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新近散文勃兴的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当代论文,散文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学的历史流经不同的时间河床和空间的坐标时,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呈现着或勃兴、或平稳、或茂盛、或衰败的异样浪花。散文作为文苑中的一枝,亦显现了这一规律。前几年,散文随着纯文学的疲软,冷清孤寂,模样可怜。近两年却迅速地英姿飒爽、精神抖擞地勃兴起来,成为了纯文学大族中的佼佼者。不论是从作者之众、实力之强而言,还是从作品之多、质量之优而论;不论是从题材之广、技巧之高而语;还是从读者之众、阅趣之浓而说,新近散文都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辉煌高度。正如朱自清先生评价“五四”时期小品文时所说的那样,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朱自清:《背影·序》),研究探讨个中原因,对繁荣散文乃至整个文学创作,可谓不无益处。
一、传统散文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其勃兴的根基
我国散文有着悠久的煌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便为后代散文的勃兴与发展起到了一种奠基作用。也就是说散文在衰落的状态下由于具备了某些条件重新勃兴时,它是高起点的,故勃兴发展便更有速度。
在中国文学史的座标系中,古代散文曾占过重要位置,它先于小说、戏剧而产生,作为人们表情达意绘世议事的文学样式,闪烁过耀目的光华。
先秦诸子散文对道理的分析、哲理的阐述、意念的表达可谓一绝。《论语》、《老子》词约义丰,语言富有音乐性;《墨子》文章有法,论组织,讲结构;《孟子》、《庄子》文繁辞富,说理畅达;《荀子》、《韩非子》讲究逻辑,行文严谨,分析透辟,极富文气。
晋朝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散文语言本色、意境隽永,具有诗的内涵力和抒情性。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各具风姿,或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或文道合一,言之有物;或高洁幽邃,澄鲜凄清;或空灵流丽,物我互融。
清代龚自珍等的散文简洁生动,想象丰富、形象性强、既有现实笔调,又具浪漫气息。
现代“五四”时期的小品散文,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正如鲁迅所评价的那样,“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周作人散文的舒徐自在、古雅遒劲;梁实秋散文的中西合璧、闲适超脱;林语堂散文的轻松冲淡、灵秀幽默;鲁迅散文的情采并茂、事理相融;朱自清散文的漂亮缜密、纯正朴实;冰心散文的典雅俏丽、情真意切;郁达夫散文的浪漫飞动、真诚热烈;徐志摩散文的唯美缥缈、旖旎散漫;茅盾散文的大题小作、含蓄淡远;丰子恺散文的情景交融、意境新鲜;巴金散文的直率洒脱、鲜活流畅等等,不一而论。他们共同构成了散文的春花烂漫,蔚然大观。
当代散文也有众多的名篇佳作,曾在文坛举帜率先。诸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的《荔枝蜜》,秦牧的《社稷坛抒情》,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巴金的《怀念肖珊》,冰心的《樱花赞》,吴伯箫的《菜园小记》,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袁鹰的《青山翠竹》,毛岸青与韶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等等,不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中国新近散文的作者,无疑从这些优秀的散文中,吸取了思想与艺术精华,使其散文创作,举步矫健,路平途坦,减少了许多探索之时,免除了多多创业之艰。传统散文文化的积淀,筑起了新近散文勃兴的台阶;传统散文文化的阳光,淋浴了新近散文万紫千红的田园。不管创作主体接纳也好、排斥也罢,传统文化总会对当代文化予以浸润。
二、域外散文表现技巧的渗透是其勃兴的助力
随着国门的敞开,域外的文化思潮和表现方法也涌进海内,我们的创作人员,未忘毛泽东同志的教诲: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本着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神,批判地吸收与借鉴,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自觉地繁荣发展我国的新文化。散文界亦是如此,它在学习借鉴中,使自己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加兴旺与完美。
“五四”时期的散文,开始吸收西方的表现精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散文大家和散文作品,如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戴望舒、梁实秋、林语堂等等,他们不满足于散文的传统作法,创作中运用了一些西方的表现技巧,使中国散文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后来,由于“左”的思潮的思想,散文创作又渐渐回归到了单一的“革命现实主义”加“革命的浪漫主义”的轨道,强调思想内容的阶级性、政治性、功利性,忽略了散文的艺术性,所以使散文逐渐走了下坡路。
90年代以来,人们不在满足于“题材对应主题”、“物态反映理念”的散文创作模式,吸收了西方散文宽泛的取材视野,不但选取客观的社会生活题材,而且注意表现“人的个性”,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如内心的感觉体验,内心的瞬间沉思、内心的情感意绪。他们用心灵观照客观事物,使之具有感觉色彩,增强了表情达意的立体感和穿透力,审美因素得到了强化。
在表现技巧方面,西方的现代主义不再被认为是一种资产阶级的东西而拒之门外,如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心理分析、意识流、先锋派、朦胧、荒诞等等表现方法,都通过“化”,被运用到我国的散文创作中来。
新近散文作家还以港台散文作家作品为中介,间接地吸收西方的散文创作经验,缩小了中西文化的空间距离,使中国新近散文的勃兴来得更加直截了当。不容否认,中西文化的交流、融汇,是新近散文勃兴的一个因素。
三、理论上的创新与导航是新近散文勃兴的风帆
