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骅[1]2003年在《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水生植物是营造水体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还能有效地净化和维持景观水体的水质,因此研究水生植物对水质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意义。本文在对浙江省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千屈菜、水葱、香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为试材,就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水生植物的优化配置对景观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生态学原理及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本文对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 1.调查显示,浙江省具有较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除人工栽培的植物外,在园林中具有观赏价值及净化作用的野生或野生状态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常见的有30多种。除了目前常用的种类外,千屈菜、花叶水葱、泽泻、鱼腥草、苦草等水生植物均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2.千屈菜对水体中的总磷(TP)有显着的去除效果。在0~0.4 mg·L~(-1)的TP浓度范围内,千屈菜植株均生长良好。在试验的30d内,对初始浓度为0.4mg·L~(-1)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千屈菜对TP的去除率达98%以上。在0.05 mg·L~(-1)和0.4mg·L~(-1)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其去除速率均高于对照植物凤眼莲。在最初10天内,水体中TP浓度呈直线下降,表明千屈菜具有“快速”吸收P的净化特性,并且它的P去除率与水体TP浓度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证实,千屈菜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这也为千屈菜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3.多种植物优化配置能发挥不同植物的优势,对水体水质表现出较高的自净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丰富的水体植物景观。用挺水植物和浮叶、漂浮植物组成的试验池Ⅱ及用挺水植物、浮叶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组成的试验池Ⅲ比由菹草组成的单一层次结构的试验池Ⅰ更能有效地维持水体TP、TN含量,其景观也更为丰富。 4.实验证明,沉水植物能有效地改善水体的水质及观赏效果。但目前在园林水景中对沉水植物的应用考虑较少,为此,在以后的水景营造中应重视沉水植物的应用。 5.根据上述结论,在杭州、上海等地结合景观设计原则进行了现场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设计的景观水体(中江城市花园水景)经过为期5个月的水质监测表明,TP、TN呈下降趋势,最终达到且好于景观娱乐用水A类水质标准,其他各项水质指标也未超出景观娱乐用水标准。既满足了居住区内居民的观赏要求,又迎合了儿童的亲水需求。 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强水生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借鉴大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本文还探讨了水生植物的应用地位及在景观水体水质维持中的措施。我们认为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
王安琪, 陈佳艳, 李修岭[2]2016年在《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指出了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环保和生态是两个重要的部分。水生植物不仅是营造水体景观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净化和维持景观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因此,对水生植物对水质的保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保意义。在分析深入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案例,就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
谢伟[3]2016年在《模拟贵阳市花溪河水生植物自然群落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体环境生态修复的重视及生态园林概念的提出,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成为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水生植物群落的营建成为水体生态景观营建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自然水域中的水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群落景观的模拟设计,对城市水体景观营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贵阳市花溪河水生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方法和路线法对花溪河水生植物资源及其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对花溪河生境状况、水生植物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进行分析。以自然或半自然植物群落组成为基本单位,以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水生植物自然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筛选推荐景观和生态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并就现有人工植物群落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对水生植物自然群落进行模拟设计,进一步探讨水生植物养护管理技术,为水体景观生态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出花溪河湿地自然水生植物共有18科21属23种,按其生活类型有挺水植物有7科8种,呈点状分布;沉水植物分布繁多,成片分布,共8科12种,盖度大于90%,浮水植物3科3种。