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_国家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_国家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换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体制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中国家发展理论和战略的调整,必然要求其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进行相应的转换,以利于新发展理论和战略的实施。如果说80年代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理论和战略反思的年代,90年代则是发展中国家将这些“反思”落实到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转换的年代。其核心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从外延投入增长模式向内涵扩张模式过渡。发展中国家这种转换,反过来又将推动发展战略和理论的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中国家在21世纪的振兴,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在21世纪世界基本格局中战略地位的变化。

一、从集权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

战后,受西方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和前苏联“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影响,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行国有化、集体化、工业化,限制和取消私人经济,发展国营经济,建立计划经济,逐渐形成了集权计划经济体制。它虽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却使原来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日趋萎缩,使不成熟的市场机制不断被扭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其结果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僵化,缺乏活力,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从80年代起,逐渐认识到在目前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情况下,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市场。因此,它们应重新确立市场的中心地位,保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适应世界市场的千变万化。这已成为9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调整与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世界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步入低潮,西方国家将战略重点放在使前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转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受其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以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为中心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到90年代进入了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调整与改革的新阶段。

(一)由单纯强调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深化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七八十年代,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重新抬头。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其影响,开始了自由化经济改革,其核心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它对于战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广泛流行、事实证明是僵化的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有利于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及接轨。但是,第一,市场是自发的、盲目的,一旦供求失去平衡,市场的调节将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第二,当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主导,发展中国家不发达资本主义处于从属地位,纯粹的自由市场已不复存在。因此,无视市场自身的弱点,过分崇拜市场作用,一味推行经济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容易产生波动,甚至陷入危机,即使有所发展,也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大量的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中心,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完善商品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尽快完成从不发达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的过渡,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既然使市场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只能为其服务,决不能替代市场。但是,为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适当干预是必要的。长期鼓吹经济自由化的世界银行,在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不得不提出要重新考虑国家的作用,强调“政府在那些市场可以较好地发挥作用,或可以使其较好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要少干预。……同时,在不能仅依靠市场作用的领域,政府应多做些工作”[①a]。“对政府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去做那些人们正在做的事,也不是将这些事做得更好或更糟;而是去做那些目前根本未做的事”[②a]。

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发展中国家从90年代起,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使经济调整与改革深化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经过摸索,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第一,一般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但通过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发展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推动地区平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第三,制定和执行法律、规章条例等,规范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保证公平竞争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第四,当经济出现重大波动,甚至陷入危机,或者经济杠杆调控暂时失败,或者某些个人、企业、部门的经济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公众利益,或者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进,损害国内商品和企业的利益,危及其生存,或者由于自然灾害造成重大破坏,或者发生战争等,政府这时采取干预措施,甚至实行强制性行政干预,也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干预必须是暂时的,要有时间限制,其目的依然是为了有利于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同时,这种干预也应实事求是,灵活多样,尽量少受制度的约束和政府个别官员主观判断力的影响,以保证市场经济机制的正常运转。尤其要特别警惕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经济自由化之机,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其发展轨道和势力范围,威胁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企图。

(二)由单纯强调整顿国营经济和发展私人经济,深化到建立明晰产权和加强管理相结合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相当长时期里,尤其是8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亏损严重、财政负担沉重,因此,经济调整和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国营经济私有化。它们在全面改组国营企业及其管理机构,逐渐减少补贴,实行自负盈亏的同时,除继续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关键部门企业外,将亏损严重的国营企业关、停、并、转,或者公开出售部分或全部股权,或者委托私人经营管理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营经济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和垄断,推动了私人经济的活跃,减轻了财政负担,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发展中国家国营企业私有化进展缓慢。例如,墨西哥2/3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但这些企业的出售额还不到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20%[③a]。这不仅是由于它遭到广大劳动群众和左派经济学家的反对,而且是由于许多国有企业私有化无人问津,特别是国内资本力量弱小,难以购买巨额资本的国有企业,而外国资本认为投资环境不良,风险太大。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是必要的,还应继续,但是,国有企业的弊端,不仅有体制原因,而且存在管理问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亚洲“四小”,国有企业占有相当大比例,其中,有经营好的,也有经营差的[④a],关键是国有企业能否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实际上,在私人企业中,也有经营好的,更有破产的。因此,9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深化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强调管理体制的改革。它们在发展私人经济的同时,强化国营企业管理,在强化管理中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经济效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尽管十分复杂和困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其体制改革既然已从宏观层面深化到企业微观层次,停滞、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办法是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才能真正实现从集权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

