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市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用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有31例患者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有32例患者的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手术部位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
前言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人体内生长并大量繁殖,破坏了机体代谢、功能、组织结构的一种病理反应便称为感染[1]。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围手术期或围手术期后发生在切口、腔隙、手术深部器官的感染。当患者感染情况严重时,则会导致其切口愈合的时间变长或引发全身感染[2],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影响。本研究中,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给予有32例患者的实验组集束化护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总例数为31例,包括男15例,女16例,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为71岁,平均年龄为49.04± 1.03岁,其中,手术类型为胆道和胆囊手术7例,阑尾炎切除术13例,胃肠道手术11例;实验组患者的总例数为32例,包括男17例,女15例,年龄最小为29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9.65± 1.84岁,其中,手术类型为胆道和胆囊手术8例,阑尾炎切除术14例,胃肠道手术10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比,发现P>0.05,无统计学差异存在,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集束化,具体方法如下:
(1)组建护理小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护理小组由10名医护人员组成,其中包括手术室护理人员与外科护理人员各5名,所有医护人员均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丰富的经验,并已统一通过集束化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
(2)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由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护理小组对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填写“集束化护理登记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资料、疾病种类、主刀医师、手术名称以及麻醉方法等),注意,对于未完成或仅完成部分填表者应注明原因,在患者出院后回收登记表;
(3)保证集束化护理的顺利实施:院内护士长或相关责任人在集束化护理的过程中应积极与组员进行沟通,并给予组员相应的指导与帮助,以便集束化护理的工作的顺利开展; (4)检测:对手术后患者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检测,并由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护理小组成员与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检测,并认真记录相关的临床资料。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其中,采用NNIS(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国家医院内感染监视系统)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进行评分;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意度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满衣度进行调查,并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格式表示,并用t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值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小于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情况
实验组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中,18例为非常满意,13例为满意,1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中,9例为非常满意,14例为满意,8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4.19%;两组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6.62)。
3.讨论
一般情况下,外科手术必然会损伤手术部位的组织与皮肤[3],若手术切口被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所污染,患者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4]。本文中,实验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该护理措施是集合了种种有循证基础的治疗措施与护理措施为一体的护理模式[5],常用于处理一些难治性的临床疾病。且集束化护理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还能有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差错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适合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根据本研究中的统计数据可知,实验组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9.38%,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35.48%,且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手术部位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宁.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82-183.
[2]宛丽,于巧秀.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1334-1336.
[3] 梅卫玲,岳丽.集束化管理预防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0):5056-5066
[4]唐丽花.集束化管理策略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5):1763-1764.
[5]胡艳,王海燕.集束化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0):2337-2339.
论文作者:岳晓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实验组论文; 部位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