优势种有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贵州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五针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及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贵州水车前、水芹(Oenanthe javanica)、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金五针鱼藻、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等种类有良好的景观和生态作用,具有重大的应用研究价值。(2)对花溪河水生植物自然群落及其生境研究结果表明:花溪河自然水生植物群落稳定性高,适应性强,河流表现出较高的自净能力。通过二岐指示种分析法划分得出花溪河水生植物自然群落共有7个,分别为贵州水车前+苦草群丛、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狐尾藻群丛、轮叶黑藻+苦草群丛、水芹(Oenanthe javanica)+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群丛、五针金鱼藻群丛、角果藻(Zannichellia palustris)+苦草群丛及马来眼子菜群丛,多为沉水植物组成的优势种植物群落,缺乏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群落层次较为单一。沉水植物群落覆盖度较广,生物量较大,多分布在河流水体流速较小、河底底质泥沙地段,形成“水下森林”植物群落景观,丰富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极大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3)对十里河滩6处水景景点主要水生植物资源及其群落特征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应用种类主要有茭白(Zizania latifolia)、芦竹(Arundo donax)、再力花(Thalia dealbat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美人蕉(Canna indica)、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等,景区岸边生长较好的乔灌木主要有垂柳(Salix babylonic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竹类(Bambusoideae)、银杏(Ginkgo biloba)、碧桃(Amygdalus persica)、叁角枫(Acer buergerianum)等。各景点植物群落结构主要有碧桃+竹类—黄菖蒲+再力花—睡莲;柳树+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苦草;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垂柳—菖蒲+水葱;垂柳+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荷花;垂柳+二球悬铃木+水杉及水杉+碧桃—鸢尾(Iris tectorum)+唐菖蒲。景区水生植物资源及群落配置相对丰富,但存在湿生植物种类较少、群落配置方式不合理及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等问题。(4)根据7大自然群落及十里河滩主要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模拟设计形成10个水生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优化配置岸边乔灌木植物及多种生活型水生植物,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10个植物群落的景观特色以植物季相变化、植物形态特征、色彩搭配、层次结构等的协调统一进行搭配,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优势,营造出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景观,提高水体景观环境的生态净化能力。
李妙[4]2008年在《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长沙市居住区水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生植物是构成水景的重要要素之一,具有美化水体和净化水质等功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居住区中大量营建水景,然而由于缺乏生念化技术与管理措施,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基于此,作者首先对长沙市居住区水体的结构及水生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然后就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四种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1.作者对长沙市居住区的30个水体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7%的水体水质未达到国家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水体水质富营养化严重,主要原因是池底驳岸硬质化和水生植物品种缺少与单一。2.选用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四种应用较多的观赏性水生植物进行了栽培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在试验中5天内对总磷(TP)的吸收率分别达到75%、93.3%、98.2%、85.27%;实验15天后,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对总氮(TN)的吸收率分别为99.2%、98.18%、98.96%、97.76%,每种植物的吸收效果都非常明显;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对生化需氧量(BOD_5)的去除率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实验15天后,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为睡莲>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和千屈菜水中溶解氧达到了景观娱乐用水标准;每种植物均能将水体pH值维持在6.5~8.5之间,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3.从驳岸和池底结构上提出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对现有硬质驳岸、池底提出了改造方案;根据调查和试验结果提出重视沉水植物的应用;注重挺水、浮水、沉水植物的立体配置;加强植物季节性搭配;并以湖南农业大学科教新村的水景为例,进行水体改造和水生植物的优化配置设计。
