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正向我们走来_数字化时代论文

“虚拟人”正向我们走来_数字化时代论文

“虚拟人类”正向我们走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在人体模型、人体信息的数字化领域,世界上以美国为主导的科技强国正在研究数字化虚拟人体项目,被认为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新的制高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研究者通常将“数字化”虚拟人体分为可视化人体项目、虚拟人体计划、数字化人体三个部分.其目标是实现人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和机能的数字化、可视化,完整地描述基因、细胞、组织以至器官的形状和功能,最终达到人体信息的整体精确模拟.

“虚拟人”让世界更精彩

迄今为止,医生要想判断某个病人的病变程度,都要依靠露二维平面的医学影像资料及相关检查,再在头脑中形成演绎为立体的和全息的形态后才能进行有效的手术.而在医学科学技术或新药研制方面,研究必须通过动物试验、小样本临床验证,才能扩大到人群应用.“虚拟人”能让这种纷繁复杂的过程在“模型”上进行预演,从而降低风险和提高科研和医疗的质量.

数字化虚拟人体还可以广泛用于生物、航空、建筑、国防等与人直接相关的产业.例如,开发人体的模拟替身,应用车辆安全性、环境暴露、极端环境下的效果以及人体工学等,以后培育宇航员也可利用数字化虚拟人体系统,只要输入候选宇航员的生理数据,将其置于太空环境中,就能知道他的太空反应.

美国人先走一步

早在1989年,美国国立图书馆就建立了采集人体横断面CT、MBI(磁共振)和组织学数据的项目,其目的是为利用计算机图像重构技术建造虚拟人体作准备,项目称为“可视化人体项目”.该项目侧重人体结构的数字化以及相关知识库的研究,由科罗拉多大学承担实施,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选择了男女各一个活体,男的身高1.82米,女的身高1.54米.他们死后,立即用CT和MRI作了轴向扫描,男的间距1毫米,共1878个断面.女的间距0.33毫米,共5189个断面,然后将尸体涂上蓝色乳胶并裹以明胶后冰冻至零下80度.再以同样的间距对尸体作组织切片的摄影.这些数据称为VHP数据.利用这个数据集,可以创立虚拟解剖学、横断面解剖学、纵剖面解剖学以及一系列医学临床、研究的虚拟模拟,是信息技术和医学结合的重大创新工程.

到了1999年10月,美国科学家联盟提出数字化人体项目,旨在建造最完整的人体信息库.现在,美国人在这方向的野心更大,其主要设想是将“数字化虚拟人体”计划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保持美国在生物学、军事等一系列领域未来50年领先.

韩日不甘落后

由于可视人体数据库的数据来自美国白种人,许多方面不能体现亚洲人的特点,一些亚洲国家积极开展基于亚洲人的可视人体计划.韩国于2000年开始启动了“可视虚拟韩国人”计划.该计划准备用5年时间,完成4个人体的测试,目前已经完成一个人体,其数据量为210KB,这是世界上第二例,也是第一例东方人种特征的人体数据采集.

日本也于2001年启动了为期10年人体测量国家数据库建造计划.日本京华大学利用CT和MRI影像建造了“日本可视人”,日本还决定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虚拟日本人”计划,这项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以数万人为对象,收集从儿童到老人的各类身体数据.

中国人奋起直追

构造虚拟人的数据来源于真人,因而其也具有民族、区域等特征.我国人口占全球的20%,东方人的特点与欧美不同,而现在我们所用的许多相关数据还引自欧美人标准.因此,建立具有中国人种待征的三维数学化人体模型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11月,在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我国科技专家集中研讨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技问题”.到2002年6月,中国人的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项目——“虚拟中国人计划”的前期有关项目软件已经完成.该研究项目由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发起,主要是利用来源于真的解剖信息和生理信息、集成虚拟的数字化人体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模拟构造出“虚拟人”,进而对虚拟人开展各种无法在真人身上进行的诊断与研究.虚拟中国人分为三步:虚拟解剖人、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理人.下一步,我国科学家将选择中国人种代表性的样本来采集数据,建立起一个人体形态和功能信息资源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虚拟人体”.“虚拟中国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我国医学研究、教学及临床提供形象而真实的模型,为疾病诊断、新药和新医疗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资料.专家们对此评价很高,说这是一项与我国制造原子弹和氢弹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基础研究工作.

标签:;  

“虚拟人”正向我们走来_数字化时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