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精神与坚持党的领导论文

铁军精神与坚持党的领导

魏延秋

“铁军”誉称新四军,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

在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继承了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和井冈山时期红四军的光荣传统,坚持在华中进行抗日斗争,驰骋江淮、浴血奋战,为抗战的胜利、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铸就了铁军精神。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战斗精神和战斗品质的凝练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培育出来的人民军队的崇高精神风貌和战斗作风。作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我党我军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党的坚强领导在铁军精神形成、不断升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领导是铁军精神的灵魂,新时代弘扬铁军精神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铁军精神形成、发展和升华的根本保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铁军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民军队茁壮成长的壮大史、英勇顽强的战斗史和开拓创新的发展史。伴随着这支军队的成长历程,铁军精神也形成、发展和不断丰富升华。但所有这些伟大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集中体现了矢志不移跟党走、坚决听从党指挥的铁的信念。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为新四军的成长壮大提供了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保证,是铁军精神得以形成的根本和源泉。不论铁军精神如何发展、丰富和升华,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不容忽视,领导地位不能撼动。

铁军精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时期叶挺领导的独立团。1924年11月,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选派部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作为骨干,组建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组建、领导和指挥的最早一支武装。之后为了壮大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于是以铁甲车队为基础,从黄埔军校抽调一批共产党员做骨干,在周恩来的指导下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担任团长,这是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正规化革命军队。独立团建立后,共产党积极开展政治工作。不少共产党员担任了独立团的营长、连长,独立团还设党支部,各连成立党小组,周恩来为独立团制订了新兵和干部的训练计划,编写政治教育提纲,对广大官兵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从思想上、组织上为提高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推行政治建军的思想路线,对独立团产生了积极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团的广大官兵在历次战斗中都勇于承担最艰巨的任务,表现出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前赴后继、无比坚强的革命精神,屡建奇功。因此独立团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赞誉。这也成为铁军精神的源头。对于铁军所取得的不朽功勋,叶挺说:“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军。”叶挺把“铁军”荣誉归功于共产党,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铁军精神的集中体现。诚如叶剑英所说:“由于叶挺指挥的独立团,有共产党员,有党的政治工作,因而战斗力很强,成为威震敌胆的铁军。”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决定了铁军精神的政治方向和性质,使这支革命军队实现了革命群众与革命队伍的整合与统一,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依附品,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

令行禁止、执纪严明、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新四军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子弟兵。毛泽东曾经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铁军的最高纪律就是服从党的意志,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不渝地执行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群众的根本准则。为此必须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始终保持革命队伍的本色,以拥政爱民的实际行动形成与群众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从叶挺独立团初创时期,就以纪律严明著称,被老百姓盛赞为“仁义之师”。1928年3月,毛泽东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首次在这支部队进行了试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撤出长江以南的苏浙军区和第七师,仅仅七天45000人全部撤出。在处理军民关系时,新四军军纪严明,行军驻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广大的华中抗日根据地深得群众拥护,结下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之间鱼水情谊。战争年代,铁军部队攻如猛虎、守如泰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令行禁止、秋毫无犯,一切行动听指挥。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严明的纪律观念为新四军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和信任,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这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铁军不断胜利的力量源泉。

团结一致、顾全大局、众志成城的牢不可破的铁的团结,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团结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证。人民军队只有团结一致,才能保证党的任务和方针政策的实现,才能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有军民之间的团结一致,这是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新四军从建立之初,就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抗战初期,南方8省14个地区红军游击队接受国民党整编。广大指战员在这个过程中,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识大体顾大局,以团结抗日为重,正确执行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顺利完成了下山、开进、集中整编的任务,步调一致投入抗日斗争中去,汇集成一道抗日洪流,迅速形成坚强的抗战队伍,体现了共产党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政治素质。从成立之日起,新四军的编制序列和指挥系统曾数次调整,各部队的构成也屡有变动;且新四军从成立开始,就面临着指挥和领导关系的不统一,这些都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绝无仅有的。但是从1937年10月12日成立,到1947年1月下旬撤销其番号,新四军始终以团结抗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大局、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服从统一的调度,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党指向哪里,他们就打向哪里。哪怕做出局部的重大牺牲也在所不惜、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高度团结的精神风貌和顾全大局、服从整体的全局精神,显示了党的权威性和党的领导的有效性。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接受改编。国民党蒋介石玩弄“北和南剿”的阴谋,因此拒绝承认南方红军游击队。党为了坚持对这支军队的领导,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艰苦的谈判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南方8省14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为“新四军”。之所以叫“新四军”,是因为接受了叶挺将军的提议,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的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从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再到之后的新四军,从名称到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新四军自成立之日起,就与铁军精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所向无敌的铁的作风,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人民军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是在全新的环境中的一场全新对手的战斗,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在战斗中探索解决,才能打开新局面。初建时期,党中央就高瞻远瞩地提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和行动方针,即大胆地防守向东、向北发展,在大江南北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抓住有利时机挺进敌后,实行战略展开,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集中、改编和向华北敌后挺进的任务,并取得了100多次战斗的胜利,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敌人,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友军作战,初步实现了在华中敌后的战略展开,为进一步发展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明确了新四军的发展方向是东进北上。至1940年底,在中共中央、中原局的领导下,新四军江南和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坚持贯彻东进北上、发展华中的方针,并正确选择了发展方向,从而取得了重大胜利。1944年后,日军向国民党统治区豫湘桂等省发动战略进攻。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决定华中新四军西进南下,以收复国土,拯救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新四军抓住南下有利时机,巩固和扩大了在江南进行战略反攻的前进阵地。纵观历史,新四军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抓住有利战机、开辟新的阵地,以求得发展的过程。在斗争和磨练中新四军始终与发展相伴,发展又是通过抓住有利时机开辟和拓展新阵地实现的,因而也形成了抓住机遇、勇于创新的良好作风。善于抓住机遇、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是新四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贯彻落实党的指示的重要保证,是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状态。