(三)由发展商品经济,克服市场空间分割的二元性结构,深化到培育金融市场,克服市场要素结构的不平衡性,以形成国内统一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总的说来,发展中国家的商品经济不发达,其市场尚处在发育和成长阶段,还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因此,发展中国家80年代经济调整与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发展商品经济,改造前资本主义的自给自足经济,推动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完成和实现市场化。它们为此加强交通运输、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消除地区之间的封闭与隔离,实现物流、信息流的载体自由流动;以某些商业城市和地区为中心,通过辐射和扩散,带动边远落后农村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价格、税收等机制改革,发挥市场扩张、收缩、协调、传递信息等功能,实现市场的公平竞争;通过制定市场规则和法律等,规范市场及其秩序,避免非市场行为的干扰,加速市场化进程。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原来模仿前苏联经济增长模式的发展中国家,自给自足经济成分减少,商品经济开始活跃,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商品匮乏的状况有所扭转。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落后地区的资源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不少边远地区的农民到城市去打工、经商,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和流动,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但是,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不仅有赖于市场空间二元性结构的消除,而且还需要克服市场要素结构的不平衡性。相对来说,在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3个基本要素市场中,金融市场最为活跃,最有弹性,它的完善和发育程度,直接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恰恰发育迟缓,严重阻碍其经济的发展,形成“金融压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其“金融深化”,实现融资工具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层次化和自由化,以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真正形成。发展中国家为此从90年代开始,将统一市场体系建设重点,移向发展金融市场。它们以自由化为中心,改革金融机构体系,调整中央银行的职能,发展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调整低利率和汇率高估政策,减少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等,甚至不少发展中国家兴建和扩大股票证券交易所,以拓展资本市场,使其成为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即使在非洲,开设的证券交易所也由1990年的6个增加到1994年的10个,1995年初的20个,其交易额达2560亿美元,其中,南非独占鳌头,高达2400亿美元,北非4国约70亿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约90亿美元[①b]。证券市场的开设和兴旺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资本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是,由于其流动性大,容易产生金融动荡。加强宏观管理,已成为它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四)由培育和完善国内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转向与国际市场接轨。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调整与改革的初期,将重点放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上,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随着经济调整与改革的深化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仅是世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只有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按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才有活力。因此,它们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出口,欢迎外资的同时,开始实行对外投资,使国内外资本出现双向流动。尤其是东亚地区,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向海外,使对外投资迅速扩大。甚至它们为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还到美、欧等发达国家投资设厂,使对外投资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为了与世界经济接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共同筹建地区性的经济集团。与其相似的,亚洲地区与日、美发达国家加强合作,正筹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印度洋国家正酝酿成立环印度洋经济区,北非国家与欧盟策划成立环地中海国家共同市场等。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发展中国家不少企业集团开始走向世界,跻身于跨国公司行列。它们的实力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还存有不小差距,但毕竟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国际化。

二、从外延投入增长模式向内涵扩张模式转换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的转换是一项根本性的改革,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扭转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为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条件和外部环境。但是,没有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新体制也难以巩固。因此,不少发展中国家从90年代起,在继续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将调整和改革的重点深化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经济增长模式,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分析,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的不同配置导致不同经济效益的增长范例。一般来说,它可分为外延投入增长模式、内涵扩张增长模式。前者在增加劳动力的同时,还需要投入其他生产要素,因此也可以说是增加投入的增长模式。后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时,主要靠规模的扩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材料的节约、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随着增长模式的转变,也要求其经营方式作相应的调整,由粗放的经营方式向集约的经营方式转变。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一般都采用外延投入增长模式和粗放经营方式。事实证明,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增长,外延投入增长模式和粗放经营方式的弊端日趋显露,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因此,不少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特点,从90年代起探索新的增长模式,逐渐向内涵扩张增长模式转换。根据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大致可以分为:

(一)由资源密集增长模式向资本、劳动力密集增长模式转换。

不少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它们为此将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依托,形成资源密集型经济增长。最典型的是中东石油生产和输出国。它们在70年代曾利用油价的大幅上涨,获得巨额“石油美元”,并以此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其中,石油加工业发展最为迅速。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中东国家从90年代起,为减少石油制品中的含铅、硫比重,开始实施炼油厂的现代化改造计划,仅沙特阿拉伯,就准备在10年间投资50亿美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①c]。这种资金密集工业的发展,比起资源密集工业的发展,在增长模式上前进了一大步,但它仍主要依靠投入的增加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当国际市场供大于求,油价下跌,中东石油国的收入就会减少,进而影响石油加工业的发展。

