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杜善忠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杜善忠

威海市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现在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建筑工程中也越来越常见,如何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符合建筑工程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是现在建筑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研究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并且阐述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社会的繁荣,使得我国的建筑事业逐渐崛起。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了进一步推动高层建筑质量的提高,相关的建筑部门加强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使用。事实上,该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面对较为复杂的施工条件,因而因为技术作业人员的疏忽而导致一系列质量问题的出现。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如何推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

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做好施工前的所有准备,主要包括:施工所需的器具、材料以及技术准备。

(1)浇筑施工的器具主要有:平锹、混凝土地泵插入式振捣器、塔吊、尖锹、耙子、平板振捣器、白线、配电箱、铝合金刮尺、扫把以及水泵等。

(2)材料的准备:第一,使用中水化热或者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来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比如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同时水泥不应出现结块现象,满足工程质量标准,且有质量保证书和复验单。第二,在体积混凝土中,骨料所占的比例通常是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83%,因此在选用骨料时,应该选择表面没有弱包裹层、岩石弹模较低、级配良好以及线膨胀系数较小的骨料。所选用的砂子应该为中砂,其石子应该为大粒径的碎石或者卵石,砂子的含泥量不能大于3 %,石子的含泥量不能大于1%。此外,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可以用适量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粉煤灰含碱量和含硫量较小,烧失量较小,其需水量也较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便于施工的操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混凝土的水化热下降,其掺量通常在15%^-20%左右。第三,所采用的水质应该是不含有害物质的纯净水。第四,根据工程的设计标准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来适当地添加外加剂,以此来减少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要注意的是所采用的外加剂应具有相应的质量保证书和复验单,其配置计量必须要准确。

(3)技术准备:第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事先和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相应的预拌混凝土委托单以及相关的浇灌申请,其中委托单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方量、浇筑时间以及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等。第二,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对所有的机具进行检查,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专职技工,便于随时进行检修。第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确保水、照明以及电的正常运行,在施工现场中准备相应的人工振捣和搅拌工具,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临时停电停水,产生意外施工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不仅要满足工程设计的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其水化热,促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和和易性,减少对水泥和水的用量。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置,关键在于降低水化热,这就要求在设计配合比的时候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且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当的粉煤灰不仅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同时还能节约水泥,达到提高表层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3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具体施工方案

(1)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浇筑手法为分层浇筑法和推移式连续浇筑。为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施工缝,其必须要满足以下要求:混凝土的铺摊厚度,应该结合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振捣器的作用深度来明确,在进行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铺摊厚度不能大于600 mm,而在进行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铺摊厚度应小于400 mm。

(2)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较少,需要另外添加粉煤灰等外加剂,同时混凝土搅拌时间也要适当地延长,其每槽的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30 min,准确地投放各种材料的量,派专人来投放粉煤灰或者其它类型的外加剂。

(3)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第一层浇筑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第二次浇筑之前,应该确保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没有初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逐层地连续浇筑,直到完工为止。同时在采取分层连续浇筑或者推移式连续浇筑时,其层间的间隔时间最好缩短,层间的间隔时间应比混凝土初凝时间要少,其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

(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保温法和保湿法。保温法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会过快地散失,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梯度,避免其表面出现裂缝,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混凝土平均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大,避免出现贯穿裂缝。保湿法的主要目的是使混凝土强度保持在潮湿的环境下,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表面脱水而出现干缩裂缝,便于水泥水化的顺利进行,增强混凝土抗拉伸的强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控制的一个重点就是混凝土裂缝问题。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的施工特点,根据产生裂缝的原因,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在其萌芽阶段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添加适量的外加剂由此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辉宿.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4,(11):213.[2017-08-16].

[2]陈保国.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309-310.[2017-08-16].

论文作者:杜善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杜善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