奇著《第四帝国》,新华出版社,1982年,第149页。

标签:;  ;  ;  ;  

德国西部占领区“再教育”初探_再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