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论文_钱建国1,,陆善江2

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论文_钱建国1,,陆善江2

浙江 绍兴 312300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生保证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气候变暖的趋势愈发明显,使得全球降水量发生较大变化;在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持续上升,基于此,重视环境监控工作并进行积极的水利工程建设势在必行,本文由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抗旱

全球性气候变化加剧,我国各地区降雨量呈现出明显的异常变化,这些现象将会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旱灾问题。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提出了防汛抗旱的优化策略。

1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1.1水利工程的防汛价值

作为消除水害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水利工程的建设内容具有丰富性;其中水库和河道堤坝是较为常见的两种应用形态。就工程应用而言,其在防汛建设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具体而言,我国南北降水差距较为明显,南方地区降水总量较多且时域集中,其对防汛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在水库蓄水泄洪作用的控制下,水汛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河道堤坝能够实现河流及洪水的有效疏导,这些基础水利工程使得水汛灾害的威胁不断降低,有效的保证了人们生活的稳定及财产保障。

1.2水利工程的抗旱价值

首先是灌溉工程。我国是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实际粮食生产工作中,旱灾是比较常见的威胁。灌溉工程能为农田浇灌提供保障,从而缓解旱灾。灌溉工程为粮食增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其次是解决饮水问题。在人类发展中,水资源紧缺一直都是人们重视的问题。水资源短缺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对生态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较为严重,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地缓解在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

2 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2.1水利工程的规划缺乏整体性

作为一门专业要求较高的综合性专业建设项目,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科学、规范的设计进行理论支撑,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整体性原则的体现。然而就建设实际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明确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具体而言,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的前期调研相对缺失,其没有实现区域经济与自然的合理分析,由此造成了水利工程规模小、分布混乱、资金不足且干扰较多的状况;企业阻碍了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功能的充分发挥。

2.2水利工程专业建设层次较低

确保水利工程组织系统的专业化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其施工工程明显存在技术力量薄弱、业务水平较低的状况。一方面,其施工设计的方案较为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工程建设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实践与设计内容的差异加大,由此造成了施工设计多次变更的状况。另外,投资方干扰、偷工减料等都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因素对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形成重大影响。新时期,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首先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解决,进而提升工程建设的专业化层次。

2.3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相对薄弱

与其它行业相比,水利工程行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较为欠缺,由此影响了工程的监控管理质量。实践过程中,我国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和环境评定工作的开展明显存在滞后性,导致了水利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降低。另外,群众管理理念的建设相对薄弱,水利设施利用混乱且破坏严重的现象广泛存在。新时期,进行水利工程质量的监护管理势在必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发挥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的优化策略

3.1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受限于经济发展情况,很多地方的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就地方来说,各种小型的水利工程很多,但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政府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管理比较松散,很多是由村镇自己管理,产权不够明晰,权责不够明确,水利工程的利用率较低。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要充分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设计不同的建设施工方案,并根据当地的水利现状不断调研、优化施工和管理制度,在工程交付使用后能够探讨出科学合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保证后期水利工程的最大化效率产出。

3.2提高对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的认识

水利工程建设对防汛抗旱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地方政府和当地的百姓都应该对水利工程有着充分的认识并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一些地方,由于宣传、认识原因导致很多政府领导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支持不够,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短缺问题经常出现;由于宣传、认识原因当地的百姓对水利工程的认识不够,不仅认为一些水利工程是面子工程甚至可能会破坏工程设施。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长期、定期的维修和检查,这都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有力政策和资金支持,也需要当地百姓能够爱护水利设施,不去破坏,协助职能部门维护和管理好能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保护的宣传工作,是为水利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政策支持的保障。

3.3注重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培养

作为水利工程高效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水利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对工程建设及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水利工程发展中,水利建设单位必须注重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应用。建议在基层水利工作中,水利站应鼓励职员进行现代化水利建设管理理念的学习,强化整体的专业素质。

3.4开展科学的洪水调度

对于一般的洪水,应有效运用水库缓洪策略,降低下游压力。针对大洪水,应确保水库安全性,防止垮坝问题出现。在水库泄洪工作中,应提前与沿河村庄沟通,防止出现人员伤亡。河道调度工作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调度方案,结合河道实际情况提高防洪能力。针对蓄滞洪区调度工作,应以超前预报分析及全力防守抢护为标准,降低蓄滞洪区启用概率。如蓄滞洪区启用后,应结合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分区运用,提升人员转移效率,降低洪水淹没范围。

3.5注重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

落实防汛抗旱专项经费,保证各预案以有资质地机构来开展,以增强预案可操作性。地方政府要将防汛抗旱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中,确保防汛工作开展。防汛抗旱工作是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国家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水资源调控和配置工程建设,完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能力。

3.6运用预测洪水旱情的先进技术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要运用先进地技术和方法,为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并降低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增强对洪水旱情地预估、预警及分析能力,加强防御及降低自然灾害强度的能力。合理运用气象卫星遥感测试技术,结合灾害实际情况、蔓延速度、范围情况等,针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洪水、干旱的发展趋势,提升对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预测及预警能力。科学预估灾害可能出现的损失,为决策部门提供更为准确且全面的灾害信息,由此提出更为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决策,确保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4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性的建设工程,具有社会服务性及经济效益性特征,在防汛抗旱、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极大的作用。要确保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工作有效开展,为我国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卜海金.浅析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相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87,89.

[2]李大雷.探析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7(14):271.

[3]王岩.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9):228-230.

论文作者:钱建国1,,陆善江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论文_钱建国1,,陆善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