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术式用于阑尾炎治疗的效果观察与研究论文_景光波

四川省射洪县天仙中心卫生院 629207

【摘 要】目的 对小切口术式用于阑尾炎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阑尾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但是手术耗费时间长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相比较,小切口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上的应用,治疗与预后效果均是优良的,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切口切除术;传统阑尾切除术;阑尾炎;手术切除;疗效

阑尾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炎性会发生一定改变,其发病率较高,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征,多发生于青年群体中。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发病率高于慢性阑尾炎,该病在初始阶段症状并不显著,所以经常被个体忽视,或者认为是消化系统常见症状,错过了治愈的最佳时期。阑尾炎手术治疗若被延迟,那么就加大了阑尾化脓穿孔、阑尾坏疽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小切口切除术凭借切口短小、手术操作简易等优势,在阑尾炎治疗上的应用取得了可观的成效。现做出如下报告。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阑尾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16~41岁;病程2~23h;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15~46岁;病程4~27h。90例患者主诉内容中均有连续性胀痛和钝痛,疼痛范畴较窄且位置基本不变等内容,术前经由常规病理检查都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 应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取患者仰卧位,经由硬膜外麻醉后探寻麦氏点压痛感最严重的部位,斜行做切口6~8cm,按照一定次序切割患者腹外斜肌腱膜与皮下组织,腹内斜肌、腹横肌到腹膜剥离,开通腹膜,顺沿结肠下端探寻阑尾,最大限度的将阑尾从切口中提取出来,对阑尾尾部进行结扎。与结扎线相距5mm位置切割阑尾,继而进行术后缝合并对对切口消毒处理。

观察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方法,探寻到麦氏点或阑尾压痛点位置,将该位置以下0.5cm作为中心点,顺沿皮肤纹理切1.5~2.5cm的开口,腹外斜肌切开长度为4.0cm,借用手术工具进入体腔探寻阑尾具体位置,具体是剥离大网膜、小肠,提拿盲肠并顺沿升降结肠带找到阑尾后将其充分暴露于切口外部,切除阑尾后对其残余端进行结扎即可。通常情况下会应用生理盐水、碘伏或者甲硝唑冲洗切口以后按照一定次序进行缝合,应用1号丝线缝合切口每层1 -3针。术后指导患者服用患者抗感染与止痛药物,7~10d左右患者伤口就会自行愈合,进行拆线。90例患者经阑尾炎切除术以后次日可摄入一定量的流食,以清淡为宜,引用适量温水,少食多餐为基本原则,切忌食用生冷、硬热以及其他刺激性食物,15d以后饮食无需控制[2]。术后患者可进行简单的功能训练,劳逸结合,若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应快速前来我院诊治。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的大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3.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件对照结果,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当P < 0.05时为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但是手术耗费时间长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阑尾炎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被细化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病情发展快速、起病急且发病率高是本病的主要特征,阑尾炎为临床领域中一种防治的病种。急性阑尾炎若在诊治上缺乏时效性,那么个体生命安全性将会受到威胁。

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的应用,尽管能够治愈阑尾炎,但是切口较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且若术后护理模式不妥极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3]。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时代中,小切口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大大减缩了切口长度以及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的管控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不足3cm,小切口可减轻对患者腹壁神经及血管与刺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此外小切口切除术操作程序相对简易简便,无需特种医疗仪器设备的辅助,协助医院压缩了手术成本,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了医患的一致认可。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2.64±14.01)min、住院时间(4.35±1.74)d、切口大小(2.54±1.23)cm、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2.3%)均与对照组(24.35±11.34)min、(6.78±0.97)d、(6.41±0.54)cm、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17.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相比较,小切口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上的应用,治疗与预后效果是优良的,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中成.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9:156-157.

[2]沙明义.小切口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18:28.

[3]黄昌发.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26例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1:82+84.

论文作者:景光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小切口术式用于阑尾炎治疗的效果观察与研究论文_景光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