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论文_乔海娜

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论文_乔海娜

(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血液科 0750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健康教育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针对初诊ITP患者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进行心理疏导、行为指导、健康教育及社会支持。结果 48例患者出血症状缓解,血小板稳定。结论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能有效提高初诊ITP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人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值得在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症;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加速破坏并且抑制其产生的获得性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有颅内出血。血小板计数<10×109/L,伴有显著的皮肤黏膜多部位出血和/或内脏出血属重症ITP[2]。重症ITP并发出血范围广、出血症状严重,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明显,加上初次发病,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对治疗方案不了解,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共收治了20例初诊重症ITP患者,针对患者出现的多种生理、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符合《血液病学诊断及治疗标准》中ITP诊断标准,男11例,女9例。年龄15~76岁。

1.2治疗方法20例患者均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重度出血者输入浓缩血小板,待血小板稳定后激素逐渐减量,最后改为口服泼尼松。激素治疗期间同时给予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制酸药物。

1.3结果16例患者3~7d后血小板上升,出血症状明显减轻,4例患者病情好转,家属要求转院。通过电话随访,患者均能按照医嘱正确服药,按时复查,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

2、护理

1、对症处理(1)皮肤出血。皮肤完整无伤口者无需特殊处理,每日注意观察瘀点瘀斑消、长情况,嘱患者避免碰撞,不要搔抓皮肤,穿宽松舒适的棉质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各种穿刺后按压穿刺点皮肤至不出血为止。血小板>20×109/L后瘀点瘀斑逐渐消退。(2)口腔出血。①血泡。口腔血泡直径在0.5~2.0cm,多呈单发无痛性,对进食无影响,患者经常会忽视其存在,个别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口腔有血泡,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发现口腔血泡后首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饮水安全宣教,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在血泡侧咀嚼食物,饮温凉水,同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饮食严格把关,每次患者进食前均查看食物是否足够软、温度是否适宜,指导患者进食后及时漱口,每餐后均对血泡进行观察。②牙龈出血。指导患者以软毛刷刷牙,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出血严重、不能刷牙者给予口腔护理,遵医嘱给予凝血酶冻干粉撒于局部止血或去甲肾上腺素加入生理盐水中含漱。患者牙龈出血情况随血小板数值升高而改善,血小板>20×109/L时大部分患者牙龈出血症状均明显减轻。护理方面主要是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生活护理,协助其保持大便通畅。

2、预防新发出血(1)休息,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碰撞,床上排便;进行预防出血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引发或加重出血的危险因素。(2)预防便秘。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指导患者多食香蕉、饮蜂蜜水,给予腹部环形按摩,以上措施无效时遵嘱给予乳果糖等缓泻剂,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及时评估药物疗效。

3、安全护理在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做好患者安全护理,既为保护患者生命安全,也为消除护理纠纷隐患。ITP患者的安全护理主要是预防意外跌倒。

4、TTP患者跌倒危险因素(1)乏力。乏力亦是ITP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易被忽视患者入院主诉感乏力。(2)体位改变过快。长期卧床或体弱者下床过快,或是在马桶上排便后突然站起,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贫血。患者出血严重,如大量黑便、经血过多等,因失血过多,贫血症状严重,常有心慌、头晕等不适感易引发跌倒或坠床。本组患者中入院时Hb<90g/L有10例,Hb最低者只有70g/L。(4)依从性差。部分病情需绝对卧床的患者由于怕麻烦别人,或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不听医护人员劝阻,在无人陪护和帮助的情况下擅自下床活动或如厕,极易发生意外跌倒。(5)精神状态不佳。环境的改变、激素的使用等易致患者失眠;加之日间医师查房、护士进行操作、工人打扫卫生、亲友探视等,不断有人员进出病房亦会影响患者休息。患者休息不好,精神状态不佳,下床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有发生磕碰或意外跌倒的危险。

