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选型及校准方法研究论文_王鹏

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选型及校准方法研究论文_王鹏

(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热电偶是工业上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它构造简单、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在实际使用中,若热电偶选型错误,或者测量时操作不当,均会导致测量数据失真。主要介绍了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正确选择办法。

关键词:热电偶;选型;操作;误差

1热电偶分类

1.1 S型热电偶: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物理、化学性能好,热电势稳定,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但它对污染非常敏感,高温下机械强度降低,而且材料贵重,投资较大。

1.2 B型热电偶:除了与S型热电偶在准确度、稳定性、测温区、使用寿命等方面性能有相近的优点外,B型热电偶还具有测温上限高、短期用于真空中等长处。需要注意的是,它不需要补偿导线来进行补偿,但它不适用于还原性气氛或含有金属及非金属蒸气气氛中。

1.3 E型热电偶:热电动势最大,灵敏度最高,可以测量细微的温度变化,而且稳定性好,抗氧化性能力强,价格便宜。但热电势均匀性较差。

1.4 K型热电偶:热电动势大、线性度好、灵敏度高,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在高温下不能直接用于还原性气氛及真空中。

1.5 R型热电偶:它的准确度及稳定性都是最好的,而且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物理、化学性能良好。它的综合性能与S型热电偶相仿,甚至稳定性和复现性优于S型热电偶。但在我国以使用S型热电偶为主,R型热电偶较少使用,只是在部分进口设备上用于测温。它的不足之处有:高温下机械强度降低,对污染环境比较敏感,价格昂贵。

1.6 J型热电偶:它的线性度好、热电动势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均优异,可以在真空、氧化、还原、惰性气氛中使用,因为价格便宜,所以使用者较多。但使用温度不适于高温,在硫化气氛中,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1.7 T型热电偶:T型热电偶与J型热电偶在综合性能上极为相似,且价格也便宜,特别适合低温时使用,如在200~0℃温区内可以使用,但在高温时使用就会受到限制。

2热电偶的选型

热电偶的型号较多,在选择热电偶时应从使用温度、气氛、价格、偶丝直径和参考端温度等方面综合考虑。从使用温度来考虑,在一20一30℃时,选择准确度高的T型或灵敏度高的E型热电偶;在30一1000℃时,多选用使用范围广,高温下性能稳定的N或K型热电偶;在100一1400℃时,多选用S或R型热电偶,温度低于130℃时也可使用N或K型热电偶;在1400一170℃时,多选用B型热电偶,温度低于1600℃时也可使用R或S型热电偶;温度超过170℃时,使用钨徕热电偶。在氧化气氛条件下,温度低于130℃时使用N或K型热电偶,在1300一170℃时选用铂锗系热电偶,温度高于170℃时使用经过防氧化处理的钨徕热电偶。在真空和还原气氛下,温度低于950℃时使用J型热电偶,温度高于950℃时使用钨徕热电偶。热电偶丝的直径与其使用温度有关,直径越大使用温度越高,寿命越长,但响应时间也随着延长。因此,对于要求热电偶灵敏度高的情况下,应选择直径细的电偶丝,测量端越小,灵敏度越高。但电偶丝也不能过细,否则会使测量回路电阻增大,影响测量准确度。另外,如果希望减小参考端的影响,选用50℃时热电势只有3林V的B型热电偶。

3选型流程

型号的选择—分度号的选择—防爆等级的选择—精度等级的选择—安装固定形式的选择—保护管材质的选择—长度或插入深度的选择。

4补偿导线的选型

热电偶的分度值是以参考端温度等于。℃为基准的,补偿导线的热电性能与热电偶的热电性能相接近,它的作用只是将热电偶参考端移至远离热源及环境温度较恒定处,它并不能消除参考端温度不为0℃的影响。每一种热电偶都有与其相配的补偿导线,选择补偿导线时一定要根据热电偶的型号来选择。否则不但起不到补偿作用,可能还会加大误差。补偿导线有补偿型和延伸型两种,补偿型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的热电性相同,但材质不同,由价格便宜的金属构成,如Sc型和Kc型;延伸型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材质相同,一般只是线径较细,如XK、Ex、JX和XT,另外还有一些非标准型,如W3C和WCS等。B型热电偶常温下的热电势非常小,高温测量时一般不用补偿导线。在使用热电偶型号较多的实验室中,经常会有不知手中的补偿导线是那种型号的问题。

5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校准设备

5.1标准器:标准水银温度计或不低于同等准确度的其他标准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2其他校准设备:

①恒温槽:在其有效工作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温差小于0.04℃。

②补偿导线热电动势的测量设备: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01级的直流数字电压表(最小分辨率0.1μV),或其他不低于同等准确度的电测设备。

③参考端恒温器,恒温器内温度为(0±0.1)℃。

④多点低电势转换开关,接触热电势小于0.4μV。

⑤绝缘电阻表:额定直流电压500V,准确度等级10级。

⑥读数望远镜,(5~10)倍。(7)补偿导线焊接设备。

⑦校准项目:外观,热电动势及允差,绝缘电阻。

5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校准方法

5.1外观

补偿导线的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补偿导线的护套应紧密包在绝缘线芯上,且与绝缘层之间不粘连。护套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补偿导线应有制造厂名或厂商、导线代号、规格、使用温度范围等标志。标志要求清晰牢固。

5.2绝缘电阻

当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补偿导线的线芯间和线芯与屏蔽层间的绝缘电阻每10m不小于5MΩ。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500V的绝缘电阻表对补偿导线的线芯间和线芯与屏蔽层间进行测量,测量时,应稳定5s,读取绝缘电阻值。

5.3标志

补偿导线的护套表面层连续印造制造厂名或商标、产品代号、规格以及使用温度范围等标志,标志要清新,标志之间距不大于500mm。

5.4热电动势及允差

①当自由端为0℃时,补偿导线在恒温油槽中与标准器采用比较法进行校准。

②补偿导线校准温度为100℃、200℃。耐热用补偿导线校准温度为100℃、200℃,一般用校准温度为100℃。也可根据需要在其他温度点校准。

③取大于1米的补偿导线,其中一端焊成一个球状的工作端,其表面应光滑、直径约为线径的2~3倍。另一端两极分别连接测量导线组成自由端。

④将补偿导线的工作端插入油槽内,深度大于等于200mm,自由端与测量导线连接良好后插入玻璃管中,管中装有变压器油或酒精,将玻璃管分散插入冰瓶内,深度一般大于等于200mm。将测量导线另一端连接电测仪器。

⑤油槽温度控制在校准温度±1℃以内,稳定后按顺序依次测量。

⑥每个温度点的测量次数不应少于一个循环,读数过程中油槽内温度波动小于等于0.05℃。

6结语

适当的选型,不但能提高热电偶测量的准确性,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更能节约成本。正确的接线方法,可以减少无用功,提高工作效率。熟练掌握热电偶测量当中的误差现象及故障的排除,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维修资金。

参考文献:

[1]卫丹,任智勇.热电偶的正确选择及测量误差原因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S1)

[2]张弓.热电偶补偿导线的校准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3,40(09)

[3]刘霞.热电偶测温原理及补偿导线的选型[J].信息系统工程,2018(12)

[4]陈紫怡,林海航,刘杰伟.浅谈补偿导线在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过程中的使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9(01)

[5]王良.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实际应用[N].电子报,2017(07)

论文作者: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热电偶及其补偿导线的选型及校准方法研究论文_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