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从互动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着手,分析了初中德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德治互动教学效果的对策:改变以考试为主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
一、互动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互动教学不同于以前的老套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注重师生双向沟通。基于双方平等和坦率的关系之上,通过讨论、辩论、劝导等方式交流观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德治课程具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良好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提高自身修养,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更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师生双向互动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其次,师生互动的课堂情境有助于教学共鸣和情感共鸣,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最后,师生平等交流,使得师生之间的隔阂得以有效的解决。教师用自己个人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学生也为此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感和认同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此外,如果学生想在互动中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那就必须进行思考,深入探索,积极沟通。唯有如此,他们不仅才能坚定知识,积极思考,增强个人能力,养成创新精神,实现个性化成长的目标。
二、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互动教学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德治教学的方向。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以考试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目前,德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新教材刚刚投入使用,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透彻;(2)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真正体现出来;(3)师生互动的机会很少,而“先教后学”的模式仍然是主要的模式。另外,尽管部分教师在德治课中试着去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实施效果的问题。
首先,互动只是注重形式。一些教师认为“问与答”也就是互动教学。事实上,这种方法只是表面的、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但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理论知识,远远没有达到在德治过程中培养学生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目的。
其次,互动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因此,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班干部、成绩好的学生或教师子女总是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较高,但学习困难的学生被排除在外,他们很少有机会融入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境,从长远来看,他们必然会失去在学习上的动力和自信心。
最后,互动存在一定独裁化。新课程改革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所有的互动活动都是由教师组织发起的,学生遵循教师的思想,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这种教师专政的互动模式并不能反映出民主化课堂的优势。
三、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互动教学效果的策略
互动教学的关键的真正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将情感互动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特殊的体验和感知,把理论化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围绕互动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高德治课互动教学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的效果,那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初中德治互动教学的作用,教师应转变以考试为主的教学理念,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方向,从以考试为主的教育转向为素质教育为主。注重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过程,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素养。这些好习惯将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在提问和思考中成长,培养初中生的智力和个性。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可以更好地发挥德治课程的滋润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教师的自我修养对互动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各种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科学指导决定了学生的整个学习流程。因此,互动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其次,完善知识储备结构,用知识武装思想,用知识激励学生;最后,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要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去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准,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程改革始终都是在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必须构建平等的关系。怎么做,才可以把握好这一个“平等”的尺度,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德治教学过程中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轻松、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放下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权,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此过程中,要有生动的表情、亲切的语言和轻柔的肢体动作,使学生愿意表达自己,敢于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这也是“互动教学”的一种形式。此外,互动教学的中心绝对不可以是教师,而应充分考虑学生对于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互动中得到鼓励和启发,进而将互动的收获转化为对生活上一种积极的态度和丰富的情感经验,这也是德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明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基础。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它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要去深入了解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任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做好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以前那一套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挖掘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与同学、教师交流与讨论,营造和谐的课堂互动教学环境,这样的教学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压力感,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更加容易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整个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必须要注重互动教学,时刻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方向,转变以前以考试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出互动教学的作用,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学习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巫凤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71.
[2]吴佃娟.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71-72.
[3]邓洋洋.价值澄清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探究与分享”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
论文作者:郑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互动论文; 教师论文; 德治论文; 学生论文; 法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初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