从50年代起,我国的散文似乎形成了一种弊端:矫饰虚伪、急功近利。一些被认为是典范的散文,被崇拜成创作模式,散文创作圈儿内效仿倾向非常严重,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不管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但它确实束缚了散文的繁荣与发展。而当代散文批评与理论研究的匮乏与苍白,更导致了散文创作的盲目性。
到了70年代末,林非先生首开散文研究的先河,于80年代初出版了两部散文史论——《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和《中国现代散文史稿》。这两部著作表现出了一种散文批评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他提出了研究现代散文史的四条原则,要加强散文研究中的系统性理论建设,解决散文的范畴论、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评论问题。解决好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对散文的勃兴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范畴论‘解决散文创作究竟包括哪些领域的问题’;本体论则要‘确认散文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科学地阐明散文的特征’;创作论‘要解决更好完成它实现自己这种本性的写作问题’;鉴赏论是要‘解决读者在对散文创作进行审美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能动作用与整体水平的问题’;批评论是要‘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与估量散文创作现状的得失,并且指出如何更好提高散文创作水准的问题’。”(丁亚平:《林非的散文观》,《海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这种范畴论使后来的散文创作由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扩展到了反映作家的内心世界,反映的领域更广泛了。本体论使后来的散文明白了自己的特征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抒写。不再是单一的表现生活的某一个方面、单一的为政治服务。创作论使后来的散文作者深知了创作的奥秘:“敢于坦率地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便去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必须抛弃造作和虚假的东西,一切出于真挚和至诚,才是散文创作唯一可走的路。”(林非:《散文研究的特点》)。鉴赏论拓宽了读者的审美视野,扩大了读者的审美情趣。批评论指出了散文创作中的成就与不足,如对杨朔散文成败得失的分析等等,促进了散文的健康发展。
最近几年,关于散文方面的作品论、作家论、风格论、美学论的理论文章层出不穷。这些理论文章像一片片风帆,使散文创作的小船行进得更加快速。
四、社会大环境的改善是新近散文勃兴的条件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而“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散文作为文化队伍中的轻骑兵,当然更会冲在前头。
这几年,我国的社会大环境是好的。首先表现在政治环境的稳定。人们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齐心协力为快速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政治上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呈现着一种清明、民主、自由的政治氛围,使得散文创作能够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大胆地描写社会生活,坦露内心世界,表达各种思想。对同一思想意识,可赞扬、亦可批判,自由论说,百家争鸣。作者得以可说真话、诉真情、写真象、评真理、张扬个性、直面人生,这是散文勃兴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二是文化环境得到了改善。人们在超越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允许外来文化的介入,通过多种文化的合成,再去审视物质文化层面、社会风情文化层面和人格文化层面的内涵与发展趋向。物质文化的富足,为散文创作、发表、传播创造了条件。社会风情文化的丰富,为散文内容的绚丽多彩奠定了基础。人格文化的优化,为散文精神的升华和品位的提高设置了前提。在这种宽厚的文化环境中,散文作者可以对民族的过去进行反思,对民族的未来进行探寻,对人类的生存进行思考,对腐朽文化进行批判,对新优文化予以张扬,对美好的人性进行歌颂,对个性心灵进行曝光,对真善美进行不懈的追求。这些无疑都能推动散文的兴盛。
第三是改革开放环境的宽松,近几年,就散文的表现内容而言,是极其宽泛的。中国的,外国的,实在的,意识的都可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们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在文艺中得到反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0页)就散文的表现方法而论,“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这种艺术手法上的百花齐放,当然有利于散文的勃兴与繁荣。
五、散文文体独具的表现能力是新近散文勃兴的内因
比小说、诗歌、戏剧、报告文学等文学样式较早勃兴起来的散文,它在本体上较之其它文学样式具有更强的表现能力。它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文体,正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无妨。”(鲁迅:《怎么写》)作者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开拓和创新,以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去创作散文,“自由自在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露自己充满个性色彩的心灵世界。”(林非:《中外散文辞典序》)。它可以叙事,但不必有完整的情节;它可以写人,但不必塑造人物形象;它可以抒情,但不必受格律音韵的约束;它可以绘景,但不受色彩浓淡的限制。在艺术表现上可以时空交错,可以意识流动,可以佯谬与荒诞,可以庄重与诙谐,可以悲剧与喜剧。
