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赣州市城乡建设局 赣州市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 江西赣州 341000;2.莆田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莆田 351100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热潮不断高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风景名胜区中的建筑、雕塑、民俗文化、植被、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内涵文化决定了该地的地域特性,但是越来越多的规划只是单纯的进行环境改造,营造景观空间,缺乏地域文化的唯一性,本文以梅关丫山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为例,挖掘乡音本土文化,研究风景名胜区本土文化景观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保护现有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地域特色,对风景名胜区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 历史文化; 本土景观
引言
我国大部分的风景名胜区内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的存在,农村的风情风貌也是风景名胜区本土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与风景区的生存唇齿相依,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农村环境的复建、本土乡音文化的挖掘与偏失,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对风景名胜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利用当地的本土文化,打造风景名胜区的本土文化景观越来越引起专家的研究热情,本文通过剖析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风景名胜区本土文化建设相关理论,以江西大余梅关丫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为例,研究风景名胜区本土文化景观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保护现有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地域特色。
1 研究背景
1.1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
(1)节假日旅游的发展: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的方式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城市近郊短距离短时间的旅游,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大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和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倾向于返璞归真、追本溯源的乡音本土文化,2015年风景区接待游客约46万人次,庞大的旅游市场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2)文化的传承:风景名胜区的本土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紧密联系的一部分,既体现文化内涵、时代特色又兼具娱乐性,寓教于乐,逐渐成为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标志,也是延续景观时空序列,传承特色文化、提升风景区整体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
1.2风景名胜区开发背景
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相对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以提供人们的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等项目的地域。
本土文化景观具有多层的含义和意义,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总结了景观的三层含义[1]:第一层次是广义的环境,指遍及全球的大环境;第二层次是指第一层次的大环境中环境优美、风景质量优秀,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第三层次是第二个层次扩展,这个层面的景观不仅仅在视野直观效果和风景质量方面让人心旷神怡,并且承载着人类的精神需求,寄托人们的理想意象。
我国对于历史景观的保护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历史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建筑[2]。风景名胜区的切入点则侧重于历史风貌、名镇以及历史建筑等乡土文化载体。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
对风景名胜区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查阅,同时对历史景观保护利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整理归纳,深入思考,并结合历史景观元素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规划方法和设计模式[3]。
案例佐证
尽可能参与风景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及分区详细设计工作,用实践验证理论,并更好的分析理论的可行性。
3 本土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
建筑: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中存在着大量的历史建筑,除了一些建筑单体本身的色彩、材料、构件、装饰外,建筑群落、民居、村落等人工实体环境也在风景名胜区中存在并传承着属于它们的文化信息。
(2)民俗与文化:风景区中的民俗风情更是可以反映其历史文化的关键体现。
(3)宗教:宗教文化也是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风景名胜区中都存在着各种宗教活动,宗教所特有的凝聚力也使得宗教场所和建筑有了独特的魅力。
(4)地形地貌:风景名胜区的地形地貌为历史文化景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自古在造园时就有“相地”之说,可见地形地貌在景观的塑造中的基础地位[4]。
