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逻辑与历史差异--关于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_抽象劳动论文

资本逻辑与历史差异--关于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_抽象劳动论文

资本逻辑与历史差异——关于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殖民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逻辑论文,差异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一开始,后殖民主义批评家就对马克思主义抱着一种矛盾的态度,赛义德在《东方 主义》中一方面承认他对殖民话语的分析直接受惠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关于文 化霸权的论述,另一方面又批评马克思关于印度的论述与“标准的东方主义行为完全相 吻合”。(注: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第199、198页。)赛义德这种态度为继起的许多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所承袭。2000年,著 名的后殖民批评家查克拉巴蒂推出了他的新作《边缘化欧洲——后殖民思想与历史差异 》,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尤其是对所谓“生产方式叙事”和“过渡叙事”的抨击,构 成了该书重要的主题。本文拟就查克拉巴蒂在书中提出的一些主要观点展开讨论,借以 对后殖民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思想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抽象劳动”与“抽象的人”

在对查克拉巴蒂的观点进行评述之前,我们有必要就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中对马克 思的批评作一番简单的回顾。赛义德关于马克思接受东方主义影响的证据主要来自下面 两段马克思的语录,其中一段是:“不错,英国在印度斯坦发动革命仅仅受最肮脏的利 益驱使,而且其所采用的方式是愚蠢的,但问题并不在此。问题在于,人类是否可以不 必在亚洲进行激烈的社会革命而同样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的话,不管英国犯下 什么罪行,她也只是不自觉地充当了这一革命的历史工具。”另一段是:“英国在印度 必须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毁灭性的,另一个是再生性的——亚洲社会的毁灭与西方社 会物质基础在亚洲的再生。”赛义德据此认为,“使毫无生机的亚洲实现再生当然是地 地道道的浪漫派东方主义观念。”(注: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 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9、198页。)印度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艾贾兹·阿赫迈德在 一篇题为《马克思论印度:一种澄清》的论文中驳斥了赛义德的观点。他说:“在我看 来这是十分清楚的,支持马克思的特殊论断的决不是东方主义话语(马克思说,不列颠 是在追求‘最肮脏的利益’),而是福柯概括为政治经济学的话语。换言之,马克思的 论述不是源于歌德和德国浪漫主义,也不是源自贯穿一切的东方主义观念,而是来源于 马克思坚持的阶级和生产方式观念。”(注:Aijaz Ahmad,In Theory:Classes,Nations ,Literatures,Verso,London,1992,p.230.)阿赫迈德道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马克 思主义对于欧洲殖民主义的认识是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分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 殖民主义之所以不同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庞大帝国,就因为它们是资本 主义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德里克所说:“现代殖民主义最显著的特征正是它 与扩张中的资本主义秩序的关系,这一秩序滋养了殖民主义,并使它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注: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第94页。)正如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既看作一种残酷剥削的生产方式,同时又把它看作 人类必经的一个社会历史阶段,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对殖民主义也抱着类似的观点。 这种观点甚至影响到一些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思想家。

较之赛义德,包括查克拉巴蒂在内的一批继起的后殖民批评家对此显然有更清楚的认 识,因此,他们不再到马克思关于殖民地的论述中去找寻东方主义的遗产,而是把矛头 直接指向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指向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他们把它称为 “普遍主义的生产方式叙事”,并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叙事”和启蒙时代以来出现的各 种“宏大叙事”一样,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启蒙理性”的烙印。