散文的选材十分广泛,不受时空的限制,古代的、当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客观的、主观的都可以写。既可以写古人的生活与情感,抒怀古之思;也可以写今人的生命与理想,发人性之感。作为散文,更适合“写出当代人的欢乐、激动、兴奋;写出当代人的惆怅、迷惘和忧伤;写出那样的深爱,那样的深恨,寒流和暖流,梦幻和清醒。情和恋,生和死,灵和欲,甚至色和性,只要方式得体,都可以拥有一席之地。还要写出人对自然的亲爱、崇敬和敬佩,写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神秘感、恐怖感和那番顿悟和惊悚。”“散文包容的是立体的世界,纵横的人生、繁复的生活、变幻的命运。”(徐成森:《当代散文断想》载《散文》1993年8期)
散文在语言上也可以通脱自由,随意运用。或朴素、或华丽;或直白、或含蓄;或庄重、或诙谐;或粗犷、或细腻;或锋利、或委婉;或幽默;或讽刺,等等。作者认为什么语词好,就可以选用什么语词。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语言将作者需要表现的生命历程、意识情绪表现出来。
散文所具有的“主观、内向、抒情、写心”的独立品格,更是其它文体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散文是最能包容作家的生命历程及生活体验、人格个性与情绪感怀的文体。
六、创作主体的求真求变是新近散文勃兴的源泉
作家是作品的母体。没有作家的努力,就不会有作品的繁荣。最后几年,散文作者队伍不断增大。其中有专业的、非专业的;有功成名就的老前辈,也有年轻有为的后学者;有在国内各战线上工作的同志,也有在国外求学谋生的华人;有众多的男性,也有众多的女性。这样一个阵容庞大而实力雄厚的散文创作队伍,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自觉地探索散文的写作规律,更新创作观念,实践新的创作理论,使得散文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
他们在创作中克服传统有意而为的酬唱,注意描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怀,不求虚假,但求回到各自真实的内在,倾诉真实的心语,倾听历史与人生的旋律。使得散文在热烈又温馨、幸福又痛苦、执着又忧郁、无意又有意的旅程中,诉说真诚与深挚,表现着一种至真至纯的人性美,显现了冰清玉洁的情愫与理性,获得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他们在师承和批判传统散文的同时,自觉地对散文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思考,正确地把握散文的政治性和审美性,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求新求变。
他们乐于捕捉历史的情思,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精华,如爱国爱民、勤劳奉献;也勇于展呈人生世界与社会生活的大潮,如个人生存意识、竞争精神、物欲渴求、宗禅观念等等。他们通过透视世界、体验人生、评价历史、探寻现实来抒写文化情绪、现代意绪、个人情怀和生活的真谛。使散文呈现了厚重的文化感、历史感和现代感。这些散文既表现了时代生活的节奏与律动,又表现了个人的追求与心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散文作者的崛起,是新近散文勃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女性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思考力,细腻的表现力,自然随意地去抒写她们眼中的客观世界和主观领地,既有“论道经邦”的鸿鹄大志,又有心灵深处的隐秘思虑,使散文的花园绽开了阴柔、真挚、情浓香郁的数枝。
总之,创作主体的求真求变使新近散文的题材更广泛,表现技巧更娴熟,语言更多彩漂亮,风格更多姿,美感更浓烈,价值更宏大了。
七、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是新近散文勃兴的必然
没有读者,散文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读者的需求,引导着散文的创作方向;读者喜爱认同与否,直接影响着散文的兴盛或衰败。马克思在谈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指出,任何生产都是根据需要进行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散文的创作也是这样,读者的需求,对散文的创作具有一种反作用。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在文学活动系统中,读者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文学鉴赏中形成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由文艺批评家的分析、鉴别、集中、深化之后,反馈到作家那里,使作家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找到了新的创作的生成点。许多文学家的成功之作,都是反反复复接受了审美大众的反馈信息,通过对批评家所阐述的审美大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要求的深刻领会,而使后来的创作有所发展,有所突破的。”(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第528页)新近散文的勃兴,与创作主体不断满足鉴赏主体的审美需求有密切关系。
最近几年,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人们的思想也因此处在一个动荡、探寻的阶段。随着经济大潮的不断迭起,人们对现实文化自觉地进行新的审视和选择。人们除了要在作品中追求美感,还要在作品中寻求真、寻求理、寻求解惑、寻求解脱,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平衡和宁静。在各种文体当中,小说重虚构,是艺术的真;诗歌重意境,是转化了的情;戏剧重冲突,是人化了的矛盾。唯有散文,写真事、抒真情、现真我,是真实生活的浪花,是真实个性的生命。不同需求的读者,会在不同的散文中发生共鸣,得到满足,所以,散文就成了读者的阅读热点,推动了散文的日新月异。由于大量读者对散文的认同,不但文学期刊争相加大散文的刊发量,而且各种报纸的副刊视散文为上乘,纷纷编发,使得散文作品的数量急剧上升,质量也不断提高。
散文作者关心着读者的愿望、要求和情趣,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产生更强的审美效果和更佳的社会效果,并根据读者的好恶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内容和艺术追求。这样,就使散文越来越符合读者的口味,越来越具生存力和竞争性,并使散文得以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