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矮化栽培要点_枇杷论文

枇杷矮化栽培要点_枇杷论文

枇杷矮化栽培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枇杷论文,要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枇杷树势直立,五龄自然生长的树高可达3~3.5米,高大的树冠给田间管理特别是园艺技术的实施带来诸多不便(如疏花、疏果、套袋),甚至是不可能,因此矮化栽培势在必行。其关键技术是:

定干矮化

种植后定干是矮化栽培园艺技术中重要一环,其定干高度、定干时间对今后的矮化树冠有着深远的影响,定于过高不利于矮化是显而易见的,太低也会影响田间作业。如早钟6号,定干根据苗木情况,对苗木35cm左右,径干有分枝的种后宜通过侧枝打顶方式促进分枝,抑制顶端优势,对光干苗高度为50cm以上的采取斜种或种植成活后,定干时间必须分别对待,春节前种植可定干后种植,因为在此之前苗木储存的营养较多,定干后萌发新梢能力强,生长快,而春节后,特别到3~4月份种植,由于大量新梢生长消耗了幼苗储存的营养,加上定干造成的伤口,种后紧接着气温升高,会严重影响当年的成活率和幼树生长,因此后者宜到秋季进行定干。

第一次拉枝矮化

枇杷长势旺,直立,仅通过上述培育壮苗,定干还无法满足生产上矮化的要求,还需要通过人工强制措施促其矮化,第一次拉枝矮化时间选择在春秋季节,以树高1米左右进行拉枝为宜,此时树体生长快,分枝上生长着叶片,枝条柔软,拉枝容易且不损伤树体,对调整枝条均匀分布都十分有利。拉枝的角度宜在60±5度,对粗壮分枝操作者以一手抓住枝干基部,一手抓住枝干约三分之二处360度旋转几次,使枝条变软然后以塑料带绑结在枝条三分之二处,通过与地上的小木桩进行牵引,拉成一定的角度,注意第一次拉枝是形成矮化树冠的基础,但又不完全要求到位,特别不宜把生长点拉得朝下,这样就会影响幼树的生长势。

第二次拉枝矮化,形成开心矮冠树型

种后三年投产,进入投产前期矮化园艺技术应实施到位,所以第二次矮化技术的实施尤为重要,从时间上以选择在种后二年半即5~6月间为好,此时拉技改变枝梢生长角度会显著影响生长点的营养供应状况,抑制枝梢营养生长,促进枝梢转入生殖生长,开始花芽分化。这一园艺技术从外观上看是培养开心型矮冠树形的技术措施,从生理上可以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

系,对促早花有明显效果。拉枝的角度根据具体的树形决定,从总体上三年投产的树高宜控制在2米左右,成龄树控制在2.5米以下,这样便于人工实施疏花、疏果、套袋、采果等措施。矮化技术的方法以拉枝为主,对不同的分枝可能还得采取撑枝、扭枝、压枝等办法。还可以利用改变枝梢角调节生长点的特点,大角度拉枝促使树膛内侧生长徙长枝,来弥补树膛内必要的空档,培养分布合理的结果枝。

从我们的研究发现,三年生树高控制在1.30~1.87米间,五年生树高2.59米、冠幅3.3×3.3米。但拉枝注意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其一,适时定干,定干高低对培养矮化树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又是最基础的工作,必须掌握在35~45cm之间;其二,注意幼树拉枝,枇杷二年生分枝枝干都长满叶片,此时枝条水分多,营养丰富,枝条柔软,但分生角度都较小,特别一二层分枝对形成矮化树冠又至关重要,此时对骨干枝实施拉枝是拉枝园艺技术中最关键时刻。大家知道枇杷枝条一旦老化比较硬脆,对老枝条实施拉枝容易撕裂树干或拉伤、折伤枝条;其三是第三年7月份的拉枝,一方面7月起枇杷枝梢处于花芽分化期,拉枝有助于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促进提前开花结果、早投产,同是形成矮化基本树型;其四,拉枝注意掌握合理的角度,一般掌握在60(±5)度,过大的角度一则损伤枝体,二则促成徙长枝萌生,同时注意枝条在树冠中的分布,稀、密进行合理的调控,促成树冠即矮化,枝条分布均匀,形成良好的开心矮冠树型。

保持矮化树冠、拉枝回缩结合经过3~4年矮化树冠的培养,开心矮化的树型已基本形成,但要长期保持矮化树冠,每年要进行拉枝和修剪作业,对顶端优势枝、长臂枝经予控制,对病枝、弱枝及时更换或去除,保持一个良好的树冠,降低宠大的树体消耗,再通过疏花、疏果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联系电话:0591-7855449

标签:;  

枇杷矮化栽培要点_枇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