之后为了解决接受国民党改编后取消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制度,因而政治工作弱化给军队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设置军委分会作为八路军、新四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各师级部队设立军政委员会,负责军队中党政军的全面工作,这是我党以集体领导的方式来代替政治委员制度、健全军队中党的组织的重大举措,从而确保了党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在国共合作进行抗日的过程中,国民党顽固派多次制造摩擦事件,企图削弱、消灭八路军、新四军,终于在1940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重建新四军军部并整编部队,健全完善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健全党在军队中的各级组织,增强军队干部的党性,充分发挥连队党支部的堡垒作用,最终完全摆脱国民党军政方面的束缚,使新四军成为我党独立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在抗战风云中,这支铁军在苏北大地上英勇善战,一方面积极协同、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抗战,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开展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使命任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在这艰难历程中,新四军“思想统一、意志集中、行动一致、动作协同。从死到生,从早到晚,今天、明天,现在、将来服从于党,努力于党所授予的工作;不计劳苦,不问成败,不断的、无休止的,把一切都贡献于党”。这种超乎寻常的坚强意志与万难不屈、不怕流血牺牲的优秀品质和勇猛精进、敢于牺牲、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令日伪军都十分震撼。

新四军继承了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和井冈山时期红四军的光荣传统,延续和发展了南方红军游击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又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千锤百炼,始终坚持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确保了铁军精神的政治方向和性质,铁军精神最终铸就。解放战争时期,针对国民党专政独裁的白色恐怖,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深入群众、汇聚铁流,将铁军精神适时融入民族解放的最后战斗中,铁军精神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处理城市精明增长与蔓延发展的关系时,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城市建设发展中二者的“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下文笔者继续从城市规模角度入手,列举正确把握精明增长与蔓延发展关系的相关建议:

六是移民迁安工作和谐高效。移民后续帮扶深入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活动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移民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推进,384个重点移民村的管理创新全面实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计划投资17.7亿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因为造型是四面坡,所以又叫“四阿顶”。它是出现时间较早的屋顶形式之一,逐渐演变为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常用于建造皇家建筑或大型寺庙、殿堂。

二、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铁军精神的灵魂

在1941年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会议上,刘少奇曾明确指出:“新四军是党军,党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自成立之日起,新四军就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建军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终身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新型军队。铁军精神,是铁军本质属性的思想与行为的外化,是铁军所有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最精准的凝练概括和理性升华,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正确政治路线和战略战术方针的成果,是共产党人无产阶级先进思想的体现,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品格。回瞻历史,凡是服从党的政治路线和战争战略方针,铁军精神就能指引着在危险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反之铁军精神就难以发挥。

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方面主要表现为老师授课方式的改变、学习方法的适应以及没有明确的目标[3]。中学的学习目标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无需个人思考,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抹杀了很多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于是,致使大学阶段成为“理想间歇期”。不少大学新生反映“感觉大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很空虚、无聊,课余时间那么多,不知道要做什么,除去上课时间,大多时候是上网打游戏或在宿舍宅着”。新生心理普测反馈时,当问及“你打算怎样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时,不少同学的回答是“争取大学不挂科,顺利拿到毕业文凭”。当问及“你打算怎样开展大学的学习”时,不少同学的回答是“不知道,争取不逃课吧”。