与其相类似的非洲资源密集型国家,由于缺乏资金,不可能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只能利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集中力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增长。例如,被誉为非洲“小龙”的毛里求斯也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匮乏,其经济发展长期依靠单一的甘蔗生产和制糖工业,自70年代起学习亚洲“四小”的经验,利用其优越地理位置,全力推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设立出口加工区,吸收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发展供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毛里求斯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出口加工企业由1971年的9家增加到1992年的576家,出口收入占其出口总额的63%,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71年的200美元提高到1992年的2700美元,平均每40人有一辆小汽车,10人有一台电视机[②c]。

上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推动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但是,无论是由资源密集经济增长模式向资金密集经济增长模式转换,还是从资源密集增长模式向劳动密集增长模式转换,它们仍属于粗放的外延投入增长模式,经济增长仍依赖劳动力或资本投入的增加,因此,其意义有限,很难使其经济增长发生质的飞跃。

(二)由劳动密集增长模式向技术密集增长模式转换。

东亚“四小”曾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劳动密集出口工业,创造“经济奇迹”,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1994年底的《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亚洲奇迹之谜》的文章,称东亚“四小”仅是“纸老虎”,因为它们的经济增长仅靠投入的增加,而不是靠效率的提高,前景与前苏联差不多[③c]。不管其结论是否正确,或者其论据是否充足,人们对此可以争论,但是,他提出了值得人们重视的一个问题: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仅靠投入的增加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效率的提高,经济才能持续增长。事实上,东亚“四小”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从80年代起开始重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制定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开始由劳动密集增长模式向技术密集增长模式转换,以提高经济效益。其中,韩国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方针,将电子、机械、生物工程、信息产业和原子能利用5个部门作为“国家战略产业”,拟在新材料、机械电子、生物工程、微电子、精密化学、光学和航空7个产业领域迅速追赶发达国家。在新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1996—2000年)中,确定了43个领域的550个技术课题,准备到本世纪末拥有10种世界超一流产品和技术,40种具有占领市场潜在力的战略产品和技术,500种前景看好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技术、生产资料、机械、电器和电子、电子计算机和信息通信、化学、生活用品和纤维等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将从目前只及先进国家的34—52%提高到65—75%[④c]。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保证产业结构的升级,韩国在加强对高科技研究开发的同时,增加科研经费,计划在1996—2000年中投资27亿美元,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0.58%提高到1985年的1.59%,1990年达2.51%,仅次于日、德、美,居世界第4位,计划到2001年提高到5%。另外,东亚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高科技产业,还兴建了新竹、肯特岗、大德等科技工业园区[⑤c]。进入90年代,世界各国为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竞相兴建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东亚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及时制订了发展信息技术及产业、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战略,并立即付诸实施,目前已成为国际信息高速公路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所有这些都说明,东亚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已升级,开始了以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新阶段。

(三)由资金密集增长模式向技术密集增长模式转换。

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不同,拉美国家正从资金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向技术密集经济增长模式转换。长期以来,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而且在基本完成消费工业品进口替代后,进入了资本货物和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新阶段,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的钢铁、有色金属、石油提炼及石油化工、水泥、汽车、重型机械等重化工业。拉美国家的经济结构由此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为主加速转变。它促进了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①d]。但是,这种资本密集型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增长模式需要巨额资金支撑。拉美国家国内储蓄有限,因此,它们大量从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使拉美国家的外债急剧增加,最后导致80年代债务危机的爆发。就这个意义上,债务危机是拉美国家资金密集型增长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80年代的痛苦反省,拉美国家从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一方面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的特点,从资金密集增长模式转向技术密集增长模式,走技术创新的内涵式工业发展道路。墨西哥在1990—1994年工业现代化规划中,把加速产品更新和技术创新作为重点,并对电信业投资110亿美元,使其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倍,计划2000年前再向其投资200亿美元。巴西早在80年代初即开始制定《生物—遗传工程计划》,80年代中期开始制定《信息十年整体规划》,计划研究第五代电脑,到2003年对电信业投资780亿美元。由于科技投资增加,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75—1982年的0.4—0.6%上升到1991—1995年5年的1.95%。由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不少高科技产品开始输往发达国家,并已成为技术出口国。

三、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转换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的根本转换,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赶超发达国家,改善其在世界基本格局中的地位创造了条件。

(一)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振兴,为其经济登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目前正在进行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转变,说到底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其中,市场化,一方面将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都推到市场上,由市场决定每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消除由非经济因素决定人们社会地位和作用的传统习惯;另一方面克服人们之间经济联系因地区封闭而带来的种种障碍,在空间上以国内统一市场代替地区市场,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创造条件。自由化是推动人格化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空间中自由流动,消除人为障碍,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质上是人们之间经济关系的自由组合和有效调整。私有化实际上是使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在个人基础上,消除过去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对个人产权的压抑和模糊,有利于调动个人的生产积极性。正是这种以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为核心的发展体制转换,冲破了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集权发展体制,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机制的完善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造就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解放开辟了道路,其成效开始显露。一些在80年代经济发展停滞的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已走出谷底,开始步入复兴的轨道。一些在80年代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发展中国家90年代开始“自主发展”,实现经济起飞,成为新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东亚“四小”90年代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在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又取得新的进展,打破了关于发展中国家在当代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结论。21世纪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的趋势日益强劲,国际竞争激化已成为时代的新特点。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换,必将推动其经济的振兴。