在质疑这种“生产方式叙事”的时候,查克拉巴蒂选择的突破口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抽象劳动”观念。查克拉巴蒂为什么要选 择这样一个观念来进行集中的批评呢?他在书中说:“资本的范畴结构,至少就马克思 自己的论述而言,是以法律上的平等和公民的抽象的政治权利这样的启蒙思想为基础的 。劳动在法律上和政治上是自由的,而在社会上是不自由的,这个概念深深地埋藏在马 克思‘抽象劳动’的范畴之中。这样,抽象劳动的观念便与法律自由(权利、公民权)的 主题以及承载着这种自由的普遍和抽象的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因此,审视‘抽象劳 动’的观念,使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对马克思还是他的遗产的研究者们——包含在 欧洲启蒙时期人道主义思想遗产中的政治思想危机。”(注:Dipesh Chakrabarty,Prov incializing Europe:Poscolon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Difference,Princeton U niversity Press,2000,p.50,p.50,p.50,p.61,p.62,p.31,p.31,p.30.)除此之外,查克 拉巴蒂更进一步指出:“抽象劳动的观念也带领我们去质疑资本的逻辑是如何与历史差 异的问题相联系的。众所周知,就马克思对‘资本’的哲学理解而言,历史概念是中心 性的。‘抽象劳动’使马克思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如何设法从面貌迥异的人群 和历史中抽绎出一个同质和普遍的单位来衡量人类劳动,因而‘抽象劳动’可以被读作 资本逻辑如何否定自身历史差异的叙述的一个部分。”(注:Dipesh Chakrabarty,Prov incializing Europe:Poscolon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Difference,Princeton U niversity Press,2000,p.50,p.50,p.50,p.61,p.62,p.31,p.31,p.30.)概括起来,查克 拉巴蒂对“抽象劳动”观念的批评集中在两点:一、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观念乃是来 源于启蒙时期“抽象的人”的概念,是启蒙时代人道主义思想遗产的一部分。二、作为 一个同质和普遍的概念,“抽象劳动”压抑了资本逻辑内部所包含的历史差异。

与赛义德不同,查克拉巴蒂将批评的锋芒直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众所周知,马 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商品概念的基础是差异。商品交换即是具 有不同历史、不同物质形式、不同使用价值的事物的交换。商品形式并不否定差异,但 为了实现交换的目的,我们只能暂时将这些差异悬置起来。用马克思的话说,为了达到 交换的目的,“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同样要化为一种共同的东西,各自代表这种东西 的多量和少量。”(注: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 版社,1975年,第50、50—51、55、57、61页。)那么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马克思 回答说:“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的属 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 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 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 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价值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 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 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注:马克思《资本论》,中共 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0、50—51、55、57、61页。) 马克思认为,正是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构成了商品交换中那种“共同的东西” ,构成了商品交换的基础。