在铁军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坚持党的领导是铁军精神的灵魂。铁军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广大指战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党的政策的指引。离开了党的领导,铁军精神也就失去了灵魂。铁军精神的内涵要义,不论怎么总结概括,不论怎么丰富和发展,都是对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这一核心精神内涵的延展和丰富。

“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忠贞不渝的铁的信念”,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和践行。树立铁的信念,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就是对党高度忠诚,坚决服从党的领导,绝对听从党的指挥。在叶挺独立团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骨干,团里设立党支部。在三湾改编中,我军的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就是建立在这支部队的红一连,由此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光荣历史,铸就了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决听从党指挥的铁的信念。新四军成立之初,军长叶挺就坚定地表示:“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之后代军长陈毅更是明确强调:“党在本军的领导,就是本军特质的表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后,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新四军虽然接受了国民党改编,但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高举团结抗日大旗,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全面抗战路线,贯彻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既奋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付日军和伪军的“扫荡”“清乡”,创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又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有理有力有节”原则,团结分化敌、伪、顽势力为我所用,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摩擦,在华中建立了大片根据地,使侵华日军的后方成为抗击侵略者的主战场。不论是叶挺独立团、南方八省游击队,还是新四军,实质上都是共产党创建和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实践中始终都把听党指挥作为部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曾说:“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

上有党的坚强领导,下有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铁军精神的培育和发扬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项英就曾指出:“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则这种农民部队不但不能循着正确路线,坚持革命,任其自流,还会变成流寇分子土匪。”对此新四军高度重视对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日常政治教育外,还积极开展整风运动,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党校,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官兵,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提升政治素质。正是由于坚持用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军队,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党员和群众,政治觉悟达到了新的高度,既有较高的阶级觉悟又能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既有坚强的组织观念又有深厚的群众观念,使全体官兵成为熟练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法宝,实现党的政治任务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正是由于新四军有铁的理想信念做支撑,始终保持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他们屡克强敌、赢得最终胜利提供了思想保证和力量源泉,成为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正规化军队。党指挥到哪里,就打到哪里,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最硬的“铁”。

铁军精神内涵丰富、含义深刻,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即“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忠贞不渝的铁的信念;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铁的意志;团结一致、顾全大局、众志成城的铁的团结;执纪严明、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勇猛顽强、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铁的作风”。“五铁”贯穿于铁军精神的全部内容,是铁军精神核心内涵的主要体现。

不怕牺牲、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铁的意志,这是共产党人的本质体现。新四军主要活动在华中地区。抗日战争开始后,特别是进入相持阶段后,华中地区就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斗争局势,出现了四种武装力量(即日军、伪军、国民党军和新四军)、三种政权(国民党政权、汪伪政权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并存的复杂局面,各种矛盾汇集在这里,复杂程度在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极其罕见。就是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在日伪顽多种势力的夹击中,新四军始终坚持顽强战斗,以极其有限的兵力和落后的装备,不屈不挠、英勇杀敌,既取得过黄桥战役、车桥战役、泾县保卫战、繁昌五次保卫战等战役战斗的辉煌胜利,也遭受过日军“清乡”“扫荡”造成的重大损失,遭受过皖南事变、淮北反顽斗争失利的严重挫折。不论在连战皆捷的情况下,还是在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新四军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拼搏,夺取新的胜利。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是夺取敌后游击战争胜利必不可少的优秀品质。新四军成立之初,只有4个支队10300多人。到抗战胜利时,已经发展为一支拥有主力部队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共计31万余人的钢铁大军。新四军为何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新四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力量源泉,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引是关键。因为心中坚守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所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的必胜信念,新四军广大官兵才会不因身陷囹圄、环境险恶而发生动摇,面对严刑拷打毫不畏惧,乃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才会在战斗中具有不怕牺牲、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铁一般的意志。

井冈山时期,朱德率领以叶挺独立团为基础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响亮提出:“要创造并扩大铁的红军,来完成红军的伟大历史任务。”1934年10月,由于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中央分局则率领留下来的部队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开始了三年游击战争。在交通隔绝与孤立分割的恶劣环境下,这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武装队伍,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为了牵制和消耗国民党军队的兵力,掩护和策应红军主力和中央领导机关的战略转移,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环境中坚持独立作战。南方红军游击队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忍的革命精神,谱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陈毅曾很有感触地说:“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也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他们这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种对革命事业、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无比忠贞的精神风貌,是铁军精神最直接的历史渊源。

(1)重申了研究创新在推动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克服欧洲创新赤字的关键在于增加资本投入,加速知识资产更快更有效地转化为新产品、新流程、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

