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率市场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2000年9月外币存贷款利率放开为标志, 中国朝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在今后若干年中,将会不断有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出台,以促进中国金融和银行服务业在竞争和规范经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与在其他领域中的改革措施一样,金融和银行业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一个同时包含着巨大机遇和风险的事物。对这种具有高度复杂性、牵涉面十分广泛的事物,我们应当对它的意义和相关条件有一些基本认识。
一、利率市场化往往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一个步骤
一个受管制市场的基本特征是这个市场的价格水平由政府当局决定,而不是由市场交易中的供求双方通过讨价还价形成。从价格管制到价格的市场决定,是经济体制转变的基本标志。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基本价格指标,因而也是金融市场体制转变必然涉及的一个基本变量。
与其他价格市场化改革一样,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很大难度。首先,围绕着价格和利率水平在改革后的走向这个问题,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即人们可能不清楚利率水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会趋于上升或趋于下降。这种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带来“震荡效应”,即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突然扩张或突然收缩。其次,正象价格市场化改革会带来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样,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会带来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竞争,并且可能使这种竞争白热化。在白热化竞争中,一些金融机构免不了濒临破产。但金融机构的倒闭是否有连带效应,也是一个带有未知数的事物。
伴随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的不确定性效应,尽管是短期的,但可能也是严重的,甚至可能使改革本身走回头路。所以需要认真探讨各种相关条件和相关措施,以保证改革的成功。
二、推进利率市场化应与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体制同步进行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使现有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机构之间在改革初期展开短兵相接的价格竞争,这种竞争可能会使一些银行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发生剧烈变动,甚至使一些银行机构出现流动性困难,乃至遭遇生存危机。在一个缺乏明确存款保险体制的经济中,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有可能在这一进程中受到不利影响,从而使看上去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改革措施反而变成了导致金融市场动荡的一个因素。
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体制,是确保公众对银行体系基本信心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目前中国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体制,但客观上存在隐性的存款保险体制,其特征是国有化的金融机构出现资不抵债问题时,作为存款者或投资者的公众通常能指望从政府那里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补偿。这种隐性的存款保险体制,对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它也有不少消极因素。例如,政府可能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而且政府对自己未来的义务无从知晓。出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的社会协调成本也非常高昂。在隐性存款保险体制下,公众对金融机构业绩和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关心程度都可能受到限制。
概括地说,在一个利率管制和隐性存款保险相结合的体制中,公众几乎不承担由金融机构经营不善所引起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由政府承担;在放开利率和缺乏存款保险的体制中,公众几乎承担了由金融机构经营不善所引起的全部风险,政府不再承担义务。这是两个极端。适宜的办法是选择一个中间结合点,让公众和政府分担风险,共同形成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制约。
三、利率市场化与发展专业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同步性
在许多行业中,市场的发展都会经历一定的阶段性演变过程。最初的时候,一件新产品问世,受到消费者欢迎,模仿者蜂拥而来,大家都生产性能和质量差不多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有一些专心致志的生产者通过改进管理和运用新技术,找到了节约成本的办法,于是与别的生产者展开价格竞争,一批落后的、高成本生产者从市场上被驱逐;但是,价格竞争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市场需求的单位弹性,即通过降价不能再增加收益;在这个时候,生产者如果想继续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特色产品或者说有差异产品的道路,由此形成自己的专业化优势。通过创新活动不断增加自己产品受消费者喜欢的程度并抵挡来自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的威胁,由此成为生产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果金融业是一个未受管制的行业,那么,它的发展也会经历大致如上所述的过程。由于金融业的某些特点,对金融业的管制通常在金融业发展的较早阶段就出现,即在金融业远未形成完全竞争局面时政府就对金融业实行准入和价格两方面的严格管制。限制准入等于限制供给,具有抬高市场均衡价格的效应;但是,另一方面,价格管制(在金融业中即为利率管制)又限制了现有企业的收益,客观上缩小了现有企业可用于积累和创新开发活动的资金能力。在这种背景下,简单地放开价格管制(在金融业即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便具有促使市场均衡价格升高的效应,即促使市场价格远离市场需求单位弹性的水平,金融企业发展专业化产品优势的动力相应地削弱。通常说来,只有当市场竞争导致价格接近于市场需求单位弹性的水平时,企业发展专业化、有差别产品的动力才十分强烈。
概括地说,金融业利率市场化改革如欲取得理想效果,还应当首先与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结合起来。金融市场准入政策调整的一个当前重点就是允许非国有金融机构的进入和发展。同时,还应当允许和鼓励所有金融机构积极进行有利于发展自己专业化经营优势的创新开发活动,努力发掘不同市场层次的潜力,避免一味追求价格竞争的经营倾向。
四、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先于资本项目对外开放
发展中国家实现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开放本国货币市场,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本资源,促使本国和国际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生产要素在本国经济中有效地配置的作用,进而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所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样,或迟或早也要走向货币的充分可兑换。
但是,什么时候做到这一点,却是一个大有讲究的问题。开放资本市场包含许多风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风险就是外部性冲击风险,例如邻国货币贬值或国际金融动荡。这类事件出现时通常会给本国市场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容易引起过度反应,最严重时就是随后出现本国资本大规模外流。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这种情况最近的一个事例。如果本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尚未充分具备应对市场震动的能力,那么,伴随外部性冲击和资本外流,其生存便成为问题,国内经济危机也随之迫在眉睫。
当这种情形出现时,政府有时被迫采取一些极端性措施,诸如重新实行资本项目管制,甚至实行外汇分配制度和金融机构国有化,金融业自由化进程嘎然而止。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好的办法还是让本国金融机构具备充分应对市场震动的能力,即出现市场震动时,本国企业和公众对本国金融机构保持充分的基本信心,不会由于基本信心的改变而作出过度反应。
怎样才能促进本国公众对本国金融机构的基本信心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公众的基本信心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本国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可生存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可生存性已经经过考验并得到证明的基础上。所谓考验,就是金融机构之间发生过诸如价格战一类的激烈竞争,生存下来的都是优胜者。相比之下,没有经历过这种“实战”考验的金融机构在一定意义上还都是襁褓中的婴儿,社会公众对它们的基本信心在这种时候不可能是充分的,或者至少说是未经证实的。
实行货币对外开放后发生外部性冲击是一种“实战”考验,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一种实战考验。利害权衡,最好让国内市场上的“实战”考验先到来,并在成功地接受了这种“实战”考验后再去迎接开放条件下的“实战”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