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摘 要】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的干预减少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的概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的63例不同程度的产后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乳腺炎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结果:在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后,6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乳腺炎的发生几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结论:产妇在产前和产后对乳腺疾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预见性的预防,可以到达降低急性乳腺炎发生,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产后;预防;护理;急性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525-02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certain means of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mastitis,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breastfeeding.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 between April 2013 and January 2015,63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acute postpartum mastitis were clinical data,analysis summary,the main cause of mastitis,according to different causes to tak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are.Results:in patients for different giv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struction,the condition of 6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astitis were improved,got significantly lower risk of mastitis.Conclusion:in maternal prenatal and postnatal mammary gland disease for effective nursing and prevention of foresight,to reduce the acute mastitis,for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ha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postpartum;Prevention;Nursing;Acute mastitis
产后哺乳期的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由于一些不在意的细节,可能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同时,急性乳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特别是初产妇中较为多见。急性乳腺炎多是因为乳头产生皲裂、细菌入侵、婴儿小乳汁剩余较多导致淤积,产生急性化脓性感染。临床上一般可以将急性乳腺炎分为3期,乳汁淤积阶段,炎症反应阶段以及肿块形成阶段,急性乳腺炎可以导致导致乳汁分泌减少,甚至影响乳腺分泌导致没有乳汁产生,对母婴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因此,预防产后急性乳腺炎的产生,避免其发生和危害意义重大[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6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都是我院2013年4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门诊住院病人。其中,年龄最小患者20岁,年龄最大患者39岁;平均年龄27岁。初产妇47例,经产妇1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患侧乳房体积增大,有胀痛感,乳腺周围有红肿、发热,同时肿块有压痛感,随着病情的发生,患者有颤栗、发烧、心跳加快,患侧淋巴肿大,白细胞上升等症状发生。
1.2急性乳腺炎病因
1.2.1 细菌入侵
产妇产后乳头会发生皲裂或者破损,导致细菌可以有机会沿着淋巴管进入引起感染。婴儿含乳头入睡或是口腔炎症导致的额细菌直接入侵,同时婴儿6个月之后的长牙期容易造成乳腺的损伤引起感染。
1.2.2 乳汁的瘀滞
乳汁营养成分丰富,可以作为菌体的天然培养基,乳汁的瘀滞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引起乳汁瘀滞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其中:乳头发育不好,婴儿不能正常的哺乳;乳管不够通畅妨碍了乳汁的正常排出,婴儿太小导致的乳汁不能完全的排空。
1.2.3 心理因素
很多的初产妇产后对于哺乳方面知识淡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疲惫情绪,让孕妇不能够很好的调整和适应。各种负面情绪对产妇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产妇的抵抗能力,非常容易的诱发急性乳腺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护理
2.1 产前预防
为了避免乳罩上面的细小的纤维堵塞乳腺管,清洗衣物的时候应该将乳罩单独清洗,并且从孕期开始尽量选择柔软、宽大的纯棉乳罩防止过小造成的乳腺损伤。在孕妇的妊娠后期,要经常的用温水擦洗乳头乳晕,定期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增加乳房的抗感染能力。乳头较短或者凹陷的孕妇,应该进行每天20-30次的提拉或挤捏运动。但是如果有流产倾向的人不能过度的牵拉,防止因为子宫反射引起的流产发生。
2.2 产后预防
初乳中含有足量的免疫球蛋白,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应该保证婴儿有足量的初乳,同时让婴儿尽早的吸允可以促进催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的产生可以有助于子宫的恢复。其次,给婴儿定时喂奶,在哺乳前保证乳头的清洁干燥,喂奶前后均用温水清洗。每次哺乳尽量保证乳汁排空,如果存在奶水滞留的情况,可以用吸奶器,或者是用手按摩保证乳汁的排空,如果在帮助排空的过程中遇到积乳不尽或者不适的感觉可以考虑及早就医。最重要的是产后产妇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保证生活质量。避免因为劳累导致的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2.3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①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初期,可以用冷敷的方法消肿止痛,缓解之后进一步用25%MgSO4湿热敷,同时配合中药蒲公英等进行辅助治疗。在这个过程中乳房的按摩和及时的乳汁排空可能是避免炎症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步骤。②在按摩的时候手指方向应该是指向乳头的方向,顺着乳腺管下压,尽量把瘀滞的乳汁排空,按摩的过程中不能用力过猛或是旋转挤压。同时用手指轻轻的牵动乳头,帮助输乳管的扩张,适当的时候要用吸乳器帮助乳腺管的通畅。在临床的实践中,也有人用20ml的注射器前端开口剪开,修整的圆滑后套到乳晕上密封后,拉动活塞,用这种方法比较温和,且经济实惠,病人没有不适感!③发生炎症的过程中如果产妇乳头出现皲裂,可以用麻油涂于患处。④炎症反应的过程中发热是一个重要现象,发热过程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或是药物辅助降温,这个过程中可以给病人注射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帮助病人进行抗感染的治疗。⑤保证病人的营养,提高病人本身的抵抗力是治疗的重要步骤,保证病人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营养物质的供给十分必要。⑥保持患者健康的情绪,排解患者的烦恼和不良情绪,对患者理解和支持有利于病人更好的恢复。同时给婴儿哺乳的时候保证良好的习惯,尽量让婴儿把奶汁吸空,不让宝宝含着乳头入睡等。⑦在急性乳腺炎的早期,不要着急挺止哺乳,在乳腺炎的前期不会影响母乳的质量,并且停止哺乳反而正价了乳汁瘀滞的机会,导致乳腺炎的发生情况的加剧。同时,当发生炎症发生化脓的时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患侧奶水的引流和排空,健康的一侧依然可以进行哺乳[2]。
3 结果
本研究中的63例产后急性乳腺炎患者,在经过催乳的按摩和精心护理后,乳房的疼痛与肿胀感明显减轻,同时避免急性乳腺炎发生的患者为34例占患病总人数的53.9%;对于乳头或乳晕皲裂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以及吸乳器吸乳等有效的护理后,感染患者病情明显减轻者有7例,占患病总人数的11.1%;通过冷敷、理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处理使炎症消失的患者有29例,占患病总人数的46.3% 。研究发现,所有患者经过产前、产后以及患病过程中的精心护理,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减少和控制了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和发展,保证了婴儿了母乳喂养率,同时维护了产妇的身体健康。
4 讨论
产后引起的急性乳腺炎是初产妇女及哺乳期妇女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由于引起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因素多种多样,给治疗和恢复带来了困难[3]。一般来说,急性乳腺炎的患者一般发病快但是病程相对较短,只要治疗和护理得当,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一般不会发展到感染的化脓时期。同时急性的乳腺炎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只要在产前、产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及时的将乳腺炎的发生因子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会减少甚至避免乳腺炎的发生。在我们的研究中证明,只要找到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并且“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的措施,可以得到比较明显的治疗和预防的效果[4]。
参考文献
[1] 唐秀英,罗风,石果,等.53 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5):1712-1713.
[2] 刘克龙主编.中医外科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33-137.
[3] 张玉英.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护理[J].河北医药,2009,31(16):2180.
[4] Bialik IaR,Lozinski? VI,Volkov IK.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suppurative puereral mastitis[J].Sov Med,1975,(3):105-9.
作者简介:
徐文(1986-)女,毕业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护师,研究方向,乳腺、甲状腺,胃肠道疾病。
论文作者:徐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乳腺炎论文; 乳汁论文; 产后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论文; 乳头论文; 产妇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