马克思在这里表述的,就是著名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抽象劳动是从各种具体劳动中抽 象出来的,它们并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两个方面。在二者中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方面,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 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方面,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非常重视他提出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他曾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 全部秘密。”(注: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975年,第50、50—51、55、57、61页。)马克思之所以对劳动二重性学说给予如此 的重视,是因为正是抽象劳动的观念解决了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的社会本质等重要 的理论问题,为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尤其是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其他一系列重要的理 论范畴奠定了基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抽象劳动的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但在相当长一段时 间里并没有引起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应有的重视。人们通常依据马 克思下面一段话来理解“抽象劳动”:“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 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 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理耗费。”(注:马克思 《资本论》,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0、50—51、 55、57、61页。)根据这段话,许多学者都把“抽象劳动”理解为一种生理学意义上的 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正是这样一种理解使得查克拉巴蒂有可能把“抽象劳动”与启蒙时期的“抽象人性” 观念联系在一起,并把前者看成是后者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延伸。尽管查克拉巴蒂承认不 应该把“抽象劳动”看作一种客观存在,而应该理解为“一种实践、一种行动”,但他 不仅把“抽象劳动”解释成生命力的体现,而且还把它与欧洲生命主义哲学传统挂起钩 来。他一方面承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语言与我们称之为‘生命主义’的欧洲思想传统 的联系还是一个未经研究的领域,在马克思这里尤其如此。”同时又迫不及待地指出: “马克思的语言和他的生物学比喻常常揭示了19世纪生命主义的深刻影响。”(注:Dip esh Chakrabarty,Provincializing Europe:Poscolon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Di ffer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p.50,p.50,p.50,p.61,p.62,p.31,p.31,p.30.)查克拉巴蒂还进一步主张,正是这种以生命力为内核的“抽象劳动”构成了马克 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查克拉巴蒂这样来描述这种批判的过程:“马克思对资本的 批判始于资本开始自己生命过程的同一起点,抽象劳动,这个劳动尽管是否定的,但总 是以活劳动开始的。这种活(living)的性质使劳动成为对资本主义进行抵抗的源泉。资 本倾向于尽可能用物化的、死的劳动来取代活劳动。但这样一来资本便面对着自身的矛 盾,它需要抽象同时又是活的劳动作为自我再生产的循环的出发点,但又需要把它所需 的活劳动减少到最低限度,为了将这种需要减至最低,资本提高技术水平,而这恰恰为 劳动的解放和最终完全废除‘劳动’的范畴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这将是资本解体的条 件。”(注:Dipesh Chakrabarty,Provincializing Europe:Poscolon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Differ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p.50,p.50,p.50,p.61,p .62,p.31,p.31,p.30.)查克拉巴蒂对这种资本的内在矛盾的理解是,资本为了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竭力用科学技术来代替活劳动,但这便同时为“个人的自由发展 ”提供了条件,因而促成了“它作为一种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形式的解体”。查克拉巴蒂 由此得出结论说:“这样马克思完成了他的资本批判的圆圈”。“他采用包含在‘抽象 劳动’里面的资本主义实践中的抽象的人的视野来生产一种对资本自身的激进批判,他 承认‘人类平等’的观念已在资产阶级社会成为一种‘普遍固定的偏见’,这使他可以 使用同样的观念来批判它们。”(注:Dipesh Chakrabarty,Provincializing Europe:Poscolon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Differ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 0,p.50,p.50,p.50,p.61,p.62,p.31,p.31,p.30.)对马克思主义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绝不是这里所说的资本与活劳动的矛盾。究其实,这里完成的并不是马克 思批判资本的圆圈,而是查克拉巴蒂批判马克思的圆圈。在这里,他把马克思的“抽象 劳动”和生产方式理论与启蒙时代抽象人性的观念牢牢地绑缚在一起。而这种“抽象的 人”的观念,早经许多当代思想家指出,不过是一种由18世纪欧洲的白人男性建构起来 的,投射着他们的利益、欲望和偏见的“白色神话”。如果二者的联系成立,马克思主 义的“生产方式叙事”和欧洲白人中心主义之间不就成了一种共谋和勾结的关系了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抽象劳动”的论述。如果对“抽象劳动”作上 述生理学或生命主义的解释,查克拉巴蒂的引申尽管有些牵强,大致可以自圆其说。但 是,如果联系到马克思对“抽象劳动”的其他论述,尤其是如果把“抽象劳动”置于劳 动价值理论的整体结构中来观察,这种解释就根本站不住脚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论及劳动二重性的时候,曾一再指出,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 品的价值,它是价值的“内容”和“实质”。而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价值的存在“具 有一种纯粹的社会现实”。“同商品体的可感觉的粗糙的对象性正好相反,在商品体的 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也没有。”(注: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 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0、50—51、55、57、61页。)在另一 处,马克思更明确地指出:“如果我们记住,商品只有作为同一的社会单位即人类劳动 的表现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因而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既然价值是纯粹社 会性的。那么作为价值的“内容”和“实质”的抽象劳动又怎么会是纯粹生理性的呢?

