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高级实验中学 033000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法。其中运用了实验法、类比法、设疑法、联结法、激趣法、外延法、实例法、直接法等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 概念教学 引入方法 理解掌握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如何讲清物理概念,使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会运用概念分析、解决问题。概念作为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新课教学中,其引入方法是否恰当,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物理概念本身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会影响到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而参与教学活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入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实验法。大多数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新概念的,学生易于进入教学情境,形成鲜明的印象,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类比法。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因此,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只有这样,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三、设疑法。设疑如同悬念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经过学生积极思维之后得到的概念能经久不忘。在概念教学中设置疑难能更好地为概念引入创设思维情境,这是引入物理概念的一种好方法。
四、联结法。物理概念大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新概念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发生联结,有意义的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已有旧知识的作用而引入新概念,这是物理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
五、激趣法。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
六、外延法。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的定义方式是用来揭示概念内涵的方式给出的,越是抽象的概念,学生越难理解,不易接受。因此,对于这样的概念在教学时最好要从其外延开始引入。只有这样,才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才能容易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归纲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
七、实例法。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的物理概念是通过剖析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分析现象、抓住其本质而归纳得出的,因此,在对这类概念引入教学时,我们不妨也模仿这概念的建立过程模式对其进行“重复式”的讲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并掌握该概念涵义。
八、直接法。在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直接引入被采用的,用揭示概念外延的方法给出的这样的概念比较具体直观,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重力、机械运动、平抛运动、动能和势能、温度、热量、磁通量、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等等,都是直接引入的概念。为此,对于这类概念的教学,我们不必做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而直接引入,其教学效果才是立竿见影的。
除了以上常见的几种引入方法外,还有很多。新课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新课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新课的导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如果教师能精心设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可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总之,引入新课虽然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但引入新课必须具有绚丽多姿的艺术色彩,设计出新奇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引入方案,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新概念教学的引入除了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外,教师还应深入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心理研究,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选择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引入新课的形式与引入的深浅程度,弄清哪些是学习新概念的关键,以决定引入新课的方法。教学中要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有意识地增强情感教育,尊重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感的潜在教育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发展能力。只要做教学的有心人,一定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使他们学习投入。
参考文献
[1] 丘光明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中学物理,教育出版社,2014,6。
[2] 丘光明 高中物理新课导入艺术.中学物理教参,陕西出版集团2013,5。
[3] 吴承洛 高中物理教学法、中学数理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37,6。
论文作者:张立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概念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方法论文; 新课论文; 外延论文; 新概念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