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
身份证号:6101041XXXX2065115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工民建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民建施工技术和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在我国目前工民建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墙体裂缝在工民建施工质量问题中最为普遍。造成墙体裂缝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本文将对墙体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出相关的防治对策,有效提高工民建的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促进我国工民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防治对策
工民建是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简称,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民建施工程序和技术都得到很大的优化,墙体裂缝作为工民建施工质量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不仅威胁到居住者的安全,还大大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社会声誉造成消极影响。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图纸、温度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墙体裂缝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提高工民建施工质量,避免墙体裂缝的发生,不仅要完善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程序,还要实施具有针对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工民建墙体裂缝的发生。
一、工民建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
墙体裂缝主要指在建筑物中墙面开裂的现象,在工民建中,常见的墙体裂缝主要有混凝土式墙体裂缝、新型隔墙板式墙体、裂缝砖砌式墙体裂缝以及不同材质墙体之间产生的墙体裂缝,其中前三种墙体裂缝主要是GRC板、石膏板等材质的裂缝,第四种主要是砖砌体和混凝土之间的开裂,而造成这些墙体裂缝原因也是多个方面的。
1、温度因素
混凝土的使用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十分普遍,但在混凝土硬化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能聚集在墙体表面,导致墙体内外出现巨大的温差,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除此之外,施工技术之后,墙体温度的降低也会产生拉应力,引发墙体裂缝。
2、材料因素
工民建的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会选择采用一些价格低廉的劣质材料,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不仅很容易产生墙体裂缝的问题,而且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对此高度重视起来。
3、沉降不均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土质松软、构建支撑间距偏大、地基模板刚度不够等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沉降不均,进而在建筑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导致深进性或贯穿性裂纹的发生,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作用。例如在夏天炎热的天气下,墙体经过烈日长时间的暴晒,很容易产生混凝土水分流失,凝结物质减少的问题,促进了墙体裂缝的产生。
4、干缩因素
在工民建施工结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浆中的水份在阳光照射下会不断蒸发,使混凝土的结构产生变化,当超出墙体承受范围时,墙体便会出现裂缝。干缩问题属于施工结束之后的维护问题,其过程是不可逆的。
5、塑性收缩
当混凝土表面温度过低、水份不足的时候,其很容易发生提前收缩的现象,当塑性收缩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大增加了墙体裂缝产生的概率,出现中间宽、两边窄的塑性收缩裂缝,尤其在冬天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气温较低,很容易发生塑性收缩裂缝。
二、工民建墙体裂缝的防止对策
通过以上对工民建墙体裂缝出现原因的分析得知,墙体裂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对墙体裂缝的防护重视起来,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具有针对性对墙体裂缝出现的因素和条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施工结束后出现墙体裂缝要根据其产生原因实施有效的补救措施,从在降低墙体裂缝的发生率的同时,还能大大的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降低温度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温度对工民建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温度标准严格控制施工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过高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对沙石喷水等措施降低所使用建筑材料的温度,减少施工前后的温度差。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后,可以实施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保温隔热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施工前和施工后的温度差,如此一来,能够很好地避免由于温差过大造成的墙体裂缝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
2、优化建筑材料
由于现在工民建规模越来越大,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其涉及到了大量的生产原料,在加强施工任务的完成的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首先,在生产原料的选择上,要选择规模较大的正规生产厂家进行合作,保证水泥的质量和性能。然后根据施工标准来选择水泥的种类,施工原料通常选择硅酸盐水泥,而硅酸盐水泥又包括火山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类型。最后,选择级别高、杂质少的骨料, 并且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水泥、骨料等生产原料的性能、质量进行全面考察,以免使劣质材料影响施工质量。
3、避免不均匀沉降
首先,在工民建施工之前,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地质、地形、气候等地理特点进行全面了解,然后优化对墙体的设计,对于地理条件较差的施工地点,要及时设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科学调整,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沉降缝来预防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最后,工民建施工结束之后,如果在居住过程中出现墙体裂缝,要及时查找其出现的原因,然后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避免沉降问题,例如可以加固建筑物的支撑,减少其受力,避免墙体由于不均匀沉降发生墙体裂缝,降低墙体裂缝发生的概率。
4、控制混凝土干缩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先进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降低墙体裂缝的发生率也具有显著的效果。首先,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将保鲜膜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降低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其次,当建筑处于长时间的光照环境中,可以对其定期喷水进行保湿,大大减缓了混凝土内水分的蒸发速度,避免水泥干缩问题引起墙体裂缝,从而减少墙体裂缝的出现。最后,工民建施工结束之后,墙体的养护也十分重要,对于出现墙体裂缝的建筑物要根据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补救,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完善浇筑施工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施工人员在进行此项工作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浇筑时间,保证浇筑质量,混凝土材料要放置阴凉避光的地方,在混料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冰水,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从而使混凝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预设冷水管的方式加速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少热量对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影响。
三、结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墙体裂缝问题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想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通过降低施工的温差、优化建筑材料、控制混凝土干缩、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完善浇筑施工过程等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有效提高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此外,在工民建施工结束之后,要根据建筑所在的地理环境加强后期对墙体的养护,大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住户对建筑物的满意度,不断加强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汉森.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3):232-232.
[2]杨港, 徐海锋, 屠益军.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 工程技术:引文版:00075-00075.
[3]刘博. 浅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2):00016-00016.
[4]周身健.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对策的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9):00011-00011.
[5]郭宇航.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0):00290-00290.
论文作者:高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墙体论文; 裂缝论文; 工民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温度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论文;