事实上,生理学意义上的劳动仅仅构成抽象劳动的前提,但这并不是马克思在《资本 论》中分析的对象。在马克思看来,抽象劳动的本质必然是社会性的,在任何一种社会 经济形式中,人类劳动都同时具有物质—技术的属性和生理劳动的属性。前者是指人类 劳动具有确定的技术目的,旨在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后者则意味着劳动过程中人 类机体生理能量的耗费。人类劳动在生理上的同质性使劳动产品可以通过计算这种生理 学意义上的劳动耗费来实现等值。这就为社会劳动分工,为人们从一种劳动形式转移到 另一种劳动形式提供了前提。如果社会劳动被区分为不同的生产领域,那么每一个个体 便必须能从一个生产领域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领域。但是,这种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 的同质性仅仅是为社会劳动分工提供了前提,而不是造成社会劳动分工的原因。劳动分 工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形式完全是由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从同质 的社会总体劳动的角度看,劳动是社会性的,但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从事具体劳动的生 产者参与的并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是私有劳动。这种私有劳动只有通过与其他劳动 形式、其他劳动产品等值才能成为社会性劳动。换言之,具体劳动并不是社会性的,它 生产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例如,具体劳动生产出一双鞋,只有当这双鞋作为价值与一 定数量的货币等值(通过货币与其他形式的劳动产品等值),物化在鞋里的劳动与其他劳 动等值,具体劳动才成为同质的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成为抽象劳动。私有劳动要转化为 社会劳动,只能通过具体劳动向抽象劳动的转化才能实现。这里,抽象劳动的社会本质 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来。马克思曾很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一文 中,他写道:“既然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过是这些东西的社会职能,与它们的自然属性毫 不相干,那么我们首先要问,所有商品共同的社会实体是什么呢?这就是劳动,要生产 一个商品,必须在这个商品上投入或耗费一定量的劳动,我说的不仅是劳动,而且是社 会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 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波斯托尼曾深入地揭示了构成马克思“抽象劳动”观念的特殊 历史关系。他在《时间、劳动和社会支配》一书中指出,要理解马克思提出的商品、价 值、抽象劳动等互相联系的范畴,必须把它们看作是互相依赖的社会决定形式。一个由 商品构成其基本产品形式、由价值构成其基本财富形式的社会,是以一种独特的社会依 赖形式为特征的,即人们并不直接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而是通过生产和交换获得他人 的商品。在商品社会,一个人劳动的对象化是获得他人生产商品的手段。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他的产品成为了商品。它既对他人构成一种使用价值,又对生产者构成一种交换价 值。换言之,人的劳动同时具有了两种功能:一方面它是为他人生产特殊物品的特殊劳 动,另一方面,这种劳动独立于它的特殊内容,作为一种获得他人商品的手段服务于劳 动者。在后一种情况下,劳动的特殊性便从生产者通过劳动获得他人商品的过程中被抽 象和剥离出来了。

波斯托尼指出,这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占据支配地位之前的社会形态中发生的情形 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些社会,劳动与产品的分配是由公开的权力关系或传统力量来决定 和维系的,是由公开的社会关系来负责的。而在一个商品形式占据支配地位的社会,个 人不是通过公开的社会关系的中介来获得产品。相反,劳动通过其产品,以一种“对象 化”的方式获得他人的产品。这样,劳动自身便取代了种种公开的社会关系,构成为一 种社会中介。这是社会相互依赖关系的一种新形式。

波斯托尼认为,在生产使用价值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被看作一种改变物质的有意 识的活动,马克思称之为具体劳动,而当劳动履行一种社会中介功能时,马克思称之为 抽象劳动。各种各样的劳动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但抽象劳动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因 此,抽象劳动既不是特殊的劳动,也不是普遍的具体劳动,它是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履 行的特殊社会功能。这里,波斯托尼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指出了抽象劳动的一般社会 本质,而且揭示了它的特殊的历史本质——抽象劳动是特定的社会历史关系所构成的。 波斯托尼还指出,在非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也具有社会性,但它是由公开的社会关系决 定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自身构成社会中介,取代了种种公开的社会关系。这一 特征赋予资本主义社会某种“平等”和“客观”的假象。与查克拉巴蒂不同的是,波斯 托尼不仅否认是这种“平等”和“客观”构成了“抽象劳动”的基础,相反,他认为马 克思的“抽象劳动”观念恰恰是对这种“平等”和“客观”的揭露与批判,这种批判集 中地体现在马克思以“抽象劳动”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注:Moishe Postone,Ti me,Labor and Social Domination:A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Social Theory,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144.)

