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很多一线城市的地铁已陆续投入运营及扩张建设阶段,对于新线的交通运输效率及质量,需要周全的运输策划。而标准化运营是确保交通运输的正常及效率的前提,因此,应用PDCA管理原则,对地铁新线的交通运输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地铁运营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策划
一、地铁新增线路的运营管理内涵
新线是运营管理包含了筹备管理和运营需求管理两个层面,是运营前的“软/硬件”有效实现的前提保障工作。从筹备管理涉及运营筹划、人员招聘及培训取证、规章制度编制、到运营介入建设、“三权”(调度指挥权、属地管理权、设施设备管理(使用、维护保养)权)接管及人员进驻、运营演练及试运行、运营采购、试运营基本条件评估等管理模块,最大程度减少工程整改,实现运营功能需求。这也正是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管理循环过程。
二、新线运营筹备策划模式
(一)充分重视运营筹划,全方位统筹新线筹备
根据新线建设工程筹划和计划开通时间,提前1~2年(若是首条线路提前2~3年),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周密编排新线工程运营筹划,采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关键路径法、里程碑法等形式,制定人员招聘及培训取证、规章制度编制、运营介入建设、“三权”接管及人员进驻、运营演练及试运行、运营采购、试运营基本条件评估等工作内容的时间节点安排,落实责任主体及前置条件,并从公司层面发布执行,实施绩效考核。在编制运营筹划时,注意结合以往筹备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确保工作项无遗漏、关键工作项有时间裕量;在实施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动态控制原理管理新线筹备工作。
1.根据最新的运营筹划,每月初从公司层面下达各部室筹备工作月度分解任务,实行绩效考核。
2.针对专题工作模块,如规章制度编制、“三权”接管及人员进驻、运营演练及试运行、试运营基本条件评估等,编制专题工作方案,建立柔性临时组织———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分工与时间要求,有序组织实施。
3.定期组织召开运营新线工作例会,全方位统筹梳理、协调运营筹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控,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调整运营筹划。
5.落实专人编制新线工作(半)月报,向集团高层、建设方和运营方及时传达新线筹备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二)提前谋划人员招聘,实现人员培训的标准化
针对轨道交通行业专业性强、技术密集程度高、人员培养周期较长的特点,以及人才争夺激烈的现状,注重招聘工作的前瞻性,提前2~3年谋划人才培养计划。紧绕新线开通节点目标,与轨道交通专业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和成熟招聘平台建立紧密合作,针对业务骨干和一线操作人员,采用社会招聘和订单培养、校园招聘等多种形式,多管齐下,确保人员及时到位。
根据人员招聘和入职情况,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组织专(兼)职培训师力量提前编写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并通过内部专家评审,实现人员培训及取证工作的标准化。
(三)尽早介入新线设计,全过程参与工程实施
运营应尽早介入新线建设过程,把乘客和运营的需求贯彻建设过程始终,建立运营和建 设的无缝对接机制,已成为各城市地铁建设的经验共识。地铁的实施模式为:
1.建立管理制度。从集团层面颁布《运营介入新线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新线工程交接管理办法》,规范运营介入工程建设的阶段、程序、内容、职责等,实施“工可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需求书编制—合同谈判—设计联络—生产监造—施工安装—调试(单体—系统—联调)—验收—交接”全过程介入。
2.强化组织管理。运营层面确立新线管理牵头部门和对口协调建设部门,实施统筹管理;运营各相关专业统一纳入对应专业建设项目小组、轨行区管理办公室、验收交接委员会、工程交接工作小组、专项工作小组等柔性工作组织,全过程介入;从机电安装及装修阶段起,运营单位按专业、分区域建立新线工程跟进矩阵式管理网络(运营单位—部门—中心—班组),明确要求及职责,确保工程进展及存在问题报送信息准确、畅通。
3.建立协调机制。各专业项目小组通过会议(设计联络会、施工及调试例会、监理例会等)机制协调解决常规问题,涉及安全、重要质量等问题通过工作联系单形式提出运营需求或建议;从机电安装及装修阶段起,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建设-运营联席例会,协调新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关键路径和里程碑工作或其他重大等问题,若无法达成,报送集团高层以工程推进会或专题会议的形式研究解决。
4.突出重点工作。充分重视设计方案和需求书的对接讨论,建立设计方案和需求书“建设-运营会审”机制,在设计阶段明确功能需求,以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产生各类变更;针对里程碑工作,如变电所送电或接触网受电、工程车或电客车接车、接触网冷/热滑、综合联调等,建设、运营、承包商、监理等单位联合建立柔性工作小组,联合编制专题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分工与责任主体,有序组织实施。
5.实施闭环管理。所有介入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介入—发现—记录—报送—整改—复核—销项”PDCA闭环管理机制,针对每个问题,建设、承包商、运营等主体均明确相应的责任人,权责清晰;问题报表填制统一、规范,并由运营新线管理部门归口管理。