林建桃[5]2007年在《可持续性水景营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人居之本,生命之源,人们在选择定居地的时候,水资源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营造与水景观建设也在城市建设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使城市面貌和市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而且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国是一个缺水且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人口密度高,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的短缺和自然水源体的破坏已严重的制约着我国水景的正常发展,再加上水景前期设计的局限性及后期维护的不利,使水景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水景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水景观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继而从解决景观水源、水景观生态建设、水处理技术等角度,对实现水景可持续性设计提出建议,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试图探讨可持续景观水处理的建构与设计方法。这对北方缺水城市营造可持续性水景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将水景设计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将科学、技术与艺术和谐统一,为以后的设计者提供理论依据。只有可持续性思想深入设计,才能实现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人们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城市整体环境的今天,可持续性水景建设必将为提高环境质量、提升文化品味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小会[6]2007年在《城市人工湖的生态设计探讨》文中指出城市人工湖是极富魅力的景观场所之一,是人们亲近自然,释放自我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在城市内或近城市的河道上截流或人工开挖建湖,在高档住宅区和大型公共绿地中配置人工湖的景观建设大量涌现。在设计和工程实施及管理过程中,片面强调景观及其经济效果,忽视生态效果,使得湖泊补充水源不足,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体受到污染,出现湖水变黑发臭,失去其使用价值。以咸阳湖为例,讨论人工湖的防渗设计;水质的生态处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进行补水的生态设计;濒水植物的合理配置以及驳岸的生态处理等。人工湖在防渗设计时采用生态防渗设计来代替钢筋混凝土的硬化设计;在湖中,合理配置水生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以形成平衡的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质,在湖泊的补水过程中,主要采用雨洪、中水进行补水。在驳岸设计的过程中,在保证防洪的前提下,采用生态驳岸的设计来代替生硬的钢筋混凝土的驳岸设计,生态驳岸设计结合水生、岸边植物配置使水域与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信息能更好的交流,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濒水植物设计既要考虑美观,更要考虑整体大环境的生态设计。最后通过合理的设计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人工湖景区。
胡阳阳[7]2009年在《长沙市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景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极富魅力的要素之一。古今中外,水生植物在营造园林水景中是不可或缺的植物材料。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能通过吸附和转移污染物、富营养化物质来净化和改善水质,一些品种在满足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同时还具有经济效益和其他功能。所以随着人们对水生植物认识的加深,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论文撰写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现场调查、照片拍摄等工作,是以调查为主的论文。论文选题着重于水生植物的应用,并以长沙为例,试图通过总结、分析、归纳水生植物景观效果和生态配置等问题,摸索水生植物应用的一些规律和途径,旨在丰富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能为长沙和其它地区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景营造提供一些启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述了水生植物资源与分类、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水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生植物的功能、水生植物的园林应用、建植方式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叁处国内利用水生植物造景的优秀案例。2.通过对四十二处园林绿地的水生植物应用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长沙市园林应用水生植物的情况和建植方式等内容。长沙市目前应用的水生植物种类有35种,分属于23科,其中挺水植物27种,浮叶植物2种,浮水植物3种,沉水植物3种,大部分为多年生;水生植物花色众多,观赏期主要集中在5-9月份;挺水植物株高0.2m-2.2m不等。通过对主要水生植物应用频度的总结发现水生植物应用分布广泛但不均匀,新建水景和公园绿地应用种类较为丰富。水生植物植物配置一般为自然式,种植手法有丛植、群植、间植等;建植形式有自然式种植、盆栽、筐栽、砌筑种植床等。3.以不同绿地类型典型调查点的水生植物造景为例,通过对调查地基础资料的了解和较详尽的水生植物与滨水植物配置方式、景观效果与季相分析,由此得出目前长沙水生植物造景的四大特点有:“应用分布广泛”、“配置与建植形式多样”、“植物景观的空间延续性强”、“注重生态功能的应用”,存在的六大不足之处为:“种类不够丰富,缺乏对乡土和野生水生植物的开发利用”、“植物搭配没体现时序之美,冬季水体景观效果不佳”、“水生植物搭配手法较简单、单调,景观缺少可识别性”、“文化韵味较淡”、“生态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养护管理较粗放”。4.针对当前长沙市水生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生植物应用的规划建议:“增加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种类”;“结合生态原理,丰富配置手法”;“结合城市文脉,增加文化韵味”和“提高设计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为长沙市更好地利用水生植物材料造景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以期为提高和改善城市水景效果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李志斌[8]2010年在《珠叁角居住区景观水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文化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山和水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系统。