5、安全护理措施(1)风险评估。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全程、动态的跌倒风险评估。使用我院护理部统一制定的“预防跌倒/坠床护理记录单”,其中意识、视力、活动、排泄、贫血、使用特殊药物及年龄等均有相应的评分,分值越高,发生跌倒及坠床的风险越大。(2)安全宣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如乏力、轻度贫血者指导其谨慎活动,教会患者“下床三步曲”;血小板<20×109/L、有重要脏器出血或贫血症状严重者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尽量为易失眠的患者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地西泮片。每次宣教后护士均要及时评估安全教育的效果,因每位患者的理解力和依从性有差别,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时同一个问题需反复多次解释,直到患者和家属能够复述为止。(3)合理规避风险,消除护理纠纷隐患。护理人员在做好患者安全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自我保护。及时告知患者其存在的跌倒风险因素,并请患者或家属在“预防跌倒/坠床护理记录单”相应栏目内签字确认;安全宣教的内容也要及时记录,对于个别依从性差,反复劝说无效的患者,在护理记录单中写明具体情况,请患者签字为证,同时也要重视第三方证人。

6预防感染目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初诊ITP的一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受抑制,易诱发感染或使原有感染症状加重,最终使更多的ITP患者死于感染而非出血。有学者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患者发生感染主要与年龄、性别、激素的用量有关,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因此,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应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指导患者戴口罩,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和有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指导和协助患者正确做好口腔、会阴及肛周卫生护理,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督促患者规律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7、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

(1)护理人员首先要接受患者的负性情绪,给患者提供渲泄的机会,通过渲泄使患者摆脱恶劣的心境。(2)关心、安慰、同情患者,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足够信任、接纳护理人员,其依从性才好,才会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3)在患者和家属情绪稳定时进行宣教,主要是帮助其认识原发性ITP是一种良性疾病,是可以治疗的,树立治疗信心;同时也需向其解释重症ITP需要规范的住院治疗,疾病的康复有一定的过程,需耐心等待。(4)对于焦虑严重的家属可单独给予心理疏导,了解其除了担心患者病情外还有无其他因素,如经济负担等,并尽力给予帮助,解除其后顾之忧,避免家属的不良情绪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

3、讨论

重症ITP患者并发出血范围广、出血症状严重,加上其病程长,易复发,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心理明显[7]。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行为指导、健康教育及社会支持,能明显改善ITP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社会质量,树立治疗信心[8],而初诊的ITP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焦虑、恐惧心理更甚,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能帮助患者克服紧张心理,树立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最终促进疾病康复。

4、总结

1.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全面评估患者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生命体征、自理能力、文化程度、职业、心理状况,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身心需求,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性个性化护理计划,达到人性化护理目标。

2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如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指导监测血小板计数的方法、开设血小板减少健康教育专栏、开展专题性讲座、进行一对一指导,部分患者可通过建立微信群交流等方式,让患者的多渠道获得疾病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率。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心理状况、文化差异,选择患者能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教育,让患者主动学习疾病知识,从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减少和控制出血。

3将人性化健康教育贯穿护理全过程。

3.1入院时健康教育

入院时在介绍完住院环境后,介绍疾病有相关知识,预防和控制出血的方法。关注患者衣食住行、睡眠以及心理状态。穿棉质宽松柔软内衣,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饮食禁粗硬带刺带骨的温凉食物;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卧床休息时拉起床挡,预防坠床。

3.2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对危急重患者或外周血小板<10×109/L 时,告知输注血小板、大剂量甲泼尼龙、免疫球白、血浆置换的意义和配合方法,督促绝对卧床休息。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导:在监测生命体征、皮肤粘膜出血、大小便、血常规、骨髓常规同时有机地将人性化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住院每个环节中。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首选药,必须按医嘱、按时、按疗程用药,尤其是年轻女性,怕影响容貌和体形,会擅自减量或停药,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强调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3出院后延续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反复出血,出院后延续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出院后健康教育包括何时复诊,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用药指导、日常饮食、休息活动等内容。为患者发放爱心卡,定期回访患者,掌握患者出院后情况。

参考文献

[1]赵敏蕾,金炀缙,刘伟红,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1945-1949.

[2]邱志丽,薛秀丽.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1(4):70-71.

[3]韩爱荣,张欢英,袁瑞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11,25(12):3363-3364.

论文作者:乔海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论文_乔海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