通过对“抽象劳动”观念的考察,我们得出了与查克拉巴蒂截然不同的结论。“抽象 劳动”并不是从启蒙时代“抽象的人”的观念中推衍出来的,也不是立足于“人类平等 ”的一种思想。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从具体劳动向抽象劳动的转换不是一个意 在寻求某种普遍的衡量单位的抽象理论行为。它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历史事件,是这个 社会历史事件的理论表述。不同劳动的社会等价而不是生理等价,构成了“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发生在交换成为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的地方。在交换不成其为一种生产 的社会形式的地方,就不存在“抽象劳动”。正是随着市场和交换的扩大,个别的经济 单位被纳入交换,被改造成统一的社会经济,后来更发展为一种世界经济体系,我们称 为“抽象劳动”的特征便不断得到扩展和加强。由此可见,“抽象劳动”不仅是抽象的 ,也是社会的、历史的和具体的。同时,这一认识也推翻了查克拉巴蒂对“抽象劳动” 的另一项指控。“抽象劳动”不仅没有压抑和抹杀历史差异,而且为种种历史差异预留 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对此,马克思自己的回答是最有说服力的:“劳动这个例子 确切地表明,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 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 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 3年,第42-43页。)

“过渡叙事”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查克拉巴蒂曾是印度著名的“底层研究”小组的成员。“底层”(Subaltern)一词源出 于葛兰西的著作,葛兰西用这个概念来描绘那些非精英的、居于从属和边缘位置的社会 群体。这个词还有一层特殊含义,即特指那些被统治、被剥削,但又并不拥有“阶级意 识”的群体。印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古哈等人借用这个术语来描绘印度历史上所谓的 “贱民”,尤其是农民阶层。古哈等人认为,过去撰写的历史都是精英的历史,这些历 史认为“印度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肯定这个形成过程的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都绝对地或 主要地是精英的成就。在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撰述中,这些成就归功于英国殖民统 治者、殖民行政官员以及他们带来的政策、制度和文化;在民族主义和新民族主义的著 作中,它们则归功于印度精英分子和制度以及这些精英分子的活动与思想。”(注:Vin ayak Chaturvedi,ed.,Mapping Subaltern Studies and the Postcolonial,Verso,Lon don,2000,p.1,p.177.)而“底层研究”小组的历史学家则力图重新发现被历史湮没的底 层人民的声音,重新肯定底人民对印度的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他们的目标是从底层人 民的立场撰写一部“自下而上”的印度近代史。“底层研究”小组的工作受到英国马克 思主义历史学家E.P.汤普逊等人要求在历史中重建工人、农民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经验 的主张的影响。也许正是由于与“底层研究”的这层思想联系,查克拉巴蒂始终没有完 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在《边缘化欧洲》一书中,他甚至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于 后殖民与后现代的历史写作仍然具有某种“中心性”的意义。

但是,查克拉巴蒂并未就这一“中心性”的意义进行阐发,相反,他从反省“底层研 究”的理论前提入手,猛烈抨击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他在书中 指出,如果把历史看作由大学学术体制生产出来的一种话语,那么“欧洲仍然是所有的 历史,包括我们称之为‘印度’、‘中国’、‘肯尼亚’以及诸如此类历史的至高无上 的、理论上的主体,所有其他历史都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成为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欧洲 历史’的主导叙述(master narrative)的变体。在这一意义上,印度历史自身仍然居于 从属(Subaltern)的位置。”查克拉巴蒂认为,尽管“底层研究”的成员摒弃了殖民主 义与民族主义的叙事方式,力图真实地再现印度自身的历史经验,但他们却并未达到自 己的目的,并未改变这种“从属”的位置,原因就在于他们未能超越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框架,未能突破马克思主义的“过渡叙事”。“这种叙事围绕着历史过渡的主题。绝大 多数现代第三世界的历史是在这种过渡叙事提供的问题框架内撰写的。这种过渡叙事中 压倒一切的(即使常常是暗含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等。”(注:Dipesh Ch akrabarty,Provincializing Europe:Poscolon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Differen 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p.50,p.50,p.50,p.61,p.62,p.31,p.31,p.30.) 查克拉巴蒂从一部在印度脍炙人口的历史教科书中信手拈来一段例证。该书写道:“从 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至1947年印度取得独立的60年时间里,我们目睹了可能是我国漫 长历史上最伟大的过渡,尽管在许多方面这种过渡还未完成。”查氏指出,在马克思主 义历史叙述的框架内,这种过渡通常被理解为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所谓“ 未完成”则通常理解为历史发展的“不充分”,甚至是“失败”。这种理解导致一些印 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对我们国家在实现自身方面的失败的研究——这种 失败是由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发展的不充分以致不能获得战胜殖民主义的胜利和一种 19世纪古典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构成了殖民时期印度历史研究的中心问题 。”(注:Dipesh Chakrabarty,Provincializing Europe:Poscolonial Thought and h istorical Differ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p.50,p.50,p.50,p.61,p.6 2,p.31,p.31,p.30.)

