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降水工程技术规范探讨论文_吴小迪1,聂苇2

建筑工程施工中降水工程技术规范探讨论文_吴小迪1,聂苇2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降水工程主要是指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区开挖基坑而导致由于地下含水层被切断引起的基坑进水情况,因为基坑内的含水量上升造成地基的承载力下降,同时可能会引起塌方、滑坡等情况。文章探讨建筑施工中基坑井点的降水工程,从其的施工过程与管理入手进行分析,保证基坑的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降水工程

引言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的开挖施工,无论是采用支护体系的垂直开挖还是放坡开挖,如果造成施工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将涉及到地下水对基坑施工的影响这一问题。如不适当降低地下水位会造成:基坑积水或土质细软,工人难以立足,无法施工;地下水突涌,产生流砂,影响施工安全性;边坡塌方,地表沉降,地质破坏;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临近建筑物的安全等情况。因此需要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到工程施工部位以下,使基坑开挖和基坑施工达到无水状态。基坑施工前应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查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水文地质参数以及地表水体的关系等,合理选取降水方案,在施工中才能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安全施工且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1、降水工程实施的方法

(1)收集降水工程的背景资料,包括基坑的设计参数、场地的水文地质、基坑周围重要建筑物的分布及其对沉降的要求等。(2)对所收集的资料作系统分析后,确定保证基坑在开挖施工期间底板的稳定性和环境安全条件。(3)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土层的分析及涌水量的计算确定降水方案。(4)在实施降水工程的过程中进行监测,通过观测基坑内外水位变化判断降水效果,并做适当调整。(5)在降水工程结束后,尚需对周围建筑物作一段时间持续沉降观测,直至确认不会因基坑降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影响环境安全为止。

2、地下水控制方案设计

2.1地下水控制方案的确定

条状基坑宜采用单排或双排降水井并经计算确定,布置在基坑边缘一侧或两侧,在基坑端部,降水井布置外延长度应为基坑宽度的一倍至两倍。面状基坑降水井宜采用封闭式环形布置,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单个降水井。对于长宽度很大、降水深度不同的面状基坑,为确保基坑中心水位下降值满足施工要求或加快降水速度,可在基坑内增加降水井数量,并随开基坑开挖进度而逐步拆除。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其外延长度不小于通道口宽度的一倍。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加密,排泄方向适当减少。另外,选择降水方法应根据施工场地及影响范围内的工程与水地质条件、基坑支护方案以及设施保护要求综合考虑,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有条件时,降水系统应经现场试验验证降水效果,以便进行方案比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降水运行及动态观测

可采用分次降水,即边打井边洗井边抽水,用调整泵深来调整控制降水深度,以使水位缓缓平稳下降,因剧烈水位下降会增加沉降量,导致相邻建筑物损坏。严禁挖土机、吊车等设备撞击井管、排水管线、电缆等。井管口有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掉入井内。降水井要保证昼夜连续运转,防止因停泵使水位上升,造成“涌槽”事故。降水结束后,做好建筑物防水,保证建筑物荷载大于地下水上顶托力,缓慢稳定抬升水位。降水井停抽后取出潜水泵,进行封井处理。在降水井外侧设立观测井点或运行时选择代表性降水井定时关停,测得水位下降情况。降水运行开始即对地下水位进行全面的观测记录,以便随时获得水位降落信息。为了取得下降水位深度数据,可采用单井临时停泵的方法进行测量。根据观测记录,及时分析降水过程中不正常状况及产生原因,提出调整及补充措施,确保达到设计降水深度。

2.3降水井施工

首先进行施工准备,调查场地周围雨污水管线及雨污水井分布状况,布置排水管线和供电线路。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详细制定施工中各种材料计划和供应计划。根据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降水井结构、施工流向、施工流程与施工方法连网统一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应逐一进行。开始抽降时要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抽水开始后,应逐一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如接头处或排水管渗漏应返工或维修。以及单井出水量、出水含砂量。当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

2.4地表沉降控制

抽水引起的附加沉降不仅与降水产生的降落漏斗的形状、深浅等降水水头有关,还与地层的分布情况、可压缩性、压缩层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另外抽水的时间长短、抽水强度、抽水的季节、基坑场地的水文地质边界等因素又会影响到降水形成的降落漏斗的形态。对于已有建筑物的沉降,还与建筑物的建设年代、基础形式、基础埋深等诸多因素有关。采用片筏基础的建筑物要比采用条基的建筑物沉降小,建筑物距基坑距离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新建建筑要小,且建设年代较早的建筑物沉降较大。初始降水速度与沉降量有着密切联系,对于已有建筑物的沉降,还与建筑物的建设年代、基础形式、基础埋深等诸多因素有关。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内部应力场随之改变,支护结构为保证土体的稳定性,承受巨大的土压力。土压力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常引起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甚至破坏,从而导致土体变形发生地面沉降。因此本工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控制。1)严格控制初始降水速度。2)增设内支撑由于构筑物距离本项目非常近,几乎与本项目开挖线重合,因此基坑外侧局部地段已无布置支护结构的空间,同时考虑到构筑物对变形要求,所以该地段采用5道内支撑支护。内支撑从冠梁位置开始设置,支撑形成后再开挖土方,理论上仅有支护体系的弹性变形,变形值仅几mm。3)设置地表沉降观测系统,进行地表观测。4)增设塔架及塔架基础侧向位移监测系统。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降水工程质量关系到建筑物整体的综合质量,以及施工人员和居民的生命安全质量,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胡博,赵敏.基坑开挖降水对周边建筑物影响的风险评估[J].施工技术,2018,47(S1):237-239.

[2]杨超.深基坑降水工程中的管帽封堵降水管井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8,40(05):650-652.

论文作者:吴小迪1,聂苇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信息》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降水工程技术规范探讨论文_吴小迪1,聂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