6.重视信息管理。重视所有运营介入环节的信息记录和资料归档,做到决策(设计)、监督(监造)、执行(施工、调试、验收等)各阶段的会议纪要、过程记录、结果资料定期收集和归档,并由运营新线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确保各环节信息可追踪溯源。
(四)伺机实施工程交接,分批次开展人员进驻
新线工程交接是将新建工程的“三权”从建设向运营移交的重要环节,是开展试运营基本条件评估的必要条件。做好新线工程交接工作,是最大程度减少运营改造、确保设施设备运行稳定、实现安全优质运营的重要保障。新线交接除了必要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外,还应注重交接各阶段程序卡控:
1.对应制定接管计划。集团公司新线工程验收交接委员会总体牵头组织、协调专项验收和建设向运营移交工作,制订专项验收计划、实施进度和质量管控,协调解决专项验收和移交存在的问题。根据验收计划和开通节点,运营层面有针对性制定接管计划和人员进驻计划。
2.着重做好接管前跟进。运营各专业跟进矩阵式管理网络成员全面介入设施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接管前环节,通过巡查、旁站、参与等形式,全面熟悉各系统设施设备,同时按 PDCA管理原则分级(A、B、C级)、分类(按专业、分区域)做好问题的记录、报送,通过各类协调机制督促问题的整改、销项,最大程度减少接管后遗留问题,确保接管时无 A级问题(涉及安全或重大质量缺陷问题)。
3.严格核查交接基本条件。按《新线工程交接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核查正线和车辆段(场)调度指挥权、车站和车辆段(场)属地管理权、各专业设施设备管理权的交接基本条件,若条件符合,按专业系统、标段,分批、分区域进行接管和人员进驻。
4.按交接流程做好接管。交接时,运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承包商,按照合同要求严格实施设施设备数量清点和功能验证工作,完成交接备忘录、设施设备移交表、资料移交表、接管遗留问题记录表等一整套完整的
交接资料,并按要求完成各方签章流程。接管后,运营单位按照运营规章制度进行常态化管理。
(五)穿插开展运营演练,保质保量完成试运行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以及新线工程运营筹划的要求和节点计划,由新线筹备归口管理部门牵头做好新线运营演练和试运行工作。
1.按照安全管理类、行车 制度类、客运服务类、设备维护类、操作办法类、应急处理类的规章分类要求,及早制定规章制度编制(分类、分级)计划,在试运行前完成各类规章制度的编制工作。
2.结合“三权”接管和人员进驻情况,编制运营演练及试运行专项工作方案,确定运营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的应急处置演练科目(包含道岔故障处理、屏蔽门故障、列车救援、电话闭塞、大小交路折返、突发停电、火灾、突发客流、列车相撞、脱轨演练;市级综合应急演练等)及其时间安排,确定分阶段试运行的行车组织及其时间安排。
3.根据“三 权”接管实际情况,按照联锁、IATP(点式列车自动防护)等运行模式,分阶段、分区段组织试运行,确保试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最后20d按开通试运营列车运行图行车,确保指标达标;根据试运行和调试情况,穿插开展各项运营演练,确保演练科目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要求,实现全员覆盖、锻炼人机磨合,并组织做好内部观察评估,落 实问题整改,修 订完善有 关规章制度。
(六)高效推进运营采购,全方位满足运营需求
根据运营筹划安排,及早编制采购计划,高效推进维修及行车等专业与生产性物资、办公家具、员工制服、保安与保洁服务、车辆保险及客伤保险等各类物资和服务采购,同时做好膳食、出行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全方位满足运营生产需求。
(七)严格对照国标要求,高水平准备试运营评估
按计划及时编制新线开通试运营方案,制定新线开通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票务组织、维修组织及安全保障,做好开通试运营宣传,并会同集团相关部门与市交通局等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对接(首条线还需提前谋划从政府层面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乘客守则》等相关规章和票价规则),严格对照《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要求,逐条回答,编制《试运营筹备综合报告》、专家汇报 PPT,充分准备各类审查资料,精心策划、高水平准备试运营基本条件专家评估。
三、结语
我国多地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建设与运营并举发展的局面,对新线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运营服务的品质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运营视角,运用PDCA管理原则提出的新线管理标准化理念及其实践,是促进新线建设和运营管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仲,顾保南,孙世超,等.2014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报快递”之二[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
[2]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GB/T30013—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曾文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新线论文; 工作论文; 组织论文; 试运营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基本条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