查克拉巴蒂指出,从第三世界历史叙述来看,这种“过渡叙事”存在严重的偏见。第 一,这种过渡叙事的“理论主体”仍然是欧洲,无论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还是从前 者向后者的过渡,这些范畴和叙述都源出于欧洲,都是从欧洲历史中概括出来的。他在 书中引用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一段长篇论述之后,直言不讳地宣称,在马克思所说 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等概念背后,“我读出的是欧洲和欧洲人。”(注:Dip esh Chakrabarty,Provincializing Europe:Poscolon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Di ffer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p.50,p.50,p.50,p.61,p.62,p.31,p.31,p.30.)第二,在这种“过渡叙事”中,欧洲一贯地充任着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而第三世 界国家则沦为步履蹒跚的后来者。这种“过渡叙事”不仅把现代性或资本主义描绘为全 球性的,而且是在时间过程中逐渐成为全球性的。这就构成了一种“首先在欧洲,然后 在他处”的全球历史时间结构,这种历史时间结构进一步转化为一种社会文化评价尺度 ,这就造成了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先进与落后的社会发展差距。上述第三世界 在发展中的所谓“失败”、“未完成”、“不充分”等等,其根源都在这里。

查克拉巴蒂指出,这种“过渡叙事”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殖民主义者早些时候的某些言 论。英国殖民者为自己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辩护时,采用的也是一种“从中世纪向现 代文明过渡”的“过渡叙事”。在不同的语境中,这种“过渡叙事”采用的术语或有不 同,如从“专制”向“法治”的过渡等等,但它的涵义是大同小异的。查克拉巴蒂认为 ,所谓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说法,不过是它的一种晚近的变体。

在这里,查克拉巴蒂又一次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如果“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这些概念都是从欧洲历史的土壤中产生出来的,如果“过渡叙事”暗含的是 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视角,我们还能用它们来叙述第三世界国家的近代历史吗?我们还 能继续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框架内观察和处理第三世界的历史问题吗?对于这些问题, 相当一部分后殖民理论家的答复是否定的。普拉卡什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称为一种“ 后民族主义的基础性历史”,而他呼吁建立的所谓“后基础性的历史”,其特点就是彻 底摒弃像“资本主义”这样的“基础性概念”,因为类似这种固定和本质性的概念“抗 拒进一步分解为异质性”的因素。普拉卡什问道:“如果我们根据资本主义的发展来理 解印度的历史,我们如何挑战由资本主义造成的当代世界的同质化呢?”(注:VinayakChaturvedi,ed.,Mapping Subaltern Studies and the Postcolonial,Verso,London,2 000,p.1,p.177.)

