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电网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配电网规划在城市电网建设中的地位更是重中之重,只有结合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地采集供电、用电数据,重视配电网的升级改造,使配电网规划与城市电网建设、城市规划发展有机协调,才能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城市供电,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城市电网;规划;电网设计;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电网规划设计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稳定性强的电网支撑才能保障城市快速发展,而安全稳定的电网建设需要科学的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因此,相关企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重视,保证城市电网布局的合理性,确保城市用电的安全稳定。
1 配电网规划的意义
配电网是在城市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只有按照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配电网络,才能保障供电的平稳、安全。配电网和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承的,随着城市的壮大发展,配电网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升级。更换降低供电效果的老旧设备、剔除降低供电质量的设施环节,通过规划、升级给配电网注入新的动力,使配电网与城市的发展规划始终相协调,让安全、平稳、高效的配电网成为城市发展的的助推器[1]。
2城市电网设计的关键技术
2.1 负荷预测技术
负荷预测技术是目前我国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最为常见的一项技术,而伴随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应用在我国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的预测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城市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测技术。负荷预测技术不像其他技术一样有固定的应用模式,应用负荷预测技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电网应用最优的预测技术。由于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受较多因素影响,再加上使用预测技术的设计人员专业度不同,其使用负荷预测技术的预测结果也有所不同,也没有统一的预测标准。在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符合规定的预测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基于阐述模型的预测方法;第二种是非参数模型方法。基于阐述模型的预测方法是把传统的预测方法与经典的预测方法相互的融合在一起而发展出来的一种较为流行的预测方法[2]。
2.2 基础数据收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伴随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大数据技术就是其中一种。目前城市建设越来越趋向智能化、数字化,城市电网规划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将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城市电网规划中,可以更加快速的采集、处理电网系统平台的电能数据,分析和预测用电量和用电质量,为未来城市电网规划发展战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高效处理和分析用户用电数据,帮助电力企业全面了解用户用电情况从而做出用户服务方案;在电网安全与电力保护方面,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电网自适应防御控制系统,能够通过高效开展电力设备测试、检验、评估等工作,实现电力设备的有效控制和保护[3]。
2.3 网架结构优化技术
城市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网架结构优化技术尤为重要,电网规划涉及多种网架接线模式,不同接线模式应用效果不同。例如:双回辐射形接线和 T 形接线,结构简单但是运行不灵活;再如,单辐射、架空线分段联络等模式,这两种模式具备较高自动化水平,通过接线分段充分提高线路应用效率。而网架结构优化技术就是对网架接线模式进行优化,通过对接线方式的不断调整,获得接线方式简便、工作高效的接线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城市中的大部分工业园区对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只有安全稳定的供电系统才能保障工业园区的正常运营,通过网架结构优化技术,链式接线模式应运而生,并且满足工业园区电网规划需求。因此,为了满足我国城市中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网架结构优化技术的重视,将其作为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大力研究[4]。
3 城市配电网规划方法
3.1 规划注意全局性
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二者密不可分,甚至相辅相承,只有保障了供电的可靠性,才能给城市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同样只有城市不断发展,才能建设技术水平更高、设施更加完善的城市电网。在对配电网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电力需求,对配电网将要使用的设备进行充分考量,提高设备的承载能力和基础性能,例如,对供电安全距离不符合标准的电网,采用35 ~ 95mm 的低压绝缘导线、高压35 ~ 120mm 的绝缘导线进行改造;通过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替代阀式避雷器、真空断路器替代油断路器、棒式绝缘子替代原有的针式绝缘子等手段,提高电网地域大风、雷电扥恶劣天气的能力,避免电网停电,使配电网规划能更长久地为城市发展服务,具备规划的前瞻性[5]。
当然,更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方案,例如,制定供电的“时刻表”,结合供电“地图”,将供电划分时段,划分区域,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采取科学供电。例如,城市用电早中晚高峰期、冬夏用电量的差异都是是指导电网工作的时间表;而针对10kV 及以下的配电网可以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分区,住宅密集区、城市商业区、城市工业区的用电水平差异,就是电网最好的供电地图,通过分析供电的时、区差异,让供电从当前的全局进行规划,制定合理的供电方案,为配电网规划提供参考。
3.2 建设注重协调性
配电网规划中的协调,一是强调主网和配电网的协调,要求主网建设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配电网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根据对用电量的需求,加强对配电网的建设,保障配电网的质量和主网同步提升,使二者发展相协调,例如,部分电网企业重视建设超高压和500kV 高压输电主干网,却忽视了配电网的建设,造成了电网建设不协调;二是要保障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发展相协调,做好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设计具有配套效果的配电网规划方案,在设备选取、技术选用时注意电网未来建设的可升级空间,保证和城市升级的速度相协调,持续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3.3 技术追求先进性
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发展飞快的今天,各行各业都要不断的学习、研究,通过实践和思考,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现阶段的电网建设引进了很多的技术元素来推进电网建设的完善性,例如更加注重数据的采集以提供配电网规划的理论依据;重视 MIS 的开发工作,充分利用 GIS的开发和应用,明确每根电线杆在地图位置,实现电力多部门的信息共享与沟通,精确定位故障,实现配电网管理优化。对技术建设加大资金和人员的投入是电网建设中喜闻乐见的现象,但是在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开发和实践创新,作为科技大国和用电大国,结合独有的城市发展规律来进行技术创新、规划研究,才能设计出最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配电网规划方案,这就要求所有的电网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强学习、自我鞭策、共同努力[6]。
结束语
电力是日常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能源,是现代化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所以只有保证了城市平稳供电,才能保障城市的进步发展。在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城市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就对城市配电网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盖鹏宇,刘玉华,于希军,崔伟国.城市电网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5(07):123-124.
[2] 王丹,林静.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低碳世界,2017(05):89-90.
[3] 金茜,金辉.探讨城市电网规划设计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21):136.
[4] 韦珂.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4(09):208.
论文作者:王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电网论文; 城市论文; 配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接线论文; 网架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