(二)促进某些发展中国家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其赶超发达国家创造条件。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实质上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靠劳动力、资本等的投入增加,还是靠科技进步,靠集约经营,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般来说,靠投入的增加,经济增长总是有限的,只有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才是无限的。东亚“四小”经济发展的经验再次证明,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只能在短时期内创造“经济奇迹”,但不能从根本上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年,它们所以被西方国家认为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关键是它们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使社会劳动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

科技所以有这么大的“魔力”,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无国界,任何新科技都要通过扩散作用,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国家都可利用其推动经济发展,这样,落后国家和先进国家在新科技方面大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是因为采用新技术时,发达国家往往由于不愿放弃传统的旧设备而持观望、反对等保守态度,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往往主动地、积极地跃过几个传统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从而使社会劳动生产力迅速赶超发达国家。这次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兴建中某些发达国家发展比较缓慢,而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展迅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但是,科技的开发和利用,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制于经济增长模式。在外延投入增长模式时,科技的开发和利用,只能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经济增长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只有采取内涵扩张的增长模式,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在经济增长中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就是适应世界科技大发展,争抢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大趋势而采取的战略措施。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新一代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东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宏伟目标。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必将有巨大的增长,其中,有些发展中国家利用新科技的开发和利用的机会,将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继东亚“四小”之后,加入发达国家行列。

(三)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中的历史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发展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换,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摆脱80年代经济倒退的阴影,走上经济复兴的道路。无论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还是最不发达国家,或者一般的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只要它们在发展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换上有所作为,其经济必将有新的起色,到21世纪初汇合成经济增长的新高潮。

由于经济增长新高潮的到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开始走向上升的新时期。据世界银行预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由80年代的3.8%上升到90年代的5%,西方工业化国家仅为2.7%。到下个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更加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将同样快于世界出口的平均增长水平,达到年均10%以上,其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1%提高到2020年的35%。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将使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据美国《外交》季刊载文,“今后10年,世界经济实际增长3/4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主要来自10个新兴大市场”。由于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将缩小。据美国《商业周刊》预测,1994—2010年,以1993年美元计算,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将从950美元增加到2563美元,发达国家从16610美元增加到22800美元,两者差距将从17.48倍缩小到8.95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生结构性变化。长期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原料,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在这垂直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从属地位,其经济深受发达国家影响。发达国家打个喷嚏,发展中国家就要感冒。这种状况由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而正在得到改变。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已从1955年的5%升至1993年的近60%,占全球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也从1970年的5%增至1993年的22%。预计到2020年,前者比重将从目前的60%上升至80%。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已不仅是世界制成品的重要参与者,而且在高科技领域有不少产品已成为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对手,它们的跨国公司开始走向世界。总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已开始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尽管还需走很长的路。但是,不管怎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前者对后者的依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在21世纪的世界政治经济基本格局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力量。当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它们的前景也会有差别。尤其是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将遇到更多的困难,甚至出现曲折。然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换,必将结出经济发展的丰硕果实。

注释:

①a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9页。

②a 约翰·梅纳德·凯思斯:《放任主义的末日》,转引自《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128页。

③a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144页。

④a 韩国国有企业除个别亏损外,大多数有盈余。3个“政府企业”,只有铁路亏损。23个“政府投资企业”中,除个别企业在个别年份有亏损外,都有盈余。6个“政府出资企业”中有一个尚未投产,其余5个均有盈余。67个“政府投资企业子公司”中,47个盈余,20个亏损。转引自《国外经济运行考察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170页。

①b 李智彪:《非洲国家股票市场浅析》,载《西亚非洲》,1995年第3期,第61页。

①c 马秀卿:《石油.发展.挑战——走向21世纪的中东经济》,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26、30页。

②c 刘月明:《一些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载《亚非纵横》1995年3月版,第27—28页。

③c 转引自《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3期,第72—76页。

④c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1996年第4期,第38页。

⑤c 卢韦等:《走向21世纪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挑战和对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109—112页。

①d 徐文渊:《走向21世纪的拉丁美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117页。

标签:;  ;  ;  ;  ;  ;  ;  ;  ;  ;  ;  ;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_国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