在这里,我们不可能用更多的篇幅就这种“后基础性的”历史写作展开讨论。事实上 ,如果要真正重建第三世界国家的历史,完全抛弃和回避“基础性”概念是不可能的, 无论这种“基础性”概念是什么。我们所要探究的是,在第三世界的历史撰述中,是否 一旦采用了“资本主义”这样的历史范畴,就意味着屈从于欧洲中心主义的霸权,意味 着放弃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文化抵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后殖民批评家的主张与当代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 、以提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知名的沃勒斯坦的观点作一比较。沃勒斯坦也集中思考 过所谓“过渡问题”,在《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过渡或多种过渡》一文中,沃勒斯 坦也批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种“发展主义”倾向,这种发展主义把人类社会划 分为从低到高的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等,并进而认为每一个民族都必然在不同的时间逐一通过上述发展阶段。沃勒斯坦认 为,这种“发展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站在“发展主 义”的立场,我们很难说明,为什么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进步”以后,世界 上许多民族的情形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国家的贫 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沃勒斯坦指出,“发展主义”秉持的是一种历 史的单线进化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在同质的时间里沿着同一条路线向 着同一历史方向运动,它不仅预设了西方国家在这一历史运动中的领先地位,而且要求 世界上其他民族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来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沃勒斯坦对“发展主义” 的概括和批评,使人不由联想起查克拉巴蒂的类似观点。

但二者的相似也仅此而已。在处理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关系时,沃勒斯坦与查克拉 巴蒂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不再把单个的民族国家,如印度、中国作为分析单位 ,而是把现代世界体系作为分析单位。这种现代世界体系就是资本主义体系,用沃勒斯 坦的话说,“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单一的劳动分工和多种政治与文化)是一枚钱币的两 面。”(注:Immanuel Wallerstein,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Cambridge Unive rsity Press,1979,p.6,p.53,pp.18-19,p.61,p.141-142,p.7.)沃勒斯坦指出,这种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最初出现于16世纪的欧洲,但从一开始,它所涉及的就是一个世界体系 ,而不是某一民族国家。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反 映着整体的部分而存在”(注:Immanuel Wallerstein,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6,p.53,pp.18-19,p.61,p.141-142,p.7.)。它 们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社 会经济和政治特征。但是在理解某一民族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政治斗争的时候,我们 必须首先把它们放置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来考察。沃勒斯坦进一步指出,这种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它由中心区域、边缘区域和半边缘区域 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被分派承担不同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采取不 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中心区域利用边缘区域提供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制成品再向边 缘区域倾销,从中牟取暴利,并控制着世界经济的金融和贸易市场。边缘区域一方面向 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提供市场。半边缘区域则介 于两者之间。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交换”,这种“不平等交换”“由强国强加 于弱国,由中心区域强加给边缘区域。”这样,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就形成了双重 的剥削关系:一方面“由生产资料所有者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另一方面“由 中心区域榨取整个世界体系的价值”。(注:Immanuel Wallerstein,The Capitalist W orld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6,p.53,pp.18-19,p.61,p.141-14 2,p.7.)

这种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与发展主义构成了鲜明的对立。首先,它粉碎了发展主义关于 “整体发展”的幻想。尽管在这一体系内部某一民族—国家的位置会由于多种原因发生 变化,如从半边缘进入中心,或从半边缘退向边缘,从而表现出“进步”或“衰退”, 但这一体系的基本结构不会改变,内部的不平等关系也不会改变,因此,“在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内部,不可能所有国家都同时发展。”(注:Immanuel Wallerstein,The Capi talist World-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6,p.53,pp.18-19,p.61,p.141-142,p.7.)其次,既然每一民族—国家的处境是由它在这一体系内部的结构位置 所规定的,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就不存在一种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单一的历史路线或 发展模式。正如沃勒斯坦所说,“发展主义视角认为,发展模式是由老的发达国家提供 的,但从世界体系的角度看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模式(一个机械的概念)。”每一个第三世 界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