接受国民党改编后,我党吸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教训,中央军委及时指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新四军在建军、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党的领导始终得到充分体现。初建时期,围绕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权问题,与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进行了反复周旋和不懈斗争。对此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革命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作为中共中央军委的派出机构,新四军分会负责领导新四军及新四军内党的事务,以确保中共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这就为在新四军部队中建立共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从而确保了新四军遵循党的建军宗旨、沿着正确的建军路线前进,使铁军精神得以形成和不断升华。

党的坚强领导,是新四军百炼成钢的永恒能源。有了党的领导,才能始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敢于拼搏,才能精诚团结,才能敢于牺牲奉献,才铸就了内涵丰富的铁军精神。所有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和特性。坚持党的领导是铁军精神的灵魂所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这一点始终不会改变。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阳性项目平均(33.59±8.46)分、抑郁症状(1.21±0.35)分、焦虑(1.22±0.41)分、恐惧(1.23±0.48)分、敌对性(1.19±0.27)分等因子,参照组分别是(46.94±10.47)分、(1.60±0.52)分、(1.71±0.61)分、(1.50±0.55)分、(1.71±0.69)分,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抑郁评分是(44.30±6.26)分、焦虑评分(41.21±3.74)分;参照组(53.11±7.05)分、(51.48±6.59)分,实验组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总而言之,练习题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部分,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习题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对于习题难度要安排合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注意习题内容的设计和习题讲解的策略。在习题内容的设计上,要把握好习题难度、重心、趣味性以及层次性;在习题的讲解上要灵活运用习题并注重沟通知识脉络。

综上所述,铁军精神的熔铸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党的领导决定了铁军精神的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党的领导是铁军精神得以延续的政治保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铁军精神,党的领导是铁军精神形成、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弘扬铁军精神的核心要义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铁军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样,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长远的价值、永恒的魅力和普遍的意义。精神是在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随着文化土壤的变化,铁军精神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适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从革命战争时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到新时代助力强国富民,从为了消灭敌人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到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战争年代面对封锁独立自主、坚持战斗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中自强不息、敢于担当,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弘扬这一民族精神。但是新形势下铁军精神不论怎样进行创新性发展,都有一条原则是我们必须始终秉承的、不能改变的,那就是坚持铁的信念,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党的领导作为铁军精神的核心灵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表现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前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渗透,国内错误思潮的不断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影响下价值观的变化,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滑坡,政治定力缺乏,党性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失去准则,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乎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特别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他强调:“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正是铁军精神的灵魂所在。在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与敌人的生死决战中,铁军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铁军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真实写照。革命信念最坚定的是共产党员,革命意志最顽强的也是共产党员,顾全大局和团结互助最好的是共产党员,遵守纪律最自觉的也是共产党员。可以说,铁军精神就是共产党员先进性在革命征程中的光辉体现。

理论的生命力源于实践和指导实践。当前,国防动员领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既有历史遗留的矛盾和问题,又有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国防动员理论研究应重视问题牵引,结合破解难题善用研究方法,拿出有效对策,提高研究效益。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发扬伟大民族精神包括铁军精神的巨大威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顽强拼搏、英勇奋斗,我们党才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受到人民衷心拥护,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当前我们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波澜壮阔、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会不断出现,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会遇到很多,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铁军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永恒的。我们仍需要铁军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念、钢铁斗志、宽广胸怀、顽强作风、赤诚团结、严明纪律等振奋人心、鼓舞勇气,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更需要坚定“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忠贞不渝的铁的信念”,铁军精神一如既往是战胜困难的巨大推动力,是促进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党忠诚、跟党走的铁的信念,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信党的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这也是这一铁军精神的最终归宿。铁军能够发展壮大,铁军精神能够不断铸就,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铁军精神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统一,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统一。革命战争年代,铁军心中人民的最终利益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从红军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战时期为了民族的生存驱逐日寇,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为实现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而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承着新四军血脉的部队,在捍卫国家主权、支援地方建设、抵御自然灾害中,为人民再立新功。铁军精神的形成也是取信于民、还政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于民的过程。完全彻底为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个本色永远不能丢,这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的必然要求。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现实中更多是紧紧和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拥有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握实事求是这一铁军精神的精髓,把远大理想和生动现实结合起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本领和能力;保持艰苦奋斗这一铁军精神的政治本色,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敢于胜利,跨越前进路上的各种困难,戮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建了英雄的铁军,培育了博大精深的铁军精神,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力量之源,是我党我军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不论怎样千变万化,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不能变,铁军精神的政治灵魂必须坚守。在党的英明领导和正确指引下,铁军精神必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军事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高 莉

标签:;  ;  ;  ;  ;  ;  ;  ;  ;  

铁军精神与坚持党的领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