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水景已成为居住区环境的一个亮点,水环境在居住区中满足了人们依水而居、崇尚自然的心理,能起到丰富空间环境和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增强居住舒适性。此外,水景也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且大部分开发商只重视水景包装推销,忽略水景日常维护管理的考虑。并且提高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匾乏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得水资源形势更为严峻。再加上水景前期设计的局限性及后期维护的不利,使水景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对珠叁角居住区目前水景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水景景观现存的问题,然后从解决景观水体补水水源、水质维护、景观生态性等角度,通过对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和人工湿地等工艺的综合运用,对实现可持续性水景设计提出建议,旨在找到适合现代居住区水景建设与维护的最佳方式。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探索可持续性景观水处理的建构与设计方法。这对珠叁角居住区营造可持续性水景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将水景设计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将技术与艺术和谐统一,为以后的设计者提供理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使水环境系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营造住宅小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皓然[9]2015年在《湖南省常见水生植物的耐污与去污能力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湖南省30种常见的水生景观植物为材料,挺水型植物: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美人蕉、德国鸢尾、旱伞草、芦苇、茭白、马蹄莲。浮叶植物:睡莲、萍蓬草、水鳖、芡实、菱。浮水植物:大藻、满江红、槐叶萍、凤眼莲。沉水植物:狐尾藻、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菹草、伊乐藻,进行耐污与去污能力比较研究,植物栽种在含有生活废水的水缸中,一周左右测定其耐性生理酶指标:脯氨酸、MDA,完成一个生长季节后,测定植物生物量、株高、植物的N、P浓度、根系长度与数量,每隔15天测定水缸中的TN、TP、COD、NH3-N、PH、SS、DO等去污指标,旨在筛选评价出湖南省常见的水生景观植物的耐污与去污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0种水生景观植物适应能力与生理特性比较(1)植物株高、根系长度与数量比较从植物株高变化来看,水生景观植物的植株高度增长量以挺水植物最大,挺水植物中,芦苇、美人蕉、旱伞草和千屈菜增加量最大,旱伞草为2.21倍,芦苇为2.38倍,美人蕉为1.88倍,千屈菜为1.72倍。浮叶植物中,水鳖增加量最大,水鳖为1.69倍。漂浮植物中,满江红和槐叶萍增加量最大,满江红为2.33倍,槐叶萍为3.67倍。沉水植物中,金鱼藻、菹草和伊乐藻增加量最大,金鱼藻为1.67倍、菹草为1.62倍,伊乐藻为1.58倍。从根系长度来看,根系较长的植物包括菖蒲、美人蕉、芦苇、再力花、旱伞草、马蹄莲、睡莲、大薸、凤眼莲,这9种水生植物的根系长度都在25cm以上;根系较短的包括荷花、千屈菜、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德国鸢尾、茭白、萍蓬草、水鳖、芡实、菱、满江红、槐叶萍、菹草,这14种植物的根系长度都在20 cm以下。从根系数量来看,根系较多的植物包括荷花、菖蒲、再力花、梭鱼草、香蒲、美人蕉、芦苇、旱伞草、马蹄莲、凤眼莲、苦草、菹草,这12种植物的根系数量都在20条以上;根系较少的包括千屈菜、水葱、德国鸢尾、萍蓬草、芡实、菱、大薸、满江红、槐叶萍,这9种植物的根系都在15条以下。(2)耐性生理特性比较30种水生景观植物在污水中的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与在清水中的含量相比,并不呈现一致的规律。从脯氨酸含量来看,荷花、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德国鸢尾、旱伞草、茭白、睡莲、水鳖、芡实、菱、大薸、槐叶萍、凤眼莲和菹草在污水条件下与清水相比,脯氨酸含量是呈一致的上升趋势,说明这16种植物在污水环境下产生适应性抗逆反应,通过调节自身脯氨酸含量以适应污水环境。另外14种植物在污水条件下的脯氨酸含量有所下降。从丙二醛含量来看,荷花、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德国鸢尾、旱伞草、茭白、睡莲、水鳖、芡实、菱、大藻、槐叶萍、凤眼莲和菹草在污水条件下与清水相比,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这16种植物在污水环境下产生了适应性抗逆反应。千屈菜、菖蒲、花叶芦竹、香蒲、美人蕉、芦苇、马蹄莲、萍蓬草、满江红、狐尾藻、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和伊乐藻这14种植物在污水条件下的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结合这30种植物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和植物在高浓度污水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表现考虑,植物生长衰败,污水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降低,说明这类植物耐污染适应性能力弱,不适宜在污染重的水中生长;植物生长良好,污水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升高,说明这类植物具有一定耐污染适应性能力,在高污染的水环境中,能通过调节自身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适应逆境;植物生长良好,但污水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降低,说明该类植物耐污染适应性能力强,适宜在污染较重,营养物质含量多的水环境中生长。因此,结合水生景观植物生长和植物体内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萍蓬草、狐尾藻和金鱼藻耐污染适应性能力弱;花叶芦竹、菱白、菖蒲、马蹄莲和苦草耐污染能力中等;芦苇、香蒲、美人蕉、睡莲和伊乐藻耐污能力强。2.30种水生植物的耐污与去污能力比较从生物量增加来看,挺水植物的增加量最大,挺水植物中,芦苇、再力花、花叶芦竹、美人蕉和旱伞草增加量最大;浮叶植物中,水鳖增加量最大;漂浮植物中,大藻、凤眼莲增加量最大;沉水植物中,狐尾藻、轮叶黑藻、苦草增加量最大;因此可以得出,芦苇、再力花、花叶芦竹、美人蕉、旱伞草、水鳖、大藻、凤眼莲、狐尾藻、轮叶黑藻和苦草生长良好,说明它们具有很好的耐污和去污能力。从30种水生景观植物氮磷浓度来看,在相同浓度污水条件下不同水生植物的氮磷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含氮量的变化范围在12.13~33.71 mg.g-1,植株含磷量的变化范围在1.18~6.25mg-g-1。