沃勒斯坦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考察“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命题的。他指出, 过去人们笼统地用“过渡”来解说的其实是三种不同的历史现实。第一种是指从封建的 欧洲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转化,这一过程大约发生在1450—1640年之间。对于沃勒斯 坦来说,这是历史上唯一的“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另外两种情形虽然过去 也被称之为“过渡”,沃勒斯坦认为并不正确。其中一种是指16世纪以后发源于欧洲的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地理上的扩张,它不断把新的地区囊括进这一体系之中。在全球范 围内,这一过程在19世纪末已经基本结束。另一种则是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劳动力 的无产阶级化和土地的商品化进程。沃勒斯坦认为,后面这两种情形“都不涉及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化,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的两个方面。”(注:Immanuel Wall erstein,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6,p.5 3,pp.18-19,p.61,p.141-142,p.7.)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接受或者拒绝沃勒斯坦对“历史过渡”所作的具体解释,甚至有充 分的理由接受或者拒绝整个“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但人们不能不承认,尽管这种理论 仍然以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仍然通过“资本主义”展开自己宏 观的历史视野,但它却并没有如一些后殖民理论家所预言的,成为欧洲中心主义的俘虏 。事实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后殖民理论家能够像他们一样深刻地揭示出全球 资本主义内部的不平等结构,揭示出被强行置于这种不平等结构中的第三世界国家长期 贫困和不发达的根源。过去人们通常把这种贫困和不发达的根源。过去人们通常把这种 贫困和不发达归咎于第三世界国家固有传统的羁绊或历史的惰性,但现代世界体系理论 告诉我们,这种贫穷和不发达其实是由这一体系内处于边缘区域的国家和中心区域的国 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即国际劳动分工的结果。正如沃勒斯坦所说,“当代不发达 国家的经济结构既不是一种与发达社会相联系的‘传统’社会的形式,也不是向‘工业 化’过渡的初级阶段,而是在世界体系中作为边缘的原材料生产领域的结果,或者如贡 德·弗兰克所说‘不发达——正是资本主义四个世纪发展的必然产物’。”(注:Imman uel Wallerstein,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6,p.53,pp.18-19,p.61,p.141-142,p.7.)

沃勒斯坦等人卓有成效的工作告诉我们,任何对资本主义的抵抗和批判,都只能建立 在对这一体系内部矛盾的深入揭示和科学阐释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简单地取消这个范畴 就可了事。像资本主义这样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叙事或一种话语,而是客观存在的 历史现实,因此并不是说取消就能取消得了的。试想,如果我们将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 系的殖民主义也作为一种“基础范畴”一并取消,那么后殖民的衮衮诸公又到哪里去寻 找安身立命之地呢?

最后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同样是从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出发,同样是反对把 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无论是所谓“过渡叙事”还是“发展主义”)强加给第三世界 国家,为什么后殖民理论与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最终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呢?查克拉巴蒂 在《边缘化欧洲》一书中明确反对把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看作后殖民主义的根源, 因为这样等于是重演他所反对的“首先是欧洲,其次在他处”的思想逻辑。但这一思 想联系恰恰是很难遮掩的。在书中,查克拉巴蒂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最后往往都指向 马克思主义的“抽象主义”和“普遍主义”。正是这种“抽象主义”和“普遍主义”使 马克思在强调资本的普遍逻辑的同时,压制和忽视了历史的差异。而查克拉巴蒂在书中 所坚持的,是一种“差异性”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是后殖民主义者的立论基础,其涉 及的差异性不是对某一特殊条件和特殊境况的描述,而是构成语言、现实和意义的基础 ,因此它是绝对的。在这种认识论看来,像“生产方式叙事”这样的主导叙事或像“资 本主义”这样的“基础范畴”都不可避免地会压制自身的差异性、异质性和多元性,所 以后殖民理论家拒绝各种系统化与整体化的理论努力。而正如卢卡契所指出的,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恰恰是所谓“总体性”,即避免简单地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只 是将事物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事物内部各部分 的相互矛盾和促进关系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当然,这种总体性并不排斥差异性。马克思 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主 义所说的总体性,就是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很显然,现代世界体系理论遵循的是这 一总体性原则。正是这种认识论上的深刻对立,决定了后殖民理论和现代世界体系理论 在面对全球资本主义和非殖民化等问题时采取了不同的立场,而这也正是后殖民主义与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对立之所在。

标签:;  ;  ;  ;  ;  ;  ;  ;  ;  ;  

资本逻辑与历史差异--关于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_抽象劳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