(5)植物:植物不仅自身可以传达某种意义的文化,也可以通过空间的塑造来传达场所的精神。
4本土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4.1文化主题表达
一个风景名胜区中可以有多种的历史文化,但是为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就必须寻找一条主线将这些元素贯穿起来,使得风景名胜区的文脉得到更好的把握。
4.2文化空间构建
历史文化空间可以将其分为点线面三个层面[5]。
“点”层面的历史文化景观。点是指历史文化景观中的古建筑,构筑物单体和古树名木等,具有一定的景观特色,应该在景观点的周围合理布置景观空间,增强历史文化氛围。
“线”层面的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中,“线”层面的景观是比较缺少的,建立合理的风景地段,通过景点的布置形成连续的空间,贯穿综合历史文化和社会民俗,形成统一独特的风格。
“面”层面的历史文化景观空间。面是指整个的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包括景观点和规划设计的整个区域,合理规划景观的历史文化空间,展示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
5 案例分析
5.1梅关--丫山风景名胜区场地资源背景
梅关--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西南部的赣州市大余县境内,由梅关、丫山、三江口三片,牡丹亭、河洞温泉两个独立景点构成,总面积为 61 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内古迹众多,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以庾岭古驿道、牡丹亭源地、灵岩古寺、乡村田园为主。其风景特色可概括为:南粤雄关、千古驿道、牡丹亭源、灵岩古刹、丫山奇秀、章源生态。
建筑占的比例较大,占人文景源总数的59%,集中分布在梅关片区,牡丹亭和丫山片区灵岩寺,以风景建筑、宗教建筑、工交建筑为主;其次为胜迹,占到人文景源数量的36%,其中胜迹集中在梅关、丫山片区灵岩寺和牡丹亭景点。
5.2梅关丫山本土景观传承保护措施
5.2.1梅关丫山本土景观主题表达措施
(1)建筑
选取赣南民居风格,建筑墙面选用白色粉墙或贴仿毛石片,用大块青黄色毛石镶嵌外墙,使墙面色彩柔和,并溶入到风景名胜区环境之中,建筑屋顶颜色选用灰色或青绿色瓦片或其他色彩和谐的新型材料,且不带光泽。
梅关—丫山风景名胜区内主要以佛教建筑为主,建筑规划注重恢复并传承满足佛教传统理念的佛寺环境与秩序。同时与周边的文化类景观、地形与环境、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规划对庾将军祠建筑风貌进行改造,建筑风貌应与历史年代相符,同时应设置消防设施;清理整治戴公墓周边环境,重新作为一处文化景点进行设计,突出其文化内涵。
(2)植被
梅关-丫山风景区内古树名木分布较广,梅关片区主要古树分布在云封寺对面和古驿道旁以及乱石铺村头,主要是枫香和樟树以及古梅树。确定古树名木保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古树名木周围15米范围内不得再建任何建筑、道路、围墙等设施,严禁硬化铺装。
(3)文物古迹保护
风景名胜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有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梅关和古驿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即南安东山大码头、灵岩古寺。加大对驿道文化、爱情文化、关隘军事文化、科教文化的挖掘,加强对风景区内非物质文化的普查,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制度。
规划保持驿道现状,加强对驿道的保护,对出现损坏的石路面进行修复。按历史原貌改造古驿道牌坊和重来梅国碑,恢复历史红砂岩题刻。规划对梅岭文阁进行改造,通过影视方式再现古驿道历史。建议恢复梅关关楼原貌,重现梅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与古驿道交相呼应。在道路两旁适当增植梅树,清除林下杂草,使游人春季不但可以观梅花,冬季也可以观“梅骨”。沿道适当安排休息设施及环卫设施。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梅关-丫山风景名胜区内有民间故事汤显祖《牡丹亭》故事原型—“女魂恋人”的传说,传统舞蹈《旁牌舞》、《南安罗汉舞》,南安板鸭传统制作工艺,民间艺术《微雕—核舟》等非物质文化,规划在牡丹亭内设小型戏台,以戏剧形式展示和传播“还魂型”“情”文化。
5.2.2梅关丫山风景区本土文化景观空间构建
本土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主要有三个方面:总体空间结构的布局、功能分区的布局以及建立生态格局,并从“点”“线”“面”层面进行分析。梅关-丫山人文文化景观主要集中在梅关片区,根据其资源分布、区位条件、功能安排和交通组织,规划总体形成“一带二环,一心三区”的布局架构。整体线路布局:
风景区外:融入“牡丹亭-梅关-珠玑巷”旅游线路。
片区联动:形成怀古科教、揽胜休闲、章源生境、生态休闲主题线。
片区内:梅关片区形成古驿道文化、梅文化、关隘军事文化3条主题线。
6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热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去,而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研究风景名胜区本土文化景观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保护现有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地域特色,还需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滨谊,风景景观概念框架[J].中国园林,1990(5).
[2]周公宁.试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定义及类型划分[J].中国园林.1993,9(3):30-31.
[3]高善鑫.风景名胜区中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再生--以古隆中风景名胜区为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位论文.2013.
[4]范衍,陈柏阳,殷叶果.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研究——以松江府城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7) .
[5]吴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J].城市规划,2007(5):93-96.
论文作者:胡路美1, 朱金水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风景名胜论文; 景观论文; 文化论文; 历史文化论文; 本土论文; 驿道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