从植物不同部位的氮、磷浓度比较来看,不同的植物之间比较茎叶部分与根部分浓度差异较大,植物茎叶部分氮含量变化范围在15.73~33.71mg/g之间,其中最高的凤眼莲是最低轮叶黑藻的2.14倍;根部分氮含量变化范围在12.13~26.31mg/g之间,其中最高的芦苇是最低菹草的2.17倍。芦苇茎叶部分磷含量最高,美人蕉次之,分别为6.25mg/g和6.15mg/g,轮叶黑藻和伊乐藻茎叶部分磷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1.18mg/g和1.26mg/g,其中最高的芦苇是最低轮叶黑藻的5.3倍;美人蕉根部分磷含量最高,为4.98mg/g,满江红磷含量最低,为1.36mg/g,其中最高的美人蕉是最低满江红的3.66倍。因此,转移系数较大的植物有:芦苇、再力花、花叶芦竹、美人蕉、茭白、马蹄莲、睡莲、大藻、满江红、凤眼莲和菹草,在植物选择时可以重点考虑。从30种水生景观植物氮、磷吸收量来看,水生植物的氮、磷的积累能力与生长量基本一致,对氮、磷的吸收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再力花、花叶芦竹、香蒲、美人蕉、旱伞草、芦苇、大藻和凤眼莲。较弱的水生植物为黄菖蒲、德国鸢尾、芡实、菱、满江红、槐叶萍、轮叶黑藻、金鱼藻、菹草和伊乐藻。因此,可以通过收割水生植物来达到去除氮、磷的目的,如芦苇、再力花、美人蕉的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均较高,定期收割水生植物可以大大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3.30种水生景观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比较对TP净化效果较好的植物:芦苇、凤眼莲、花叶芦竹、香蒲、美人蕉、伊乐藻、菖蒲、睡莲、旱伞草、满江红、槐叶萍。对TN净化效果较好的植物:凤眼莲、芦苇、香蒲、美人蕉、花叶芦竹、睡莲、马蹄莲和大藻。对COD净化效果较好的植物:凤眼莲、马蹄莲、睡莲、槐叶萍、大藻、芦苇、旱伞草、金鱼藻、伊乐藻、水葱、水鳖和满江红。对NH3-N去除效果较好的植物:凤眼莲、香蒲、芦苇、美人蕉、睡莲、马蹄莲、菖蒲、花叶芦竹、旱伞草、大薸和荷花。对SS去除效果较好的植物:芦苇、凤眼莲、香蒲、美人蕉、花叶芦竹、伊乐藻、苦草、旱伞草、大藻、金鱼藻、芡实、菖蒲、满江红、菱和槐叶萍。DO增加情况较好,增氧速率变化较大的植物:凤眼莲、芦苇、睡莲、大藻、美人蕉、马蹄莲、菹草、满江红和荷花。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芦苇、凤眼莲、香蒲、美人蕉、花叶芦竹、马蹄莲、旱伞草、大藻、满江红和伊乐藻这10种水生景观植物的综合净化能力始终都处在前15位。
陈涵子[10]2006年在《城乡空间统筹发展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水衍生了江南的独特文化,构筑了江南城乡格局,推动着江南城乡发展。城市化进程中,江南乡村水体面临诸如污染加剧、地下水开采过度、景观格局遭到破坏等严峻问题。目前,有关江南乡村水环境的系统研究较少,水体景观利用开发的模式研究尤为鲜见。 本文以江南乡村水体景观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江南”、“江南乡村”等概念后,将稻田作为特殊水体纳入研究范畴,并指出江南乡村水体类型多、比重大、受人为干扰强度高等特点。回顾国内外有关乡村水环境和水体景观生态的研究进展后,在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思想指导下,研究了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的发育,认为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其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其斑块—廊道—基质的构型;总结了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的物质生产、生态服务、文化传承叁大功能作用;并将其分为生产型水体、旅游景观开发水体、生活型水体、涵养修复型水体和不可开发水体五大类。 江苏省县级市江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化进程走在我国前列。本文以其为研究区开展实证调研工作。首先利用相关图件的研究结果、结合实地考察将其划分为滨江区、湖荡区、圩区、常规区等4个景观生态功能片区;并在GIS软件Arcgis 8.3、Mapinfo7.0和景观指数分析软件Fragstats3.3支持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江阴市水体景观格局特点和变化情况,进而选取分别代表后叁种类型的徐霞客故里湿地旅游区、月城镇西南圩区、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为例证,调查研究其水体利用开发方式,分析存在问题,并进行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格局构建和景观结构(单元)设计。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指出构建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的原则和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方法。
参考文献:
[1].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柳骅. 浙江大学. 2003
[2].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J]. 王安琪, 陈佳艳, 李修岭. 绿色科技. 2016
[3]. 模拟贵阳市花溪河水生植物自然群落景观设计研究[D]. 谢伟. 贵州大学. 2016
[4].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长沙市居住区水景中的应用研究[D]. 李妙. 湖南农业大学. 2008
[5]. 可持续性水景营造技术研究[D]. 林建桃. 天津大学. 2007
[6]. 城市人工湖的生态设计探讨[D]. 张小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7]. 长沙市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D]. 胡阳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8]. 珠叁角居住区景观水体研究[D]. 李志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9]. 湖南省常见水生植物的耐污与去污能力比较研究[D]. 杨皓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10]. 城乡空间统筹发展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研究[D]. 陈涵子.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标签:生物学论文; 植物论文; 千屈菜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睡莲的种植方法论文; 景观植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群落结构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江南论文; 美人蕉论文; 旱伞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