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杰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人民医院<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组,其中40例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00%高于对照组60%,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PT、Cr、NH3、AST、ALT、TBIL低于对照组,CHE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肝炎可考虑首选人工肝血浆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安全且高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重症肝炎;胆红素吸附;人工肝血浆置换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06-02

目前,临床常见病毒性肝炎共5个类型,分别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各类型肝炎均会逐步发展,严重损害肝功能,诱发肝功能不全、肝硬化,或肝衰竭,也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近年来,临床新兴的血液净化技术则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可将患者体中毒素有效清除,降低损害性,已将其用于治疗重症肝炎疾病中,但临床实践日益发现,单一使用此方式治疗重症肝炎疾病,疗效不及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法。为此,现纳入我院以往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患者分组重点讨论此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用随机数字法分组讨论我院以往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患者。排除有过敏史、禁忌症者,以及意识不清晰者。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3~74岁,平均为(57.3±1.2)岁,疾病分型:12例慢性重型肝炎,1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3例急性重型肝炎。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2~75岁,平均为(57.6±1.1)岁,疾病分型:11例慢性重型肝炎,16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3例急性重型肝炎。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干预,给予降酶、保肝、维持水电解质稳定等处理。对照组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由北京伟力公司提供WLXGX-8888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和相应血浆分离器,置换血浆,每次置换2000~3000ml,控制其血流量为每分钟100ml,血浆输入速度和分离速度为每分钟20~30ml设置血浆分离器为0P-08W模式,血液回路为PT-920NL模式。治疗前,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和地塞米松10mg,避免过敏。治疗期间,按照其PT状况,适当调整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密切观察其体征指标。1次/周。

研究组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人工肝血浆置换操作方式与对照组一致,胆红素吸附治疗:用胆红素吸附器BRS-350,安装人工肝血浆吸附剂管路血浆吸附器,预冲肝素盐水,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20ml和地塞米松10mg,完成注射后,进行吸附,每次吸附量3000ml~4000ml,静脉注入肝素25mg。1次/周。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 指标判定

根据患者治疗后体征、症状等指标评估疗效,显效:患者体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10%,血清总胆红素降低≥50%;有效:患者体征、症状有好转,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幅度为1~10%,血清总胆红素降低≥30%;无效:各体征、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肌酐(Cr)、血氨(NH3)、血清胆碱酯酶(CH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00%高于对照组6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疗效[n(%)]

2.2 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PT、Cr、NH3、AST、ALT、TBIL低于对照组,CHE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则为重症肝炎,因大量肝细胞发生坏死,损坏肝脏转化、合成、分泌、解毒等功能[2],患者血液内大量积聚胆红素、毒素、炎性因子,加重损害肝脏,出现恶性循环。以往给予内科药物治疗,疗效不突出。研究报告称,重症肝炎死亡率可达50~70%[3]。目前治疗此疾病较为常用的肝脏替代疗法则为血浆置换,通过清除其体内毒素,适当补充含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等或的冷冻新鲜血浆,可缓解其肝脏炎症,为肝脏提供代偿机会,改善疾病症状。但仅给予人工血浆置换治疗,不仅需考虑新鲜血浆供应,且疗效不突出。胆红素吸附也为临床人工肝方式较为常用的一种,在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上,效果较为突出,分离血浆后,让BS系列胆红素将所分离的血浆吸附住,进而完全吸附出胆红素和血清胆汁酸等毒素,血浆经净化后,将其送回到人体中,进而清除血液内炎性细胞因子和中毒代谢产物。而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则加大了毒素清除能力,且高效安全。综上,临床治疗重症肝炎可考虑首选人工肝血浆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安全且高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守娟,王丽,胡朝霞,等.人工肝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重型乙肝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6):20-23.

[2]叶晓玲,程书权,杨景毅,等.不同人工肝方法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5,10(27):3775-3778.

[3]陆雪峰,徐立新,顾菊兰.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退高黄汤治疗高黄疸肝炎及肝衰竭99例分析[J].肝脏,2016,21(6):522-523.

论文作者:陈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