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渗透论文_ 杜 蔚

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渗透论文_ 杜 蔚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3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疾病控制越来越趋于成熟化。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该疾病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乏力等全身性症状以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由于多数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优质护理理念

引言

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高。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病原学确诊率相对较低,且患者存在着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的,对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常规的护理工作主要是基于患者疾病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对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关注不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某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1例结核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13,平均年龄(39.3±5.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13,平均年龄(39.6±5.3)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涂片检测显示痰液呈阳性;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伴有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依从性差者。上述组间数据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方式,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分析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式如下。(1)健康教育。基于患者病情差异化予以患者健康教育,主动告知其疾病发生原因、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具体用药用法等,指导患者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住院患者,其入院后责任护士要加强其相关信息了解,主动进行医院环境、管理制度及安全知识介绍;对于门诊就诊患者可加强用药干预,并定期跟踪患者遵医嘱情况。(2)饮食护理,基于患者的标本检验结果以及医师要求等,指导患者每日科学饮食。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制定个性化食谱,监督患者按时就餐,定时测量血压与血糖,一旦出现仍然异常则需要及时通知医师。(3)用药护理,结核病患者用药原则主要包含早期、联合、适量以及全程的特点,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治疗的重要性,且由责任护士每日提醒患者正确用药。同时,护理人员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按时毒药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是否产生不良反应,如:眩晕、口周麻木胃肠道不适、听力障碍、巩膜黄染等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医师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患者不得自行停药,大部分的不良反应给相应处理后可完全消失。(4)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多由于存在的社会歧视或者自身思维问题影响,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为患者介绍疾病治疗的价值,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微笑,热情解答患者的提问,倾听患者的意见。同时,还可以适当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5)咯血护理,结核病患者一旦出现咯血的情况,必须保持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取患侧卧位,同时以言语安慰患者,引导其平缓情绪,帮助止血。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不得屏气,防止因为血液引流不畅产生血块,引发窒息危险。一旦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窒息征象,必须及时配合抢救,帮助患者取头低脚高位,面部朝向一侧,轻拍背部,及时排出喉咽部血块,若是必要可使用吸痰管机械吸引,予以高浓度吸氧。(6)出院指导护理,结核病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带领患者及其家属办理相关手续,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以及复诊时间,叮嘱患者必须按时服药,若是出院后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均要及时就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进行评价,并在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具体包含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与病室管理3项内容,各项分数满分均为100分,数值越高则代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

3 结果

分析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统计显示,护理前常规组、分析组焦虑评分分别为(65.43±4.11)分、(65.41±4.21)分,抑郁评分分别为(66.34±4.67)分、(66.51±4.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组、分析组焦虑评分分别为(51.67±4.82)分、(34.67±4.44)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分析组抑郁评分分别为(50.11±2.65)分、(31.41±2.11)分,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起病缓慢且病程较长的常见性疾病,该疾病临床症状伴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等多样化,该疾病的肺部病灶若进展播散,患者则会出现不规则高热,妇女还有可能会月经失调或闭经,由于该疾病属于慢性疾病,且治疗时间长,部分患者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不耐或抵触,而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护理满意度高。结核病病程及疗程长,治疗中多采用联合用药形式,但是多数患者常在病情好转后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给疾病彻底治愈带来了不利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为患者提供专业性引导,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疾病相关认知程度,缓解不良情绪,对于改善临床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再者相对常规护理而言,该护理模式更为贴合患者就医行为的实际需求,因此护理质量有所保障;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提升对医疗服务的体验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指的是患者在整体医疗就诊活动中的感受,也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切身体验。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创设安全、舒适且温馨的就诊环境。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符合新医疗改革的具体要求,能够为患者带来专业性的服务与指导。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在提升结核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各类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研究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后住院肺结核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8.3%,高于非试点病房90.8%。该次研究对象收治的81例结核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与分析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根据临床观察结果统计显示,分析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4.67±4.44)分、(31.41±2.1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组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病室管理评分则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肯定。

5 结语

综上所述,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高,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陶风英,国慧.优质护理服务对PICC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7(24):18-19.

[2]黄晓蓉,赵静玲.责任包干制对妇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示范病房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26(19):142-143.

[3]钱亚平.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12(13):341-342.

论文作者: 杜 蔚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渗透论文_ 杜 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