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个领域也随之发展,水利工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所以,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混凝土施工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落实水利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并针对在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的发展,因此,本文对水利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特点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水利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应用,希望能够发挥作用,促进水利工程的健康、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应用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1.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受到季节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施工所在位置的降雨、气温、用水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考虑,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比较容易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有关单位需要对这个问题给予重视。
1.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量大、时间长
现今,伴随经济的发展,大中型的水利工程项目变得越来越多,混凝土使用量巨大,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贯穿了整个工程的始终。并且由于施工量大,因此,工程持续的时间也较长,通常施工时间在3到5年。因此,为了有效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需要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复杂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水利工程具有特殊性,并且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因此施工存在难度。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种类比较多。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混凝土施工,还需要进行设备安装,地基挖掘等工作,所使用到的施工设备也比较多。造成施工技术比较复杂。
1.4混凝土施工温度要求较为严格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通常是体积较大的混凝土,通常使用分块浇筑的施工方式进行。所以,为了有效避免在浇筑过后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使用控制温度,保护混凝土表面,和接缝灌浆的方式,预防裂缝的产生。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技术问题
2.1冻胀裂缝问题
水利工程与其他普通民用建筑工程不同,受地质、水文、气候影响较大,所以在施工阶段中容易出现较多的技术性问题,其中尤其以冻胀裂缝问题最为普遍,是先进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病害问题。虽然在民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在不超过一定限界值时,对其结构影响并不大,毕竟混凝土带缝工作本就是常态。但由于水利工程受地质、水文等因素影响极大,所以应当尽可能避免其带缝工作。而水利工程裂缝的产生大多是因为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材料及其配合比以及外界因素等的影响。冻胀问题主要与外界条件直接关联,特别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很容易由于膨胀而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倘若超出其抗拉强度极限,砼体结构就会遭受冻胀破坏。
2.2侵蚀、碳化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极大,例如在遭受水分及二氧化碳的侵蚀时,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表面的钝化层将会逐渐破坏,进而出现锈蚀病害问题。这不光会降低钢筋的抗拉性能,还会逐渐侵蚀混凝土结构,降低其抗压能力,自然其极限承载力也就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而在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相比于普通条件下,碳化的速率极快,由此也容易由于难以承载设计负荷而出现延伸的病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冲磨、空蚀问题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大多与水密切相关,其建筑多是临近水边或就在水中,由此将长时间受到水的侵蚀与冲刷,进而也就很有可能随之产生冲磨以及空蚀等病害问题。夹杂在水中的泥沙等在水流的作用下将直接对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产生冲击,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再加上长时间持续性的冲击,很容易直接破坏其面层结构,也就会造成其钢筋外露问题。该类病害不光将会直接破坏原有的混凝土结构,还会由于其承载力的降低导致一系列的工程质量问题。
3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原材料配比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通常会选择基地供应商品混凝土与现场拌制结合的方式。现场拌制按照混凝土标准进行,保证两者配置比例、原材料质量等数据一致。全面掌握水泥性能、储存方法以及信息标识等,尽量选择碱含量在0.6%以下标号的水泥;砂石影响混凝土强度,依据混凝土自身性能调节外加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种类与数量。在整个混凝土施工中材料控制尤为重要,材料配比更是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配比不当就会导致浇筑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
3.2运输要点分析
考虑到工程规模,施工现场选择合适数量的搅拌机,大量混凝土则直接采用公司基地的商品混凝土,该混凝土质量稳定可靠。现场混凝土与商品混凝土配比一致,采用统一品种标号水泥。混凝土搅拌机使用要点如下:搅拌机安装时机座与底架要固定好;安装完成接通电源后,搅拌机空车试运转2-3min,检查无安全问题后开始搅拌使用;保护要点,为避免水分和潮气浸入电动机内部造成损坏,影响采用外科或相应保护措施。
3.3混凝土浇筑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下条件: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0℃作用,避免温度过低影响浇筑质量;混凝土搅拌与泵送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加水,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浇筑前清理干净模板与钢筋上的杂物,如果冬天施工清理冰雪时直接采用小型空压机;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连续进行,减少作业面同时遵循浇筑规则,避免形成裂缝;如果天气预报有雨雪时,采用塑料布或草垫覆盖模板,避免雨雪在模板内部积压,施工时清理赶紧其中的雨雪。
3.4混凝土施工养护要点
通过降低块体自约束力与混凝土抗拉强度,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延长降温施加,因此养护极为重要。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养护,压平表面,并安排专人负责。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以拆除保温层。混凝土完成终凝后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冬季施工期间则需要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养护,可以将抗冻剂掺加在混凝土内,混凝土初凝后在板面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阻燃稻草被,养护时间≥14d。如在夏季浇筑,应该尽量在早晚施工避免中午高温环境下施工,如果不得不选择此时间段,为保证浇筑质量尽量选择低热硅酸盐水泥,可以在运输时加入冰块或缓凝剂控制混凝土凝结时间。
3.5质量通病预防
浇筑过程中出现蜂窝,实际中可以控制混凝土下料厚度,保证振捣效果;模板紧密联系,不存在漏浆情况;柱、墙根部模板间不存在缝隙,避免下部涌出砂浆;露筋情况,露筋情况主要是因为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等;麻面情况预防,保证拆模时间,不要过早或过晚;孔洞预防措施,在钢筋密度较大的部位直接采用同标号的小石子混凝土,并且振捣密实;缝隙情况,清理干净施工缝处杂物并且浇筑底浆;认真控制断面尺寸避免尺寸偏差过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木抹子认真抹平其表面,覆盖垫板后完成其上必要施工工序。
4 结语
水利工程保证社会稳定与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作为主要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与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行业技术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亚杰,王文刚,韩学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研究[J].科技视界,2015,20:287.
[2]李志刚,张平.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8:220.
[3]范国强.试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信息化建设,2015,10:252.
论文作者:毛树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水利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